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ww.ks5u.com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期大家利用智能手机安装打车软件,使打车更方便、快捷、实惠,改变了以往的打车方式。这说明 A.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B. 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C. 消费对生产的升级起导向作用 D. 消费带动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消费者以往的打车方式,这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故A符合题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故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生产对消费的作用,CD选项体现的是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为了迎合时下独自生活的年轻人群体“一人之食”的消费感受和消费需要,纯米科技推出了全新的米家小饭煲。这表明 A.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B. 消费需求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C. 生产为消费创造了动力 D.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消费者“一人之食”的消费感受和消费需要,引导生产商推出全新小饭煲,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有导向作用,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消费是生产的目的,A项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没有体现生产决定消费,C、D两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3.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_____作用。 A. 主导 B. 主体 C. 支配 D. 基础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D: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D符合题意。 ABC: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而不起主导、主体、支配作用,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私营经济 ②国有经济 ③集体经济 ④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④: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②③④正确。 ①:私营经济属于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 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③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①符合题意;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②符合题意;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④符合题意;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不是基本经济制度,排除③。故选D。 6.在我国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私营经济 D. 股份制经济 【答案】A 【解析】 【详解】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故A正确;集体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不起主导作用,排除B;私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股份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都不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不起主导作用,排除CD。故选A。 【点睛】公有制经济成分比较: 成分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含义 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是其支柱 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城市股份合作制。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积累和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制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7.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成分占优势地位 ②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公有资产在各行业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②④符合题意;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是对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和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可以不占有优势,①错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是对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和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占优势,排除③。故选C。 8.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不少年轻人在网上开起网店卖产品,方便了不少消费者,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年轻人开办的网店属于 A. 个体经济 B. 混合所有制经济 C. 外资经济 D. 集体经济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个体经济的特点是:劳动者个人或者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年轻人开办的网店属于个体经济,A符合题意。 BCD:年轻人开办的网店属于个体经济,而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外资经济、集体经济,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所有制形式。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所有制形式。它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的非公有制经济。 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引外资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它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它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 9.下列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表述正确的是 A.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AB:社会主义经济只有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错误,B正确。 C: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而非公有制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不能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错误。 D: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而非公有制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不能说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D错误。 故本题选B。 10.民营经济占据我国企业数量90%以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营经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在我国,民营经济 A.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B.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C. 已控制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 D. 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A错误。 B:“民营经济占据我国企业数量90%以上”,说明了在我国,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B符合题意。 C: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控制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C错误。 D: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错误。 故本题选B。 1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制度规定性之一,是最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制度安排。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因为它 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③同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④由我国的分配制度决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国之所以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因为它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①②两项符合题意;国有经济同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③项不合题意;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1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A. 按生产要素分配 B. 按劳分配 C. 按劳动成果分配 D.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答案】B 【解析】 【详解】A: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重要分配方式,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A不符合题意。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B符合题意。 C:按劳动成果分配时我国重要的分配方式,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C不符合题意。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但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3. 在我国现阶段,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A. 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 B.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C. 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和津贴 D. 企业承包经营者的年薪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故C符合题意,因为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外资企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企业承包经营者)均是非公有制经济,故都不是按劳分配,分别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故排除ABD,故答案应选C。 考点:按劳分配 点评:考生注意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考生注意将其中的三种区别开来,公有制范围内,属于按劳分配,个体经济属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生产要素主要有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土地、管理要素等,本题难度一般。 14.某三口之家2013年5月收入共9928元。父亲在国有商场工作,工资收入3000元;母亲在集体企业工作,工资收入1900元;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3300元。此外还有股票收入1200元,国债收入528元。该家庭收入中分别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和按劳分配所得的是 A. 1728元4900元 B. 1728元8200元 C. 3628元6300元 D. 5028元4900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中,国有商场工作工资3000元和集体企业工资收入1900元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共计3000+1900=4900元;外资企业工作工资3300元和股票收入、国债收入528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共计3300+1200+528=5028元。由此可以得出答案为D选项。 【点睛】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 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①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③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包括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 ④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3、原因: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2)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15.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其意义在于 ①它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④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③④: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其意义在于它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并不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②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16.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 A. 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B. 生产资料公有制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当前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A符合题意。 B: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B不符合题意。 C: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而不是社会基本制度,C不符合题意。 D:当前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而不是物质基础,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17.财政通过“精准扶贫”,确保到2020年让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将有利于 ①消除收入差距 ②保障人民权益 ③实现同步富裕 ④促进社会公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适当保持收入差距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因此“消除收入差距”表述错误,排除①;通过财政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支持,保障和改善贫困人口生活,增加收入,有利于保障人民权益,②符合题意;“同步富裕”说法错误,排除③;财政通过加大“精准扶贫”投入力度,改善贫困人口生产条件,确保到2020年让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而促进社会公平,④符合题意。故选D。 18.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日前印发《2018年收入分配重点工作》,旨在进一步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收入分配体系。所谓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 A. 收入没有差距 B. 收入分配相对平等 C. 保证人们高质量生活 D. 实行平均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所谓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是收入差距不能过大;C说法错误,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D说法错误,不是实行平均主义,而是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所以本题选B。 19.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达到这一目的,在初次分配中国家应该 A.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B. 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C. 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D.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为促进公平正义,国家在初次分配中要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项符合题意;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可以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A项不合题意;B项措施会加重劳动者的税负,不利于提高人民生活,不合题意;D项措施属于再分配,不合题意。答案选C。 【点睛】区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将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农工建商运等物质生产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差距不能过大。 (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全社会)。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再分配具有促进社会公平功能,但也要注意效率问题。 20. 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基本手段,它们是 A. 价格与供求 B. 价格与竞争 C. 供求与竞争 D. 计划与市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又是无限的。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尽量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 2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 A. 供求 B. 价格 C. 市场 D. 竞争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C正确且符合题意;而价格、供求和竞争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市场能够 ①及时、准确、灵敏地传递供求信息 ②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企业创新 ③事先对资源配置做出合理的安排 ④自发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市场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敏地传递供求信息,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企业创新,①②正确;市场的调节属于事后调节,不能做到事前调节,③中的“事先”说法错误,排除;在市场竞争作用下,市场的自发调节会导致两极分化,不利于社会公平,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2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这告诉我们 A. 合理配置资源须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市场秩序要靠市场规则来维护 B. 有了市场规则就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C.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D. 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这告诉我们合理配置资源须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市场秩序要靠市场规则来维护,A符合题意。 B:“有了市场规则就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说法太绝对,B表述错误。 C: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不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C说法错误。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政府,D错误。 故本题选A。 24.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因为 A.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当前中心任务 B. 有诚信就一定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D.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答案】C 【解析】 【详解】A: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而不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A表述错误。 B:“有诚信就一定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说法太绝对,B表述错误。 C: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C符合题意。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生产资料公有制,D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C。 25.2019年3.15晚会爆料当前市场存在着许多假冒伪劣等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其治本之策是 A. 加大罚款力度 B. 吊销营业执照 C. 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D. 移送司法机关惩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C:2019年3.15晚会爆料当前市场存在着许多假冒伪劣等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其治本之策是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C符合题意。 ABD: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ABD均应排除。 故本题选C。 26.北京贞草堂大药房有限公司将一种“三七粉”包装成能治17种病的“神药”,向全国各地的老人推销。这表明,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 A. 自发性 B. 盲目性 C. 滞后性 D. 无序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京贞草堂大药房有限公司将一种“三七粉”包装成能治17种病的“神药”,通过夸大其作用欺骗消费者而获利,属于非法得利,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弊端,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没有体现。答案选A。 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基本标志是 A.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B.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 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D. 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B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8.国务院扶贫办消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有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以上,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是 A.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B.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D. 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答案】B 【解析】 【详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我国几亿人口的脱贫,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B项说法正确。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A项排除;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可实现,选项C排除;“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排除D项。本题选择B项。 29.为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2019年5月,某市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增值税优惠政策。该市运用了宏观调控的 A. 经济手段 B. 法律手段 C. 行政手段 D. 税收手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经济手段是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某市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增值税优惠政策,属于财政政策,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A符合题意。 BC:材料体现的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而不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BC不符合题意。 D:国家宏观调控不包括税收手段,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 (1)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进行调节经济,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2)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主要方法有: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2、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进行引导,是一种间接手段,但是是主要手段; (3)行政手段,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 30.必烦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是() A. 宏观调控为主,市场机制作补充 B. 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C. 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谁主谁次,由具体经济形势而定 D. 市场机制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 【详解】由教材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辅之以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才能使市场有效地运转起来,D项符合题意;A项观点错误;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不起决定作用,B项观点错误;只要是市场经济,市场对资源配置就一定起决定性作用,C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 【点睛】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如下图: 31.市场经济存在弊端,要求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必须以 手段为主。 ①法律手段 ②经济手段 ③行政手段 ④政治手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的相关知识。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①②正确,③不符合题意;政治手段不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32. 国家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 ( ) A. 促进经济增长 B. 增加就业 C. 稳定物价 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A 【解析】 略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阶段。 A. 高质量发展 B. 中高速发展 C. 中高速增长 D. 健康稳定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A符合题意。 BCD: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A。 34.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十八大以来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的成就有 ①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获得感增强 ②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③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④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相关知识。十八大以来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的成就有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②④正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该目标目前还未完全实现,①中的“实现了”说法错误,排除;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美丽中国目标还未实现,③中的“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35.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我国是世界第二经济体与人民生活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C.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未达到全面小康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直接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没有难度,考生可根据教材对这一知识的表述直接选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36.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并没有改变 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③人民需要的层次和内涵 ④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①②符合题意。 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人民需要的层次和内涵发生了变化,③错误。 ④: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不社会主义高级阶段,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是( ) A. 引领发展的唯一动力 B. 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C. 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 D. 同步富裕的根本保障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体经济不是动力,更不是唯一动力,A错误。 B:实体经济是乙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B正确。 C: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税收,但不是唯一来源,C错误。 D:同步富裕的说法错误,D错误。 故本题选B。 38.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之所以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因为 A. 有了新发展理念,就不会有任何失败 B. 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理论 C. 新发展理念能够解决我国的一切问题 D. 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说法太绝对,坚持新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而不是有了新发展理念,就不会有任何失败,A表述错误。 B: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是因为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理论,B符合题意。 C: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但并不能解决我国的一切问题,C错误。 D: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错误。 故本题选B。 39.党的十九大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庄严承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 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D. 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党的十九大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庄严承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A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40.我们必须把()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让其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A. 发展 B. 创新 C. 教育 D. 改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B: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B符合题意。 ACD: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41题9分,42题11分,共计20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41.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定得多。党的十八大决定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构建起“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答案】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②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的制度保障。 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众,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收入分配结构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构建起“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本题考查的知识明确,即实现收入分配的措施,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本题设置的题型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措施”类主观题,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一是从教材找方法。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就可以了;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本题材料中没有明显的有效信息,需要从教材知识找方法,结合教材中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进行回答即可。 42.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难题。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目前面临7000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的艰难任务,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1)针对我国面临的发展难题,谈谈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发展理念? 材料二当前,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高端制造品和高质量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但国内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对这些美好生活的需求,导致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需求、高端制造品需求、高质量服务需求转向海外市场。此外,我国还面临一个时期里国内投机性金融活动和泡沫性房地产经济相互支撑、螺旋推动,致使经济发展呈现出脱实向虚的色彩,重要生产要素大规模向虚拟经济领域集中,实体经济发展得不到金融等有力支持而前行缓慢。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答案】(1)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2)①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③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1)本题要求针对我国面临的发展难题,谈谈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发展理念。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即新发展理念的知识,主要包括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本题,需要阅读教材知识,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然后回答新发展理念。材料中“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目前面临7000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的艰难任务,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说明我国应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即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知识,主要包括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答本题,需要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依据材料信息,归纳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材料中“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材料中“实体经济发展得不到金融等有力支持而前行缓慢”,需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点睛】措施类:具体的解题思路是: 一是从教材找方法。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就可以了; 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具体的解题程序: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