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二轮对对练: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政治二轮对对练: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命题角度1文化的社会作用(非选择题命题点) ‎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全国Ⅲ·20)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与核心,因此①排除,④当选;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②中的说法错误;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或者综合国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③入选。 ‎ ‎2.(2016江苏·19)“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莎士比亚通过文化征服世界,体现了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交流与传播,A项不符合题意;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C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3.(2015天津·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用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材料涉及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没有涉及文化对个人的影响,C、D两项与题意无关。回答本题的关键一要弄清楚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即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二要依据材料区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与文化对人的影响。‎ ‎4.〔2018全国Ⅰ·4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材料二 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破除了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指导了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解析 回答此题首先阐述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其次明确指出材料中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属于先进文化,而先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起到这种作用的原因。‎ ‎5.(2017海南·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时代楷模李保国教授把科技扶贫视为自己的理想,为山区发展奉献毕生心血和智慧,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 李保国把农民急需的技术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山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他扎根太行致力于绿山和富民。针对山区土薄、水少等特点,他推出了控制、爆破、松土、蓄水等工程技术,“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使太行山区土厚了、水多了、山绿了。他找准科技脱贫的路径,创新推广苹果先进栽培等36项农业实用技术,使科技成为脱贫致富的“利器”。他举办培训班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永久牌”土专家。35年来,李保国起早贪黑,埋头苦干,每年在山区“务农”200多天,帮助农民增收28.5亿元,带领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太行山的父老乡亲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的言行让大山怀念,令人们动容,他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太行新愚公”。‎ 运用文化与经济的知识,分析科技对于李保国成功扶贫的作用。‎ 答案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研发新技术,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用科技文化培训农民,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 解析 以文化与经济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政治认同。本题是关系论证型主观题,要明确材料中对科技作用的阐述,围绕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研发新技术到推动农业生产,从培训人员到智力支持,逐层次地分析论证即可。‎ 典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商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消费者的需要;商场之所以有业绩,是因为消费者进入了商场。近年来,许多商场通过创办文化走廊、放置活动宣传手册、制作贴心标语等,在商场内部构建一个特别的文化链,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体现了(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B.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C.文化与经济在时代发展中相互交融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 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商场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是为了吸引消费者,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选C项;B项夸大了文化作用,舍去;题中没有体现经济决定文化,故排除A、D两项。‎ ‎2.最近,某国际品牌和故宫联合推出的口红成为不少时尚人士的新话题。“简直美爆了!”“突破天际的脑洞”……爆红的“故宫口红”让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给故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 ③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④立足传统文化经济价值,提升传统文化品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优秀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排除①;故宫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推出创意产品是立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故排除④;②③符合题意。‎ ‎3.(2019山东泰安期末)2018年12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在提出2025年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目标的同时,针对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十四项政策举措。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  )‎ ‎①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有利于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②有利于满足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激发人们奋斗向上的斗志 ③需要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化政府监管和服务 ④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民族复兴打下创新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体现了文化和经济的相互交融,能够满足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激发人们奋斗向上的斗志,所以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③是从《政治生活》角度提出的要求;④“为民族复兴打下创新基础”夸大了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作用。故选A项。‎ ‎4.(2019山东济南二模)2018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要求,要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是基于(  )‎ ‎①精神产品的生命力取决于其历史的真实性 ②革命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③文化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保护革命文物,为实现其社会效益提供物质载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有利于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精神产品的生命力取决于其精神内涵以及是否与时俱进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①表述错误;只有优秀的、先进的文化才能起促进作用,③说法错误。故选D项。‎ ‎5.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项目力求通过科学开发与文旅互动有机结合,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旅互动以及活态传承之路,建设一个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融参观、浏览、休闲、度假及文化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材料表明(  )‎ ‎①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④文化产业发展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项目力求建设一个融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及文化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正确;该项目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旅互动以及活态传承之路,说明文化产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④正确;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①错误;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②错误。‎ ‎6.一个小孩子看到月亮,可能会形象化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如盘子和镜子等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家乡的成人看到月亮时,则会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由此可见(  )‎ ‎①人的世界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③人的文化素养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 ④成人的文化素养普遍比儿童要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以文化的特点的必备知识考查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文化是一种素养,每个人的素养不是天生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不同的人通过月亮抒发自己的感受和离情别绪,体现了②③;材料与文化素养高低无关,故不选④;题中未涉及世界观的形成,故不选①。‎ ‎7.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族复兴进程:国产大飞机飞天、国产航母下水、天舟翱翔太空、量子通信惊艳全球……正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的发展前景。材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④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以文化的社会作用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国产大飞机、量子通信等彰显知识价值,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①②入选,故选A项;题干没有说明民族凝聚力,排除③;文化有健康的、先进的和落后的、腐朽的之分,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排除④。‎ ‎8.(2019山东潍坊二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一个为国捐躯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该被忘记的英勇故事,每一个热烈燃烧的忠魂之中,都蕴藏着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对英烈的缅怀和尊崇,既是对初心的叩问,也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的温度。尊崇英烈(  )‎ ‎①应将英烈精神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②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已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要躬身实践、尽职尽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是尊崇英烈的要求,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②表述不恰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③说法错误。故选B项。‎ ‎9.法国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创新大国。它享有此誉绝非偶然,它既源于法兰西文明的悠久传承、丰厚的艺术土壤,也包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富有远见的法律、政策“红利”等。法国能够成为文化创新大国表明(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从根本上促进文化发展 ‎②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反映政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以文化发展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法国被称为创新大国,源于法兰西文明的悠久传承”,这反映了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法国被称为创新大国,也因为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富有远见的法律、政策“红利”,这表明文化反映政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②④正确;题干没有反映法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反映文化多样性与世界文化繁荣的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10.Z村原本是一个以磁州窑发源地、取土地闻名的古村落,但因自然条件艰苦,原住民纷纷搬离,成为空心村。当地从磁州窑文化、古镇村落文化入手,对新村和老村进行改造,发展文化艺术旅游产业。如今,空心村变成了文化村,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这表明(  )‎ ‎①古村落的保护性改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②乡村传统文化是村落改造的重要动力 ③乡村文化能够在村落改造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发展艺术旅游业是振兴乡村文化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化作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知识的理解,渗透科学精神。该村充分发挥了磁州窑文化、古镇村落文化的作用,使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集中体现了①③;乡村传统文化本身并不能成为村落改造的动力,乡村文化建设才能为村落改造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故②不正确;“前提”表达的逻辑关系是“必要条件”,发展艺术旅游业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非必要条件,故④不正确。‎ ‎11.《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大型美食文化纪录片,自开播以来受到观众好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讲述了人与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完善了故事、强化了人物和食物背后的文化,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受到好评的原因是(  )‎ ‎①将文化与生活相结合,给人以情感的启迪 ②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延续了文化的血脉 ③将人物与食物相结合,抛弃了传统的习俗 ④将美食与科技相结合,实现了文化的融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以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必备知识考查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创作过程,是将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过程,给予人情感的启迪,传递了人类文化,故①②入选;③错误,对传统习俗要辩证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借助科技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没有体现融合,④错误。‎ ‎12.(2019山东济南一模)土族阿妈的盘绣,绣在了年轻人的T恤上;传统的扎染工艺,染出时尚又实用的围巾;精美的手工地毯,缩小成了精致的杯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 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文化与市场的对接中,实现了“用生活唤醒非遗,用非遗点亮生活”的传承。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商业贸易是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传播中融合 ④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穿透历史的现实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文化与市场的对接”“用生活唤醒非遗,用非遗点亮生活”说明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交流,所以②③不符合题意,且③表述不准确,因为文化在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保留着自身特色。‎ ‎13.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这表明(  )‎ ‎①文化首先需要传承才能创新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④先进思想可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以文化的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这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也体现了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太绝对,应排除;先进思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改造世界,④说法错误。‎ ‎14.每个从乡村走向都市的人,大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情结。走上小康、住进小楼的江西瑞金毕屋村,保存下了几栋破旧老屋,“为后辈留些记忆,为老人留些念想,为村子留下痕迹”。坚持这一做法是因为(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影响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村庄记忆、“老屋”情结体现了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正确;保存下了几栋破旧老屋,“为后辈留些记忆,为老人留些念想,为村子留下痕迹”,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④应选;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先进的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③错误。‎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个春天,传来一个关于旅游的好消息: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成立——“诗”和“远方”终于走在了一起。此举犹如打通了文化与旅游的“任督二脉”,戳中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内涵,旅游是文化的一种传播载体。一部《少林寺》火了登封武术,一篇《养在深闺人未识》让张家界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我国有50.7%的游客偏好文化体验游。乌镇基于传统文化营造了新的江南生活,莫干山基于生态环境构建了新的乡居生活……文化旅游正带给这个时代人们最需要的品质生活。文化旅游,通过文化的故事化、文化的科技化、文化的可视化,让文化被更广泛的旅游者领略和理解,使厚重的文化变得轻松浪漫,使惬意的旅游变得诗情画意。‎ 文化和旅游,不是对“文化”与“旅游”的简单相加。文化的价值性优势与旅游的综合性、产业性优势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文旅的深度融合,将更好地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和旅游“在一起”如何戳中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请推荐一处你参观过或熟悉的中国文化旅游胜地,并为推广它拟写一份宣传词。(个人原创,朗朗上口,符合推荐地方的特点。字数30字左右。)‎ 答案 (1)①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将更好地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②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将对我国优秀文化资源进行发掘、阐释、传播,增加人们的文化体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③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和文化内涵,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提高旅游品质和生活品质。‎ ‎(2)示例:襄阳古城,探寻荆楚灵秀之韵。‎ 解析 第(1)问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文化和旅游“在一起”,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涉及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等知识。第(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紧扣主题,拟写的宣传词要具有鼓动性,传播正能量。‎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科技改变为推动点,以“互联网+”创新思维为模式,将我国农业及土地资源配置推向一个新高度。‎ 材料 新的生产方式将带来新的生产力,土地共享创新模式的乐农之家,首先提出了将实体农场共享,以“互联网+实体农村+电子商务”为发展模式的O2O生态养殖。这种互联网生态养殖,不仅实现了土地共享的理念,优化农场资源,让土地最大地输出生产力,而且培养了新一代农民,让农户有了学习更多科技知识和创新创业的机会,通过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用户资金、规模、粗放式等养殖难题,将“互联网+”的创新思维、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畜牧业养殖和农产品销售相结合,为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管理、资金不足、供需失衡、产业链松散等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实现了养殖销售智慧化,有助于构建创新智慧型的生态养殖圈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以“互联网+实体农村+电子商务”为发展模式的O2O生态养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影响。‎ 答案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互联网+”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平台,带动旅游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生产销售和农村经济发展。(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互联网+”培养了新一代农民,改变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开拓了市场,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3)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互联网+”使农民增长了知识,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命题角度2文化对人的影响 ‎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9全国Ⅱ·20)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规划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  )‎ ‎①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 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③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 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①属于传统文化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排除;②观点错误,排除;建设乡风文明有利于培育良好的乡村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④属于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符合题意。故选D项。‎ ‎2.(2016浙江·34)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 ‎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某县政府和企业加强“文化车间”建设,为职工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他们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①④符合题意;“文化车间”建设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②说法错误;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生产实践,③说法错误。‎ ‎3.〔2017全国Ⅱ·4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答案 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解析 这里的文化的作用既包括文化的社会作用,也包括文化对人的作用,答好此题的关键是要分别从材料中说明文化的这些作用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依据材料中“科技领航者、创新实践对时代精神的诠释、打开新大门、破解难题”等信息,调动文化作用的知识展开分析。‎ ‎4.〔2016全国Ⅱ·39(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 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 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答案 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 解析 题目要求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先描述这一原理,注意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作用,结合材料,说明扶贫先转变观念,增强自主脱贫意识的原因,特别是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典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9陕西西安8校2月模拟)国歌是一首歌,唱出了中华儿女的不屈和抗争;国歌又不只是一首歌,它奏响的是整个社会团结奋进的鼓点,凝聚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可见(  )‎ ‎①国歌作为精神文化总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④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激励人们团结奋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国歌是一首歌,唱出了中华儿女的不屈和抗争,表明国歌作为精神文化总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国歌又不只是一首歌,它奏响的是整个社会团结奋进的鼓点,凝聚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表明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激励人们团结奋进,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②错误;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发展,③错误。故选B项。‎ ‎2.(2019河北石家庄模考一)2018年10月30日,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离世,引发了人们的如潮感怀。金庸的武侠小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所塑造的群侠有着卓然洒脱的精神人格,充满着家国情怀、世间道义。金庸的作品陪伴无数海内外读者度过了青春时代,使人们在阅读中获得了心智启迪、心灵温润。这说明(  )‎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题材形式和受众的广泛性 ‎②人们在感受优秀文化过程中可以提升精神境界 ‎③优秀作品可以无形而持久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 ‎④应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创新其表达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文化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对实践和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①错误;“金庸的武侠小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金庸的作品陪伴无数海内外读者度过了青春时代,使人们在阅读中获得了心智启迪、心灵温润”说明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 ‎3.诗,是志的浓缩,是情的净化,是文学的躯体、哲学的灵魂、美学的霓裳,是文学、哲学、美学的统一。对于诗人来说,“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诗心”往往需要外界的激活。这体现了(  )‎ ‎①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③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渗透科学精神。诗人之所以能做到“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是因为诗人长期接受的文化熏陶,对其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芸芸众生的“诗心”往往需要外界的激活,则体现了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文化素养,故①③正确;②强调了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④强调了文化多样性,与材料无关,故排除②④。‎ ‎4.“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因为读书可以(  )‎ A.获取前人智慧,是人生成功的捷径 B.丰富知识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养 C.逃避尘世的喧嚣,获得心灵的宁静 D.脱离低级趣味,成为道德至善的完人 答案 B 解析 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题干诗句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与诗句寓意不符。‎ ‎5.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音乐家创作了《富强之路》《民主之风》《文明之花》等13首歌曲,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故事中、在诗歌中、在音乐中,将24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充分说明(  )‎ ‎①人的文化素养可以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培养出来 ②适当的载体是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之根本 ③不同形式的文化是人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常发生于潜移默化之中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故事中、在诗歌中、在音乐中,将24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说明人的文化素养可以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培养出来,也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发生于潜移默化之中,①④正确;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载体,但这并不是文化得以广泛传播的根本,②错误;只有优秀的、健康的文化才是人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③错误。‎ ‎6.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悄然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文化现象中可以体味到,手写书信(  )‎ ‎①可以传递情感,滋养人们的心灵 ②作为交流方式,已经失去存在的价值 ③作为文化符号,可以展现人们的精神情怀 ④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说明手写书信作为文化符号,可以展现人们的精神情怀,也可以传递情感,滋养人们的心灵,①③正确;手写书信仍然有存在的价值,②错误;手写书信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力量,④错误。‎ ‎7.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为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某校开展了报告会、座谈会、参观考察、红色寻访、仪式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团日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①开启人的智慧,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②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催人奋进 ③突破历史条件制约,超越时空,主导社会进步 ④创造文化氛围,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风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认为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夸大了其作用,①不选;主题团日活动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②④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故选C项。‎ ‎8.(2019吉林市普通中学三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人生活富起来了,而富未必贵。在关于“什么是富贵”的讨论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富”主要是物质层面,表现为有钱有物;“贵”主要是精神层面,表现为受人尊敬。为富不仁,难为人敬;情操高尚,令人敬仰。此观点中可以领略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经济决定文化,文化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个人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未涉及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①不符合题意;由“富未必贵”可知,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②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表明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是否高尚,这体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③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强调,要达到“贵”(受人尊敬)的境界,就要树立高尚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即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 ‎9.(2019湖南长郡中学第三次调研)在唐诗里,我们可遇见忧思中的李白,登上凤凰台一抒惆怅;在宋词里,我们可跟随辛弃疾的步伐,感受沙场秋点兵;在元曲里,我们可在关汉卿的锐利目光下,观察世间百态。由此可见(  )‎ ‎①文化具有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功能 ②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能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题干强调我们通过品味不同文化,感悟不同文化,可以透视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故①④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文化的本质和作用以及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故②③不选。故本题答案为B项。‎ ‎10.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通过“大主题与小切口”、“大时代与小故事”的有机结合,呈现“大美中国、大爱中国”的视觉总基调,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刷新了中国纪录电影的票房记录。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③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化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④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以文化的作用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该纪录电影刷新了中国纪录电影的票房记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正确;纪录电影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体现了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化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③正确;优秀文化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②错误;发展文化事业能够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④观点错误。‎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在“为真理而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精神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为真理而斗争”。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坚持了“实践标准”,而且深化和发展了“实践标准”,提出并阐述了“‎ 生产力标准”和“人民群众标准”。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依据新的实践、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在当代中国,开展新征程要关注和回答重大的现实问题,并使现实问题上升为理论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对这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深刻总结与系统回答,凝聚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1)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说明。‎ ‎(2)《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今年是其发表170周年,请为青年学生重温《共产党宣言》经典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1)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阐发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③读经典、悟原理有利于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④有利于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更好地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⑤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建设文化强国。‎ ‎(2)举办读书会,学习理解《共产党宣言》;参加座谈会,交流感悟《共产党宣言》。(若回答主题班会、主题展览也可)‎ 解析 第(1)问解答要扣住设问的主体,围绕“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一主题,首先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和原理属于先进文化,调动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深入分析。第(2)问属于建议性探究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从学习会、座谈会等方面入手。‎ ‎12.(2019西安8校)《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节目分为十二集,每集都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等六个环节构成。以举重若轻的方式,以小见大,将最能代表习近平思想的精华片断择出来,用一个主题之线串起来,通过各种方式的解读和演绎,将深刻的思想、宏大的主题以隽永的名句凸显出来,最终形成了一串思想理论的珠链。它使观众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理论把握有底气,思想传播接地气,取得了既有点头率又有点击率的好效果。‎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平“语”近人》为什么能够取得极高的点头率和点击率。‎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平“语”近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对政治、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平“语”近人》理论把握有底气,思想传播接地气,取得了既有点头率又有点击率的好效果。③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平“语”近人》通过各种方式的解读和演绎,将深刻的思想、宏大的主题以隽永的名句凸显出来,最终形成了一串思想理论的珠链。④‎ 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平“语”近人》使观众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平“语”近人》为什么能够取得极高的点头率和点击率,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本题知识限定为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据此可知涉及的答题要素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说明即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安徽临泉县黄岭镇八里坡村驻村工作队立足当地实际,将教育扶贫作为优先开展的帮扶工作项目,为贫困户家庭子女的教育建档立卡,对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及大专以上的在校贫困学生建立专项资助基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早日实现家庭脱贫致富。‎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扶贫先扶教”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或答: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相互交融。教育扶贫可以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教育扶贫,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或人力资源质量),促进科技运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或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通过教育扶贫,使贫困家庭子女获取知识和技能(或使贫困家庭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可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解析 该题为归因论证型主观题,解答时,要紧扣“先扶教”,从教育自身的文化价值、文化对经济、对人的作用分层论证,组织答案要把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2018年2月,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济南章丘铁锅受到关注并迅速走红,网上章丘铁锅的销量同比增长了近6 000倍,处于脱销状态。‎ 章丘打铁文化传承的结果,是让当地仍有一批使用“最笨的古法”打造铁锅的老匠人,看得到锤印,摸不到锤坑,这才是最后打到密度最高,油和菜质不会深入,就像物理涂层一样,一锤一锤地靠几万锤的钝打才能实现,这是一个笨办法,但出来的东西是健康的,这么多锤下去之后,一定是有别人无法超越的东西,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会传承至今。‎ 章丘铁锅迅速走红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绝对是好事。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海量订单,厂方并未加产走量,而是专心做锅、确保质量。不功利,不浮躁,一门心思把产品做好,工匠精神成就了章丘铁锅。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除了技术创新,也需要文化的熔铸,需要工匠精神,打造品质至上的中国品牌。从这个意义上说,“章丘无锅”体现的工匠精神比章丘铁锅本身更加珍贵。‎ ‎(1)工匠精神成就了章丘铁锅。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除了技术创新,也需要文化的熔铸,打造品质至上的中国品牌。请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工匠精神”对推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作用。‎ ‎(2)传统工艺不是尘封的古董。它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体现人类智慧和追求。但有些传统工艺几近销声匿迹。请你为传统工艺的传承提出两点建议。‎ 答案 (1)①“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牢记品质是产品的生命,把品质作为追求。‎ ‎③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树立追求品质、精益求精理念,打造品质至上的中国品牌,助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2)答案示例:借助大众传媒,传播传统工艺,加强文化传播。培养传统工艺传承者,使之得到传承。‎ 解析 以弘扬工匠精神,发展中国制造的必备知识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第(1)问从文化作用的角度,分析“工匠精神”对推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作用。“工匠精神”无非是一种精神力量,还是要通过各行业匠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去发挥作用。可从文化的实质、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三个要点按“总—分—分”排列,结合材料分析说明。第(2)问为开放性试题,围绕传统工艺传承的合理性方面,可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提建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