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 新目标版
2019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30*2=60) 1. 2018年2月22日,上海孟某为“泄私愤”在微信群中发布不当言论,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其行为挑战民族底线,拿民族伤痕开玩笑,引发网友强烈愤慨。对此,公民应该( ) ①处罚挑战民族情感底线的败类 ②树立正确社会历史观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④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孟某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其行为挑战民族底线,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引起国人的巨大愤慨,这说明公民在使用网络发表观点时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既要照顾到中国人民的感情,又要遵守法律,同时作为公民应当树立正确的社会历史观,牢记国家的历史,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②③符合题意;①主体是国家,不是公民个人,排除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权利和义务二者不可分离,二者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的主体都是公民,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 过去,对非党员村组基层干部出现的廉洁问题,一直是纪委、监察局的“空白区”。某市监察委员会挂牌后,办案人员迅速瞄准一名违纪的非党员村主任,决定对该村主任进行政务立案,打响监委反腐的“第一枪”。可见,监察委员会的组建( ) A. 扩大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 B. 弥补了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不足 C. 履行了政府打击犯罪的职能 D. 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答案】D 【解析】 监察委员会成立之前,非党员村组的腐败未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治理,监察委员会成立之后,非党员村组的腐败问题纳入监察委治理职权范围,这说明监察委员会的组建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现的完善,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D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B材料未体现;C政府职能的主体是政府,监察委员会不能行使,排除。故选D。 20 【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第三章对于监察委员会的监察范围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下列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一)中国共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的公务员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人员;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3. 2017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明确提出,禁止歪曲、丑化、诋毁、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对实施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等行为依法追究治安和刑事责任。这些规定( ) ①完善了依法治国的制度安排 ②能强化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③为公民评价英雄烈士言论划定了法律边界 ④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二的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明确指出,禁止歪曲、丑化、诋毁、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对实施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等行为依法追究治安和刑事责任。这些规定能强化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为公民评价英雄烈士言论划定了法律边界,②③项符合题意;这些规定完善了依法治国的法律安排而非制度安排,①项与题意不符;这些规定主要为公民评价英雄烈士言论划定了法律边界,是公民必须坚守的行为底线,不体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4. 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唯有老老实实深入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准把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透,才能把中央精神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使各项工作缜密而务实地推进。根据材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意是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 ②调查研究创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 ③求真务实是政府的工作要求,调查研究是政府决策和工作的必要程序 ④党员领导干部要勇于任事,法定职责必须为 20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材料强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掌握民意,推动政府的科学决策,体现了政府的求真务实工作态度,①③符合题意;调查研究的主体是决策者和政府工作人员,而非人民,因此主体不一致,排除②;材料未涉及法定职责必须为,排除④。故选B。 5. 某市政府坚持政务公开,集中发布12幅惠民便民地图,覆盖教育、医疗卫生、空气质量监测等重点民生领域,实现1630所公办中小学、2042个医疗卫生机构、672家养老机构、3924个蔬菜零售网点等民生服务信息一站查询。材料表明( ) ①服务公开是政务公开的重要方面 ②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 ③加强舆论监督是政务公开的核心 ④严格依法行政是政府的基本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政府的宗旨,政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某市政府坚持政务公开,集中发布12幅惠民便民地图,覆盖教育、医疗卫生、空气质量监测等重点民生领域,表明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服务公开是政务公开的重要方面,①②符合题意。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④错误。材料侧重于政府坚持政务公开,自己接受群众监督,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 【点睛】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政府的性质必然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一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在履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能时,必然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就决定了政府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 6. 云梦秦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其中的《为吏之道》记载了“吏有五善”,一日忠信敬上,二日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为吏之道》的“五善( ) ①说明权力的行使应审慎、谦抑 ②说明公职人员应注重道德修养 ③说明自律是有效制约权力的关键 ④对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20 【解析】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实施必须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为吏之道》中的“五善”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的官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做到“忠义、敬上”、“廉洁奉公”、“办事要谨慎、妥当”、“思想境界要高”、“凡事谦虚礼让”,①②④符合题意;有效制约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7.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支持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和社会事业发展;属于县级以上政府事权范围的建设项目,不得要求乡镇安排项目配套资金。上述规定旨在( ) ①减少乡镇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②减轻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责任 ③提高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④改进乡镇公共服务投入机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这些规定目的在于改进乡镇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减轻乡镇政府投入上的负担,提高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③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这些规定并不能减少乡镇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也不能减轻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责任,而是减轻了乡镇政府投入上的负担,①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8. 最近,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表演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关闭一批价值导向严重偏差内容格调低俗、不具备运营资质的网络表演平台,封禁一批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网络主播这表明,我国政府( ) ①切实履行文化建设职能 ②始终坚持民主依法决策 ③全面强化社会管理职能 ④努力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20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实施必须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对人民负责为基本原则。材料中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表演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关闭一批价值导向严重偏差内容格调低俗、不具备运营资质的网络表演平台,这是我国政府切实履行文化建设职能,努力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①④适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选D。 9. 为了满足老旧小区居民对更高居住条件的需求,人大代表卫爱民连续几年提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建议。人大代表的呼声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北京市住建委在城区选择老旧小区试点,加装电梯,为很多老人解决了出行难题。这体现了( ) ①人大代表积极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②人大代表积极行使建议权和质询权 ③政府是人大代表的执行机关,接受人大代表监督 ④我国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老旧小区居民有更高的居住条件需求,人大代表将群众呼声反映给人大和政府,体现了人大代表积极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①项符合题意;人大代表的呼声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并由相关部门落实,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④项符合题意;建议权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②项观点错误;我国政府是同级人大的执行机关,不是人大代表的执行机关,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 【点睛】人大与政府(或司法机关)的关系。 (1)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政府(或司法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体现民主集中原则和对人民负责原则。 (2) 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人民监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 10. 民政部特利用3年时间,集中治理“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严厉惩治农村低保经办服务中利用职务便利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私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违法违纪问题,发挥农村低保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这一治理旨在( ) ①推行阳光政务,完善基层民主 ②坚持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 ③整顿工作作风,整肃职务腐败 ④维护群众利益,切实保障民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20 民政部治理农村低保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纪问题,旨在整顿工作作风,整肃职务腐败,真正发挥农村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维护群众利益,切实保障民生,③④两项符合题意;民政部的举措与推行阳光政务无关,也不是完善基层民主的举措,①项不合题意;民政部是政府部门,有行政权,没有司法权,②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 11. 当前,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为此,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并将建立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缓解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校外培训的需求。这是基于( ) ①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履行受教育权利 ②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③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需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②③项符合题意;享有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①项不合题意;教育部等四部门的做法说明了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而不是基于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需要,④项颠倒了因果联系,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12. 毛南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经30年扶贫开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77%减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27倍和40倍。这表明( ) A. 扶贫开发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B. 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 D. 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利益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历经30年扶贫开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77%减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27倍和40 20 倍,表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符合题意。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少数民族自力更生,实现本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A错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C错误。材料侧重于通过扶贫开发,减少了该县贫困发生率,实现了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点睛】 正确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民族平等;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民族平等不仅指政治方面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民族团结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团结,还包括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同繁荣。 1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 A. 艰苦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C. 不懈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B 【解析】 习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答案为B。 14.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党的领导下,某市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统筹推进政党协商、政府协商、社区基层事务协商、人民团体协商,从多个层面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协商民主( ) ①是加强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的必要前提 ②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③是推动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 ④既丰富了民主形式也拓展了民主渠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某市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从多个层面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表明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既丰富了民主形式也拓展了民主渠道,②④符合题意。①③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为C。 15. 备案审查是合宪性审查的一个重要方面。2017年1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20 31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17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体现了(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宪法的地位。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②错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17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体现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①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 16. 我国国家领导人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基于( )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法律赋予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故①②正确;③错误,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④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而非法律赋予的。故本题答案为A。 【点睛】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2)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治国 (3)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20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17.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前往青海、西藏八个地市州调研,通过和农牧民接触,细致调查,结合数据和实例为参加政协会议准备提案。十一世班禅的做法( ) A. 说明佛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 表明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 行使了政协委员对国家大事的决定权 D. 表明爱国宗教人士是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十一世班禅的做法,表明爱国宗教人士是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D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说法错误;B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决定权是人大的职权,政协委员不能行使,C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18. 中国和西方国家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对比 中国 西方国家 讲究“将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作共赢、计利当计天下利。 信奉人性自私、权利制衡、利益博弈,宣扬文明冲突、历史终结论、“修惜底德陷阱”论 对表中信息的正确认识是( ) ①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传承了崇德向善的中华文化基因 ②西方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经济政治根源 ③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征 ④西方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印证了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20 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我国历来崇德向善,秉承“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与我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关系的观点相一致,①符合题意。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西方文化中“信奉人性自私、宣扬文明冲突”与其“权利制衡、利益博弈”政治经济观点相一致,②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征,也不体现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 在国际关系史上,国际力量的分化组合,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结盟来完成的,而结盟几乎无一例外具有控制与反控制的不平等色彩和对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的排斥性、敌对性,因而很容易将世界带入对抗和冲突。下列做法能够打破这种传统逻辑的是 ( ) ①提高综合国力,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②扩大利益交汇点,构建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 ③重新修订国际法,发挥联合国对国际关系的主导作用 ④不搞亲疏远近,按照事情本身是非曲直判断和处理国际事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要打破控制与反控制的不平等色彩和对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的排斥性、敌对性这种结盟逻辑思维,应扩大利益交汇点,不搞亲疏远近,按照事情本身是非曲直判断和处理国际事务,构建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②④项符合题意;提高综合国力,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所带来的仍然是国家间的对抗和冲突,并不能打破这种传统逻辑思维,①项与题意不符;这种传统的逻辑思维的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如果不能铲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联合国就很难对国际关系起到主导作用,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组织结成同盟关系,这既是对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维护。 20. 有调查显示,许多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表示,不仅在于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在于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有两位外国歌手还根据自己行走中国的体验,创作了歌曲《I'm going to China》并走红网络。由此可见( ) A. 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B.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 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 【答案】A 【解析】 20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许多来华的外国人喜欢上中国,不仅是因为中国“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因为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这表明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属于文化塑造人生,BC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 【点睛】 区分文化丰富精神世界与增强精神力量。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强调优秀文化通过特定的环境或者一定的形式活动,使人的知识领域不断拓宽,思想水平不断提高。侧重于人的主观领域,强调人的主观精神感受;文化增强精神力量强调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主要表现为改造世界的精神状态。侧重于具体行动中文化转化为人们的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1. 随着“喜马拉雅FM”、“分答”、“得到”等内容付费平台不断涌现,内容付费领域向更多更丰富的细分领域扩展,内容付费理念获得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和接受。目前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3亿,阅读产业市场规模已达120亿元。这表明( ) A. 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B. 数字阅读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阅读权益,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C. 人们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拉动阅读产业不断增长 D. 数字阅读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目前我国数字阅读,无论用户规模突破还是阅读产业市场规模都达到一个相对高的程度,说明人们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拉动阅读产业不断增长,C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内容付费理念获得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和接受,表明人们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不体现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的是付费阅读,不是公益性文化事业,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数字阅读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22. 中国和西方国家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对比 对表中信息的正确认识是( ) 20 ①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传承了崇德向善的中华文化基因 ②西方对国际关家的理解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经济政治根源 ③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征 ④西方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印证了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从中国和西方国家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上看,中国人历来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作共赢,计利当天下利。其对国际关系的理解是由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条件所决定,传承了崇德向善的中华文化基因。而西方信奉人性自私,利益至上,权力制衡,他们对国际关家的理解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经济政治根源,①②项符合题意;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并不体现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征,③项与题意不符;西方对国际关系的理解有其经济政治根源,但并不体现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3. 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这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 ) ①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③扩大国际影响力必须要大力发展文化 ④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 20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这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扩大国际影响力,③④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①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24. 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 A. 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 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 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信中国》展示的不仅是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更是让信仰形象站起,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这表明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正确且符合题意;B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说法错误,错在“主要”;书信承载的历史不一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D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可,解答时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得出正确选项。 25. 两块幕布、两顶帐篷……乌兰牧骑队员通过自编自演的短小精悍、农牧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向农牧民宣传党和国家政策。乌兰牧骑自成立以来,累计行程110多万千米,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30多万场,创造了内蒙古文化发展史的奇迹。乌兰牧骑能创造文化奇迹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借助现代传媒手段传递正能量 ③深入生活,坚持为人民创作的本色 ④致力于文化内容的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据题意可知, 20 乌兰牧骑能创造文化奇迹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深入生活,坚持为人民创作的本色,致力于文化内容的创新,创作了农牧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③④两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①项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借助了现代传媒手段,②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 26. 在现代社会,把孝悌与博爱、个人与社会、情感与理性、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对儒家的仁爱精神作出创造性诠释和创新性发展。这就要求( ) ①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批判性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④彰显中华文化的个性和特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结合时代对儒家的仁爱精神作出创造性诠释和创新性发展,这就要求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性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②③项符合题意;对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而是批判继承,推陈出新,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如何对待传统文化,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27.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代称为琴,近代为区分琴与西方乐器中的琴,因此添加“古”字,称之为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艺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琴被列入“非遗”,是基于( ) A. 保护古琴—民族文化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 B. 保护古琴—中国传统文化标志—研究中国文明演进—传承民族文化 C. 保护古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 D. 保护古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人类文明重要标志—民族文化交流 【答案】C 【解析】 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遗”,是基于保护古琴文化,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C符合题意。民族情感集中表达的是民族节日,不是文化遗产,A 20 表述错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是传统建筑的继承,B表述错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文字,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28. (原创,容易)2018年4月24日,在湖北宜昌考察的总书记习近平饶有兴致地听了几位村干部唱起用当地的渔鼓调填词的《党员公约》。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党员干部把党的作风和纪律要求牢牢记在心中,得到总书记的称赞。这里的“渔鼓调”( ) ①是当地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代表着当地社会独特的文化标识 ③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④是当地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呈现一定的区域性。材料中的“渔鼓调”代表着当地社会独特的文化标识,“渔鼓调”是三峡区域的民间说唱艺术,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②③正确;①错误,因为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是实践;④不选,因为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故本题答案选D。 29. “年俗复兴——中国门神展”2018年新年在山西晋中平遥电影宫开展,该展由当日揭幕的平遥电影宫和中国原创品牌、台湾传统民间文化研究者汉声共同合作。该展集中展示了融入当代美学观念的门神、年画、皮影艺术,并邀请民间皮影艺术家,于展览期间进行完整的传统皮影剧目表演,为观众带来“新年俗”体验。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③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化发展 ④展会是现代文化传播根本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该展览了传统的皮影剧目,说明皮影艺术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化,同时融入当代美学观念的门神、年画、皮影艺术,说明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时而变,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①符合题意。该展览展示了门神、年画、皮影等这些,属于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②符合题意。故选A。 30. 2017年,中国文化频频走出国门,在文学、戏曲、影视、出版、考古领域斩获颇丰,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多彩的中国。探索多样的合作模式、借助丰富的内容形式、深入挖掘其内在精神,正成为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鲜明特点:中国文化走出去能够( ) ①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20 ②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彰显文化多样性,固化各民族的文化个性 ④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实现各民族文化趋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中国文化走出去能够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错在“固化”;④说法错误,错在“趋同”;故本题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每题1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8日在海南博鳌举行,本次年会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国共同商量来办。”回忆起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重要演讲.有识之士不禁为他的高瞻远瞩而赞叹。在机遇与风险并存、开放与封闭对抗的世界大转折关头,习近平主席的思想和理念凸显出时代意义、世界格局、中国气派。我们相信中国主张、中国政策将会对世界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世界各国为什么要做到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并简要说明我们相信中国将会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信心来源。 【答案】(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只有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相互补台,才能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间虽然存在利益差别和对立,但也存在共同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2) 20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解析】 此题考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中国与联合国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世界各国为什么要做到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并简要说明我们相信中国将会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信心来源。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从设问的指向性看,此题一共两小问。第一小问要求分析世界各国为什么要做到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属于原因类的主观试题;第二小问要求简要说明我们相信中国将会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信心来源,属于原因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第一小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只有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相互补台,才能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间虽然存在利益差别和对立,但也存在共同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第二小问: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某贫困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决克服一些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和惯性,坚持“扶贫必先扶志、脱贫必先脱懒”的工作思路。定期举办脱贫励志报告会,邀请脱贫户的典型代表讲述各自艰苦的“创业史”与“致富经”;在贫困村广泛开展一系列活动,努力营造“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社会风尚,激励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激发了他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精气神,实现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人们争先恐后致力脱贫。 该县提出了“扶贫要扶智,治穷要治愚”的口号,根据当地实际,着眼市场需求,围绕金银花、油茶、生猪、山羊等十多个产业,采取专家授课、现场培训、技术承包、“农家课堂”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拥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意识与能力的现代农民,他们依靠科技开拓了致富门路。针对市场热门需求组织就业培训。政府通过建立教育奖励扶助基金,加大对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力度,切实关心特殊困难群体的教育问题,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县脱贫攻坚措施所彰显的文化作用。 20 【答案】(1)①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过程中所激发的精神,是推动贫困地区走向繁荣富裕的精神动力。 ②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精气神,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对贫困学生教育资助,为脱贫致富提供了智力支持。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该县农民通过培训获得的技术、技能,推动了农村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 (考生若答“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等,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作用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该县脱贫攻坚措施所彰显的文化作用,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解答此题需要详细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努力营造“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社会风尚,激励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这表明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激发了他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精气神,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对贫困学生进行教育资助,这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可以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该县农民通过培训获得的技术、技能,推动了农村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这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6 年中国正式启动了传统村落调查活动,同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甄选工作也正式开始。这将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意义重大而深远的事件。 我国拥有7000年农耕文明史,全国各地遍布着各具地城与民族特色的古村落。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地城、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村落,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有效保护、深入研究幸存于世的形式与类型丰富、地城与民族特色突出、历史文化信息承载厚重的古村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的文化意义。 【答案】① 20 传统村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传统村落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保护传统村落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只有保护好传统村落,才能更好的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的文化意义。 本题要求的知识面较为宽泛,根据对设问的审核,结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可划定所用知识范围。本题中要求说明我国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的文化意义,可确定文化生活知识为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结合材料逐层说明。 【点睛】明确设问的答题指向。要弄清设问究竟是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是要求回答“怎么办”。如果是要求根据材料归纳问题、道理、启示或者要求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某一知识等,则是要求回答“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运用某个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则是要求回答“为什么”;如果是要求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探讨措施、提出建议等,则是要求回答“怎么办”。 34. 古诗词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知识。通过诵读、理解这些经典作品,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古代先贤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生活原则和道德理念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运用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分析弘扬古诗词的积极作用。 【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可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诵读、理解经典,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积极地作用。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加强经典教育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优良传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 【解析】 20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运用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分析弘扬古诗词的积极作用,知识限定明确,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根据考查方向,结合题中材料,学生可以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具有继承性等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的角度分析,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可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其次,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诵读、理解经典,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积极地作用。最后,从传统文化继承的角度分析,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加强经典教育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优良传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 【点睛】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的加以改造或剔除。 2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