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3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3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试

专项微测三 收入与分配 姓名: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天津月考)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由此可知,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44 000元、26 000元 B.36 000元、19 000元 C.49 000元、21 000元 D.44 000元、11 000元 答案 D 解析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去年李某的家庭收入构成中,李某作为国企员工,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共36 000+8 000=44 000(元),其专利转让和房屋出租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共5 000+6 000=11 000(元)。‎ ‎2.(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骨干的一种权利。这些人员可以在一定期限内(通常为10年)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当股票价格上涨时,其将获得更多收益。对企业而言,这种激励方式(  )‎ ‎①实现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统一,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②使骨干员工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③可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④是为了拉大员工收入差距,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激励方式”强调的是效率,不是公平,属于初次分配,不属于再分配,故排除①‎ ‎,题干中的实施措施可能会拉大员工收入差距,但拉大收入差距不是目的,且收入差距拉大可能挫伤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故排除④;②③正确切题。故选C。‎ ‎3.(2017·山西五校联考)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指出,实施七大群体激励计划,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推出差别化分配激励政策。下列措施中符合文件精神的是(  )‎ ‎①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 ②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③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不是控制和缩小收入差距,②不符合题意;提高劳动报酬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④说法错误;①③有利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故选B。‎ ‎4.(2017·山东临沂一模)要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包括允许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措施,让他们各得其所。该政策意在(  )‎ ‎①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②适当拉开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③探索知识价值实现的有效方式 ④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A.①③ B.②④ ‎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 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可能会导致收入分配差距适当拉开,但适当拉开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是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②不符合题意;题干中的措施虽然也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但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侧重于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④不符合题意;①③正确切题。故选A。‎ ‎5.(2017·福建泉州质检)为应对严重的土地撂荒以及土地过于分散经营的问题,中央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土地“三权分置”的传导预期是(  )‎ A.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完善政策法规→放活土地经营权→确保经营主体收益 B.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提高生产积极性→引导农民返乡→缓解农村空心化 C.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现代农业 D.调整生产关系→赋予农户土地所有权→培育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为应对严重的土地撂荒以及土地过于分散经营的问题”说明C项正确;A项中的“确保经营主体收益”错误;B项中的“转移性收入”与三权分置无关,因为转移性收入主要是各种补贴和社会保障收入等;D项中的“赋予农户土地所有权”说法错误。‎ ‎6.(2017·山东泰安模拟)2017年,我国财政工作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下列属于合理财政措施的有(  )‎ ‎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下调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促进经济发展 ③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拉动经济增长 ④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公共财政支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国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减少税收,扩大财政支出,增发国债”,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国家投资,进而刺激经济增长,故①入选;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会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公共财政支出,以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故④入选;要减轻企业税负,必须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故②不选;③属于货币政策,不选。‎ ‎7.(2017·豫晋冀调研)‎ 右图库兹涅茨曲线表明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中国近年经济发展状况处于AB区间,要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AB区间转向BC区间,必须(  )‎ ‎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大财富蛋糕 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强调节,力促公平 ④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A.①③ B.②④ ‎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由AB区间转向BC区间,表达的含义是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收入分配越来越公平。①‎ 正确,做大财富蛋糕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②与题意无关,该措施不能促进公平问题的解决;③正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才能实现题意的目标;④属于分配政策的调整,减少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不利,区间转化的目标难以实现,不选。‎ ‎8.(2017·吉林普通中学调研)践行“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要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从分配角度看,下列有助于公平公正的有(  )‎ ‎①改革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 ②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③降低创业成本,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④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社会收入差距 A.①③ B.②④ ‎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收入分配公平不是指均等化,①错误;③不属于分配角度,排除;②④是从分配角度有助于公平公正的举措,符合题意。‎ ‎9.(2017·湖北八校联考)2017年元旦起,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新的财政补贴标准:补贴额度比2016年降低20%,地方财政补贴不得超过中央单车补贴额的50%。2017年至2018年,续航里程100公里至15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中央补贴为2万元;150公里至250公里补贴3.6万元;大于250公里为4.4万元。2019年至2020年中央及地方补贴标准和上限在2017年的基础上再降20%。这意味着(  )‎ ‎①政府在逐渐淡化财政的作用 ②倒逼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③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④新能源汽车长期涨价是必然趋势 A.①② B.②③ ‎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 材料表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标准逐年下降,是在通过财政作用倒逼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而不是淡化财政的作用,选②不选①;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但是随着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能源汽车价格应该是越来越低,选③不选④。‎ ‎10.2016年第二季度,我国减税降费政策进入落实阶段,6 000亿规模的“营改增”于‎2016年5月1日全面启动。“营改增”有利于(  )‎ ‎①维护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增加财政收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③促进社会分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④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是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不符合题意;“营改增”会减轻企业税收负担,进而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减少,②不符合题意;③④是“营改增”的作用,故选D。‎ ‎11.(2017·江西中学联考)‎2017年3月7日,新任财政部部长肖捷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设计和论证中,总的考虑是将部分收入项目,比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此外,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也有望纳入抵扣。这是继营改增、资源税改革之后的又一税改的重点。按照这一思路,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可能引发的传导路径是(  )‎ A.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国家税种结构→减轻公民税负负担 B.个人所得税改革→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C.个人所得税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个人所得税改革→增加困难家庭财产性收入→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 B 解析 个税改革增加抵扣范围,会使工薪阶层税收负担减轻,可支配收入增加,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B项符合题意;个税改革并没有改变税种结构,与健全社保体系没有关系,也没有增加困难家庭的财产性收入,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2.(2017·广东模拟)‎2017年5月12日,珠海市香洲公安分局对外通报,警方成功侦破“‎1.05”‎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该犯罪团伙虚开价税合计达100余亿元,是珠海建市以来最大的一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偷税行为 ②税收具有强制性,我国严厉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 ③材料体现了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材料启示公民要关注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A.①② B.①③ ‎ C.③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不法分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偷税行为,①当选;税收的强制性,要求我国严厉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②当选;③④与材料无关。‎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018·模拟预测试题)(28分)2016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7%,CPI同比上涨2.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 886元,同比实际增长6.5%。2016年前9个月,北京、上海、江苏等9个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10.7%。一些企业提出疑问: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是不是与“降成本”的大方向背道而驰?‎ 依据材料,分析我国现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否增长太快,并对材料中企业的疑问作出回应。‎ 答案 ①2016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5%,接近2016年上半年6.7%的经济增速。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跑赢CPI的上涨速度,是居民收入正常增长的底线,否则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生活水平将降低。(6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是让百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应有之义。2016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接近2016年上半年GDP增速,属于合理正常的增长。(6分)‎ ‎②从短期来看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对企业有利。(4分)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原则是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仍处于中高速增长的区间,城乡居民继续增收是大势所趋。(6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企业留住人才,提高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激励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形成竞争新优势。(6分)‎ 解析 本题包括两小问,第一小问要求分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否增长过快,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便可作出正确分析;第二小问实际要求学生分析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并不与“降成本”的大方向相悖,学生只要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原则、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等角度分析即可。‎ ‎14.(2017·河南百校联盟联考)(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总基调后,国务院又发文支持各地区在房地产税等方面探索创新,使房地产税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 材料 面对高温不退的楼市,社会资金加快向房地产业集聚,导致其他实体产业部门“失血”‎ 而失去发展动力。制定房地产税法,可以控制各类资金涌入房地产业,引导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流向创新创业领域。同时,征收房地产税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住房投资性需求,特别是投机性需求,保障居民居住需求,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和暴富心理;房地产税还可以健全地方主体税种,解决土地财政依靠土地出让金问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制定房地产税法对国家和居民的积极影响。‎ 答案 ①对国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分)推动创业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4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防范经济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4分)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地方税收结构,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财政收入来源。(4分)②对居民:引导居民科学理性投资;(2分)稳定住房价格,保证住有所居,改善居民生活;(3分)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鼓励人们通过劳动获取金钱,助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风尚。(3分)(学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解答本题,学生要注意从对国家和对居民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制定房地产税法对国家的积极影响,可结合材料信息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流向创新创业领域,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健全地方主体税种等内容总结答题要点;对居民的影响,可结合材料信息保障居民居住需求,抑制住房投资性需求,防止暴富心理等内容总结答题要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