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通用版学案:第一模块第三单元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知识体系——定内容 核心素养——定能力 政治认同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对这一制度的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 正确认识多种分配方式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我国的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法治意识 依法保护各类产权,调动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公共参与 复习集成块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的分配制度[1] (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为什么[2] ①生产决定分配。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怎么办: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2.按劳分配[3] 阐释 性质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只有在公有制经济或者公有制性质的经济中,才存在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 地位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4] 内容要求[5]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必要性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重要性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要素分配 (1)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资本要素、劳动要素[6]、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土地要素[7]。 (2)意义 ①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拓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都属于我国的经济制度。 [2]深化: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3]归纳:按劳分配主要表现形式: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及公有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4]注意: 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5]注意:按劳分配主要是指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奖金和津贴,但不包括福利和社会保障收入。 [6]辨清: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而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则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7]注意:土地承包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土地转让或者房屋出租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1.(2018·海南高考)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 非公有制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①错误;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不全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错误;③④正确,当选。 2.(2019·天津模拟)“以前,俺家的日子紧巴着呢。现在好了,俺在玩具厂上班,每年差不多2万元;3亩地流转出去,租金3 000元;俺对象腿有残疾,村里照顾,在村委会打杂,每年3 600元;还有一亩多地自己种,毛收入也有4 000元。前年底,俺家总算脱贫了。”从沂蒙山区马金兰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判断是( ) 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加大精准脱贫扶持力度 ④社会公平的实现必然要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B ①③符合题意,从沂蒙山区马金兰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加大精准脱贫扶持力度。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④错误,“社会公平的实现必然要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说法错误。 3.(2019·济宁二模)小张是某国企工程师,年工资收入是60 000元,奖金12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20 000元;其妻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年收入50 000元;家有房出租,年收入40 000元。小张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72 000 元 110 000 元 B.60 000 元 122 000 元 C.122 000 元 60 000 元 D.72 000 元 122 000 元 解析:选A 小张一家按劳分配收入是小张在国企的年工资收入60 000 元和奖金12 000 元,合计72 000 元;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是:个人专利转让收入20 000 元、其妻在私人企业年收入50 000 元、出租房屋的年收入 40 000 元,合计110 000 元。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A项入选。 4.(2019·广州期末)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年年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还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入也有所增长。小吴的家人中,收入主要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的是( ) A.爸爸和妈妈 B.妈妈和姑姑 C.妈妈 D.姑姑 解析:选C A项不符合题意,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年年有奖金,这是属于按劳分配所得;B项不符合题意,姑姑是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获得的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C项符合题意,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工资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D项不符合题意,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还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即该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复习集成块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1] 含义 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必要性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②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③有利于促进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建设现代经济体系。④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措施 ①从根本上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④ 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2] 2.效率与公平 效率 公平 含义 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关系[3] ①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②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处理二者关系的措施[4]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1]注意: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不是消除收入差距、搞平均主义,而是要求将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2]辨清:初次分配一般是指在企业内部的分配,初次分配形成三部分,即个人(职工工资、劳动者报酬)、国家利润和企业收入;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税收调节的形式实现,主要是平衡收入分配差距,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 [3]拓展: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和存在矛盾体现了哲学的基本属性,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4]注意: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并非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②提高效率才能实现资源节约、财富增加。强调社会公平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 1.(2019·北京模拟)2018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三个方案。具体来看,本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普涨,重点是向基层倾斜。此次工资调整旨在( ) ①调动基层人员的劳动积极性 ②缩小相关群体间收入差距 ③确定工资制度、调整工资结构 ④贯彻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①符合题意,国务院下发了调整工资的三个方案,重点是向基层倾斜,说明此次工资调整旨在调动基层人员的劳动积极性;②符合题意,“本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普涨,重点是向基层倾斜”,表明此次工资调整旨在缩小相关群体间收入差距;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确定工资制度、调整工资结构的内容;④不符合题意,此次工资调整属于普涨,重点是向基层倾斜,没有涉及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2.(2019·长春一模)2017年10月起,吉林省人社厅宣布上调2017年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增至1 78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增至17元。这一举措旨在( ) ①发挥价格杠杆功能、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缩小收入差距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社会公平 ④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社会公平,②③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属于初次分配。 3.(2019·大连模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 B.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社会条件 C.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关系 D.效率与公平相互独立 解析:选C A项说法错误,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B项说法错误,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C项符合题意,公平与效率之间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但二者又存在矛盾,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因此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关系;D项错误,效率与公平既对立又统一,而不是相互独立,排除。 4.(2019·深圳一模)在我国的收入分配中,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唯有效率与公平统一的社会主义才是改革的基本方向。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是( ) A.改变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体地位,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B.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逐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提高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D.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解析:选D A项说法错误,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逐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没有涉及公平,排除;C项说法错误,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是越高越好,排除;D项符合题意。 [本课综合检测] [课堂知能落实] 一、判断题——辨清易错易混 1.王某一家四口人,月收入20 000元。其中,王某之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收入6 000元;王某之母是外商独资企业的技术员,月收入4 000元;王某本人是小私营企业的老板,月投资利润收入7 000元;王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会计,月收入3 000元。王某一家人的收入均是劳动收入所得,即都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 [点拨] 王某之父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王某之母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王某本人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王某之妻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2.初次分配要提高效率,再分配要关注公平。无论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要防止收入悬殊,要实行平均主义。( ) [点拨] ①初次分配必须要提高效率,只有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初次分配也要关注公平,收入分配不公会抑制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②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但是再分配领域也要注重效率的提高,注重公平对效率的促进作用。③无论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填空题——理清知识联系 3.十九大报告提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有4亿多人,位居世界第一,这为中国培育自己的市场,创造了越来越好的环境和条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整体消费水平→促进消费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三、热点题——学会应用迁移 [热点材料] 2018年9月1日起,北京市最低工资上调120元,由之前每小时不低于11.49元、每月不低于2 000元,上调到每小时不低于12.18元、每月不低于2 120元。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包括加班费、应缴纳的五险一金等四项并不能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要按规定另行支付。 4.2018年9月1日起,北京市最低工资上调120元,由之前每小时不低于11.49元、每月不低于2 000元,上调到每小时不低于12.18元、每月不低于2 120元。北京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①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②客观上有利于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③基础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④是再分配更加强调公平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①错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并不只是针对公有制范围内,不能说它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②正确,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客观上有利于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③正确,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基础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④错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领域的问题,不属于再分配范畴。 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逐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体现了( ) 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③只要公平的分配,就能提高经济效率 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趋向合理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D 效率是公平的基础,排除②;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 6.2018年9月1日起,北京市最低工资上调120元,每月不低于2 120元。有评论指出,最低工资上调应当谨慎,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当地生活水平和企业税负及盈利能力等诸多情况。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上调最低工资需要综合考虑当地诸多情况”表明( )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物质决定意识,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规律 解析:选C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上调最低工资需要综合考虑当地诸多情况”表明物质决定意识,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