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 高二年级思想政治 2019.11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 2.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一、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近平说: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一论述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②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归根到底是由文化决定的 ③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④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说明了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①③选项正确。 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②错误。 ④:“根本尺度”的表述错误,排除④。 故本题选B。 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A. 美以俄罗斯操纵美大选为由不给俄参加联大会议人员办理签证 B. 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 C. 学校团委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演讲 D.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微博问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现象。A:美以俄罗斯操纵美大选为由不给俄参加联大会议人员办理签证,属于政治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属于经济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学校团委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演讲,属于文化现象,C符合题意。 D: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微博问政,属于政治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的内涵与形式:(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社会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与进步;③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有所拾头。针对这种情况,某地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俭办,文明、节俭、和谐、健康的新风尚日渐形成。这表明 ①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各种落后文化 ②文化生活越繁荣,越需要加强正确引导 ③民间习俗不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能够增强抵御落后文化的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待落后文化。①:材料涉及的是落后文化,对落后文化要教育改造、对腐朽文化要抵制和取缔,①错误。 ②: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有所拾头,这说明文化生活越繁荣,越需要加强正确引导,②符合题意。 ③:民间习俗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不能一味认定民间习俗不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③错误。 ④:面对落后文化,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能够增强抵御落后文化的能力,④正确。 故本题选C。 【点睛】发展大众文化:(1)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第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大众文化、先进文化。第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第四,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抵制不健康文化。第五,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2)企业(经营者):①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②发展大众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3)公民或青年学生:①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4.2019年日本大阪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不畏强敌、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精神,力克强敌,荣膺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成为鼓舞全民族团结一致,为中国梦奋斗的时代强音。这说明 A. 优秀文化能增加人的精神力量 B. 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 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A:优秀的文化能增加人的精神力量,A正确。 B:应该是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错误。 C:应该是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错误。 D:应该是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生,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优秀文化的作用: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启示:个人: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5.2018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共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179043次,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19.48万场次,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了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这 ①文化活动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③④符合题意;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②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是什么? (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哪些?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 ) 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③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①正确。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②不符合题意。 ③:“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只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不能体现潜移默化,③不符合题意。 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④正确。 故本题选C。 【点睛】政治选择题做题方法的“一抓一分” 抓:审题干,要抓住问题的要点。聚焦问题的落脚点,把握答题重点。 分:审材料,划分材料层次关系。将材料通过缩句或者分层的方式进行拆解,厘清材料内部的关系。 7.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他明确指出:“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恒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由此可见,在人的文化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 思想道德素养 C. 科学文化素养 D. 社会交往的能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素养。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正确。 BCD: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社会交往的能力,均不在人的文化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BC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8.2018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76年来,“文化为什么人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化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有其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75年来,“文化为人民服务”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到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而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①②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③项与题意不符;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9. 有人说赞美是人生历程中的加油站,而批评是人生历程中的维修站,一个人不能总是维修,但要不断加油!不断加油,他就学会了自信。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②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③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文化环境影响人的发展。①不符合题意,A、B、D 不选;②符合题意,应选;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③符合题意,应选;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④符合题意,应选,故答案选C。 10. 第七届非洲工艺品博览会在尼日利亚首都举办,中国民间艺术家展示的剪纸、绣花、布艺等技艺在现场倍受欢迎,这说明( ) A.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 世界各国都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 C. 民族文化要通过世界文化表现出来 D.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促进文化创新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对文化的多样性的理解。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第七届非洲工艺品博览会在尼日利亚首都举办,中国民间艺术家展示的剪纸、绣花、布艺等技艺在现场倍受欢迎,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A符合题意;世界各国不一定都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故B错误;世界文化要通过民族文化表现出来,故C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A。 11.2017年12月3~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以互联网时代为契机,以文化为载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携手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各美其美要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美人之美要求推动文化继承焕发新的生命力 ③美美与共需求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推动文化成果的共享 ④携手推动需要发挥大众传媒传递、共享、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③:大会以互联网时代为契机,以文化为载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携手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各美其美要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①符合题意;美美与共要求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③符合题意。 ②:美人之美要求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②错误。 ④: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④错误。 故本题选D。 12.2016年11月25日,大型原创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第二季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精编原创歌曲、创新的演绎形式等都让这场看似“传统”的盛典变得“洋气十足”,让传统艺术冲破枷锁焕然新生,再掀收视高潮。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传播手段的创新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 ②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 ③文化节目只要形式多变就能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 ④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大众传媒等传播手段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但不是根本途径,故题肢①说法错误;人民大众需要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但同时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形式多变不一定能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故题肢③说法太绝对;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文化传承与化创新、大众文化 【解题技巧】组合型选择题的解题步骤 1、读懂题干,明确题干的中心意思,然后与教材中的原理相对照。如果考生在解题时只抓住其中的某一个词或某一句话而断章取义,结果就会因审题错误会把题做错; 2、分析设问在内容上的规定性,以便确定解题的范围,对选项做出正确的选择学生在做题时主要看限定词,锁定范围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要先搞定楚这道题考查的内容是教材中的哪一部分,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3、分析设问中的引导词,弄清题干设问的要求和指向题干的引导词是指连接题干和题肢的句子。常见的引导语有“这说明”、“这表明”、“这休现”、“下列说法符合或不符合题意的有”、“由此可见”、“根本原因是”等分析时要抓住引导词,从而准确判断题干和题肢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取舍。 13.中国父母事事为孩子操心,美国父母却鼓励孩子自立,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代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但都体现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集中反映了 A. 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 B. 文化具有多样性 C. 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 不同的民族文化应该和谐相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A: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一定都不一样,A错误。 B;题中强调了文化的共性,而不是文化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材料中强调了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对孩子培养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都代表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就是体现了不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C符合题意。 D:材料内容未涉及不同文化应该如何相处,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4.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汉字从仓颉造字的神话中一路蜿蜒走来,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成长历程。材料体现了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③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字与汉字。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①正确。 ②: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作用,②正确 ③: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错误。 ④: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15.下列有关文化遗产表述正确的是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就是人类全部物质财富 ④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遗产。①②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①②④正确。 ③: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而不是“人类全部物质财富”,③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上。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16.从元朝至今,白塔寺区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胡同肌理和老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居住区。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北京旧城四合院空间逐渐破碎化,随着那些曾经的老房子的消失,它们独特的四合院生活方式及传统的胡同文化也悄然逝去。这说明在旧城区重建过程中应 ①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失文化载体 ②将整个文化城区统筹规划,不失文化灵魂 ③全面复原旧城区原貌,还原特定历史环境 ④发挥传统建筑的经济功能,助推城市经济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③选项中“全面复原旧城区原貌”的表述错误,排除。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传统的建筑在逐步的消失,这告诉我们在城区重建过程中应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失文化载体,将整个城区统筹规划,不失文化灵魂。故①②入选。选A。 17.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人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差异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优劣 ②通过交流与合作,其他文明的一切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③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才能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④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但都一律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选项说法错误;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要与自己的实际相联系,②选项中的“一切”过于绝对,说法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需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相互交流和借鉴,这样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文化的多样性并不只是通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体现出来。 18.伴随着手机阅读、自媒体的发展,有学者提出,可以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将“浅阅读(指浏览式的、泛泛的阅读)”和“深阅读(指进入内容情境,深刻思考的阅读)”有机结合,以碎片化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这说明() ①文化传播方式决定阅读内容的性质和作用 ②阅读内容的取舍受到文化传播载体的影响 ③文化传播要主动适应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 ④只有“深阅读”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要求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排除易混易错选肢。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将“浅阅读”和“深阅读”有机结合,以碎片化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这说明文化传播要主动适应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播载体影响阅读内容的取舍,②③符合题意;文化传播方式决定阅读内容的性质和作用,“决定”表述不科学,①错误;只有“深阅读”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这种说法太绝对,④错误。故选B。 19.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 立足社会实践 C.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D. 发展商业贸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正确。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A错误。 C: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C错误。 D: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不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20.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 A. 民族文化 B. 自然遗产 C. 文化遗产 D. 民族节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遗产。C: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BD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21.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曾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今天“一带一路”经济贸易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这表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是 A. 教育 B. 人口迁徙 C. 商业贸易 D. 政治活动 【答案】C 【解析】 古代的丝绸之路和今天的“一带一路”,都是通过商业贸易加强了沿线国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所以既是一条贸易之路,又是一条文化传播和交流之路,C项符合题意;A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涉及政治活动,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22.2018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共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179043次,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19.48万场次,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了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这 ①文化活动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③④符合题意;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②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是什么? (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哪些?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23.改革开放以来,些地区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性传统伦理文化资源,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伦理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发展。从中可以认识到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④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一些地区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性传统伦理文化资源,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伦理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发展,可以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体现了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①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③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1)继承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4.“墨子号”量子卫星飞向太空、“复兴号”高铁列车风驰电掣、“嫦娥四号”探测器传回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影像图,这些重大科技成果直接体现了中国人民的 A. 伟大创造精神 B. 伟大奋斗精神 C. 伟大团结精神 D. 伟大梦想精神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直接体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A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中国人民伟大的创新精神,不体现中国人民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BCD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中华民族精神有哪些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52分) 25.材料一: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非常重视保护和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 材料二:2019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的一年,为此,我国必须继续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 “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加强文化建设的原因。 (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答案】(1)①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奉行文化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②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安全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文化建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企业经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加强文化建设的原因。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文化与社会”的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确定解题的知识角度: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角度:写出主干知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奉行文化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②文化与综合国力角度:写出主干知识: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对 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安全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第(2 )问,本题要求考生分析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知识范围未做限定,考生需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确定解题的知识角度,“面对这种形势”意味着文化上的国际竞争,试题设问指向的是“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因此解答本题的答案要点是: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点睛】第(1)问,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第(2)问,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教材有明确而具体的阐释,考生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回答即可,试题难度较低。 26.简述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 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文化、经济、政治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简述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知识的考查具体而明确,即考查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至于“意义”隐含在三者的关系中,考生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回答即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 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点睛】本题属于简答题,考查考生精准解题的能力,考生根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解题时尽量精炼简洁,不能拖泥带水。试题难度不大。 27.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8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答案】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材料,考查学生抽取有效信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诗词的内容代表性强,文化内涵深刻。形式新颖独特,运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和大众传媒,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等。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从文化影响的的方式、影响人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科学技术对于文化发展的作用、大众传媒的作用等方面,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点睛】文化与人成长的关系(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 前进的旗帜。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经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迸方向。这种先进文化,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 (3)优秀文化能 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8.材料: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育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组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吗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的个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老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题,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答案】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 ②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教育创新对学生的作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