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文化创新复习讲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文化创新复习讲义

第24课 文化创新 ‎[课标要求] 探究文化创新的动力和途径。说明文化创新和发展源于社会实践。理解交流互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试判断]‎ ‎1.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 分析: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 分析: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3.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 分析: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4.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 分析:错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5.文化创新要全面承袭我国的传统文化。(  )‎ 分析: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文化创新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  )‎ 分析: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而非唯一途径。‎ ‎7.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应以吸收为主、为我所用。(  )‎ 分析:错误。对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8.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文化创新主要靠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 分析:错误。文化创新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分不开,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9.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就可以创作出鲜活多彩的文化作品。(  )‎ 分析:错误。表述太绝对,文化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10.热衷于过“洋节日”,对民族节日不屑一顾,属于历史虚无主义。(  )‎ 分析:错误。热衷于过“洋节日”,对民族节日不屑一顾,属于民族虚无主义,不属于历史虚无主义。‎ 核心考点一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意义                   ‎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提醒 文化创新的源泉不等于文化创新的渊源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 必要性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意义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提示 ‎ 可以结合哲学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3.文化创新的主体及要求 ‎(1)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2)要求:文化创新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提示 可以结合哲学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和方法论来理解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及其要求。‎ 考向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典例1 (2016·海南高考)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①说法错误,不选;②说法过于绝对,不选;“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表明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③正确;“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说明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考向2 文化创新的意义 典例2 (2016·全国乙卷)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华阴老腔” 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通过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引起巨大反响,其成功说明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才能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①②当选。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③错误;传播手段和形式的创新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但不是前提,④错误。‎ 典例3  (2014·全国Ⅰ,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答案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考向3 文化创新的主体 典例4 (2016·全国丙卷)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既是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也是发挥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作用的体现,①④符合题意,答案为B。文化创造源于社会实践,②错误;③不为材料所反映。‎ ‎1.黄梅戏源于民间舞蹈。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种名剧。这说明(  )‎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是黄梅戏的源头”,说明了人民群众创造了文化,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①正确;黄梅戏来自于“劳动”“里巷歌谣”“灯会社火”,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 ‎2.热播电影《我不是药神》以出色的题材,探讨了种种现实中的矛盾与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药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等等。影片中蕴藏的温暖与希望,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触,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力量。这表明(  )‎ ‎①艺术创作都来自艺术家的亲身经历 ‎②题材创新是实现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源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④优秀艺术作品体现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艺术创作可以来自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艺术家也可以通过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进行艺术创作,①说法错误;立足社会实践是实现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②说法错误。‎ ‎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回归央视纪录频道,展示了从战国到秦汉时期的数十件国宝。该节目受到广泛好评。其成功突围,就在于找到了全新的切入角度,用年轻化、接地气的表达方式,为纪录片的内容创作找到新的出口。由此告诉我们(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关注民众的需求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④文化表达形式的创新是内容创新的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错误。‎ 核心考点二 文化创新的途径                  ‎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为什么 怎么做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①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提醒 文化创新的途径之间的关系 ‎(1)进行文化创新的两条基本途径都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 ‎(2)两条基本途径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过程中,离不开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2)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提醒 文化继承、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继承、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4.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态度 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原则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要求 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目的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必须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反对 封闭主义、守旧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任务 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考向1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典例1 近年来,中国音乐家叶小钢的交响音乐会《中国故事》系列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为了创作其中描绘西藏独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喜马拉雅之光》,他7次前往西藏等地考察,深入民间采风,从中获得创作灵感。这表明(  )‎ ‎①文化走出去要创新表现形式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创新源自创作者的灵感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中国音乐家叶小钢的交响音乐会《中国故事》系列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这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②符合题意;“为了创作其中描绘西藏独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喜马拉雅之光》,他7次前往西藏等地考察,深入民间采风,从中获得创作灵感”‎ ‎,这表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符合题意,③错误;①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考向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典例2 (2018·全国Ⅲ)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②对:《经典咏流传》形式新颖,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了文化传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推陈出新。③对:《经典咏流传》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表明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①错: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和归宿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④错: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以文化继承为前提,而不是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 典例3 (2018·海南高考)习近平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里强调的有(  )‎ ‎①文化创新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 ‎②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推进文化创新 ‎③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是推进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 ‎④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现继承性、民族性,有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②符合题意。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对于更好地吸收国外文化精华,面向未来具有重要意义,③符合题意。①④表述错误,排除。‎ 考向3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典例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  )‎ ‎①必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②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④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一个抛弃了……历史悲剧”,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 ‎1.乡土文学不能仅仅是怀旧的风景式、景观式静态书写,社会的高度流动与开放,要求作家敏锐捕捉当下现实的活跃及其对乡土文化产生的影响,纵深开掘乡土题材。这表明(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②文化都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作家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题干强调发展乡土文学更要求作家敏锐捕捉当下现实的活跃及其对乡土文化产生的影响,纵深开掘乡土题材,这表明了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文化有优秀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优秀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④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而不仅仅是作家。‎ ‎2.2018年9月,第二十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2018”晚会成功上演。晚会以“唱响新时代·民歌咏芳华”为主题,通过唯美画面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晚会的三大篇章中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的全新演绎,也有中外文化的水乳交融,还有古典和现代音乐的激情碰撞。本台晚会的成功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 ‎①离不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需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 ‎③基础是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 ‎④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③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涉及人民群众的作用。‎ ‎3.2018年夏天,一部没有当红明星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电视剧取材于第一代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报效祖国的动人事迹,然后把塞罕坝精神以影像的方式固化为民族记忆,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让多少人热血沸腾。这说明文艺工作者必须(  )‎ ‎①博采众长,重视文化创新 ‎②植根群众,从群众中获得灵感 ‎③继承传统,讲好中国故事 ‎④立足群众实践,实现文化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题干并未涉及博采众长和继承传统,故①③排除。“取材于第一代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报效祖国的动人事迹”,体现了文艺工作者应从群众中获得灵感,立足实践,实现文化创新,②④入选。‎ 主观题热考点——文化创新的原因和措施 设问方式 原因类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化活动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 意义类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活动的积极意义 措施类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文化创新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典例 (2014·全国Ⅱ,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幅,书中收录3 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第1步 审设问信息 知识限定 文化创新的知识 设问指向 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试题类型 措施类题目 第2步 审材料信息 获取信息(1)‎ 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 对接知识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获取信息(2)‎ 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 对接知识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获取信息(3)‎ 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 对接知识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第3步 整理答案 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 文化创新 ‎1.为什么重视文化创新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基本途径。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6)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进步、思想解放,推动文化形式和内涵的发展。‎ ‎“把古诗文给唱出来”,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演绎经典名篇,让古老的诗词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 该节目由文化学者、音乐界名人共同组成鉴赏团,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共同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 节目通过语言和音符的嫁接,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使得一首简单的诗歌变得立体、饱满、灵动起来,以独特创意赢得观众喜爱,让经典焕发新的力量照亮未来;选择有关“惜时”“励志”“亲情友情”“家国”等主题的诗词,具有普世情感;在传播形式上,节目则打造出“1+4”融媒体跨屏交互的创新模式。每一首歌曲量身定制4种不同的新媒体产品,凭借优质的内容引发裂变式传播,走进公众视野。‎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咏流传》是如何让古老的诗词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的。‎ ‎(2)除材料中的做法外,请你为《经典咏流传》再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 (1)①挖掘经典诗词具有现实意义的价值内涵,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②立足社会实践,让传统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融入现代元素,赋予经典诗词新的生命力。③选择具有普世情感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④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将诗词与音乐、古典与时尚相融合,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让节目走进公众视野。‎ ‎(2)答案示例:①举办经典诗词歌咏比赛。②开设经典诗词欣赏课程。③创立经典诗词网站、微信公众号。‎ 课时作业                   ‎ 一、选择题 ‎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这一态度(  )‎ A.强调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B.否认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C.反对文化发展中的守旧主义倾向 D.忽略了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答案 D ‎ 解析 将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述而不作)‎ ‎,相信和爱好古时候的东西(信而好古),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这一态度忽略了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D正确。‎ ‎2.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答案 C 解析 C对:材料强调的是纪录片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这说明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B、D排除:材料强调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强调文化创新的作用。‎ ‎3.《经典咏流传》将中华经典诗词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通过鉴赏团的专业点评,挖掘诗词背后的时代故事,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此可见(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③科技的进步决定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经典咏流传》借助媒介,通过鉴赏团的专业点评,挖掘诗词背后的时代故事,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②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①不选。科技进步会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③错误。‎ ‎4.源于浙江嵊州的越剧是中国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绍剧等剧种的特色,近些年来,更是吸收了西方话剧的元素,创作了一系列深受观众喜爱的新戏曲。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C.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D.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答案 C 解析 A、B、D 三个表述都正确,但都只涉及题干中文化创新的一个方面。材料强调嵊州越剧通过继承传统、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戏曲,深受观众喜爱,表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故本题答案选C。‎ ‎5.法国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创新大国。它享有此誉绝非偶然,它既源于法兰西文明的悠久传承、丰厚的艺术土壤,也包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富有远见的法律、政策“红利”等。法国能够成为文化创新大国表明(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从根本上促进文化发展 ‎②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反映政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法国被称为创新大国,源于法兰西文明的悠久传承”,这反映了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法国被称为创新大国,也因为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富有远见的法律、政策,这表明文化反映政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②④正确。题干没有反映法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且表述错误,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反映文化多样性与世界文化繁荣的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6.在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中,“电脑”比“计算机”运用更广泛,因为“计算机”是外来词而“电脑”不是。“计算机”与英语的“computer”具有意义和构词上的对应关系,而“电脑”则是我们认识了“computer”后根据“人脑”仿构的本族词。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应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发展 ‎②文化创新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③文化发展要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 ‎④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电脑”是我们认识了“computer”后根据“人脑”仿构的本族词,说明文化应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发展,文化发展要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①③正确;材料中没有强调文化创新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没有涉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②④不符合题意。‎ ‎7.可口可乐总被人们当作美国文化符号,但著名作家王蒙却说,中国的可口可乐绝非美国的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在美国就是饮料,但在中国,我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给它扩张了很多中国化的用法。比如感冒了,用可乐煮个姜丝,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中药用,这个在美国没有吧!”这说明学习借鉴外来文化(  )‎ A.会给民族文化带来冲击 B.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C.应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 D.改造了中国落后文化 答案 C 解析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不一定会给民族文化带来冲击,故A说法错误;外来文化不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故B说法错误;中国文化也不都是落后的,故D说法错误。‎ ‎8.“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才艺,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强调了(  )‎ A.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答案 B 解析 选项A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春晚的节目来源于人民群众,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文艺工作者。‎ ‎9.“以人民为中心”是对文艺创新立场的本源回归。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说明(  )‎ ‎①文化创新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文艺工作者必须投身于群众的伟大实践中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社会实践对于文化创新的作用,没有体现文化创新的作用,①③与题意不符。‎ ‎10.2018年暑期,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因其紧扣时代脉搏,生动展示与癌症做斗争的小人物们的故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并带动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再度兴起。由此可见(  )‎ ‎①文化创新必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②文化创新必须反映百姓的心声 ‎③文化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 ‎④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题干没有说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④排除。‎ ‎11.近年来,我国文化在走出去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如影视作品因为营销策划不够、译配不准确无法大热;丰富多彩的演出展览,因为背景陌生、缺乏艺术理论支撑等难以影响到主流评论界等。为此,我们应该(  )‎ A.尊重文化市场的规律,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 B.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C.跨越文化差异,创新文化产品的内容与形式 D.以极大的热忱和善意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 答案 C 解析 A错在“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上。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但对于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没有针对性,B不选。热忱和善意也需要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和实际,D错误。‎ ‎12.从日剧翻拍而成的电视剧《深夜食堂》,因其直接复制日版内容、有悖于中国文化背景的设计,被观众打了差评。这给文化创作者的启示是(  )‎ ‎①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应坚持以我为主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博采众长 ‎③文化创作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④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电视剧翻拍日剧,有悖于我国的文化背景,所以得到差评,说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文化创作应该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①③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共享单车不仅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更以其便捷、环保等优势,直接改变了很多市民的出行方式。‎ 与过去多个城市推出的市政公共自行车相比,无桩的停放形式、即走即停的使用体验,成为共享单车流行的重要原因。然而,成也便捷,乱也便捷。车辆损毁、违规占道、私人侵占、单车企业运营管理不善……可见,共享单车还处于市场扩容的“青春期”,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公共管理,成为摆在各方面前的一道考题。‎ 当前,全国多个城市市民响应“全国共享单车行业文明骑行倡议活动”,主动规范自身用车行为;在社会各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整个社会正在营造爱护共享物品、文明骑行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市民文明意识的觉醒,公共文明和契约精神逐步养成,推动着共享经济更好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动力和作用的知识,说明共享单车的使用与公共文明理念形成的关系。‎ 答案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使人们更新观念,共享单车的使用也为发展公共文明理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条件。公共文明理念的形成,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也推动了共享单车使用的顺利进行。‎ ‎14.中国画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艺术研究学者郎绍君认为,中国画在近百年的革新浪潮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二十世纪中国画革新的主潮,那就是“借西画改造中国画”,以西方的造型方法与观念改革中国画。这种改造使国画有很多收获,提高了画家的眼界,提高了中国人物画的现代性与表现力。但是,也造成了笔墨自觉意识的淡化,有意无意把坚持中国画特色与现代性追求对立起来。这让中国画面临着一种危险,这危险不是中国画本身已经衰落,而是我们自己对本土艺术的轻蔑、异化和边缘化。所以,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原因,20世纪后半叶的艺术家大都缺乏笔墨训练与笔墨认知的功夫,这是至今不能出现中国画大家,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大家的基本原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郎绍君认为中国“至今不能出现中国画大家,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大家”。‎ 答案 (1)在中国画的创新中不能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2)借西画改造中国画的过程中没有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3)缺乏对本土艺术继承的文化自信。‎ ‎(4)社会文化教育对艺术文化修养培育不够重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