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政治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政治试卷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它对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这说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反作用 ④广大农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2. 音乐家赵季平在乐坛耕耘五十多年,创作出交响乐《和平颂》、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和影视剧歌曲《红高粱》《大宅门》等经典之作,他认为一部好作品的诞生,离不开的就是生活。这表明(  )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③音乐的发展取决于音乐创作方法的创新 ④创新是音乐创作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 ‎2018年2月16日,是中国的农历“狗年”春节,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狗文化”,深受百姓喜爱。这说明(  ) ①‎ 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②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1. ‎70多岁的上海侨商联合会会长陈美理在上海出生和成长,30多年前移居加拿大。漂泊海外的岁月里,她乡音未改,乡情更浓。这体现出(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 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D. 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 网络文化的发展,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B. 文化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 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D. 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3. ‎2018年7月,某校通过举办“放飞梦想”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 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C. 文化决定人的发展 D. 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4. 网络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如今,人们不仅可以在网上打牌下棋、唱歌娱乐,还可以通过交友网站结交知心朋友。这说明网络(  )‎ A. 已彻底代替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 B. 影响了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 更新了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5.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青春更美丽!”这是江西某中学高二年级电子显示屏上出现的励志语,寥寥数语,让人震撼,激励莘莘学子。这说明(  ) 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名为招祸之本,利乃忘志之媒”。历史上争名者往往未必得名,夺利者未必获利。在名利得失上保持平常心,对名利地位看得淡一些,就不会在名利面前失去平衡摔跟头,就能随时保持心情轻松愉快。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B.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 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1. ‎“阅《史记》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读《诗经》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意味着(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根本动力 ②我们要在延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吋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2018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于3月14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展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百余项,包括纺、染、织、绣、印等传统工艺及各类民族服装服饰。展出这些遗产(  )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纺织历史与文化 ③基于它们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根本标志 ④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 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既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  )‎ A.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 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 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4.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这表明,对待传统戏曲艺术,正确的态度是(  )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5. ‎“书信--短信--微信”,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来实现。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②大众传媒是以网络的出现为标志的 ③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④网络等现代媒体取代了传统媒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 自称“思想狂徒”的某学者在博客中发表了“《论语》--中国人的宿命之书”“孔夫子--中国人的人格分裂之祖”“孔夫子是中华民族的罪人”等观点。这些观点 A. 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B. 能促使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是“封闭主义”的表现 D. 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2. ‎2017年12月,汉字鼻祖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据此回答21-22题。 甲骨文碰上表情包,古老文字撞上网络流行语,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现在,古老的甲骨文已经被“开发”成了表情包(如图),单身狗成为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这一做法(  ) ①是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 ②积极利用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借助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的途径来传递中国符号 ④激活人们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吃团圆饭,诉说着一年的快乐,忘掉所有的烦恼。这说明(  )‎ A. 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B.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 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4. 人类文明犹如瑰丽的世界风情画,西洋画,中国画,彼此交织,堪称绝美;人类文明仿佛世界交响曲,西洋乐、中国风、珠联璧合,渐入佳境。由此可见(  ) ①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优劣之分 ④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5.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干世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③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 ④文化创新只需注重经济效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 近年来,某县政府倡导全民阅读,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向群众推荐优秀图书,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书香社会建设。这佐证了(  ) ①‎ 文化进步取决于传媒的现代 化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阅读能力是文化素养的标志与核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说明(  ) 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④离开创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 国务院要求各地严格保护历史建筑,严禁随意拆除和破坏已确定为历史建筑的老房子、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不得拆真遗存、建假古董;要在保持历史建筑外观、风貌等特征基础上,合理利用,丰富业态,活化功能,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这一要求(  ) ①旨在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留住城市文化特色 ②旨在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③有利于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④有利于承袭传统建筑文化,维护城市历史格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 元上都遗址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重要成果。我国之所以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A.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 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C.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D.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26题:近年来,汉语词汇“走出去”日益激增,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词语Confucius(孔子)、Laozi(老子)已进入到英语的日常词汇中,“kongfu(功夫)、Tai Chi(太极)”等词更是随着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播而广为人知。汉语在进化中也不断“引进来”,引入了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出现了诸如GDP、卡拉OK甚至3G、AA制、GB(国家标准)等由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等构成的字母词,使得汉语更具生机和活力。 运用“文化交流”和“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说明汉语词汇“引进来”、“走出去”的积极意义。‎ ‎27题:2018 年 1 月 8 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 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 2017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李克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聚起更为强大、更为持久的科技创新力量。 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国家为何重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8题: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山东省于2012年6月16日一18日举办“2012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山东各地积极响应省文博会,根据各地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的各具特色的活动,带动了旅游、餐饮。工艺品制作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说明举办文博会对山东经济发展的作用。‎ ‎29题 :材料一:2018年国庆,张艺谋的电影《影》上映。整部电影就像由无数副水墨画组合而成,有很浓烈的江南水乡的质感。这部电影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元素,除了电影中令人惊艳的水墨画风以外,还有太极、阴阳、书法、古建筑等等。故事叙述既有东方戏曲的基因,也有西方戏剧的方法,前半截和后半截是一静一动,前面越安静,后面越激烈。张艺谋在这部影片中下的功夫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影》昭示了一条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国产电影发展道路,是一部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整合国内与国外影视资源的影片。 材料二:随着《影》的上映,电影中沛军攻打境州时呈现的一个古村落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原本乡土文化气息浓重的古村落却逐渐出现“空心”现象。为了保护古村,留住乡愁,“2018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于6月6日在陕西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文指出,对于古村落“应当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乡风民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电影《影》的成功之处。‎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现阶段保护古村落的文化意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