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宁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24小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于2019年10月在北京召开 ‎②北京冬奥组委招募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 ‎③2019年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2%,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④我国最新自主研制的多用途直升机直-20亮相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北京冬奥组委招募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和“我国最新自主研制的多用途直升机直-20亮相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都属于文化现象,②④符合题意。‎ ‎①:“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于2019年10月在北京召开”属于政治现象,排除①。‎ ‎③:“2019年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2%,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属于经济现象,排除③。‎ 故本题选D。‎ ‎【点睛】正确把握文化的内涵:‎ 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更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范围上: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2019年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从12月1日至7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全国部署开展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这( )‎ A. 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和政治意识 B. 体现了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C. 体现了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 21 -‎ D. 反映了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全国部署开展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这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和政治意识,A符合题意。‎ B:材料中的“宪法宣传周”活动并未体现了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排除B。‎ C: 材料中的“宪法宣传周”活动也未体现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排除C。‎ D:材料中的“宪法宣传周”活动更没有反映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排除D。‎ 故本题选A。‎ ‎3.2019年,我国5G网络建设如火如荼。5G将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一起,催生各种新应用、新业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新变化,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由此可见( )‎ ‎①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 ‎③科技改变生活,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幸福感 ‎④现代网络技术已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5G将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一起,催生各种新应用、新业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新变化,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这表明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改变生活,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幸福感。①③符合题意。‎ ‎②: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②。‎ ‎④:现代网络技术对传承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并未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标志,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2019年12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不忘初心”、“硬核”、“996”、“柠檬精”等热词上榜。透过这些网络用语,一副鲜活生动网民生活百态图跃然纸上。这表明( )‎ - 21 -‎ A. 热词体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B.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 热词源于实践,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C:透过“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些网络用语,一副鲜活生动的网民生活百态图跃然纸上,这表明“热词”源于实践,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C符合题意。‎ AB:“热词”体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B。‎ D: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2019年10月举办。通过文艺演出、推介交易和论坛峰会等活动,搭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交流、产品交易和项目合作的重要平台。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 )‎ ‎①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维护我国的文化主权 ④保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举办,搭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交流、产品交易和项目合作的重要平台,这有利于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与维护我国的文化主权和保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无直接关系,排除③④。‎ 故本题选A。‎ ‎6.2019年4月16日,巴黎圣母院失火,各国都表达了对这起事件的震惊与悲伤。无论是否到访过巴黎圣母院,很多人心中都为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留有重要位置。由此可见( )‎ ‎①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 ‎④文化遗产是一国历史文化成就重要标志 - 21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文化遗产是一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否到访过巴黎圣母院,很多人心中都为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留有重要位置,巴黎圣母院失火,各国都表达了对这起事件的震惊与悲伤。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②④符合题意。‎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①说法错误。‎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③。 ‎ 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为什么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文化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 ‎7.中宣部倾力打造的“学习强国”平台,整合各类新闻媒体和学习平台,依托手机或PC客户端,以文字、音频、动画等全媒体形式,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理论学习、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说明媒体融合发展( )‎ ‎①可通过新兴媒体代替传统媒体实现传播技术更新 ‎②有助于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③可以助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升公民政治素养 ‎④使大众传媒超越时空,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 21 -‎ ‎【详解】②③:中宣部倾力打造的“学习强国”平台,整合各类新闻媒体和学习平台,依托手机或PC客户端,以文字、音频、动画等全媒体形式,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理论学习、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说明媒体融合发展有助于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可以助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升公民政治素养。②③符合题意。‎ ‎①:新兴媒体的出现,并不能代替传统媒体,①说法错误。‎ ‎④:大众传媒是当今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传播的手段与文化传播的途径不同。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及大到政治经济活动小到家庭聚会等,而文化传播的手段在现代主要是大众传媒。在做题中这二者绝对不能混淆。‎ ‎8.“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此,发展中医药文化应当( )‎ ‎①以创造生态效益为根本目的,打造良好品牌效应 ‎②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筑牢人才之基 ‎③植根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④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其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为此,发展中医药文化应当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筑牢人才之基,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其研究提供技术支撑。②④符合题意。‎ ‎①:发展中医药文化,打造良好品牌效应,不以创造生态效益为根本目的,①说法错误。‎ ‎③:应是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而不是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9.2019年8月,第五届两岸大学生聚落文化与传统建筑调查夏令营暨学术研讨会在宁德举行。此次活动以宁德的山海城镇、村落与建筑为考察对象,领略宁德独特的聚落文化及建筑特点。两岸大学生对传统聚落与传统建筑的研究有利于( )‎ A. 在实践中全面继承传统聚落和建筑的价值理念 B. 体现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促进区域文化趋同 - 21 -‎ C. 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D.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先进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C:两岸大学生对传统聚落与传统建筑的研究有利于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C符合题意。‎ A:传统聚落和建筑的价值理念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实践中应是批判继承而不是全面继承传统聚落和建筑的价值理念,A说法错误。‎ B:不同区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而不是趋同,B说法错误。‎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而不是先进性,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0.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漫画《效仿》寓意一致的是( )‎ A.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D.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漫画《效仿》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也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A符合题意。‎ - 21 -‎ BC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强调北方天气变化,比喻变化速度快且数量多,“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都强调珍惜光阴(时间),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解答漫画型选择题时要注意:一要读懂漫画(包括人物、事件、文字、图画等);二要把漫画中的有效信息联系起来,找出主题(注意联系选项);三要将漫画主题思想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确定正确的选项。‎ ‎11.中国当代艺术家王林旭首创的超象主义绘画在精神上起源于中国古代“超以象外,得其寰中”的文化思维,在艺术语言上融西方视觉艺术和中国水墨技巧于一体。这说明( )‎ A. 文化发展要坚持“守旧主义” B. 文化融合有助于实现文化创新 C. 弘扬传统文化应坚持民族风格 D. 文化创新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B:中国当代艺术家王林旭首创的超象主义绘画在精神上起源于中国古代“超以象外,得其寰中”的文化思维,在艺术语言上融西方视觉艺术和中国水墨技巧于一体,这说明文化融合有助于实现文化创新。B符合题意。‎ A:文化发展要克服而不是坚持“守旧主义,A说法错误。‎ C:弘扬传统文化应坚持民族风格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 D:文化创新既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2.2019年教师节,教育部号召全国各省市开展在地标建筑上为教师“亮灯”的公益活动,以此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引导社会各界感念师恩、礼敬教师,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开展尊师重教活动是因为( )‎ A. 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B. 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C. 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制度的变化 D. 教育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途径 ‎【答案】B ‎【解析】‎ ‎【详解】B:开展尊师重教活动是因为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B符合题意。‎ A:大众传媒而不是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A说法错误。‎ - 21 -‎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是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制度的变化,C说法错误。‎ D:教育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途径之一,而不是最重要的途径,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A、从文化的特点角度,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B、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角度,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的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C、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E、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角度,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F、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角度,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造创新活力、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振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3.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例如清代吴绛雪《夏》“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充满智慧②古典诗词注重实用、综合性强 ‎③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独领风骚④传统文化适意逍遥、规范伦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充满智慧,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独领风骚。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不是古典诗词注重实用、综合性强,②说法错误。‎ - 21 -‎ ‎④:传统文化适意逍遥、规范伦理在材料中未体现,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14.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饮茶,历史文献资料最早追溯至春秋,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古人“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而今以茶会友、以茶廉政、以茶育人。这表明中国茶文化( )‎ ‎①历史悠久,意义深远②崇尚宗教,经世济民 ‎③陶冶情操,价值丰富④嘉惠世界,一脉相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中国人饮茶,历史文献资料最早追溯至春秋,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这表明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意义深远,①符合题意。‎ ‎③:古人“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而今以茶会友、以茶廉政、以茶育人。这表明中国茶文化陶冶情操,价值丰富。③符合题意。‎ ‎②④:“嘉惠世界”和“崇尚宗教”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②④。‎ 故本题选B。‎ ‎1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两弹一星到嫦娥4号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着陆;墨子升空推动5G技术跻身世界前沿;天眼筑成连接外太空的桥梁。这些成就都与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繁荣复兴的努力密不可分。这表明( )‎ ‎①创造精神推动着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 ‎②梦想决定创造,团结奋斗书写独立自由 ‎③辉煌成就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智慧和精华 ‎④伟大的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这些成就都与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繁荣复兴的努力密不可分,这表明创造精神推动着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这些成就辉煌成就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智慧和精华。①③符合题意。‎ - 21 -‎ ‎②:梦想影响而不能决定创造,团结奋斗书写独立自由在材料中未体现,②说法错误且不符合题意。‎ ‎④:爱国主义而不是伟大的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6.“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举行。成就展围绕“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题,充分宣传和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 A. 见证伟大变革,扩大对外开放 B. 抒发爱国情怀,促进文化创新 C. 继承传统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 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答案】D ‎【解析】‎ ‎【详解】D:该成就展围绕“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题,由此可判断出“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D符合题意。‎ AB:“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不只强调改革开放和文化创新,AB缩小了主题的范围,不全面,与题意不符。‎ C: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应是批判继承传统文化,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7.“颜色革命”已经成为美国在全世界颠覆他国政权的主要政治工具。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多元的价值观会造成思想的分裂,从而导致价值和思想上的混乱,这就为实现“颜色革命”提供了文化基础。抵御西方“颜色革命”需要我们在文化上( )‎ ‎①坚持“以我为主”,抵制西方文化在我国境内传播和渗透 ‎②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③坚定文化自信,发挥先进文化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 ‎④弘扬培育中国精神,作为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 21 -‎ ‎【详解】③④:抵御西方“颜色革命”需要我们在文化上坚定文化自信,发挥先进文化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弘扬培育中国精神,作为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③④符合题意。‎ ‎①:坚持“以我为主”,抵制西方文化在我国境内渗透而不是传播,①说法错误。‎ ‎②: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应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不能引导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8.央视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超级工程》展现了中国重大工程项目、交通改革建设成就、民生需求背后的工程,把浓厚的人文情怀融入科学类工程题材,向世界展示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中国,获得广泛的反响和赞誉。这说明( )‎ ‎①优秀的作品反映时代,发挥着鼓舞人心的作用 ‎②文化作品要面向群众,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③应该把现实主义作品作为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④人文情怀和科技工程的结合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央视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超级工程》展现了中国重大工程项目、交通改革建设成就、民生需求背后的工程,把浓厚的人文情怀融入科学类工程题材,向世界展示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中国,获得广泛的反响和赞誉,这说明优秀的作品反映时代,发挥着鼓舞人心的作用,文化作品要面向群众,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①②符合题意。‎ ‎③: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而不是现实主义作品,③说法错误。‎ ‎④:社会实践而不是人文情怀和科技工程的结合,是文化创造的源泉,④说法错误。 ‎ 故本题选A。‎ ‎19.“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经典咏流传》作为中国首档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原创“和诗以歌”模式,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文学作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由此可见,该节目旨在( )‎ ‎①引领社会思潮②唤醒文化基因 ‎③阐释人文价值④挖掘诗词内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1 -‎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经典咏流传》以原创“和诗以歌”模式,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文学作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这表明该节目旨在唤醒文化基因,阐释人文价值。②③符合题意。‎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不是该节目引领社会思潮,①说法错误。‎ ‎④:挖掘诗词内涵不是该节目的目的,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20.为了加强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管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2019年8月,宁德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初次审议了《宁德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草案)》。该条例的制定( )‎ ‎①要立足历史文化传统,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②进一步提高红色历史文化品牌的经济效益 ‎③为宁德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④有助于激活革命文化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宁德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草案)》的制定,为宁德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提供法律保障,有助于激活革命文化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③④符合题意。‎ ‎①:应是继承与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而不是要立足历史文化传统,①说法错误。‎ ‎②:该条例的制定有助于激活革命文化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而不能提高红色历史文化品牌的经济效益,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1.意识形态是价值观念的理论表达。中国共产党要在对内对外思想宣传和舆论传播中掌握主导权和主动权,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同度,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因为意识形态( )‎ ‎①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是国家、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21 -‎ ‎④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中国共产党要在对内对外思想宣传和舆论传播中掌握主导权和主动权,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同度,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因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①④符合题意。‎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②与题意不符。‎ ‎③: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22.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于2019年11月举行了“哲学思维与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学术研讨会暨青年哲学论坛。研讨会通过考察时代问题,坚定并丰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引领、培育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 )‎ ‎①应当发挥大众传媒在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决定作用 ‎②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捍卫中华文化的领导权 ‎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 ‎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引领、培育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③④符合题意。‎ ‎①:应当发挥大众传媒在意识形态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①说法错误。‎ ‎②:②说法错误,错在“领导权”。‎ 故本题选D。‎ ‎23.“一德立而百善从之”。“中国网事·感动2019”三季度网络感动人物候选人中,无私奉献、传递温暖早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如冲破暮霭的霞光,照亮大地,带来光明;又如和煦的春风,动人心弦,给人力量。这启示我们应该( )‎ ‎①立意高远,强化灌输,坚定远大理想 - 21 -‎ ‎②身体力行,服务人民,注重道德实践 ‎③崇德尚义,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④坐而论道,明辨是非,追求个人精神生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一德立而百善从之”。“中国网事·感动2019”三季度网络感动人物候选人中,无私奉献、传递温暖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一部分,这启示我们应该身体力行,服务人民,注重道德实践,崇德尚义,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②③符合题意。‎ ‎①:立意高远,坚定远大理想在材料中未体现,“强化灌输”的说法错误。①错误且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坐而论道,明辨是非,追求个人精神生活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④。‎ 故本题选C。‎ ‎24.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需要( )‎ ‎①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②以弘扬传统道德作为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③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 ‎④弘扬时代新风,改造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①③符合题意。‎ ‎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而不是以弘扬传统道德作为道德建设的着力点。②说法错误。‎ ‎④:对落后文化,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对腐朽文化,必须坚持抑制、依法取缔。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 21 -‎ 第Ⅱ卷非选择题 ‎25.2019年是宁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年。宁德市着力推进城市管理细化、交通优化、环境净化、市容美化、园林绿化、夜景亮化,城市面貌不断优化;提升改造老旧小区、改善城市环境卫生,民生福祉显著提高;组织开展“青春聚力创城”千人活动、“品味经典 传承美德”中华经典诵读文艺晚会等特色活动和志愿服务行动,广泛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创城,文明素质不断提升。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宁德市在巩固创城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以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苦干实干、奋力拼搏,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不断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对宁德市发展的意义。‎ ‎【答案】①文化作为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有利于推动宁德市进一步发展。‎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或答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有利于推动宁德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或答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有利于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宁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对宁德市发展的意义。‎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分析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对宁德市发展的意义,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可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分析说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对宁德市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点睛】本题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此类试题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分析……的原因”“……的依据是什么”“……的意义是什么 ‎ - 21 -‎ ‎”等形式呈现,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的能力。这种题型要指出教材中的理论原因,还要分析其现实意义,有的还要回答不这么做的危害。另外要注意高考政治的时政性。考生要审好题,明确设问中的主体和知识范围,然后结合材料一一回答。此类试题回答要注意以下几步:审设问定范围、想理论调知识、读材料找关键、组织语言写答案。‎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截至2019年12月,《哪吒之魔童降世》登顶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这部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哪吒的改编作品,在当代视角下,让“哪吒IP”重新焕发了新的艺术活力。‎ 该片对神话人物的塑造摈弃了脸谱化的人设,对传统元素进行继承与重构,使其拥有了时代灵魂,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通过哪吒传递了一种“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改变自己的遭遇和处境”的观念,切合了当代文化基因中“不信命不认命”的集体潜意识和追求真正自我的信念,引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网络媒体的宣传,也为该片的票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该片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加入了流行元素。它打破成见,强调自我的独立性,虽看起来反叛传统却依然保留着最中正的热血和感动,依然有着奉献和担当的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什么能实现市场与口碑双丰收。‎ ‎(2)有人认为,影视作品只要取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能获得成功。请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1)①该片的创作立足于社会实践,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②该片的创作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或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继承与重构,体现时代精神。‎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该片的创作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创新文化传播手段,依托网络媒体,助推影片的成功。‎ ‎(2)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取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影视作品取得成功。‎ ‎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影视作品要想取得成功,还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作品。‎ ‎③总之,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解析】‎ ‎【分析】‎ - 21 -‎ 本题以《哪吒之魔童降世》登顶2019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什么能实现市场与“口碑”双丰收。‎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什么能实现市场与“口碑”双丰收,属于原因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 这部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哪吒的改编作品,在当代视角下,让“哪吒IP”重新焕发了新的艺术活力。可从该片的创作立足于社会实践,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来回答。‎ 对传统元素进行继承与重构,使其拥有了时代灵魂,可从该片的创作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或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体现时代精神来回答。‎ 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和引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可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该片的创作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来回答。‎ 网络媒体的宣传,也为该片的票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从创新文化传播手段,依托网络媒体,助推影片的成功来回答。‎ ‎(2)有人认为,影视作品只要取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能获得成功。本题请考生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知识,问题指向是对“影视作品只要取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能获得成功。”这一观点进行评析,属于评析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首先肯定观点的合理之处并从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角度分析说明取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影视作品取得成功来解释理由。‎ 然后指出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从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角度分析说明影视作品要想取得成功,还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作品来解释理由。。‎ 最后下结论指出:总之,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点睛】评析题的答法: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是什么)”——“阐述道理(为什么)”——“明确做法(怎么办)”这一解题思路来解答。‎ 第一步,判断表态(是什么)——对题目中说的事或观点做出是好还是坏、是对还是错的评价。第二步,阐述道理(为什么)——‎ - 21 -‎ 说明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不做这件事、不持这种观点的危害性。依据是指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理论依据;重要性是指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必要性是指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原因。可能性是指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成为可能;危害性是指做或不做这件事以及持或不持这种观点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 第三步,明确做法(怎么办)——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等准备怎样做或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27.国庆盛典点燃的爱国激情犹在沸腾,《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主旋律影片再次点亮中国人的情感世界。 ‎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你以为升起来的仅仅是一块红布吗?”开国大典前夜,电动升旗装置突发状况,当工程师林治远用尽全力爬上旗杆,抱着国旗喜极而泣时,亿万中国人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渴望和期待,尽在不言中。类似这样的情节和场景,在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中不断出现。街坊们守着一台黑白电视机,全场屏息观看女排夺冠的赛事;那个总拿萨马兰奇说事儿的老北京出租车司机脸上,闪耀着对家门口办奥运的骄傲之光……细细品味,这些让人泪奔、让人欢笑的片段,何尝不是人民艰苦奋斗、创造历史的生动诠释。‎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把无数平凡的努力和坚守汇聚起来,就是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大潮。这直击人心深处的力量,无论时光长河如何洗磨,都永远不会消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主旋律影片为什么会点亮中国人的情感世界。‎ ‎【答案】①主旋律影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奋斗精神、创造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②主旋律影片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时代而讴歌。‎ ‎③主旋律影片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主旋律影片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助力中国梦。‎ ‎⑤主旋律影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⑥主旋律影片倡导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或答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解析】‎ ‎【分析】‎ - 21 -‎ 本题以《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主旋律影片再次点亮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主旋律影片为什么会点亮中国人的情感世界。‎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分析主旋律影片为什么会点亮中国人的情感世界,属于原因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主旋律影片弘扬民族精神和坚持时代精神、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等角度分析说明。‎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文化,要知道自己的源头。只有了解过去和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2019年10月,以“证古泽今”为主题的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大幕。甲骨文字属于商代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记的多为问卜事宜。目前已知甲骨文单字量约有4400个,历经两甲子,一代代学者前仆后继的挖掘与研究,甲骨文已经“破译”的近半。历史迷雾中走来的甲骨文,犹如火把,逐渐照亮了有商一代的历史舞台,即公元前12-14世纪,填上了中华文化的一块重要拼图。‎ 甲骨文是千年中华文明的鲜明标志,也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要推进著录考释,综合运用人工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推动甲骨文研究实现新突破;要加大对甲骨学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要推进活化利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国际交流,彰显甲骨文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甲骨文的文化魅力。‎ ‎(2)请你为此次甲骨文文化展拟两条宣传标语(每条标语字数在20字以内)。‎ ‎【答案】(1)①甲骨文的历史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和见证,甲骨文的产生与发展展现了伟大的创造精神。‎ ‎③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甲骨文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实现文化繁荣。‎ ‎④甲骨文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或答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⑤甲骨文作为文化遗产体现了文化多样性(或答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或答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2)示例:①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华夏文化的活宝石;‎ - 21 -‎ ‎②传承中华古老文明,甲骨文化走向世界。‎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大幕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甲骨文的文化魅力。‎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简析甲骨文的文化魅力,属于材料分析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 甲骨文的历史可从了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来回答。‎ 可从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和见证角度分析说明甲骨文的产生与发展展现了伟大的创造精神。‎ 可从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角度分析说明甲骨文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实现文化繁荣。‎ 可从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或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的角度分析说明甲骨文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可从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分析说明甲骨文作为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或答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2)本题请考生为此次甲骨文“文化展”拟两条宣传标语,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考生要注意围绕此次甲骨文“文化展”以“证古泽今”为主题,拟两条宣传标语,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要求每条标语字数在20字以内。‎ ‎【点睛】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和题型,根据设问要求,检索知识库,找到需要运用的一般理论;‎ 第二步,以知识要点(特别是概念)为线索,按图索骥,在试题材料中寻找与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息;‎ 第三步,把知识要点与对应的具体信息结合起来,对知识要点进行阐释。‎ 第四步,表述答案:知识要点+材料分析。‎ - 21 -‎ - 2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