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八十五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西安市八十五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2020届第三次大练习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48分)‎ ‎1.在“创意点亮北京”活动中,胡同的居民通过微信报名方式“奉献”出自己的车位,供他人免费停车一整天,停车人付出的代价是贡献出后备箱,形成临时小仓库,给车位主人摆放工艺品等小物件,满足换客们以物易物的交易需要。材料中的交换 ‎①有利于实现物品的多元使用价值 ‎②是社会发展催生的新的商品流通形式 ‎③本质是在交换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④使换客兼得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中的行为是通过以奉献后备箱作为换客的临时小仓库来换自己一天的车位使用权。这种交换有利于实现物品的多元使用价值;本质是在交换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①③正确。‎ ‎②: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材料中的行为是通过以奉献后备箱作为换客的临时小仓库来换自己一天的车位使用权,所以并没有催生新的商品流通形式,②错误。‎ ‎④: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在商品交换中销售者让渡使用价值给消费者以获得该商品价值。消费者需要让渡商品的价值才能获得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不可能同时兼得使用价值和价值,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假如在那个时候,某人用2匹布交换了1头羊。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头羊是2匹布的价格 ‎②1头羊表现了2匹布的价值 ‎③羊相当于原始社会的货币 ‎④在这一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分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原始社会,货币还没有出现,因此1头羊不是2匹布的价格,而是布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即等价物。①解析错误。‎ ‎③:物物交换中没有货币充当媒介,③错误。‎ ‎②④:用2匹布交换1头羊,即1头羊表现了2匹布的价值,且在此物物交易中,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分离,②④正确。‎ 故选D。‎ ‎3.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负责人指出,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意义重大,它不仅仅是支付工具,其本身就是货币。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法定数字货币与金属货币、纸币没有区别 ‎②法定数字货币要执行货币的基本职能 ‎③法定数字货币与游戏币等虚拟货币本质相同 ‎④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要受到国家监管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选项①说法错误,数字货币作为新形态的货币,是对纸币的取代,与金属货币、纸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排除;选项②符合题意,作为货币,必须执行货币的基本职能;选项③说法错误,法定数字货币是由国家发行的,而虚拟货币不是由国家发行的,因此二者在本质上是不相同,排除;选项④符合题意,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必须要受到国家监管。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按照发行主体不同,数字货币可以分为由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和商业机构发行的私人部门数字货币两种。发行数字货币,将带来许多便利:可以有效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可以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普惠金融全面实现;有助于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等等。‎ ‎4.‎ 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提出的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支出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国家减发纸币,减少货币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国家通过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通过增发国债以加大财政支出等,能够产生“挤进效应”,①②符合题意;国家减发纸币、降低利率等均属于货币政策,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③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5.‎2018年3月22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1.25%~1.5%调升到1.5%~1.75%。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①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增强中国外向型企业出口优势 ‎ ‎②美联储加息→ 美国物价回升→吸引外资注入美国市场→刺激经济增长 ‎ ‎③美联储加息→倒逼中国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④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弱→人民币升值→增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优势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根据题意,美联储加息,意味着美元升值,美元走强,相比较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增强中国外向型企业出口优势,①符合题意。‎ ‎②:根据题意,美联储加息,对美国国内市场而言,居民储蓄增多,有利于抑制物价,②错误。‎ ‎③:根据题意,美联储加息,意味着美元升值,美元走强,倒逼中国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③符合题意。‎ ‎④: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削弱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优势,④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 ①本国货币贬值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于增加产品的出口,减少进口。 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发展旅游业。 国内物价上涨。 有利于增加就业。 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②本国货币升值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利于出口,但有利于进口 国内就业压力加大 国内物价稳定 不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6.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越出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 A 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金融治理体系 B. 减少国内货币供给,提高物价水平 C. 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汇率风险降低 D. 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使其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会使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汇率风险降低,C正确;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不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A排除;“减少国内货币供给”说法错误,B排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没有必然联系,D排除。故答案为C。‎ ‎【点睛】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影响有两方面,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 ‎1,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1)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 :推行国际贸易的人民币计价结算,能给外贸企业带来减少审批环节、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营运成本等贸易便利化好处。‎ ‎(2)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我国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来计价和结算,这样讲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美元等外汇储备的收入;进口产品可以用人民币支付,这样可以用纸币换来实物性的商品。‎ ‎(3)人民币国际化能使我国获得铸币收益:如果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本位币的话,中国可以因此获得一份铸币税收益。‎ ‎(4)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构建多极化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利用美元、欧元、日元走入低谷的情势,扩大人民币行使国际结算、投资和储备职能的范畴,有效分担现有国际货币承受的压力,不仅是推动国际金融规则朝着公平、公正、包容、有序方向演进,更是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未来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2,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1)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 ‎(2)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 ‎(3)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同时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可能会加大一些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贩毒的出现。‎ ‎7.假设M国2017年某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为10元,甲生产者年产该产品5000件。2018年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甲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均提高1倍,货币贬值率为20%。甲生产者2018年生产的该产品的价值总量为 元。‎ A. 4万元 B. 6.25万元 C. 6万元 D. 5.5万元 ‎【答案】B ‎【解析】‎ ‎【详解】先计算甲生产者2018年生产的该产品的商品数量5000件×(1+1)=10000件[甲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再计算单位商品价值量10元÷(1+1)=5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再考虑到货币贬值因素,因而甲生产者2018年生产的该产品的价值总量为5元×10000件÷(1-20%)=62500元。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本题方法点拨: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技巧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也就是单位商品价值量,二者成反比)。若原商品价值量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商品价值量=N÷(1±m%)。‎ ‎(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一般计算一个企业一年创造的价值总量,二者成正比)。若原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商品价值总量=N×(1±m%)。‎ ‎(3)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二者成反比)。若原商品价格为N元,货币升值或贬值m%,变化后的商品价格= N÷(1±m%)。‎ ‎8.下图(P为价格,Q为需求量)d1和d2中有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一条是某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假设受汽油价格下调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图移动的线可能是汽车需求曲线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汽车是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映幅度大,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映幅度小。A不合题意,油价下调,对汽油需求增加,对汽车的需求也增加。而A图中的d1是减少。B符合题意,汽车需求增加,d2曲线往右移动。汽车曲线是高档耐用品曲线,是更平缓的曲线。C不合题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曲线应更平缓。D不合题意,d2对价格变动反映幅度小,是生活必需品曲线,不是高档耐用品曲线。故选B。‎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表现在: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生活必需品反应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反应较大(需求弹性大)。3、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与其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替正互反的关系)。‎ ‎9.当人工智能(AI)站上时代的风口时,AI从业者的高薪传闻不绝于耳。智联招聘最新公布的《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近七成AI人才的薪资水平在月薪1万元以上,约有1%的人才月薪在5万元以上。今年以来AI人才需求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由于AI技术门槛高且难以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掌握,《报告》预计,今后该行业薪资将继续上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I从业者的高薪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②当前企业在追逐AI人才时常处于被动的状态 ‎③企业给予AI人才高薪是基于复杂的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大 ‎④当前解决AI人才供需矛盾主要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AI从业者的高薪是由其价值决定的,①说法错误;AI 人才供不应求,行业薪资将继续上涨,表明当前企业在追逐AI人才时常处于被动的状态,②符合题意;价值决定价格,企业给予AI人才高薪是基于复杂的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大,③正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当前解决AI人才供需矛盾主要依赖市场调节,④说法错误。本题选B。‎ ‎10.‎2017年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PPI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5.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种上涨态势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的积极传导作用是 ‎①劳动者就业增加 ‎②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 ‎③市场需求逐渐改善 ‎④企业盈利增加,生产规模扩大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③→①→④→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有利可图,生产规模扩大,有利于增加就业,就业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从而刺激消费需求,因此正确的传导路径是②→④→①→③,C符合题意;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应当先影响企业生产活动,A、B、D错误。故选C。‎ ‎11.下列选项对下表理解正确的是 ‎2018年10月我国的经济教据 项目 数额 同比增长了率%‎ 初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827122亿元 ‎6.9‎ 居民消费价格 ‎/‎ ‎1.6‎ 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 ‎366262亿元 ‎10.2‎ 全社会园定资产投资 ‎641238亿元 ‎7.0‎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974元 ‎7.3‎ 货物进出口总额 ‎277923亿元 ‎14.2‎ ‎①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不断优化 ‎②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③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消费的贡献率 ‎④消费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②项符合题意;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及增长率均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率,表明消费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④项符合题意;表格中各数据增长情况并未涉及对外贸易的结构问题,①项不合题意;由表格可知,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消费的贡献率,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 ‎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任务,下列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路径的是 ‎①实施《环保税法》——加大企业排污成本——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经济 ‎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减少重工业——发展低碳经济 ‎③转变消费观念——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坚持低碳生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实施定向降准——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绿色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实施《环保税法》,会加大企业排污成本,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中国,①项传导正确;转变消费观念,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坚持低碳生活,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③项传导正确;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要减少重污染工业,而不是减少重工业,②项说法错误;实施定向降准是货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是财政政策,实施定向降准并不能导致加大财政投入,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13.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结构性失衡,供给结构跟不上国内中等收人群体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导致经济循环不畅。为此,我国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下列有利于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的路径是 ‎①鼓励创新,增强活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 ‎③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深入研究市场变化→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A. ①→③→④→② B. ④→②→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③→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材料中“供给结构跟不上国内中等收人群体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可以看出,首先应该深人研究市场变化,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因此,④应排首位;要更好的的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就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让市场主体公平充分竞争,因此,②应排第二位;通过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让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市场要素充分涌流,能够鼓励创新,增强活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因此,①应排第三位;市场主体注重创新,活力增强,生产要素合理利用,劳动生产率提高,这有助于提高产品供给质量,从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③应排尾位,故正确的排序应该是④→②→①→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属于推导排序选择题。此类题一般由题干(题目要求)、备选内容和备选项(内容组合)三部分构成。其特点是要求学生把一些事件、现象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答案。此类题型可以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最常用的方法:“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选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14.我国从2017年以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强劲,适应消费升级的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最终目的 ②消费形成的需求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③生产决定人们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发展新兴产业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强劲”,说明消费形成的需求是生产发展的动力,②符合题意;“适应消费升级的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说明发展新兴产业需要考虑市场需求,④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最终目的,①排除;题干没有体现生产决定消费,③与题意无关。本题选C。‎ ‎15.国民经济稳定运行需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大致平衡。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下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经济数据中能计入我国社会总供给的是 ‎①全国出口164177亿元 ‎②全国进口140874亿元 ‎③全国粮食总产量13000公斤 ‎④全国固定资产投资635636亿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社会总供给的定义,出口是一国外需的表现,固定资产投资是国内投资需求的表现。所以①④不能计入我国社会总供给;进口形成一国的市场供给,粮食生产也是总供给的一部分。故选②③;正确选项为C。‎ ‎16. 某农业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合作社,整合散户。吸纳资金、土地、技术入股,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吸引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解决200多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这种模式 A. 完善了就业机制,扩大了就业规模 B. 用公司股份制代替了家庭土地承包制 C. 是农业先进生产力体现和标志 D. 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降低了经营成本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模式扩大了就业规模,但题中模式仅仅是部分地区农村的就业,并没有完善就业机制,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题中模式仅仅是经营方式的改变,并没有用公司股份制替代家庭土地承包制,我国农村仍然坚持家庭土地承包制,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题中模式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体现,但并不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模式整合散户,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降低了经营成本,故入选。‎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7.下表是2013~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①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 ‎②制造业的增加值呈现下滑趋势 ‎③科技投入转化率明显提高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贯彻落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表表明2013—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呈现上升趋势,且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说明科技投入转化率明显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贯彻落实,③④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①排除;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但制造业的增加值仍然是上升的,②说法错误。本题选D。‎ ‎18.2018年夏季,某私营企业正式推行积分制管理,将劳动纪律、产品质量、产品创新、工作进度、团队贡献等折算成一定积分,反映和考核员工的综合表现,并把各种待遇、福利与积分挂钩。材料中的积分制度管理 ‎①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的表现 ‎ ‎②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③体现了效率是公平的前提 ‎ ‎④坚持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没有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③与题意无关;私营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分配方式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④说法错误;某私营企业推行积分制管理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的表现,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①②符合题意。本题选A。‎ ‎19.甲、乙、丙、丁四人。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并有一项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乙是一日本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丙是某农贸市场个体经营户;丁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工作一年后,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人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和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 B. 甲和丁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C. 乙和丁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D. 乙和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答案】C ‎【解析】‎ ‎【详解】A:按劳分配的条件是在公有制范围内,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其工资收入是按劳分配,而将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的收入则属于按技术要素进行的分配;乙外资独资企业工作,其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获得的分配,A错误。‎ B:甲将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的收入则属于按技术要素进行的分配,丁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既然持股就说明是按生产要素分配,B错误。‎ C:乙是一日本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其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获得的分配;丁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既然持股就说明是按生产要素分配,C符合题意。‎ D:乙外资独资企业工作,其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获得的分配;丙作为个体经营户,其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获得的分配,D错误。‎ 故本题选C。‎ ‎20.知识产权,也成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知识产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②智力劳动者凭借其知识产权所获得的收益属于按劳分配 ‎③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他人的知识产品 ‎④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是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增强的内在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知识产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说明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同时说明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他人的知识产品,①③项说法正确;智力劳动者凭借其知识产权所获得的收益属于非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②项说法错误;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是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增强的外在动力,不是内在动力,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外观设计、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21.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万亿元,实际增长6.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实际增长6.5%,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据此可以推断我国( )‎ ‎①居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更趋于公平合理 ‎②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更趋消费拉动 ‎③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格局已经形成 ‎④财政收入的总量和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分析材料,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6.6%,不难看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说明分配更加公平,①入选。‎ ‎②:中等收人群体已超过4亿人,说明社会收入差距缩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这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动力,②入选。‎ ‎③: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格局的形成材料未体现,且与事实不符,③不选。‎ ‎④:在GDP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既受居民收入影响,还受企业利润影响,居民收入增加不必然带来财政收入的降低;事实上GDP在增加,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居民收入可能同时增加,④说法不当。‎ 故本题答案为A。‎ ‎22.201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同时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述政策对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合理的是 ‎①实体经济研发投入增加 ‎②降低实体经济增值税起征点 ‎③实体经济竞争力增强 ‎④产品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A. ①→③→④‎ B. ②→①→④‎ C. ①→④→③‎ D. ②→④→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出台有利于企业提高科研水平的政策,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可使实体经济研发投入增加,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产品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实体经济竞争力增强,①→④→③的传导顺序正确;降低实体经济增值税起征点,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与题干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不符,②排除。本题选C。‎ ‎【点睛】“推理排序”型选择题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选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一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23.当前我国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具有显著的前低后高特点,往往40%左右的预算资金要留到四季度支出,如无法正常支出,则在年末以节余、结转等方式留在国库、财政专户或者部门账户上,累计而成财政存量资金。对于财政存量资金,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出现财政存量资金意味着财政资金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②过多的财政存量资金削弱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 ‎③财政存量资金的增加是财政收入新常态的重要表现 ‎④应当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出现财政存量资金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故①错误;财政存量资金过多,意味着资金没有合理利用,会削弱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故②正确;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新常态应是指财政财政收入略低于财政支出,保持一定的财政赤字率,故③错误;财政存量资金过多,闲置没有利用是不合理的,所以应当盘活存量资金,故④正确。故选C。‎ ‎24.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但是机器人、无人机等人工智能产业与农村农业的结合,需要更多财政资金倾斜与支持。这表明依靠科技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 A. 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B. 更好地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 借助财政收入与支出来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平衡 D. 加大针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财政收入征收力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依靠科技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财政资金的倾斜与大力支持,‎ 这表明依靠科技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更好地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故B正确;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与依靠科技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没有直接联系,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这与借助财政收入与支出来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平衡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加大财政支出,扶持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的结合,促进乡村振兴,而D项强调的是增加财政收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5.赤字率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2017年我国赤字率或不低于3%,我国财政政策要适度扩大支出规模,调整支出结构,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①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需要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以拉动经济增长 ‎②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提高财政扶持的精准性 ‎③我国赤字率过高,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缩小收支差额以化解债务风险 ‎④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大,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可能得到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④:我国财政政策要适度扩大支出规模,调整支出结构,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这说明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提高财政扶持的精准性,财政赤字规模扩大,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可能得到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②④符合题意。‎ ‎①:本题考查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且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不能拉动经济增长,①错误。‎ ‎③:本题是扩大财政支出,调整支出结构,不是增加财政收入来缩小收支差额,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6.‎2018年7月1日起,我国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汽车整车关税降至15%,汽车零部件关税降至6%。受降低关税影响,汽车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也将相应降低.这一政策对我国进口汽车市场带来一定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用下列曲线图表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国降低汽车进口关税,会降低进口汽车的成本,从而降低进口汽车的价格,价格下降,需求增加,A符合题意;B表示进口汽车价格不变,需求增加,不符合题意;由于需求增加,我国进口汽车的数量将会增加,C表示进口汽车数量减少,不符合题意;D表示价格不变,供给减少,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27.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是 ‎①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②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高收入 ‎③坚持按劳分配,提高经济效率 ‎④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城乡的平衡发展,①符合题意;规范隐性收入,取缔过高收入,利于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但并不能直接推动不平衡的发展问题的解决,②不符合题意;“坚持按劳分配,提高经济效率”,主要是解决效率问题,不是解决不平衡的问题,③不符合题意;加强社会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平等地享有发展成果,满足美好生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解决不平衡问题,④符合题意。故选C。‎ ‎28.如表所示,航空公司通常会给预订时间早的机票较大折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北京至广州‎11月30日周四 ‎09:30→12:55‎ 昨日价格¥1910(全价)‎ 一周前价格¥1910(全价)‎ 两周前价格¥1012(5.3折)‎ 一个月前价格¥744(3.9折)‎ A. 机票折扣的目的在于乘客数量的最大化 B. 机票价格的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C. 预订机票早的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D. 航空公司预收机票款获得的投资收益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预订机票时间越早的乘客,选择其他出行方式的余地也越大,所以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航空公司通过较大折扣可吸引更多乘客预订机票,C正确;机票折扣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利润,A说法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市场调节的滞后性,B与题意无关;机票折扣越大,航空公司预收机票款获得的投资收益会降低,D说法错误。本题选C。‎ ‎【点睛】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29.乙国长期从甲国进口汽车,若今年甲国汽车行业政策性涨价5%,同时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升值3%。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两国间汽车贸易可能会出现的变化是 ‎①乙国从甲国进口汽车的成本增加 ‎②甲国在汽车贸易中依然有利可图 ‎③甲国向乙国出口的汽车数量减少 ‎④将倒逼乙国发展本国的汽车工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贸易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提供的价格及币值的变化幅度,可以判断出①③符合题意;甲国在汽车贸易中依然有利可图不属于两国间的汽车贸易可能会出现的变化,“依然”意味着没有变化,②不符合题意,排除;乙国发展本国的汽车工业,是乙国自身的发展,不是甲乙两国“汽车贸易”范畴,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0.设变量△m=P/q(P为流通中货币需求量,q为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M国2013年前三季度Δm在区间(0.5,1.5)间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Δm从0.5向1变动,说明该国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B. 若Δm从1向1.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加剧 C. 若Δm从0.5向1.5变动,说明该国从通货紧缩转为通货膨胀 D. 若Δm从1向0.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好转 ‎【答案】B ‎【解析】‎ ‎【详解】Δm=p/q,如果大于1,说明流通中货币需求量大于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即出现通货紧缩,如果小于1,说明流通中货币需求量小于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即出现通货膨胀。A观点错误,若Δm从0.5向1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压力增大;B观点正确,若Δm从1向1.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加剧;C观点错误,若Δm从0.5向1.5变动,说明该国从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D观点错误,若Δm从1向0.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膨胀情况好转;正确选项为B。‎ ‎【点睛】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31.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下列选项中与“我国决定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所用宏观调控手段相同的是 ‎①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②自2017年12月l日起,我国对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进行调整,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 ‎③国家认监委发布第一批实行水效标识目录,坐便器被纳入其中 ‎④环保部向济南等28个城市发布通知,对‎3月15日前未列入排查名单企业一律关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决定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说明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①不符合题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不符合题意,“自2017年12月l日起,我国对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进行调整,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③符合题意,“国家认监委发布第一批实行水效标识目录,坐便器被纳入其中”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④符合题意,“环保部向济南等28个城市发布通知,对‎3月15日前未列入排查名单企业一律关停”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故选:D。‎ ‎【点睛】宏观调控的手段。‎ 含义 内容 地位 经济手段 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汇率政策、税收政策等。‎ ‎①三种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②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是辅助手段。‎ 法律手段 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行政手段 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行政命令、行政指示、行政规章制度和条例。‎ ‎32.财政部、税务局《关于延续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有关税收政策》文件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对这一政策的影响推导合理的是 A. 增加居民的存款收益→调动居民的储蓄积极性→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B. 减少金融机构税赋→调动支农惠农积极性→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 C. 减少农户的贷款成本→拓展农户资金来源→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 D. 增加农村投资渠道→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人,免征增值税,并不能增加居民的存款收益,A错误。‎ B: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人,免征增值税,减少金融机构税赋,调动支农惠农积极性,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 ,B正确。‎ C: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人并没有减少农户的贷款成本,C错误。‎ D: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人并没有增加农村投资渠道,进而增加农户财产性收人,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 材料一 2015-2017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情况 年份 粮食播种面积(万亩)‎ 其中 粮食总产量(万亩)‎ 其中 谷物播种面积(万亩)‎ 谷物产量(万吨)‎ ‎2015‎ ‎170010‎ ‎143473‎ ‎62143‎ ‎57225‎ ‎2016‎ ‎169542‎ ‎141556‎ ‎61623‎ ‎56516‎ ‎2017‎ ‎168329‎ ‎139395‎ ‎61791‎ ‎56456‎ 注:﹙1﹚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谷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大麦和高粱等。﹙2﹚为了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2016年我国启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材料二 2018年1-9月我国粮食进口情况(数据包括绝对值和占比)‎ 材料三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大豆消费量几何式增长,但产量却没有出现实质性增加,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大。中国大豆总进口额高达9554万吨,金额397.4亿美元,其中从巴西进口大豆5092万吨,占45%,从美国进口3285万吨,占29%。同时,中国也是美国最为重要的大豆出口地,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7年美国出口大豆共计5300万吨,其中出口到中国3100万吨,占58%。2014-2016年中国每年平均从美国进口141.76亿美元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金额的64.9%。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战后,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进口关税。对此,中国加大从南美、加拿大等其他大豆主要产地进口大豆;同时扩大豆粕和其他杂粕进口,保证饲料蛋白供应;推广应用低蛋白饲料粮配方技术,在满足合理蛋白需求的同时,减少一部分大豆需求;调减国内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种植面积。‎ ‎(1)概括材料一、二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知识,概括中国解决大豆供应缺口的成功做法。‎ ‎【答案】(1)近年来,受国家粮食战略和具体政策的影响,我国的粮食和谷物播种面积略有减少,但粮食总产量保持基本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增强。2018年进口粮食中大豆占比最大,谷物基本自给,粮食安全战略进一步落实。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2)①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寻找大豆进口的替代国。②扩大大豆替代品的进口、保证饲料蛋白的供应。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通过新技术研发减少饲料企业对进口大豆的过度依赖。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国内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大豆供给。‎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生活》中大力发展生产力、贯彻新发展理念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涉及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分析设问,从概括信息的要求可知本题重在获取和解析信息;“概括材料一、二的经济信息”,要求找到两组材料的内在联系和共性;概括的规则是从具体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规律;此类问题的基本要求是做到一分为二、既看成绩又看问题。分析材料,材料一是一个二维表格,必须抓住表格中播种面积、产量等指标,再比较三年的数据变化并分析规律;利用表格的标题和文字注解丰富答题的角度;材料二是一个饼形图,需要从绝对值和占比两个角度分析总结,得出大豆进口在粮食进口中的地位;综合两组材料,明确“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对于大豆生产中的战略意义。‎ ‎(2)分析设问,本题理论限定范围是经济知识、比较笼统,从关键词“概括……成功做法”可知,本题题型是一道措施类主观题,不过需要从材料中概括;指向是“解决大豆供应缺口”。分析材料,“加大从南美、加拿大等其他大豆主要产地进口大豆”说明中国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寻找大豆进口的替代国;“同时扩大豆粕和其他杂粕进口,保证饲料蛋白供应”说明中国在扩大大豆替代品的进口、保证饲料蛋白的供应;“推广应用低蛋白饲料粮配方技术”说明中国积极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通过新技术研发减少饲料企业对进口大豆的过度依赖;“调减国内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种植面积”说明中国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国内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大豆供给。‎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1月5日 ‎,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在进口博览会汽车展区现场,斯洛伐克展位“会飞的汽车”成为“明星”,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该展品由Aeromobil科技公司生产,由超过40位工程师所组成的国际团队设计而成,涵盖超过40项专利,转换成飞行模式用时不超过三分钟,最高时速每小时360千米,续航里程达750千米。Aeromobil科技公司首席文化官StefanVadocz谈到,我们的潜在买家遍布全球,他们希望能在出行上提高效率,节约时间。我们想用新技术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的航空业也发展迅速,因此,“会飞的汽车”选择在进口博览会上进行亚洲首秀。来自深圳的国内企业宝能集团与Aeromobil公司签订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包括技术研发、销售渠道、产品国产化等一揽子协议。在这次签约之后就将启动“会飞的汽车”在中国的落地工作。‎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会飞的汽车”落地中国的原因。‎ ‎【答案】“会飞的汽车”落地中国是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②“会飞的汽车”产品技术先进,用新技术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满足消费者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的出行需求。③中国汽车市场广阔,航空业发展迅速,消费潜力大。吸引“会飞的汽车”在中国落地。④“会飞的汽”车与中国相关企业合作.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相关产品销售。⑤中国坚持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蕴通高科技含量的“会飞的汽车”落地中国,促进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对外开放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的知识”,设问是“分析说明‘会飞的汽车’落地中国的原因”。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材料中“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体现了“会飞的汽车”落地中国是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体现了中国坚持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蕴通高科技含量的“会飞的汽车”落地中国,促进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的潜在买家遍布全球,他们希望能在出行上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用新技术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体现了“会飞的汽车”产品技术先进,用新技术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满足消费者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的出行需求;“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的航空业也发展迅速”体现了中国汽车市场广阔,航空业发展迅速,‎ 消费潜力大,吸引“会飞的汽车”在中国落地;“来自深圳的国内企业宝能集团与Aeromobil公司签订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包括技术研发、销售渠道、产品国产化等一揽子协议”体现了“会飞的汽”车与中国相关企业合作,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相关产品销售。‎ ‎35.‎ 航天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等主要部门应用成果显著,在突发自然灾害救助、雾霾问题研究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让航天遥感技术走入寻常百姓生活,就离不开大规模的商业化。国务院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提出,支持民间资本开展相关增值产品开发、运营服务和产业化推广,实现遥感产业从国家主导建设向国家引导扶特转变、从国家出资并主管运营向市场化运作转型,全面激发遥感产业的发展活力,推动航天遥感产业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角度,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航天遥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 ‎【答案】①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相关产品的开发,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重视加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航天遥感产业可持续发展。‎ ‎②遥感产业从国家主导建设向国家引导扶特转变、从国家出资并主管运营向市场化运作转型,促进市场上各种资本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推动航天遥感产业可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航天遥感产业的发展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角度,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航天遥感产业可持续发展。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注意到的是本题要求的答题范围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次需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进行回答。材料中,遥感产业原来是国家主导建设的项目,现在向国家引导扶特转变、从国家出资并主管运营向市场化运作转型,民间资本可以进入,说明了通过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相关产品的开发,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重视加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航天遥感产业可持续发展。另外,市场上各种资本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从而可以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推动航天遥感产业可持续发展。‎ ‎【点睛】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知识的归纳 ‎1、是什么--内容。‎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公有制占主体,二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2、为什么----原因 根本原因: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具体原因: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3、怎么办----态度 ‎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6.近年来,某省政府针对出口型制造业自身存在的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大力推进坚持市场化方向的智能化改造,不断健全以企业为主导的改造机制,培育壮大技术市场化交易体系;此外,该省政府还通过加大财政补贴、落实各项减税政策、推动信货资源倾抖等措施激励出口型制造业进行技术升级。另外,该省出口型制造业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如贸易摩擦加剧、要素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传统外贸方式遭遇瓶预、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等,需要出口型制造业积极应对、妥善化解。‎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该省政府是如何推进出口型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 ‎【答案】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该省政府在出口型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坚持市场化方向,不断健全以企业为主导的改造机制,培育壮大技术市场化交易体系。‎ ‎②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该省政府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和落实各项减税等财政政策、推动信贷资源倾斜等货币政策激励出口型制造业进行技术智能化改造。‎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推进出口型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该省政府是如何推进出口型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材料“大力推进坚持市场化方向的智能化改造,不断健全以企业为主导的改造机制,培育壮大技术市场化交易体系”可知涉及答题要素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材料“省政府还通过加大财政补贴、落实各项减税政策、推动信贷资源倾斜等措施激励出口型制造业进行技术升级”可知涉及答题要素是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费扶贫是指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和服务,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这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可持续的扶贫机制。近年来。陕西省岚皋县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路径,架起了农产品走出大山的“金桥”:通过“线上+线下”。推出岚皋好产品;重视“转型+提升”,打造岚皋好品质;关注“文旅+生态”,提升岚皋好环境。如今,吉林人参、江西蜜橘等借力消费扶贫,成为各大电商平台消费者追捧的爆款,从而也带动了很多青年回乡创业。毕竟决定消费者能不能持续购买的,是产品的质量和特色。只有供需双方互惠互利,才能让双方都能得到实惠,使供需双方都有“消费扶贫”的意愿。大力发展消费扶贫,可以让农民看到自己产品的价值,为他们带来劳动脱贫致富的动力和尊严。更使东西部地区加强合作和交流,促进共同发展。从长远来看,消费扶贫比起“直接给钱”式扶贫,更能有效拓展扶贫的深度和高度,提升扶贫的质量和效率。当然。消费扶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流通不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消费扶贫为什么是一种可持续的扶贫机制,并就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提三条政策性建议。‎ ‎【答案】原因: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扶贫推动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和电子商务等新经济发展,为脱贫注入内生动力;②消费扶贫成分发挥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了产需对接,刺激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助推贫困人口脱贫;③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才是第一资源。消费扶贫带动青年回乡创业,不仅增加了就业,还为乡村振兴留住人才;④消费扶贫体现了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等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建议:①加强农村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业的发展;②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供给质量;③加强诚信建设,建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只要是结合材料围绕“三农”、从流通和质量角度、提出的政策性建议,均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消费扶贫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以陕西省岚皋县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路径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就业的意义、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诚信建设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消费扶贫为什么是一种可持续的扶贫机制,并就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提三条政策性建议。可分为两步解答。第一步,知识限定不明确,需要通过分析材料组织答案。“消费扶贫推动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和电子商务等新经济发展,为脱贫注入内生动力”,是因为消费是生产的动力;“陕西省岚皋县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路径,架起了农产品走出大山的‘金桥’;通过‘线上+线下’,推出岚皋好产品”,是因为消费扶贫成分发挥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带动了很多青年回乡创业”,说明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才是第一资源;“消费扶贫更使东西部地区加强合作和交流,促进共同发展”,说明消费扶贫体现了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等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第二步,针对“消费扶贫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流通不畅”的问题,要加强农村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业的发展;针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要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供给质量;要加强诚信建设,建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点睛】本题分为两步进行解答。第一步,属于原因类试题。此类高中政治主观题的设计往往是承上启下的,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的原因”等形式呈现。此类高中政治主观题题目要求往往包括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优越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的理论依据;“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地位、作用、意义、优越性、目标等;“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此事成为可能;“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回答此类高中政治主观题时应根据材料及相关设问要求给予回答。第二步,本题属于开放性主观题,考生围绕主题,按照试题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注意学科性、科学性。由于是写建议,也要注意可操作性。‎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