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收入与分配(1)专题练习
(一)立足1个背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1.全面理解按劳分配 具体阐释 性质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基本内容 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客观 必然性 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作用 或意义 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地位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全面把握按生产要素分配 (1)分配方式 含义(表现) 按资本 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分红、债券利息等 按劳动 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按管理 要素分配 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技术 要素分配 科技工作者的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的收入 按信息 要素分配 信息工作者提供信息资料、管理方案(点子)等的收入 按土地 要素分配 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等 (2)意义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1.(2017·成都联考)2016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加大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的奖励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有利于 ( ) ①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②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④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②③ 符合题意;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故排除①;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而不是经济制度,故排除④。故选B项。 2.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A 程秀的收入构成包括租金收入、民营公司分红收入和工资收入,其中租金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分红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因为是民营公司,所以其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因此她的收入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故①正确;公司只有营利才有分红收入,②正确;③按劳分配不符合题意;程秀以土地入股,说明该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因此不能发行股票,④错误。 (二)深挖1个重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正确认识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因 具体阐释 社会主义本质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效率与公 平的关系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社会 再生产 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分配政策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基本特征 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科学 发展观 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 经济发 展方式 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理顺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2.全面把握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 具体措施 生产与分配 效率与公平 生产决定分配、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根本途径) 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重 要 举 措 两个比 重、两 个同步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再分 配领域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主要是发挥财政作用,加强宏观调控):①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②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备课札记] 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 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 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②中的措施有利于缩小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③中的措施有利于缩小工资水平的行业差距,故答案为C项。应该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①说法错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④说法错误。 4.如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x1之前,收入差距越大则效率越高,在x1之后,收入差距越大则效率越低,说明收入差距不是越大越好,要保持较高的效率,必须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项。 (三)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2个重要手段——财政、税收 1.系统掌握财政的知识 (1)三个角度把握财政的作用 阐释 是什么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为什么 实现国家职能 怎么办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调整分配政策 (2)三个角度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适用 条件 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 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 措施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扩大赤字、增发国债等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少赤字、减发国债等 目的 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达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达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3)深化拓展财政的作用 作用 财政 与物价 实施稳健或紧缩的财政政策能够抑制流动性过剩,调节货币流向,稳定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财政调节与 市场调节 适当的财政政策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财政与转方 式、调结构 适当的财政政策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财政与 科技创新 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 财政与“三 农”、扶贫开发 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扶持,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财政与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文化建设的发展 (4)图示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措施 2.多个角度把握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阐述 生产 调节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引导企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扩大投资需求 分配 缩小收入差距,调节和实现社会公平 交换 调节商品价格,影响社会供求 消费 引导消费行为,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 宏观调控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家进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税收来反映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状况,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国家政权 税收与国家政权相互依存,国家政权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税收又为国家政权的存在提供物质条件 5.(2017·青岛联考)2017年上半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成效显著,有力支撑了宏观经济平稳运行,2017年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80 683亿元,同比增长6.9%。下面对积极财政政策及其影响的传导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 A.保持汇率稳定→货币供应增加→消费需求扩大→经济增长 B.优化融资结构→国债发行减少→市场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C.扩大赤字规模→公共支出增加→国内需求扩大→经济增长 D.实施减税降费→基准利率下降→企业成本降低→经济增长 解析:选C A项无论推导正确与否都不符合题意,因为汇率属于货币政策,故A项排除;B项中的减少国债发行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而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故B项排除;实施减税降费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不会导致基准利率的下降,故排除D项;扩大赤字规模意味着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因此扩大赤字规模能拉动经济增长,C项正确。 6.2017年元旦起,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新的财政补贴标准:补贴额度比2016年降低20%,地方财政补贴不得超过中央单车补贴额的50%。2017年至2018年,续航里程100公里至15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中央补贴为2万元;150公里至250公里补贴3.6万元;大于250公里为4.4万元。2019年至2020年中央及地方补贴标准和上限在2017年的基础上再降20%。这意味着( ) ①政府在逐渐淡化财政的作用 ②倒逼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③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④新能源汽车长期涨价是必然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选B 本题材料表明的意思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标准逐年下降,是在通过财政作用倒逼企业自身提高技术水平,而不是淡化财政作用,选②不选①。而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但是随着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能源汽车价格应该是越来越低,故选③不选④。故选B项。 7.(2017·成都检测)暑假,湖北一高校学生小孟在北京某企业实习,实习结束后拿到约定报酬2 200 元,但需交劳务报酬所得税280元。原来,1980年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分列了工资薪金所得税和劳务报酬所得税。36年过去了,工薪所得税起征点已由800元增至 3 500元,但是劳务所得税800元的起征点,20%的税率却一直沿用至今。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的一切收入都必须交税 ②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 ③税收具有固定性,该谁交和交多少是不会变的 ④劳务所得税起征点多年不改,不利于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并不是个人的一切收入都必须交税,①错误;税收具有固定性,是指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③错误;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征税人必须依法征税,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劳务所得税800元的起征点,20%的税率却一直沿用至今”这不利于社会公平,④正确。故选C项。 [12道选择题保分练] 1.年终奖是企业对全体员工的让利分红,即让员工充分享受企业一年的劳动成果,所以年终奖的数额即便说不上“甚巨”,也绝不会太寒酸。但鸡年岁末却有网友在网络论坛上爆料称,自己准备辞职,原因是自己收到的年终奖居然是20个馒头。下列关于年终奖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企业具有自主经营权,能够自由选择员工报酬的发放方式 ②年终奖属于员工收入的一部分,应由创造的劳动价值决定 ③年终奖无论怎么发放都是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 ④年终奖水准的高低应成为衡量一家企业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材料意为年终奖要体现出员工享受企业一年的劳动成果,所以年终奖不能随意发放,要和员工的劳动挂钩,故选②不选①;另外网友的爆料辞职说明年终奖发放合理能够激励员工、增加企业吸引力,但是发放不合理则不利于企业的管理,故④正确;③说法太绝对,没有考虑其双重性。故选C项。 2.2017年3月5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下列选项中,对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解析:选C 提高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属于通过再分配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C项符合题意;举措与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再分配,不是初次分配,B项与材料不符;举措不会增加货币供应量,D项与材料无关。 3.(2018届高三·大庆联考)某地贯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在完成本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确认后,村民将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专业公司,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实行公司化管理。每户村民按一定的标准领取土地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村民获得的租金属于按劳分配范畴 ②该村土地在流转后仍然是归属于村民个人的合法财产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得的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村民获得的租金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而非按劳分配,故①错误;在我国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村民只有承包使用、流转的权利,而没有所有权。故土地无论在流转前还是在流转后都不是村民个人的合法财产,故②错误;题干中村民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专业公司所取得的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故③正确;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故④正确。故选D项。 4.为推动我国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转变(如图所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④强化税收调节,促进初次分配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推动我国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转变就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因此应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项;③错误,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④错误,税收调节属于再分配。 5.2016年,全国至少有32个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到2017年5月底,已有山东、上海、天津等7省份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从而让低收入者具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举措 ( ) ①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统筹效率与公平 ③旨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获得感 ④是国家通过财政再分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等都是初次分配,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①正确,④错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②当选;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最低工资标准不是社会保障体系,③错误。故选A项。 6.近些年,各地在不断完善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山东省调整补贴对象及标准,对小麦种植面积50亩以上、200亩以下的,每亩补贴60元,江西省重点支持50亩至300亩的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对粮食烘干、工厂化育秧、机防等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补贴额度最高为设备总价的50%。材料表明,地方财政( ) ①对农业资源配置发挥重要导向作用 ②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③是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物质手段 ④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选A 山东调整补贴对象,补助小麦种植,这有利于引导小麦种植,稳定粮食生产。江西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和机械化生产,这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①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财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资源配置的作用,没有体现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公平的作用,②不选;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④不选。 故选A项。 7.(2017·上海调研)为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M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取得良好的扶贫效果。由此可见( ) 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运行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④财政资金是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关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M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对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方式扶贫,说明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故②正确;进行“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是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作用的体现,故③正确;材料中的扶贫政策不能体现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运行,①不符合题意;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关键不是财政资金,关键是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④错误。故选C项。 8.(2017·岳阳检测)赤字率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2017年我国赤字率或不低于3%,我国财政政策要适度扩大支出规模,调整支出结构,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根据材料,我们可以推出( ) ①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需要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以拉动经济增长 ②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提高财政扶持的精准性 ③我国赤字率过高,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缩小收支差额以化解债务风险 ④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大,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可能得到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选B 我国财政政策要适度扩大支出规模,调整支出结构,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这说明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提高财政扶持的精准性,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可能得到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②④符合题意;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属于货币政策,①不符合题意;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项。 9.(2017·南阳联考)2016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首次审议《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拟将现行排污收费改开征环境保护税(纳税人是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开征环境保护税 ( ) ①以法治污,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②凭借税收强制性,严格征收以保护环境 ③调节居民消费,引导居民树立正确消费观 ④实施宏观调控,引导经营者推进绿色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 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淘汰低端的高污染的产业,而不是依靠法律来治污,①排除;③与题意不符合,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是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②④观点本身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项。 10.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建议把2017年GDP增速预期目标定在6.5%左右,同时推断:“2017年增长速度超过6.5%也是一个较大概率事件”。以下各项能够支持这一推断的有( ) ①美联储加息稳定了我国进出口贸易 ②央企重组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③营改增减税释放了企业的发展活力 ④个税改革提高了闲置资金使用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央企的重组有利于其实力的增强,提升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营改增减税为企业减负,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项。美联储加息可能会使人民币贬值,势必会影响我国的贸易结构,使进出口贸易发生变化,而不是“稳定”,故排除①;个税改革有利于减轻居民负担,释放消费活力,但并不等同于是对闲置资金的利用,故④表述不准确。 11.2017年5月5日,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海关立案走私案件3 856起,全国海关立案侦办农产品走私犯罪案件145起,案值122.5亿元,同比分别上升0.5倍、2.4倍。走私这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属于( ) A.骗税 B.欠税 C.偷税 D.抗税 解析:选C 材料中的违反税法行为属于用欺骗、隐瞒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符合偷税的特点,故选C项。 12.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李先生交纳1 200元个人所得税——李先生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②某连锁商店交纳8 500元营业税——该商店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③张女士购买一套680元(含消费税)的化妆品——张女士是负税人但不是纳税人 ④某公司购买一台66 000元(含增值税)的机床——该公司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选B 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负税人也就是纳税人,李先生缴纳了个人所得税并负担了最终的税款,①正确;在税负能够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如果能够通过一定途径把税款转嫁出去,纳税人并不是负税人,某连锁商店缴纳营业税是纳税人,但该税款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承担,因此不是负税人,②错误;公司购买机床,增值税由销售机床的企业缴纳,因此购买者不是纳税人而是负税人,④错误;我国的消费税由销售者或经营者缴纳,但由消费者承担,所以张女士是负税人但不是纳税人,③正确。故答案为B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