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十二 唯物史观与价值观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江苏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十二 唯物史观与价值观

核心考点一 社会历史观 ‎1.(2018·高考江苏卷,T33)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段讲话蕴含的哲理是(  )‎ A.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D.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解析:选A。本题以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切入点,因此要重点分析讲话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强调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潮流、趋势,即要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故选A。‎ ‎2.(2017·高考江苏卷,T32)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画面最大、图像数量最多的涂绘类岩画。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剑、钟、铜鼓等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天体图形,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材料表明(  )‎ A.生产方式制约社会发展进程 B.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解析:选D。“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表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项符合题意。A、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着不同的内涵,不能概括为被反映与反映的关系,B项说法错误。‎ ‎3.(2017·高考江苏卷,T33)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体现了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①③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②④是材料的哲学依据,与题意不符。‎ 全面把握社会历史观 原理内容 方法论 社会存 在与社 会意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落后于或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做事情要从社会存在出发,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社会基 本矛盾 运动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 社会历 史发展 趋势 ‎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②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在阶级社会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通过改革实现的 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社会历 史的主 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时政术语必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剖析: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剖析: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剖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基本矛盾。‎ ‎4.上层建筑的发展必然促进经济基础的变革。‎ 剖析: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5.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剖析:首先要认识到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全面进步。‎ ‎6.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英雄人物创造的历史。‎ 剖析: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 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020年高考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人民群众的作用等,也可能以主观题形式综合考查唯物史观的知识。备考中学生应注意我国的各项改革措施所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 考向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预测题型:选择题]‎ ‎1.随着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一些传统农耕理念正逐步被取代,但传统农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对现代农业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这说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不同社会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 ‎③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的面貌 ‎④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随着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一些传统农耕理念正逐步被取代,表明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传统农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并不因为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而消失,对现代农业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不同社会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②不选;材料不体现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的面貌,③不选。‎ 考向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预测题型:选择题]‎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制定教育现代化文件是基于(  )‎ ‎①调整生产关系,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 ‎③重视社会意识的作用,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法律保障 ‎④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制定教育现代化文件是基于调整上层建筑,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是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②④符合题意,排除①;教育现代化文件属于社会意识,不能提供法律保障,③错误。‎ 考向三 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 ‎3.从“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再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这些古典名句并不只是挂在嘴边,更挂在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心里。这是基于(  )‎ ‎①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群众利益 ‎②只有符合民情民意的政策才能指导实践活动 ‎③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始终心系群众,这是基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群众利益,①④正确;任何认识都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②错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错误。‎ 核心考点二 人生价值观 ‎1.(2019·高考江苏卷,T33)“软世代”是近年来出现的青年群体,意指在发达的消费社会,一些年轻人缺乏进取心和意志力,甚至宁愿宅在家里打游戏、啃老,也不愿意出去工作,整个人的身心都绵软无力。如果让你去劝导他们,下列道理比较合适的是(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 ‎③走出自我的小天地,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材料主要说的是一些青年群体宅在家里不工作、不劳动、不奉献,活在自我的小天地里。作为青年人,应该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主要说的是“软世代”不奋斗,而不是脱离社会进行“个人奋斗”,②不选;材料没有涉及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④不符合题意。‎ ‎2.(2018·高考江苏卷,T31)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行为。”由此可见(  )‎ A.真理都是具体的 B.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价值判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解析:选B。真理是正确的认识,为什么真理性的认识一开始可能会被视作亵渎行为呢?要抓住“开始的时候”这一关键信息,说明真理刚出现时不被人接受,体现的应该是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B当选。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但这并不是真理开始的时候被认为是亵渎行为的原因,D排除。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说的是真理的特点,这是区分真理和谬误时应参照的原则,而题干显然不是在讨论“伟大的真理”是真理,还是谬误,A、C排除。‎ ‎3.(2016·高考江苏卷,T33)与普通微信群不一样,“日行一善”微信群有个特别的群规,群友发出的红包不能抢。所有微信红包里的钱,都被用来帮助贫困人群,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弘扬社会正能量。材料表明(  )‎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因时而变的 ‎④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日行一善”微信群用红包来帮助贫困人群,这体现了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③的说法过于绝对,④的说法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性。正确答案是A。‎ ‎1.全面把握人的价值观 内容阐释 人的价值 ‎①原理:人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价值观 ‎①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判 断与价 值选择 ‎①特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②客观标准: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价值的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创造与 实现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前挂后联                                     ‎ 党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哲学依据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党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 ‎(2)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的体现。‎ ‎(3)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员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 ‎2.怎样实现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应该积极为社会作贡献。‎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4)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要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5)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6)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1.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剖析:题中观点夸大了价值观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2.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剖析:价值观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推动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阻碍作用。‎ ‎3.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剖析: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4.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剖析: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5.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剖析:实现人生价值,既需要主观条件,又需要客观条件。脱离客观条件,只讲主观条件,只讲主观能动性,是难以实现人生价值的。‎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可能考查。2020年高考可能以漫画、名言、正确的政绩观等为背景材料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以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为背景材料考查实现人生价值。‎ 考向一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预测题型:选择题]‎ ‎1.漫画《经济头脑》(作者:李景山)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不同的人对事物价值的认识不同 B.价值观是美好人生的重要向导 C.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动 D.事物对不同主体的价值各不相同 解析:选C。不同的人对事物价值的认识也可能相同,A错误;正确的价值观才是美好人生的重要向导,B不选;漫画中两人的价值观不同,因而作出了不同的行动,这说明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动,C正确;事物对不同主体的价值也可能是相同的,D不选。‎ 考向二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预测题型:选择题]‎ ‎2.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占80%以上,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离不开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国际社会应该本着公正、公平、开放、包容的精神,尊重并反映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意愿。我国人权事业必须也只能按照我国国情和人民需求加以推进。上述论断表明(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随着环境和主体的不同而不同 ‎③我国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当今世界,各国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国际社会要尊重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意愿,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我国人权事业要按照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的需求推进,说明我国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②③‎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①不选;④说法不符合实际,排除。‎ 考向三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 ‎3.2019年7月1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黄文秀的先进事迹,追授她“时代楷模”称号。黄文秀生前是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北师大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6月17日,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告诉(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④作出价值选择应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题干中“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等,体现①③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②不选;题干中“北师大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体现的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④不选。‎ 辨析类主观题探析 ‎【题型示例】‎ ‎ [2017·高考江苏卷,T34(2)]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些青少年认为,有了高科技电子产品,就不需要“诗和远方”。请运用价值观的道理对此观点加以分析。‎ ‎[解题思路]‎ 获取和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 ‎①结合材料,回答问题。②有些青少年认为,有了高科技电子产品,就不需要“诗和远方”。③请运用价值观的道理对此观点加以分析。④辨析类主观题。‎ 材料 信息 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 调动和运用知识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 答案 整理 该观点是片面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题中观点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物质满足的过分追求。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我们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将物质富足与精神追求结合起来。‎ ‎【针对训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前,一则关于上海一所小学将“做家务”列入家庭作业的消息引发舆论热议,也引发家长思考。‎ 当下有很多父母不让孩子做家务,都有一个共同的理由: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进而影响孩子的成绩,最后反而“因小失大”,影响孩子的未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庭“包干”了孩子的一切劳动,造成孩子不爱劳动、不劳动、不会劳动,从而导致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后,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经不起挫折,甚至逃避社会责任。‎ 劳动是人的基本生存技能。叠被子、倒垃圾、洗衣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树立“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观念,更能在这一个又一个的“小事”中,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同样,参与垦地、播种、施肥,会让孩子懂得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与同学一起打扫教室卫生,会让孩子更好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在劳动中既动手又动脑,能够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看着自己栽下的菜苗茁壮成长,更能让孩子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有的父母认为,做家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影响孩子未来。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解析:本题属于辨析类主观题,知识限定为价值观的知识。首先,由材料“在劳动中既动手又动脑,能够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可知涉及的答题要素是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劳动中可以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据此说明做家务对孩子的重要意义,父母的观点存在误区。其次,指出父母要对劳动和学习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科学地引导孩子处理好劳动和学习的关系。‎ 答案:(1)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劳动中可以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做家务是一种劳动,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孩子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2)父母要对劳动和学习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科学地引导孩子处理好劳动和学习的关系,做家务不仅不会影响反而会促进孩子学习,帮助其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美好未来。‎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于2019年7月5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对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一次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我们整体性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机构改革,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初步建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要认真总结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和宝贵经验,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大盘子里谋划推进的,是我们打的一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性战役。要用好机构改革创造的有利条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新成效,推动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举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硬任务。现在距离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仅有不到一年时间。我们要乘势而上、尽锐出战,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集中力量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得到有效落实,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机构职能体系更加健全,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履好职、尽好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 ‎2.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确保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正确方向,顺利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党和国家机构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6.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整体性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机构改革,体现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1.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强调:巩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果,‎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 A.我国的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B.为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必须调整上层建筑 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我国必须变革社会意识 D.正确的社会意识能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解析:选B。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哲学依据是为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必须调整上层建筑,B正确。‎ ‎2.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党在锐意推进各种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及时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有利于(  )‎ A.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 B.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直接进行国家治理的积极性 C.把国家、社会治理提高到新水平、推进到新境界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各项事业一帆风顺 解析:选C。A中“决定”、B中“直接”、D中“一帆风顺”表述都不准确;C符合题意且正确。‎ ‎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立”职责整合,“破”政出多门。这一改革思路从哲学上看是基于(  )‎ ‎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本质要求 ‎②立足整体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的需要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需要 ‎④坚持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发展思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A。题干中“不立不破、先立后破”,从哲学角度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①③正确;题干中不是强调认识事物,②不选;题干中没有涉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④不选。‎ ‎4.北京西直门南小街115号院迎来了30年来的第四次更名。1988年,这里挂上了环境保护局的牌子;10年后,这里更名为国家环保总局;2008年,这里成为环境保护部。2018年,这里挂上了生态环境部的牌子。我国环保机构的4次更名折射出环保治理不断升级,这佐证了(  )‎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人能改变客观事物的具体形态 ‎④人可以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造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我国环保机构的4次更名”属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是调整上层建筑的具体体现,②入选;“环保治理不断升级”表明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佐证了人可以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造福,因此④入选;①③观点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于2019年7月5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时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对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一次系统性、整体性重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初步建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要认真总结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和宝贵经验,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运用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依据。‎ ‎(2)请你围绕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就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解析:(1)本问知识范围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材料可知主要涉及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解题时要阐述该原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说明;其次要阐述改革的性质。(2)本问答案具有开放性,解题时可以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的两点要求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1)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遵循这一社会发展基本规律。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作为上层建筑,要适应新时代社会进步、经济基础变化的要求。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机构改革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①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专题强化训练(十二)‎ 一、选择题 ‎1.2019年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一些地方在预防接种环节发生的问题,‎ 对疫苗管理法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草案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管理,规范预防接种行为。明确将“三查七对”要求和接种信息可追溯、可查询写入法律草案。材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 ‎③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群众观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一些地方在预防接种环节发生的问题,明确将疫苗预防接种“三查七对”要求和接种信息可追溯、可查询写入法律草案,这体现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映,也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群众观点,①④符合题意;社会意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②错误;明确将疫苗预防接种“三查七对”要求和接种信息可追溯、可查询写入法律草案,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未涉及对生产关系的调整,③不选。‎ ‎2.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一度放弃自行车这一出行工具。而如今,在健康和环保意识作用下,自行车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清洁和充满乐趣的出行方式。这一变化说明(  )‎ ‎①反映时代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发展 ‎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新事物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一度放弃自行车这一出行工具。而如今,在健康和环保意识作用下,自行车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清洁和充满乐趣的出行方式。这一变化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②③正确;①夸大了观念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排除;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新华词典》出版60多年来,累计发行6亿多册,先后修订了10次,其中改革开放后修订了7次。如随着环保观念的普及,在11版字典的修订时,吸收读者的意见,对关于珍稀动物的一些条目,不再做用途方面的介绍,这种改动推动了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体现了(  )‎ ‎①社会存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 ‎②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 ‎③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题干中“随着环保观念的普及”“不再做用途方面的介绍”“这种改动推动了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分别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①③正确;②④观点都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 ‎4.“放管服”改革,被称之为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推进“放管服”改革,需要政府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用自身一时之“痛”,换取人民长远的“利”,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这告诉我们,做好“放管服”改革,政府需要(  )‎ ‎①坚持革命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 ‎②坚持群众观点,站在人民利益立场上 ‎③坚持自我否定,推动社会制度根本变革 ‎④善于研究新情况,破除管理体制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题干中“需要政府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强调政府坚持革命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坚持群众观点,站在人民利益立场上,①②正确;③中“社会制度根本变革”表述错误;应破除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④错误。‎ ‎5.全面战争爆发后,曾经以写作《雨巷》驰名的现代诗人戴望舒,这个时候毅然与堕落为汉奸的好友杜衡决裂。1939年戴望舒写下《元旦祝福》,它标志着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由早期的忧郁风格转变为明朗、雄健。由此可见(  )‎ ‎①社会历史条件变化导致诗人价值选择的变化 ‎②诗人的价值选择是立足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 ‎③诗人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其人生道路 ‎④诗人价值追求的变化决定其创作风格的改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全面战争爆发后,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由早期的忧郁风格转变为明朗、雄健,由此可见,社会历史条件变化导致诗人价值选择的变化,诗人的价值选择是立足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①②正确;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③中“从根本上”表述错误;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其创作风格的改变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而不是由诗人价值追求的变化决定的,④错误。‎ ‎6.“枫桥经验”是一个50多年前创造的“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地方经验,‎ 是知名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也是“枫桥经验”50多年来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这一经验体现的唯物史观是(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②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③满足群众的愿望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也是“枫桥经验”50 多年来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标准,①④符合题意;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②错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错误。‎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是基于(  )‎ ‎①具备历史思维能力是发现历史规律的基础 ‎②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③深入研究历史可以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指导当前工作 ‎④社会历史发展受客观规律支配,并通过历史事件表现出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具备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发现历史规律,但不是发现历史规律的基础,实践是发现历史规律的基础,①错误;“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说法太绝对,②错误;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是基于社会历史发展受客观规律支配,并通过历史事件表现出来,深入研究历史可以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指导当前工作,③④符合题意。‎ ‎8.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解决细微的民生琐事,实则是治国理政的大事。扶贫干部每一次下乡走访,几个小问题、几句家常话,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改。环境整治造就了绿水、青山和蓝天,精准帮扶使“单身汉”脱贫成家,“天梯”修缮使上学险路变坦途……扶贫工作的“成绩单”呈现了山村的巨大变化。上述材料说明(  )‎ ‎①解决民生琐事是实现治国理政目标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准备 ‎②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 ‎③扶贫攻坚工作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百姓的实际困难 ‎④“山村巨变”与“初心不改”之间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题干中“解决细微的民生琐事,实则是治国理政的大事”“环境整治造就了绿水、青山和蓝天,精准帮扶使‘单身汉’脱贫成家”等,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扶贫攻坚工作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百姓的实际困难,②③正确;①夸大了解决民生琐事的重要性,不选;“山村巨变”与“初心不改”不属于同一事物,“山村巨变”与“初心不改”不是运动与静止的关系,④不选。‎ ‎9.“天眼”“墨子”“悟空”齐给力,国产大飞机C919下线,“复兴号”高速驰骋……一件件大国重器背后,站立着一批又一批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科学家。从这些科学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 ‎①人的价值在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人应当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实现人生价值应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为指引 ‎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科学家们无私奉献,为国家打造了一件件大国重器,表明人应当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②符合题意;科学家们敢为人先,表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④符合题意;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①错误;实现人生价值应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引,③错误。‎ ‎10.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玮说:“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②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③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④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选C。不是所有的个人活动都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①错误;从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可以看出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③正确;④中“关键”表述错误。‎ ‎1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上述材料对广大青年的启示是(  )‎ ‎①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②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实现人生目标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④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材料对广大青年的启示是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③④正确;应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①错误;材料没有强调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对于实现人生目标的作用,②不选。‎ ‎12.“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专题片《榜样》的讲述者面孔在变,故事在变,不变的始终是使命和担当。榜样们与人民同在,将自己的事业深深扎根到为人民服务的土壤中,久久为功。从榜样的身上我们能够学到(  )‎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砥砺自我、不断艰苦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榜样们与人民同在,将自己的事业深深扎根到为人民服务的土壤中,久久为功,可见,从榜样的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①④正确;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②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不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③不选。‎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稀土作为中国的优势战略资源,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核工业和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中国是世界稀土储量和生产第一大国,尤其是加工和提炼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稀土开发和生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在一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稀土产业在产业集中度、创新能力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挑战。未来我国将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稀土产业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推进有序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央高度重视深化稀土产业改革的依据。‎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 面对我国稀土在产业集中度、创新能力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化改革,加强稀土产业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推进有序开发,促进稀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使其战略价值和重要意义更加凸显,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使我国在环环相扣的全球产业链中增强竞争筹码,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可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等方面,分析中央高度重视深化稀土产业改革的依据。‎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面对我国稀土在产业集中度、创新能力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强稀土产业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推进有序开发,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过深化改革,推进有序开发,有利于稀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领域,助推我国经济发展。(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稀土产业的统筹规划和管理等,将促进稀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使其战略价值和重要意义更加凸显,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强大动力。(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通过深化改革,推进有序开发,有利于我国在环环相扣的全球产业链中增强竞争筹码,维护国家利益。‎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86年,王继才、王仕花受命守卫开山岛。32年来,在这座地图上几乎无法看到的小岛上常年生活的只有他们两个人。‎ 上岛不久,王继才夫妇就决心为岛增绿。他们在山中的乱石堆中用钢钎凿坑,一天勉强能凿出一两个。每凿出一批坑,王继才就会想办法像燕子衔泥般从岛外带回一袋袋土、一包包肥。第一年,他们种下100多棵白杨,全死了;第二年,种下50多棵槐树,无一存活。王继才说:“人都能在岛上活下来,不信树就活不下来。”就在这种犟劲下,第三年,王继才撒下一斤多的苦楝树种子,夫妇俩从喝的水中挤出淡水浇灌。终于,一棵小苗破土而出。现在岛上已有苦楝树、桃树、梨树、葡萄树,柿子、草莓,还有菊花、牵牛花……虽然艰难,但这些植物的存活,让王继才有了很多成就感。他期待有一天,能够让开山岛变成“花果山”,让后来的人都不会寂寞。‎ 他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守岛;一辈子只干了一件大事,为国守岛。30多年前,当登上这座“馒头大的岛”时,他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名人”。支撑他走过孤寂旅程的,不过是质朴的承诺和坚定的信念。‎ 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王继才是如何在坚守爱国精神、一生为国守岛中实现其人生价值的。‎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王继才、王仕花受命守卫开山岛,32年如一日,克服各种困难,默默奉献,不仅为国家守住了岛,而且美化了岛。支撑他走过孤寂旅程的,不过是质朴的承诺和坚定的信念。可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升华等方面,‎ 说明王继才是如何在坚守爱国精神、一生为国守岛中实现其人生价值的。‎ 答案:(1)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价值还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王继才有坚定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在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的指引下,顽强拼搏、不断克服困难,在劳动中发挥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投身到奉献社会、服务祖国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生活与哲学模块检测卷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技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哲学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人类。由此可见(  )‎ ‎①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是错误的 ‎②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③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A。“从哲学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人类”,这表明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是错误的,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具体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指导,而不是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②不选;材料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不涉及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④不选。‎ ‎2.写意画推崇“以形写神”“气韵生动”,意境是其灵魂。在创作理念上,写意画不求形似,但求神韵。笔不到意到,笔断意连,意断神连。在构图上讲究“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写意画(  )‎ A.是画家创意的产物,比现实世界更符合审美要求 B.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失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C.虽缺乏社会实践基础,但比写实画更有艺术价值 D.拓展了人们的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解析:选D。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画家创意也属于意识的范畴,A错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如实反映与歪曲反映之分,只要承认意识反映客观事物,就是唯物主义的表现,因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失真并不表明是唯心主义的表现,B 错误;写意画是在社会实践中对生活艺术加工的产物,不能说其缺乏社会实践基础,同时不能认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哪一种更有艺术价值,C错误;材料中关于写意画“创作理念”与“构图”的做法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即不是“复制”事物本身,而是有选择、有目的的,D入选。‎ ‎3.2019年4月10日,全球六地同时发布了“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摄的首张黑洞照片,长久以来人类关于黑洞的探索,在这一刻终于得到影像印证,这也拉开了黑洞天文学新时代的序幕。人类对黑洞的探索,印证了(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②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科学家对黑洞的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往往只有一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9年4月10日,拍摄到了首张黑洞照片,拉开了黑洞天文学新时代的序幕。人类对黑洞的探索,印证了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①②正确;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现今科学家对黑洞的认识未必是真理性的认识,③错误;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④错误。‎ ‎4.地震预警是指在震中正发生地震但还没有对其周边目标区域造成破坏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速度快的原理,给目标区域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2019年6月17日四川宜宾地震,宜宾提前10秒收到预警信号,成都提前61秒收到预警信号。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准确进行地震预警的前提 ‎④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真理性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人类通过科学研究可以进行地震预警,这表明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尊重客观规律是准确进行地震预警的前提,②③正确;思维依赖于存在,存在独立于思维之外,二者不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关系,①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④错误。‎ ‎5.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向我们走来。2019年2月,济南市成为国内第七个进行无人驾驶路测的城市。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关键在于研发“驾驶脑”,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驾驶认知,并获得驾驶知识和驾驶技巧,使得汽车成为驾驶员自己。材料表明(  )‎ ‎①“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 ‎②借助“驾驶脑”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③关键在于研发“驾驶脑”,体现了对本质和主流的把握 ‎④“驾驶脑”能模拟人的思维,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根据题意,“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驾驶认知,并获得驾驶知识和驾驶技巧,使得汽车成为驾驶员自己”,这表明“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借助“驾驶脑”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①②符合题意;“关键在于研发‘驾驶脑’”体现了对主要矛盾的把握,而不是对本质和主流的把握,③错误;“驾驶脑”没有意识,不具有主动创造性,④错误。‎ ‎6.2019年5月10日,围绕持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等话题的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对于“中国品牌”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中国品牌”的创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③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品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④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中国质量”,就必须放弃“中国速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①中“就能”表述错误;要“中国质量”,并不要求放弃“中国速度”,二者对立统一,④错误;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7.2019年4月18日,国家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指出,世界经济增势疲弱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对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带来负面影响,但并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向好态势。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既坚持了联系的普遍性,又坚持了矛盾的特殊性 ‎②既看到了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又看到了次要矛盾 ‎③既看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了矛盾的次要方面 ‎④既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题干中“世界经济增势疲弱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对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带来负面影响,但并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向好态势”等,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也体现了我国经济的特殊性,既看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了矛盾的次要方面,①③正确,‎ 排除②;题干中没有涉及立足整体等知识,④不选。‎ ‎8.国际单位制是从“米制”发展起来的国际通用的测量语言,是人类描述和定义世间万物的标尺。2019年5月20日,中国启用新国际单位制,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改由基本物理常数重新定义。国际单位制的重新定义反映了(  )‎ A.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重新定义将更好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 B.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重新定义催生新的测量规律与方法 C.基于新定义下的国际测量是对原有测量标准与方法的彻底否定 D.不相容的对立思维推动了国际测量从实物时代向量子时代迈进 解析:选A。新国际单位制是对原有国际单位制的辩证否定,国际单位制的重新定义反映了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重新定义将更好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A正确;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催生新的测量规律”表述错误,应该是催生新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B错误;基于新定义下的国际测量是对原有测量标准与方法的辩证否定,C错误;“不相容的对立思维”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D错误。‎ ‎9.漫画《“先让我过去”》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  )‎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 ‎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矛盾双方的斗争是相对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漫画《“先让我过去”》寓意两辆车在狭小的空间中既相互对立,又保持稳定。两辆车都有倾向对方的趋势,两辆车又在对峙中保持平衡,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③符合漫画主旨;①与漫画主旨无关;斗争性是绝对的,④错误。‎ ‎10.随着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原生家庭、养老等话题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都挺好》另辟蹊径的直面原生家庭“痛点”并作出艺术性的表达,这在之前的影视作品中是罕见的。由此可见(  )‎ ‎①批判性思维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方法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④文艺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都挺好》另辟蹊径的直面原生家庭“痛点”,从文化角度看,这表明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③符合题意;批判性思维不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方法,①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④错误。‎ ‎11.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中国政府决定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将那些基于非商业目的对中国实体实施封锁、断供或其他歧视性措施,对中国企业或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或潜在威胁的外国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列入其中。这表明(  )‎ ‎①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会推动社会进步 ‎②变革生产关系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题干中,为维护我国企业及相关产业的利益,为维护国家安全,我国决定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这表明实践具有能动性,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同时也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④符合题意;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推动社会进步,①错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并不是变革生产关系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②错误。‎ ‎12.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强调要因时而作、不掠夺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但这一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这说明(  )‎ ‎①生产方式决定社会面貌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价值观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D。“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反映社会面貌促使生产方式发生变化,①不选;题干未反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不选;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反映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符合题意;“传统农耕文化强调要因时而作、不掠夺自然”反映了价值观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④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开启了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按照总体部署,继上海之后,全国另外45座城市也将跟进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推进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它还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实上,不仅北上广,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像日益逼近的高墙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所以从源头减量入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已是不得不为、刻不容缓。‎ 推进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源头减量入手,已刻不容缓。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14分)‎ 解析:本题设问的知识范围是联系的观点,分析“推进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源头减量入手,已刻不容缓”,结合对材料的分析主要涉及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关系等原理,解题时在阐述原理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4分)推进垃圾分类不仅是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现,而且还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3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4分)垃圾堆正像日益逼近的高墙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为此,必须要抓住关键,从源头减量入手。(3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物,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选取27件国宝重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语言,用时尚现代的方式激活深沉古老的历史,致力于“让国宝活起来”,不仅使观众真切地认识到每一件文物背后包含的政治的、文化的、艺术的内涵,更让人深信国之重器就是先人信仰所依、皇家匠艺就是国人骄傲所系。 ‎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让国宝活起来”的价值追求。(12分)‎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设问指向“让国宝活起来”的价值追求。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价值追求,调动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等知识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答案: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让国宝活起来”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让人们了解国宝背后的历史,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6分) “让国宝活起来”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古老历史,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6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某校随即组织政治教师学习座谈会精神,围绕着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校长:总书记提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书记:近年来,我校邀请十八洞村当家人介绍精准扶贫经验、海尔集团讲述企业改革创新故事,或组织学生到街道、企业参观研修,对学生思想震动很大,增强了四个自信。‎ 教师甲:讲信仰首先要有信仰。作为思政课老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站稳这个政治立场。‎ 教师乙:说得对,思政课老师要直面各种社会思潮、错误观点,敢于亮剑、勇于亮剑,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和世界,体会到马列主义的真理力量。‎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请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10分)‎ ‎(2)运用所学认识论知识,结合上述发言,说明怎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10分)‎ ‎(3)假如你班要到某社区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请你写出三条宣讲要点。(6分)‎ 解析:(1)属于文化生活模块试题,要求考生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习近平总书记“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论断加以说明。结合对材料的分析,确定答题的知识角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好思政课的意义等,将这些知识加以适当拓展作答即可。(2)要求考生运用所学认识论知识,结合上述发言,说明怎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考生可先回顾认识论的三个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然后回顾这几个关键词相关联的知识点,再结合材料确定究竟能用认识论的什么观点,经过分析,可以确定,回答本题的知识角度主要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把世界观、方法论、材料结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3)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本题已经给出暗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考生围绕这一要求,可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由来、内容、作用角度作答。‎ 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分)开好思政课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5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3分)教师要掌握和讲授科学理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评判现实问题,体悟真理的力量,增强理论自信。(4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立足实践,深入社会生活,坚持开门办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3分)‎ ‎(3)答案示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反映时代要求,符合客观规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