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①②④符合题意,“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是说哲学的作用。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③说法错误,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故选D。 2.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就必须学习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③: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①③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表述正确。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②说法错误。④: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一定是科学,哲学不一定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3.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A:“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是朴素唯物主义,A符合题意。BCD:三项均错误,BCD排除。故本题选A。 4.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C 【解析】ABD: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可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ABD均不符合题意。C: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5.当前我们要大力弘扬郭明义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是一种宏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精神力量在市场经济中很重要,不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①③说法错误,排除。②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故选C。 6.“水、电、气这两年都涨了钱,少浪费一点不仅省钱,也算是对国家做个贡献。”近年来越来越的市民注意“精打细算”:平时洗菜洗衣服的水要存起来冲马桶,电视不看要拔掉插头,用天然气烧水一般只用小火……市民的“精打细算”说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的反映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一样 C.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正确 D.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中信息可知,市民的“精打细算”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的反映,A正确;B“都一样”表述错误,排除;C都正确表述错误,排除;物质决定意识,D表述错误,排除。故选A。 7.据说,秦少游听到“啪”一声响,只见一粒石子飞入湖中,顿时波光粼粼,玉盘似的月影凌乱于水中。于是说道:“投石冲开水底天。”这个故事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答案】D 【解析】“投石冲开水底天。”的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意思是小妹站屋里窗前时,推开窗,这一推看到了天上挂着的一轮明月。于是出了上联。而石头投入水中把水中倒映的宁静天空给冲破了,于是有了下联。所以本题中看到一粒石子飞入湖中,顿时波光粼粼,玉盘似的月影凌乱于水中。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本题侧重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能能动的认识世界。故本题选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8.北京同仁堂药店内有一副对联:“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正是靠着这份承诺,使同仁堂从一家普通的家庭药铺发展成为国药第一品牌。这表明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工作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C.精神不是万能的 D.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答案】D 【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未体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说法错误,意识的作用是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C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未体现意识不是万能的。D符合题意,同仁堂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是其成为国药第一品牌,说明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故选:D。 9.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逐渐下沉。船长大声喊道:“谁会祈祷?”船上的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开始祈祷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是 A.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C.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D.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讽刺 【答案】D 【解析】ABC不合题意,三个选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符合题意,题中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缺少一个救生圈!”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暗讽。船长不相信唯心主义;故选:D。 10.台湾大学的吴展良教授说,从今年9月起,台湾当局制订了新的历史教学大纲。这部教学大纲把台湾说成是一个独立国家,把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也说成是外国人。他表示,我们说的是中国话,用的是中文,习俗也是中国习俗。历史不能篡改,也不能抹去。“历史不能篡改,也不能抹去”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否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符合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割裂事物固有的联系 C.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联系 D.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多样性 【答案】B 【解析】B:“历史不能篡改,也不能抹去”从哲学角度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割裂事物固有的联系,B符合题意。A:否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符合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不是从哲学角度,排除A。C:联系既有外部联系(事物之间),也有内部联系(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C说法错误。D:材料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客观性,未涉及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排除D。故本题选B。 11.阅读漫画“任务终于落实到人了”。漫画中的做法 A.充分调动了个人积极性,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B.忽视了部分间相互联接,破坏了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C.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的处理了矛盾 D.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看到长远利益 【答案】B 【解析】B: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才使事物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漫画“任务终于落实到人了”的做法是错误的,从哲学角度忽视了整体的重要性,忽视了部分间相互联接,破坏了事物间的有机联系。B符合题意。ACD:其它选项对漫画中的做法的解读都是错误的。故本题选B。 12.有人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经济像一个巨人,“三农”却成了巨人的“短腿”,这让巨人再怎么有力量也跑不起来。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不能离开整体而存在 B.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对整体功能的发挥有决定作用 C.整体和部分是有区别的 D.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人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经济像一个巨人,“三农”却成了巨人的“短腿”,这让巨人再怎么有力量也跑不起来。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对整体功能的发挥有决定作用,故B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不能离开整体而存在、整体和部分是有区别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瑞雪兆丰年”和“乌鸦叫丧,喜鹊叫喜”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是胡乱的联系 B.都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联系观 C.都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前者坚持了联系的观点,后者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答案】D 【解析】D:瑞雪具有杀虫、增加水分和防冻保暖作用,它为第二年丰收创造了条件,可见,“瑞雪兆丰年”揭示了瑞雪与丰年的联系。而乌鸦叫喜鹊叫与丧与喜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人们臆造的,违背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D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正确。A:“乌鸦叫丧,喜鹊叫喜”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是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A理解错误。B:“乌鸦叫丧,喜鹊叫喜”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是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属于唯心主义的联系观。B理解错误。C:“瑞雪兆丰年”揭示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乌鸦叫丧,喜鹊叫喜”是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C理解错误。故本题选D。 14.运动为什么能健身,多少年一直是个迷。前些年,科学家解开了它的奥秘,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能自动在血管内筑起一道HDL2的防线,使脂肪胆固醇等物质不易沉积,血液畅通无阻。这一发现,也推动了医学的发展。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并不是所有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 B.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C.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D.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答案】C 【解析】A.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材料中的科学研究发现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强调的是应把握因果关系,没有强调什么是因果关系,故A错误;B.说法错误,在同一关系中,并非两种现象互为因果,互为因果关系应是前后相继,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故B错误;C.科学家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能够使脂肪胆固醇等物质不易沉积,血液畅通无阻,这一发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说明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故C正确;D.科学家研究发现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这一发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强调的是把握因果关系对于正确认识事物的作用,没有涉及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故D错误;故选C。 15.20世纪80年代,比尔盖茨说:"486型电脑就能满足今天所需处理的一切信息了。"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586、686等新型电脑不断地被制造出来,于是他提出了微软的宗旨:微软不变化的只有变化。这说明: A.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 D.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答案】C 【解析】A.微软不变化的只有变化,强调的是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并没有强调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故A错误;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但微软的宗旨“微软不变化的只有变化”强调了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而不是仅仅强调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故B错误;C.586,686等新型电脑不断地被制造出来,于是他提出了微软的宗旨:微软不变化的只有变化,说明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故C正确;D.原来认为“486型电脑就能满足今天所需处理的一切信息了”,DNA586,686等新型电脑不断地被制造出来,强调了要坚持发展的观点,而非强调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故D错误;故选C。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名句。这句古诗蕴涵的哲理是 A.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静止状态是不存在的 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体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答案】B 【解析】A错误,静止状态是不存在的,说法错误;B正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明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体;C与题意不符,题意主旨不体现运动的规律性;D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故选:B。 17.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C.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答案】A 【解析】A符合题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川,体现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B不符合题意,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体现因果联系;C不符合题意,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体现矛盾双方的斗争性;D不符合题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故选A。 18.“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上述歌词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②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 ③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 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②③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上述歌词从哲学角度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不是一帆风顺的,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9.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答案】A 【解析】A.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历史唯心主义则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他们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要么被神的意识决定。因此,A符合题意。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因此,B不符合题意。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发展这两个规律仍属于社会存与社会意识范畴,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因此,C不符合题意。D.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因此,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选项错误,广大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②③④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C。 21.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 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属于混合式组合选择题,一般用排除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由题意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不同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不同的社会意识,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故①③正确;题干未涉及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故排除②;④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④。故选C。 22.下列对价值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价值观是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基础上形成的 ③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③符合题意,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基础上形成的;④说法错误,价值观有先进与落后、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先进的、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对对人们的行为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故选:A。 23.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能乘坐“神舟”七号飞船顺利上天的客观条件是 ①天生聪慧且学习勤奋 ②具有奉献精神和顽强毅力 ③家人的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 ④我国具备相当的综合国力 ⑤我国拥有掌握先进航天科技的航天人队伍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③④⑤:我国具备相当的综合国力,我国拥有掌握先进航天科技的航天人队伍,家人的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都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能乘坐“神舟”七号飞船顺利上天的客观条件,③④⑤符合题意。①②:天生聪慧且学习勤奋、具有奉献精神和顽强毅力属于主观条件,排除①②。 故本题选B。 24.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因为 ①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 ②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 ③人只有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④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的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①②③④ :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的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5.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下列关于理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理想给人生以方向,给生命以豪情,它能够鼓舞斗志,助人成功 ②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③理想信念形成后,具有稳定性,不因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④当代中国,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理想能够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其实现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要持之以恒,并且要处理好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故①②④应选。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理想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故③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6.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各地都开展聘任大学生任村官,帮助农村发展生产。毕业于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曹艳春于2005年4月成为北京平谷区大华山镇首批大学生村官,担任胜泉庵村村长助理。 胜泉庵村地处半山区,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卖桃。工作没多久,村里的合作社派曹艳春进城卖桃。由于曹艳春大学的辅修专业刚好是市场营销,他的特长有了发挥的空间,为了开辟更多的卖桃途径,曹艳春给村里开通了网站,在网络上展示村里的大桃,让外界多一个窗口了解胜泉庵。同时,为了让村民及时从网络上了解相关信息,曹艳春又在农闲时开起了电脑培训班。“那是北京去年最冷的几天,起初我们都以为村民不会来了,没想到有村民赶了6、7里的山路过来。看到那么多人都准时赶到,我心里很感动。”曹艳春回忆道。而这个经历也让他明白,农民很渴望获取新知识,只是以前缺少途径。 从曹艳春的经历中,我们感受到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答案】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曹艳春为了开辟更多的卖桃途径,他给村里开通了网站。为了让村民及时从网络上了解相关信息,他又在农闲时开起了电脑培训班。办班也让他明白,农民很渴望获取新知识,只是以前缺少途径。这些都体现了实践的重要作用。 第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由于曹艳春大学的辅修专业刚好是市场营销,村里的合作社派曹艳春进城卖桃,使他的特长有了发挥的空间,他还利用所学的知识,给村里开通了网站,举办电脑培训班培训农民。这些都体现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解析】本题以大学生村官曹艳春的典型事迹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本题要求考生回答从曹艳春的经历中,我们感受到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认识论的道理,问题指向是从曹艳春的经历中,我们感受到认识论的哪些道理,属于体现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曹艳春的经历并转化为认识论的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曹艳春为了开辟更多的卖桃途径,他给村里开通了网站。为了让村民及时从网络上了解相关信息,他又在农闲时开起了电脑培训班。办班也让他明白,农民很渴望获取新知识,只是以前缺少途径。这些都体现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可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来回答。 由于曹艳春的大学辅修专业刚好是市场营销,村里的合作社派曹艳春进城卖桃,使他的特长有了发挥的空间,他还利用所学的知识,给村里开通了网站,举办电脑培训班培训农民。这些都体现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可从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来回答。 2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文明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2)用唯物辩证法有关道理分析“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有: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做工作应抓住重点,并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第一,由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做工作应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并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第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大力提升质量和效益,只有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创造出更多的物质文明成果,才能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析】本题以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考生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道理,问题指向是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属于体现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转化为唯物辩证法来组织答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从主要矛盾角度来分析说明。 “三个文明”一起抓,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可从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来回答。 (2)本题要求考生用唯物辩证法有关道理分析“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用唯物辩证法有关道理,问题指向是分析“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属于材料分析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有关道理来组织答案: 具体通过“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关键信息,首先明确运用的知识是主要矛盾的原理和方法论的知识并回答。 然后结合材料中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然后分析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的重要意义。 28.近年来,“新发展理念”“和谐社会”“绿色GDP”“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等新名词不断出现,随着新名词的出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城市到乡村,从老人到孩子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变化。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上述出现的名词,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都是由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正是在这些先进的社会意识的指导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社会存在的变化。 【解析】本题以近年来,“新发展理念”等新名词不断出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也在发生着变化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属于理解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来组织答案:上述出现的名词,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都是由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来分析说明。 正是在这些先进的社会意识的指导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社会存在的变化。可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来分析说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