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江苏专用版讲义: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微专题讲座2“图表类”主观题解题技巧讲义
微专题讲座2 “图表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图表类主观题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江苏卷T35 江苏卷T35 江苏卷T35 江苏卷T34 图表作为考查考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一种载体,是表达信息、反映当前经济变化发展趋势的一种重要形式,能较好地考查高考对考生解读、阐释、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四种能力要求。一般由表头提示语、表格材料、表脚注解、解答要求和设问五部分组成,可以说能否对问题做出正确的解答就在于能否对各种文字和非文字信息源进行准确解读。 [2015·四川卷,13(1)]“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注:2010~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连续居世界首位;“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资本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 解读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考生答卷1 阅卷点评:解读信息不完整,遗漏“表注”的内容。 考生答卷2 阅卷点评:信息完整,但是没有对图表信息进行整合。对信息的分析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 满分答案 ①中国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比重较低;中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且总量大。②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和投资方面潜力大。 着眼点一 图表材料信息的提取与解读 图表题一般由表头(标题)、图表、注释三部分组成。提取图表信息的方法如下: 注 根据试题所提供的图表的不同,对上述方法要灵活运用,切忌机械套用。 着眼点二 设问信息的提取与解读 首先宏观把握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其次微观分析设问要求,对每一问都要咬文嚼字,把握范围、程度、本质等,根据设问组织答案。 (1)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分别反映了”还是“共同反映了”。组织答案时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还要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及本质问题。 (2)第二问(如果有的话),一般是问两个图(表)、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90%以上都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 (3)第三问(或第二问),一般要求结合材料谈措施。考生要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切忌漫天撒网。此外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课本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脱节。 “图表类”主观题专项训练 1.(建议用时7分钟)(2015·江苏卷,35)材料一 假设2013年、2014年我国商品1和商品2出口价格与国外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出口价格(美元) 国外需求量(万件)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商品1 100 50 35 42 商品2 160 120 20 30 材料二 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是我国出口商品中的两类。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但面临着比以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起步较晚,其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劳动密集型商品国外需求量对出口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弱,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敏感程度较强,其他条件不变。根据材料一,请分别计算从2013年到2014年,当商品1、商品2出口价格变动1%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依据材料二,结合上述假设及计算结果,请分别判断商品1和商品2可能的类别;在图4中用直线分别画出它们的需求曲线示意图。(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清楚画图) (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解析 第(1)问实质上有三个小问。第一小问是分别计算两种商品出口价格变动1%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第一步,首先计算商品1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为:(42-35)÷35=0.2,然后计算商品1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为:(50-100)÷100=-0.5,那么商品1出口价格变动1%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为: 0.2÷(-0.5)×100%=-40%;第二步,首先计算商品2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为:(30-20)÷20=0.5,然后计算商品2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为:(120-160)÷160=-0.25,那么商品2出口价格变动1%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为:0.5÷(-0.25)× 100%=-200%。第二小问是根据计算设问的假设和计算结果,判断商品1和商品2可能的类别。首先我们要明确题目中的假设条件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国外需求量对出口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弱,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敏感程度较强。由计算结果可知,商品1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的变化幅度小于商品2,所以商品1属于劳动密集型商品,商品2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第三小问是在图中用直线分别画出它们的需求曲线示意图。根据第二小问的判断结果画出图象即可。第(2)问要求我们回答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关键区别在于技术含量不同,所以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是新兴产业,这就启示我们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此外,还要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答案 (1)①商品1、商品2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分别是40%、200%。 [计算过程] 商品1:[(42-35)÷35]÷[(50-100)÷100]=-40% 商品2:[(30-20)÷20]÷[(120-160)÷160]=-200% ②商品1属于劳动密集型商品,商品2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 ③作图见下图。 (2)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升级转型,提高其科技含量,增加其附加值。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竞争力,提高其出口比重。③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2.(建议用时7分钟)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它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得益于云计算等技术创新,中国移动支付正在引领全球支付体系迈入新时代。图示为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情况。 目前中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突破5亿,智能手机用户中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超过七成。但是,当前移动支付流量红利已经见顶,未来比拼的是“金融生态”,也就是“支付带来的叠加价值”,包括信用、理财、保险、信贷等多种服务。面对市场发展趋势,某支付平台调整战略,围绕“支付的叠加价值”创新服务内容方式,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引导商家更多地接入和使用,从而使其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根据图中的信息,描述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变化情况和2018、2019年的变化趋势。 解析 分析材料中的图表信息可以得出变化及趋势:2011~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逐年翻倍增长,同比增长率总体上大幅上升,2018年和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同比增长率逐步降低,但交易规模仍将大幅增长。 答案 变化:2011~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逐年翻倍增长,同比增长率总体上大幅上升,市场快速发展。 趋势:据预测数据来看,2018年和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同比增长率逐步降低,但交易规模仍将大幅增长,市场规模巨大。 3.(建议用时9分钟)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示意图 注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材料二 “资源诅咒陷阱” 是指一些地方过度陶醉于自然资源优势不能自拔,固化于产业链的低端,致使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核心竞争力缺失,持续增长乏力,使得丰富的自然资源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福音”。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全国有262个城市被确定为资源型。 (1)结合材料一,简要描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为资源型城市避免陷入“资源诅咒陷阱”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1)①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一般要经历兴起期、成长期、繁荣期、衰退期等几个阶段。②如果在繁荣期,能够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型城市就可能走向新生期,否则就容易陷入持续的衰退。 (2)①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②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替代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③坚持创新发展,创新资源开发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④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宏观调控。 4.(建议用时9分钟)材料一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根据重叠需求理论,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接近时,消费需求的重叠范围就会扩大,这会促进两国间贸易范围的扩大。 材料二 表:甲乙两国猪肉、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每人 甲国 乙国 猪肉(千克∕小时) 1 200 600 粮食(千克∕小时) 1 000 800 图:甲乙两国人均收入2000~2020年的变化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甲乙两国在贸易中各自的比较优势,展望两国贸易的前景并说明理由。 (2)近年来,美国实施的“再工业化战略”不仅促使其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传统制造业向美国本土的回归,这给我国的制造业和对外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请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重叠需求理论,结合实际谈谈我国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答案 (1)①甲国拥有猪肉生产的比较优势,乙国拥有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②根据材料推断,两国贸易会不断扩大。各有比较优势的甲乙两国通过分工贸易,能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两国人均收入不断接近,两国间贸易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2)①依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应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新的比较优势。 ②依据重叠需求理论,我国应该积极巩固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国家的贸易关系,拓展贸易范围;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