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7 发布 |
- 37.5 KB |
- 3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考点52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
考点 52 唯物辩证法的矛 盾观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 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 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注意】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 也就无所谓对立。 !误区警示 不能将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等同于哲学上的“矛盾” 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仅仅是矛盾的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的“矛盾”则是指 事物内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哲学中讲的“对立”特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概括与反映。 政治用语中的“斗争”不同于哲学上的“斗争” 哲学上的“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关系的抽象和概括,是 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反映,具有广泛的意义,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式无限多样。 而政治用语中的“斗争”只是哲学上的“斗争”“对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们是个性 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对立”是矛盾的另一方 事物包含两个方面,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不应称为矛盾,两个因素之间的 对立统一关系才称为矛盾。而“对立”和“统一”则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不能认为“统 一”是矛盾的一方,而“对立”是矛盾的另一方。 (2)矛盾的基本属性 ①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 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注意】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创造条件促进积极转化, 限制消极转化。 ②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 趋势。 ③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 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误区警示 不能认为矛盾双方总是相互转化的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相互转化 的。比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由“进步”转化为“落后”的条件就是“骄 傲”,由“落后”转化为“进步”的条件就是“虚心”。 (3)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的方法论 坚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观点和一点论。 【注意】这里的“一分为二”指的是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 方;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①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时时有矛盾。 ②方法论: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 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知识延伸 对“事事有矛盾”的理解 (1)矛盾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 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2)人们尚未认识的事物中,人们还不能对其具体矛盾作出科学解释的事物中,矛盾 依然存在。 (3)有些矛盾是人们不易察觉的,但它们依然存在。 对“时时有矛盾”的理解 (1)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无矛盾状态。 (2)“时时有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永远无法解决。 解决矛盾并不是消灭矛盾 矛盾具有普遍性,同时矛盾也具有客观性。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可以被解决,解决矛盾只是把矛盾的激 化状态转化为缓和状态,并不是消灭矛盾。 不能认为矛盾越少越好 矛盾具有客观性,人既不能制造矛盾,也不能消灭矛盾,矛盾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因此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因此,对于事物发展 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好坏,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是否有利于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因此,不能认为矛盾越少越好。 矛盾具有普遍性,但矛盾并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但是矛盾并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只要实 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法,就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 矛盾。如果否认矛盾的普遍性,不敢正视矛盾和揭露矛盾,而是回避和掩盖矛盾,割裂矛盾 的对立统一,搞一点论、片面性和绝对化,矛盾就不能得到正确解决。 (2)矛盾的特殊性 ①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表现: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这正 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作根据。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 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区分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依据,就是它们各自所包含的矛盾的特殊 性。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这个特殊性主要指 的是地位和作用不同,对于一个复杂事物来说,它包含诸多矛盾,这些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 不同的;对于同一个矛盾来说,它的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①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场合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 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②方法论: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 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知识延伸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讲的,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讲的,它们之间有根本的区别。 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抛开了事物各自特 殊的东西,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共同 的本质。 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是由事物范围 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 围内则可能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上是普遍性的东西,在 另一阶段上则可能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①主次矛盾的含义: 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 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②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第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次矛盾是相对而存在的,没有主要矛盾也就无所谓次要 矛盾,反之同理。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而次要矛盾 的变化也影响着主要矛盾,促进或延缓主要矛盾的发展或解决。 第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次矛盾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事物发展阶段的 推移,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一是主要矛盾解决,其 余的某个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二是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但是出现新的条件,迫使主要 矛盾成为次要矛盾,新出现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例如,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前,国 内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阶级矛盾虽没有解决,但是中日之间 的民族矛盾成为了当时的主要矛盾。 ③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第一,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第二,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知识延伸 深入理解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1)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既然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 着决定作用,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就要首先抓住主要矛盾。如果不分主次, 抓不住中心和关键,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 (2)次要矛盾的解决,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如果把主要矛盾看成唯一的 矛盾,而不用必要的力量去解决次要矛盾,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首先解决的矛盾,并不一定是主要矛盾 区分主次矛盾,只能从性质、地位和作用来判断,而不能根据解决的先后顺序来判断。 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往往首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解决好主要矛盾。因此,首先解决 的矛盾不一定是主要矛盾。 不能认为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起着支配和决定作用,在解决矛盾时,要着重解决主要矛盾, 善于抓中心,抓关键。但这并不意味着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不能认为主要矛盾是唯一要解决的 矛盾,所有矛盾都需要解决,包括次要矛盾。 (2)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①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矛盾主要方 面),但又不可忽视支流(矛盾的次要方面)。 ★知识延伸 深入理解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1)我们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 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 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质就不同。 (2)我们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看不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不能辨别事物的性质, 但只有一个方面也不能构成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 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不能认为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不起作用 任何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而矛盾的 次要方面,其地位、作用都居于被支配位置,所以在决定事物性质中不起主导作用,但也会 对事物的性质起到一定作用,因而不能说是不起作用。 不能认为所有矛盾的主要方面都能决定事物的性质 复杂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是不平衡的,地位、作用、力量都不一样。其中,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事物的性质不是由其他矛盾的主要方 面决定的,而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①理论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 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 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 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 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误区警示 不能认为“一分为二”就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中的“两点论”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笼统地讲前者就是后者。 (1)二者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一分为二”是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指既看事物的这一面,又看事物的 那一面。而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中的“两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 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 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依据不同。前者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后者的哲学依据是主次矛盾辩证关 系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而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都属于矛盾的特殊性。 ③强调的内容不同。前者只强调两点,强调全面;后者强调的是带有重点的两点。 (2)二者的联系: ①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中的“两点”,可以理解 为与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的“一分为二”中的“两点”是相同的。 ②二者的对立面都是一点论。 不能认为重点论就是抓重点 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 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点则是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全力抓住主要矛 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以带动其他次要矛盾的解决。由此可见,重点论和抓重点不能 混为一谈。 不能认为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 (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 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法的两 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没有重点的均衡论。 (2)重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 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重点论是两点论中的重点论,而不是离开两点的 一点论。认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2.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1)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 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依据:矛盾的特殊性。 (3)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 魂。 (4)意义: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 因为各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 质。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离开了对矛 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就无法区分事物,也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我们认识矛盾的目的是正确解决矛盾。事 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 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考向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指的是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 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依存”离不开对立,矛盾的双方,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 方来规定;二是“转化”离不开对立,矛盾双方转化都是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无论是 “相互依存”还是“相互转化”,都以对立面的存在为条件,是与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是 向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指的是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对立 离不开统一,没有统一也就无所谓对立。例如,上和下构成方位上的矛盾关系,好与坏构成 性质上的矛盾关系,我们不能说上与好、下与坏构成矛盾关系,因为它们说的不是一个东西, 没有同一性,不构成统一体,不构成统一体内的对立关系。 (3)只有具有某种共同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能呈现出“排斥”“斗争”的倾向。 “彻底分离”“毫不相干”的东西,是谈不上“排斥”的。 【典例 1】有人用一首诗表达了对“慢生活”的理解:“慢”是“快”的基础/你只有 习惯“慢生活”/才能够快速准确找到定位/而不会迷失自己/要慢下来/是因为“快”让人错 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慢生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快”和“慢”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快”和“慢”的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 ③“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快”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慢”促进“快”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考向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典例 2】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 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A.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C.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D.先有矛盾普遍性,后有矛盾特殊性 【答案】A 【解析】“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A 正确; B、C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 说法明显错误。 考向三 正确理解联系、发展、矛盾三者的关系 1.联系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 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 又统一的关系,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矛盾。 2.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 变化、发展。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没有联系就没 有运动变化,也就没有发展。 3.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 因,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外部矛盾,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即外因,它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典例 3】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发端于我国典籍《易 经》。《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 这种朴素的阴阳和谐观体现的矛盾观点是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答案】D 考向四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 (1)前提: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关键:要以主要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为关键。对不 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对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 面作具体分析。 (3)重要条件:要以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为重要条件。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才能做到主 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我们在分析每一个具体矛盾时,一定要“事事”“时时”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 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反对千篇一律地对待矛盾,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一风吹”,反对主观主义。 【典例 4】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 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考向五 “四看”法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1.看内涵 现实存在的事物往往是很复杂的,不只包含一种矛盾,而是一个由主次矛盾构成的矛盾 体系或系统。矛盾的主次方面研究的是任何一个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关系,说的是 “矛盾侧面”。 2.看外延 主次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主要矛盾只有一 个,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图示: 3.看作用 主次矛盾一般涉及事物的发展进程问题。常用在办事情上,用于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矛盾的主次方面一般涉及事情“怎么看”,如评价事物的性质、看待形势、看待事物发展方 向等,只能涉及两方面。 4.看关键词 (1)在“办事情”上,涉及主次矛盾,通常伴随“重点”“核心”“关键”“突破口”“重 中之重”“突出”“刀刃上”“点子上”“节骨眼上”等字眼。 (2)在“看问题”上,涉及矛盾主次方面,通常伴随“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 “分析形势”“判断性质”“占主体”等字眼。 【典例 5】近几年,外资企业纷纷投资中国养猪行业。外资介入中国养猪行业能有效增 加市场供应,缓解物价上涨压力,同时也要防范其给中国带来的农业安全以及生物安全的威 胁。上述材料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C.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D.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答案】C 考向六 图示全析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 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人们认识世界, 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所以,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坚持矛盾分析方法,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办法解决矛盾。 2.坚持矛盾分析法,要运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 不仅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3.坚持矛盾分析法,要注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只有对事物的具 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并找到矛盾的解决办法。 4.坚持矛盾分析法,要善于把握重点与抓住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事 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 面之分。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看问题要善于把握重 点和抓住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如图: 【典例 6】中医讲求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有时对不同的疾病根据相同的病理表现施以 同一类疗法,称为“异病同治”。“异病同治”是有条件的,而某些江湖“神医”声称可以 用一种药包治百病,这违背了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原则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D.对立统一的原则 【答案】B 【解析】用一种药包治百病,显然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只承认 矛盾的普遍性而否认矛盾的特殊性,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B 正确。A、C、D 都 没有正确指出其错误,应排除。 1.2018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 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参与,学 校教育的质量必将大打折扣。这表明,追求高质量的学校教育 ①内因和外因都不可或缺 ②要承认矛盾的同一性克服斗争性 ③需要科学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 ④应促进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合二为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黑为墨,白为纸,三笔两画,神韵皆出,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一一留白。水墨 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计白当黑,寥寥数笔丹青,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于无画处凝 眸成妙境,留有让人想象的空间。下列说法与留白的绘画技法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②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有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有黑点 ③在绝对的光明中,就像在绝对的黑暗中样,什么也看不见 ④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2018 年 4 月,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 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 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 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的眼中或许有一千个关于它的定义。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幸 福从来不虚无飘渺。调查结果显示,幸福首先应是一种物质与保障层面上的概念,它需要有 种种成本来支撑,这些成本是幸福感的基本由来。这体现了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③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④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2018 年 7 月,住建都发布了下半年棚户区改造相关工作安排。强调各地既要坚持既 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切实评估论证财政承受,不搞一刀切、不层层下指标,不盲 目举债铺摊子,又要进一步合理界定和把握棚改的标准和范围,重点攻坚改造老城区内脏乱 差的棚户区和国有工矿、林区、县区棚户区。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②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③矛盾主次方面是相互依存的 ④事物的不同矛盾决定不同的解决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无人驾驶技术将对未来的交通带来深刻变革。2018 年 3 月,某公司的一辆无人驾驶 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该技术前景的担忧。但是瑕不掩瑜,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影 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是因为 ①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②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强化监督为重点,将“从严治党、改进作风”的要求落到实 处,我们就定能根除顽瘴痼疾,把我们党建设成作风严谨、组织严密、制度严格、纪律严明 的执政党,下列成语蕴含的哲理与材料相一致的是 ①以一持万 ②白壁微瑕 ③金无足赤 ④纲举目张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争频繁,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他发现北方少数 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于是,他决定向他 们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很快,赵国便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并凭此终成当时 为数不多的强国之一。赵武灵王变革图强成功得益于他 ①有效解决了制约国家发展的主要矛盾 ②正确把握了国家发展中的内外部联系 ③分清了国家发展中的主流和支流问题 ④实现了国家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8 年 11 月 5 日中国首届世界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 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家完全可以抱着乐观态度。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有曲折 ②对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认识,抓住了重点 ③对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认识,抓住了主流 ④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体现辩证否定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0.某中学不唯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 习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营造“人人 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评价学生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反对全面发展,坚持重点论 C.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一点论,反对两点论 D.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11.当前,如何控制通货膨胀是一个热门话题。有学者称:按 CPI(消费物价指数)计 算,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一篮子商品价格决定的,一篮子商品中 1/3 是食品,食品中 1/3 是猪 肉,所以,把猪管好就行了。这里的“把猪管好就行了”所蕴含的哲理与下列俗语、成语相 同的是 ①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④好钢用在刀刃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几年最热经济关键词。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 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 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变为偏重供给侧调控。用 矛盾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 ①同一事物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实现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悲情”与“欢乐”之辩。 2017 年端午节前后,有人说端午节屈原投江是一个悲壮的日子,不能说快乐;另一方 则说端午不止是纪念屈原,还有划龙舟、包粽子的习俗,是一个欢乐的日子。 有关媒体在一档文化类节目中认为:“悲情节日也应有快乐”,对于类似传统节日,只 看到悲情的一面,看不到欢快的一面,显然是一种偏见式的文化理解。欢乐是一种心情,也 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追求;而悲情的目的,是实现更好的快乐。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 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快乐而快乐,更不是毫无底线的喧嚣、热闹甚至“娱乐至 上”。否则,“端午节快乐”、“清明节快乐”在“朋友圈”中流行,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的 元素;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被广场舞叨扰……诸多让人“感觉怪怪”的举动,就会与节日环 境要求、文明诉求和伦理道德相去甚远,无疑是一种群体性的文化没落。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有关媒体所陈述的关于“悲情节日也应 有快乐”的观点的合理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本是人性中最本真最原始的组成,为什么实际生活中频频 出现“善行受阻”?热点新闻不乏热议“扶人被讹”?有人说,这是一个利益多元的时代, 诱惑与功利并存,有人说,这是善心贬值的时代,世俗与人心共舞。其实,这是一个善良弥 足珍贵的时代。透过社会的屏障,我们可以看到: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热心公益的磨刀老 人吴锦泉……无数的好人好事,如同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展现了一个道德拔节的文明中 国,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好人”。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万一被讹诈,岂不是两败俱伤”……当形形色色的负面思想 在孵化、在蔓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坚定心底的善念,付出行动的善举,才是 这个时代的正义所在。意外事件的“发酵蒸发”绝非社会的全貌,不管怎样的凭空架设,乃 至肆意的虚假捏造,都无法左右世道人心的善义走向,更无从影响正直昂扬的道德旋律。 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认识生活中出现的“善行受阻” 现象。 1.(2018·全国 1 卷文综)2018 年 4 月,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上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 同发展的关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8·全国 2 卷文综)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 证施治等,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 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交替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支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8·江苏政治)无人驾驶技术将对未来的交通带来深刻变革。2018 年 3 月, 某公司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该技术前景的担忧。不过有专 家认为,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材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A.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4.(2017·江苏政治)在古希腊时期,由 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 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 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5.(2017·全国卷 1 文综)2015 年 12 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 要求,各国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 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协定坚持了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③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 ④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6·全国卷 1 文综)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 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 那末就应该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从唯 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 ④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16·全国卷 1 文综)漫画《学习先进经验》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 ①学习他人经验就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②先进经验通过实践能够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事物的表面联系与本质联系的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6·天津文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在此 过程中,绝不能将供给侧改革与扩大需求分离开来。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 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这表明 ①供给与需求是相互依赖的 ②供给与需求是相互排斥的 ③供给与需求是相互贯通的 ④供给与需求是相互独立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2016·江苏政治)有研究表明,与眼睛相比,耳朵在分辨模式的微弱变化上具有独 特的能力,据此发展起来的数据声音化技术,能帮助科学家们检测癌细胞,并探测来自太空 的粒子。这蕴含的哲理是 A.不同的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B.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其特殊性 D.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10.(2016·江苏政治)在北京的胡同、百工坊博物馆,深藏着很多身怀绝技的手工艺 大师,他们不断转变观念,将传统文化体验、国际流行的私人定制等概念引入到工艺品的制 作中,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活力。这些手工艺大师们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树立辩证的否定观 ②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③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16·上海政治)2015 年,好莱坞电影票房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份额,首次降至 40 %以下,标志中国电影的崛起开始改变全球电影市场格局。80、90 后是当下文化消费的主 力,针对这个群体,如何繁荣中国电影的市场,使中国电影的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根据主次矛盾的原理,最重要的是 A.在城乡购物中心增设影院 B.确保年轻观众的收入增长 C.加大广告制作等营销力度 D.制作科技化与题材生活化 12.(2015·江苏政治)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 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底线思维的是 ①尊重经验、崇尚权威 ②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③居安思危、知难而进 ④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15·安徽文综)为了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我们要根据污染物“随风漂流”、 “随波逐流”的特点,改变以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防治模式,从监测、预警、治理、补 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无缝衔接”。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 ②解决矛盾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抓住关键能够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④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5·山东文综)中国是一个有着 13 亿人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 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 13 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 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A.既要侧重于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B.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 C.既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D.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 15.(2015·上海政治)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 2014 年先在上海、浙江两地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 年开始全面推进,2020 年全 国统一实施新方案,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从哲学上看,考试招生制度 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因是 A.通过认识局部,落实全国范围内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B.通过研究特殊案例,补充、丰富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 C.通过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 D.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本质 16.(2015·海南政治)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 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对此理解正 确的是 ①矛盾分析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②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③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5·江苏政治)足球改革是我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发展足球运动被提到前所 未有的高度,并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改革。由此可见 A.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抓住主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18.(2015·上海政治)在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努力去解决传统文 化与现代化的矛盾。这一个矛盾解决好了,达到暂时的统一,文化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国家的社会生产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经济就能繁荣。解决不好,则两败俱伤。只顾前 者则流于僵化保守;只顾后者则将成为邯郸学步,旧的忘了,新的不会。 ——季羡林《传统文 化与现代化》 从哲学角度概括,材料的实质是 A.国家发展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化矛盾的存在是绝对的 B.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C.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实现现代化,才能推动国家发展 D.传统和现代化矛盾的解决是暂时的,由此不断推动国家发展 19.(2015·课标卷Ⅱ文综)2014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 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 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④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15·浙江文综)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 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同时要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 键环节,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牵引和推动全面改革。这一思路和方法所依据的 哲学原理有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2015·重庆文综)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下列强调同 一性的是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④没有当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就不会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15·四川文综)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要求,农 业部于 2014 年 7 月正式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5 年,中央财政安排 11 亿元 经费继续推进该项工作。与传统培训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 程,即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转变 ①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②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16·江苏政治)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 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 “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 口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有人认为,只要能“叫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24.(2016·全国卷 2 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 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 4 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 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 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 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 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 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542 人,摸索出资金跟 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 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 年全村人均收入 3580 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 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 准扶贫方略”。 (1)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5.(2016·浙江文综)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 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 BBC2 电视频道却于猴 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进一 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 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归 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 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原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6.(2015·福建文综)材料三 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 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 展开讨论。 观点 论据及论证过程 观点一:经济先行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 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文化先行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 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材料三中的讨论运用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运用这种方 法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上的分歧。 27.(2015·广东文综)材料二 广东某知名企业在创业之初,投资地产,走专业化经 营发展道路。随着实力不断提升,该企业步入成熟期,仍以地产为核心主业,逐步向文化旅 游、日用消费品、体育产业、农业、乳业、畜牧业等领域扩展,走上了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 至 2014 年 6 月,改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地产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资产达 4217 亿元。 (2)结合材料二,阐释该企业的发展历程所蕴涵的矛盾观。 【参考答案与解析】 【考点冲关】 1.B【解析】①符合题意,材料提到要追求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不能离开家庭教育表明内 因和外因都不可或缺。②表述错误,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不存在克服另一 个的问题。③符合题意,要做好高质量的学校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要发展高质 量的学校教育需要科学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④表述错误,共性是抽象的,个性是具体的, 无法合二为一。故选 B。 3.B【解析】此题考查矛盾的相关知识。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 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 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这表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并由此推动事物 的发展。还表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②④正确;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之间不是对立统一关系,①说法错误,排除; 材料未体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关系,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 B。 4.A【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矛盾的相关知识。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的眼中或许有 一千个关于它的定义。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幸福从来不虚无飘渺。这表明任何事物都是矛盾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②正确;调查结果显示,幸福首先应是一种物质与保障层面上的概 念。这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①正确;材料未体现整体与部分、量变与质变的关 系,③④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 A。 5.B【解析】不搞一刀切、不层层下指标,不盲目举债铺摊子,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事物的不同矛盾决定不同的解决方法,④项符合题意;强调各地既要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 力而行的原则,重点攻坚改造老城区内脏乱差的棚户区和国有工矿、林区、县区棚户区,体 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①项符合题意;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有助于矛盾的解 决,但不能决定矛盾的解决,②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不体现矛盾 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B。 6.B【解析】此题考查真理、矛盾的相关知识。无人驾驶技术将对未来的交通带来深刻 变革,尽管由于技术不成熟曾造成交通事故,但是瑕不掩瑜,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 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是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认识具有 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远止境的过程,②③正确;材料未体现抓主要 矛盾、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内容,①④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 B。 7.C【解析】材料中,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强化监督为重点,强调的是要抓主要矛盾; “顽瘴痼疾”体现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白壁微瑕”中的“微瑕”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故② 符合题意;“纲举目张”大意是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 关键,带动其他环节,这强调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故④符合题意;“以一持万”强调部分 的重要性,“金无足赤”反映了要全面地看问题,二者与材料蕴含的哲理不一致,故①③不 符合题意。故选 C。 10.A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 侧面各有其特点。材料中“某中学不唯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的做法尊重了矛盾的特殊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选 A;B 和 C 错误,因为我们要坚持两点 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 错误,因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11.A 【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要控制通货膨胀只需要“把猪管好就行了”体现了 抓主要矛盾的哲学原理。故①④体现的是抓主要矛盾,入选。②选项体现的是用全面的、一 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③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 A。 12.A 【解析】题目中,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 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故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 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故②入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 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变为偏重供给侧调控主要体现了同一 事物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①入选。③④选项在题 目中没有体现。选 A。 13.【答案】①矛盾即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传统节日文化中有悲情的一面,也有快乐的一面,要坚持两分 法,一分为二地看待传统节日文化,防止文化偏见。 ②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渗透,一定条 件下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联结、相互吸引属性)。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欢乐与悲情也是如此, 悲情之中既包含了人们对先辈的怀念,也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欢乐的追求。 ③斗争性,矛盾双方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对于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悲情与欢 乐也应该有所区别,应当悲情严肃的就悲情严肃,不能为欢乐而欢乐,更不能“娱乐至上”。 ④传统节日文化中悲情与欢乐的同一是以二者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双方的斗争性也 寓于同一性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悲情与欢乐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继 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 14.【答案】①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规定。我们既 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又要着重把握主流。善行善举是爱心与真善的体现,是社会的主流,“善行受阻”现象只是 社会的个别负面现象,是支流。不应以个别负面现象否定社会正能量。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能忽视支流,防止支流转化为主流。 针对生活中频频出现的“善行受阻”现象,必须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积极弘扬社会道德主 旋律,倡导传播社会正能量。 【解析】本题以实际生活中频频出现“善行受阻”现象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 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要求考生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知识,结合材料分 析如何认识生活中出现的“善行受阻”现象。知识范围明确,即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知 识。故首先,从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规定的角度说明,善行善举是爱心与真 善的体现,是社会的主流,“善行受阻”现象只是社会的个别负面现象,是支流;其次,从 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角度说明针对生活中频频出现的“善行受阻” 现象,必须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即可。 【直通高考】 1.B【解析】根据材料,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关键是 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 关系,体现了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 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①④符合题意;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同一性与斗争 性),始终是不可分割的,②表述错误。③材料未体现。 2.A【解析】此题以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分析法等相关知识。 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等,这表明矛盾具有普遍 性和特殊性,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 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①②正确;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 定的,③说法错误;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A。 4.C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A、B、D 项不选;“第 一次数学危机”是矛盾的体现,而这次危机产生了正面的结果,这说明矛盾促进了事物 的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故本题选 C。 5.D 【解析】先看设问的限定是唯物辩证法,选项都是矛盾的观点。材料关键词是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是矛盾的普遍性,也是矛盾的共性;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是矛盾的特殊性,也是矛盾的个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也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 相互联结关系。①②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选 D。 6.B 【解析】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对成绩与错误的评判是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 面的表现,这是因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①④适合题意;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矛盾的关键,②是不科学的;③不适合题目主旨;故本题选 B。 7.D 【解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 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根据漫画《学习先进经验》可以看出,一些人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混淆了表面联系和本质联系,③④适合题意;①②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故本题选 D。 8.B 【解析】材料中“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 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说明供给和需求是相互依赖、相互 贯通的,①③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强调供给与需求的斗争性,没有体现二者是相互排斥相互 独立的,②④不选,故本题选 B。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矛盾的特殊性知识点。材料中“与眼睛相比,耳朵在分 辨模式的微弱变化上具有独特的能力”,这表明耳朵、眼睛是不同的事物,各自特点不同, 这体现了不同事物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 A 项正确,B、C、D 都是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与 材料不符,故选 A。 10.A 【解析】通读材料和选项后,首先确定④的说法错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排除 B、D,确定②一定正确,手工艺大师转变观念,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活力,这不是 “社会制度”的变革,排除③,正确答案是 A。 13.C 【解析】①说法错误,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故排除;③说法过于绝 对,违背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观点,故排除。根据污染物的特点制定防治模式, 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监测、预警、治理、补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 现‘无缝衔接’”,说明要注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统筹全局,②④正确,故选 C。 14.C 【解析】材料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只有 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 13 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说明矛盾 具有普遍性,C 适合题意。A、B、D 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 15.B 【解析】材料中“2014 年先在上海、浙江两地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说 明矛盾具有特殊性;“2020 年全国统一实施新方案”说明特殊性转化为普遍性,故材料体 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B 适合题意。A 不适合题意;C、D 只强调了一个方面, 是片面的,排除;故本题选 B。 16.B 【解析】毛泽东的话说明要善于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①符合题意 入选;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表述错误排除;哲学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属于哲学,当然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符合 题意入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能是主观条件,也可能是客观条件,④表述 错误排除。故选 B。 17.C 【解析】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A 错误;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是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 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D 错误;主要矛盾在 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 程着重抓主要矛盾,答案为 C。 18.C 【解析】材料中“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努力去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 这一个矛盾解决好了,达到暂时的统一,文化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家的社会生产力也 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经济就能繁荣”,说明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只有在继承传统 基础上实现现代化,才能推动国家发展,C 适合题意;A、B、D 均不适合题意,排除。 19.A 【解析】材料中提到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 阶段演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我国经济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而制 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推动我国的解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 正在形成,因此本题选 A。 21.C 【解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强调了“义”和“利”的对立;②强调了 垃圾和资源的相互转化;③强调了卑鄙和高尚的对立;④强调了抗日战争和和平生活的统一。 选 C。 22.B 【解析】题中传统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新旧事物的发展,体现了辩证的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同时传统培训与新型培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题中做法坚持了矛 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故①③入选。②选项观点错误,创造性思维并不能检验和发展真 理,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故排除。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新型职业农民的 培训并不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故排除。 23.【答案】“叫座”与“叫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叫座”固然重要,但离 开“叫好”,“叫座”将不能持续,好电影应该既“叫座”又“叫好”。 在“叫座”与“叫好”两个方面中,“叫好”体现了电影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处于支配 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题中观点不仅割裂了矛盾双方的依存关系,也颠倒了主次。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 论的统一。 【解析】题目已经限制了用“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有: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基本 属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本题是评析题,要用辩证的观 点来看待,由此可以确定,首先要用矛盾的含义,即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知识,电影既要 “叫座”也要“叫好”;其次,“叫座”与“叫好”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即矛盾的主次方面, 根据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叫好”起主导作用,不能不分主次。 24.【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 遍性。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十八洞村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结合当地实际,精神脱贫先行,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 选择和建设支柱产业,取得显著扶贫成效;创造性地探索出精准扶贫宝贵经验,验证了精准 扶贫思想的正确性,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 25.【答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着的两个方面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既有探求、 理解中国的兴趣,也有“唱衰”、“抹黑”中国的论调。面对这一矛盾现象,如果不讲或讲不 好中国故事,对负面论调“无语”或“失语”,就会被动挨骂,中国的国家形象将会受损; 反之,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让正确的声音盖过种种负面 舆论和奇谈怪论,促使矛盾向有利于我的方向转化,国家形象将得到提升。 【解析】本题已经给出了知识点的限制是“对立面相互转化”,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 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用这个知识点来分析 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分析讲好中国故事有什么好处,如果不这样做有什么坏 处。很明显,讲好中国故事,能让世界人民正确认识中国,而如果面对抹黑我们的论调不作 回应,则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所以,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让舆论向有利我们的方面转 化。 26.【答案】①他们都坚持了两点论,都看到了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既要开展经济合作, 又要开展文化交流;他们都坚持了重点论,观点一主张经济为重,观点二主张文化为重。 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所坚持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具体,即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解答时首先回答两 点论和重点论指的是什么,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做法进行分析;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上 的分歧,主要从影响认识的因素等角度进行回答。 27.【答案】①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关系的原理/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关系的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坚持两点 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