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一五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市一五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 ‎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C: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C符合题意。‎ ABD: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就已经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ABD不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2.2019年春节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火了!影片幻想了由于人类破坏自然导致气候恶化,地表已经无法住人,为了人类的生存,全球科学家们共同努力为地球安装了行星发动机,让地球逃离太阳系泊入比邻星轨道。从哲学角度看,影片中的这个情节 ‎①展示了人类的伟大,人定胜天 ‎②表明人在规律面前能有所作为 ‎③启示人类可趋利避害创造联系 ‎④警示人类要敬畏世界的物质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哲学角度看,影片中 这个情节警示人类要敬畏世界的物质性,保护自然环境。同时表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建立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具体联系,②④项符合题意;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人定胜天”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①项说法错误;让地球逃离太阳系进入相邻星系轨道,启示人类可趋利避害建立联系的具体形式,但不能创造联系本身,因为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3.2019年4月2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决定,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这一决定 ‎①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统一②表明事物运动是有条件的 ‎③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④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这一决定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①④符合题意。‎ ‎②:事物的运动是无条件的,②说法错误。‎ ‎③: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办法,但其技术运用极具争议,这不仅是因为基因的变化会传给后代并最终有可能影响整个基因库,更重要的是基因编辑可能衍生出一系列棘手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难题,因此,许多国家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制定了相应的伦理、法律规范。人类严格控制基因编辑行为是基于 ‎①客观事物是变化的,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②人的实践活动应当遵循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③科学研究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往往是对立的 ‎④科学研究必须关注事物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基因的变化会传给后代并最终有可能影响整个基因库,更重要的是基因编辑可能衍生出一系列棘手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难题,说明事物的属性和功能具有确定性,①错误;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即合规律性;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即合目的性。②正确;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③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正确。故选D。‎ ‎5.历代文人都爱吟咏菊花感物喻志,先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与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不解之缘,又有“耐寒惟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赞美菊花能凌厉风霜而不凋的坚强品格;更有“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菊花”更是化身为千千万万的底层人民,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怒放的顽强生命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愤愤不平,要做“青帝”让菊花桃花一起春天开放。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古诗中“菊”所幻化出的人性品格是诗人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所构思的产物 ‎②菊花被赋予了高尚的人格意象,说明意识可以独立存在于物质载体之外 ‎③“菊”化身底层人民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艺术加工再现 ‎④传承“菊”文化所蕴含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②:都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物质决定意识,①②错误。‎ ‎③:对菊的感悟是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加工,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③正确。‎ ‎④:感物喻志的古诗中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值得传承学习,④正确。‎ 故本题选D。‎ ‎6.“树上结两瓜”这原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变成了现实,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两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这表明 A. 客观规律可以被人们创造和改变 B. 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所不能的 C.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D.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战胜自然规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A错误,“被人们创造和改变”说法错误,违背规律的客观性;‎ B错误,“无所不能”说法错误;‎ C正确,材料所述的“树上结两瓜”的事例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D错误,“战胜自然规律”说法错误,违背规律的客观性;‎ 故选C。‎ ‎7.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动。”这说明了 A. 运动是永恒的和相对的 B.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 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该题是对诗句蕴含的哲理的思考,抓住诗句的关键字眼,对应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动中见静,似静实动。在这里船与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船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因此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正确;A说法错误,运动是绝对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C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说法错误。故此题选B。‎ ‎【点睛】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朴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客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8.“时间去哪儿了?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点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一个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 ‎②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③承认时间的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会陷入诡辩论 ‎④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题意表明人们从时间的流逝和静止中感悟到亲情、幸福,获得了成长的体验,更能从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只承认时间的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会陷入诡辩论,②③④适合题意;并不是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才能感受亲情,故①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9.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造纸业摆脱了脏、乱、散的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  )‎ ‎①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 ‎②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事物能否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说法绝对,①错误。‎ ‎②:“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 这说明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②正确。‎ ‎③:事物的发展并不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③错误。‎ ‎④:该省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0.冬季是我国北方灰霾暴发高发期。中科院启动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科技专项,组织多家单位共同对大气灰霾追因溯源。5年多过去了,专项首席科学家近日表示,虽然对灰霾的控制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灰霾的暴发,比如二次颗粒物暴发增长致靈的机制等,仍还有许多科学问题没有解决。这说明 ‎①必须正确掌握灰霾形成和运行规律才能着手解决灰霾问题 ‎②正确认识灰霾形成和运行规律是利用规律、有效控制灰霾的前提 ‎③灰霾形成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灰槿成因机制是一个长期过程 ‎④人们只能永远处于不断接近灰霾成因真理的过程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虽然对灰霾的控制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灰霾的暴发仍还有许多科学问题没有解决。这说明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正确认识灰霾形成和运行规律是利用规律、有效控制灰霾的前提,认识具有反复性,灰霾形成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灰槿成因机制是一个长期过程,②③适合题意;①说法是不科学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同时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我们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11.“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A. 运动具有相对性,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 D.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运动的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B:“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意思是:人的一生少年时光怎能长久呢,即便是浪涛翻滚的大海也有变为农田的那一刻,说明运动是绝对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望梅止渴,心灵手巧”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B正确。‎ ACD:三项均错误,ACD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引言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此题型与一般材料型选择题的不同点在于题干的内容引用了某人、某著作中的论断或论述,其它特点均等同于一般材料题。解题方法:要解好这类题型,必须在平时扩大知识面,加强古诗、古文的修养,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反复阅读引文,能清其原意,准确把握题干的规定性,切忌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分析选项时,先运用排误法,然后将观点正确的选项与题干对照分析,找出其内在联系,选出正确答案。‎ ‎12.隆冬季节下一场大雪合民心顺民意,既有利于除霾杀菌,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2018年的第一场雪啥时候能来,天气预报说是明天,预报能准吗?我的心在等待……你的观点是 A. 运动是绝对的,天气瞬息万变,谁也不可能预报准确 B. 人们在把握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能推测未来 C. 人类意识具有能动性,预测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D. 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不可能准确预报 ‎【答案】B ‎【解析】‎ 天气是可以预报准确的,A项不选;人们在把握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能推测未来,B项正确;预测未必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C项不选;天气是可以准确预报的,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13.《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 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B. 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C.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BD ‎: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脱离社会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的意识可以预见未来,ABD项错误。‎ C:《三国演义》创作时期没有枪炮,故《三国演义》里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时期没有现代的互联网、高尔夫。故《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表明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故C正确。‎ 故本题选C项。‎ ‎14.北京、上海、南昌等地火车站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进站”仅需3秒;深圳铁路警方组成“机器人警察编队”,为春运保驾护航;12306官网开发图形验证码,定向锁定“黄牛”……2018年春运,“人工智能”成了关键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②作为新的实践主体,人工智能的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虽然与人一样具有意识,但人工智能最终要受制于人 ‎④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人工智能的发展,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人是实践的主体,人工智能不能作为实践的主体,人工智能的活动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不具有主动创造性,②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工智能没有意识,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15.“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对荷花的描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③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知识能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朱自清将荷花描写成舞女的裙,描写成刚出浴的美人,从哲学角度来看,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知识能力,①④正确。‎ ‎②:“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的表述错误,排除②。‎ ‎③: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意识形式的差异性,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6.《极简人类史》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尽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中,人类仍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种之一。在近40亿年里,我们是第一个能将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材料说明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②人类的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 ‎③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④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主观活动产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说明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客观过程,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客观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7.“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 ‎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根据题意,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①④符合题意。 ②:立足该地实际,提出具体发展思路,②表述错误。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③表述错。 故本题选B。‎ ‎18.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根据竹材的自然形态,删繁就简,衬托出竹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寓意,作品遂为文人所接受,并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艺术财富。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竹雕艺术来源于人脑,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竹雕艺术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竹雕艺术是纯意识构建的联系,体现创作的主观性与物质性的统一 ‎④竹雕艺术展现了人类的想象力,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意识的作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此题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准确把握题意。根雕艺术来源于客观物质,不是来源于人脑,根雕艺术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故①错误,④正确;根雕艺术是艺术家发挥主动创造性,将天然美与创造美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根雕艺术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故②正确;联系是客观的,“艺术是意识建构的联系”表述错误,故排除③。故选B。‎ ‎19.古典名句,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讲话中引经据典,寓意深刻。以下对习总书记所引经典名句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 ‎①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部分影响整体 ‎③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要处理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由足够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多远,他最终都能到达。穷山距海,也不能限制,表明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故①符合题意;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指聚集众人的力量和智慧兴办事业, 就没有不成功的,集思广益来做事情,没有什么不可以成功的,表明部分影响整体,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故②符合题意;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的意思是大鹏之所以能飞,不是只靠一只翅膀能行的,马跑的快也不是一只足就能够可以的,强调要将众人的力量和在一起,整体离不开部分,故③错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每天不间断地更新,表明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 ‎【点睛】诗词名言(成语俗语)类选择题在哲学试题中比较常见,对诗词名言(成语俗语)的理解把握要结合语文知识,借助文言文阅读,努力古文阅读、诗文名言鉴赏能力,还要求对哲学的原理熟练理解与把握。‎ 解题策略 解答诗词名言(成语俗语)类选择题,要注意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具体方法如下:‎ 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解答时,考生需综合提炼题干材料所蕴含的主旨,宁依据此主旨,对接题肢中国的基本理论点,选择相符合的题肢。‎ 排除错误选项,就是针对题干中的名言警句,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或绝对化臆想的题肢加以排除。‎ ‎20.“凡尔纳计划”是指由百度发起,邀请百度尖端科学家及国内外知名科幻作家加入,通过结合百度的尖端技术与科幻作家的神奇想象力,在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的实验项目。该项目致力于让科技更具想象力,将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未来科技变成现实。材料表明(  )‎ ‎①意识独特的反映形式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 ‎②想象力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目的、有选择的 ‎④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进行的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该选项表述本身错误,意识独特的反映形式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①排除。‎ ‎②:“决定作用”的表述错误,想象力不能起决定作用,排除②。‎ ‎③④:由百度发起的“凡尔纳计划”,通过邀请众多顶尖科学家共同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验项目,致力于将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未来科技变成现实,这说明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目的、有选择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进行的,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A。‎ ‎21.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长期被认为是脯部病变引起的,但最近研究发现,它可能源于肠道细菌,证据显示,随着肠道细菌控制食欲,通过迷走神经影响大脑,改变大脑结构,这一发现为探索帕金森病发病源及其诊疗方法提供了新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治疗疾病的需要推动对病因的认识变化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病变的人脑产生了错误的意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真理中的错误成分 ‎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对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要进行具体分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探索帕金森病发病源新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治疗疾病的需要推动对病因的认识变化,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对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要进行具体分析,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人脑与帕金森病发病的联系,不体现病变的人脑产生了错误的意识,②项说法错误;真理中并不包含错误成份,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真理和排除错误,而不是发现真理中的错误成分,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22.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可以亲口尝一尝;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却万万不能试一试。《本草纲目》上写得清清楚楚:“砒,大毒也”。这表明 A. 获得认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 B. 任何认识都是在直接接触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 C. 来源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比来源于书本的知识可靠得多 D. 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有的认识来源于书本 ‎【答案】A ‎【解析】‎ 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可以亲口尝一尝;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却万万不能试一试。《本草纲目》上写得清清楚楚:“砒,大毒也”。这表明获得认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A项符合题意;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不是任何认识都是在直接接触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B项说法错误;无论亲身实践的认识还是来源于书本的知识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不存在谁更可靠的问题,C项说法错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两种。‎ ‎23.狼曾经是令人憎恶和害怕的,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但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现在,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 ‎①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②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真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 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随着生存环境恶化,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表明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由“狼曾经令人憎恶和害怕,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到生态环境恶化后,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表明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故选C。‎ ‎24.2018年上半年,我国科研人员从针灸治疗哮喘中获得灵感,首次发现并验证了一个支气管哮喘治疗靶标,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思路,相关成果已作为封面文章刊登在国际学术杂志期刊《科学·转化医学》上。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的成功取决于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尊重医学规律是新药研发思路发现的前提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④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科研人员从针灸治疗哮喘中获得灵感,首次发现并验证了一个支气管哮喘治疗靶标,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思路,表明尊重医学规律是新药研发思路发现的前提,同时说明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人们可以正确地认识事物,②④项符合题意;科学实验的成功必须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并不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①项说法错误;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25.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了 ‎①任何真理都有与客观事实相符的属性 ‎②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真理。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因此任何真理都有与客观事实相符的属性,①正确。‎ ‎②: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②错误。‎ ‎③: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这说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正确。‎ ‎④:实践是真理发展的动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26.两条小鱼遇到一条大鱼,大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一条:什么是水?……不少人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 认识具有无限性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认识具有反复性 D.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认识具有无限性指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指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材料中有些人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却不知道水是什么,没有体现对水的认识是否存在曲折性、也未体现对水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AC不符合题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而材料侧重意识的反作用,B不符合题意;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材料中的人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从而选择性的无视了“水”的存在,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D符合题意。故选D。‎ ‎27.2013年,一位医学专家使用塑料3D打印出第一颗坪坪跳动的“心脏”;2019年,以色列一科研团队人员使用人体组织3D打印出的“心脏”,不仅有细胞、心室和心房,还有纵横交错的血管。当然,该技术离临床应用还有较远距离。3D打印“心脏”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一 ‎②渐进的量变会引起质变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3D打印“心脏”的历程表明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体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②与题意不符。‎ ‎③:材料没有涉及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28.瑞典古生物学家雅尔维克曾用化石连续切片方法研究得出结论:总鳍鱼类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动物祖先。这个观点一度被视为权威结论写进教科书。然而,他的学生——中国科学家张弥曼,在用化石连续磨片方法还原“杨氏鱼”后发现:老师的观点错了。张弥曼的较真,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新观点,推动人类对生物进化史的认知进入新阶段。从认识论角度看,这说明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实践中的发展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④张弥曼的理论才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材料中提到张弥曼再次用试验方法,验证了她的老师理论的错误。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符合题意。‎ ‎②:张弥曼不断的实验、实践,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发展,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没有说明张弥曼与她的老师所处的主客观条件不同,③不符合题意。‎ ‎④:张弥曼的理论是否正确还未可知,④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A。‎ ‎29.5G首次“试水”在线远程庭审。2019年3月1日,基于5G网络4K超高清音视频传输实现三方信息同步,广州互联网法院在线对一起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公开审理并当庭达成调解协议。这说明 A.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B. 人们可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新的联系 C. 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联系 D. 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基于5G网络4K超高清音视频传输实现三方信息同步,广州互联网法院在线对一起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公开审理并当庭达成调解协议。这说明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D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客体发生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A说法错误;人们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而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新的联系,B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创造,C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0.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从哲学上看,这告诉我们 ‎①联系具有必然性,要利用事物间的固有联系推动两岸发展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 ‎③规律具有不可违抗性,要顺应两岸统一大势谋求国家统一 ‎④“一国两制”是符合最广大中国人民利益的正确价值选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材料没有涉及联系具有必然性,而是表明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利用事物间的固有联系推动两岸统一,①不符合题意;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这表明真理具有客观性,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②符合题意;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这告诉我们规律是客观的,要顺应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谋求国家统一,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一国两制”,也就没有涉及“一国两制”是符合最广大中国人民利益的正确价值选择,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非选择题 ‎31.以文化为媒,讲中国故事。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处处点亮文艺之光。‎ 历史经典连连看:《永不消逝的电波》、《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舞台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等元素,再现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文创产品吸眼球:来自全国的 705 家文化机构携 1169 个演艺作品及 5757 种文创产品参展,历时 4 天的文创产品博览会,吸引了 5 万多人次观众参观,文创产品现场销售及签约额达 3400 多万元,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文艺作品接地气:为办好这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艺术节组委会提出了“十百千”的目标和计划,即“十万观众进剧场,百万观众在现场,千万观众在线上。”在积极推动艺术节的优秀作品进剧场进展览馆的同时,还走进社区、校园、商场、公园、部队开展各种惠民演出活动。‎ 科技助力广传播:本届艺术节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极大提升了艺术节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网络直播首次全流程介入艺术节,31 台剧目 18 次移动端直播点击量近 1420 万人次,22 场全剧网络直播点击量 5270 万人次,直播总点击量近 6700 万人次。“云上群星奖”专题总访问量 4428.5 万人次。‎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典范案例。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答案】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艺术节的精品力作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遵循艺术创作规律。‎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艺术节节目借助科技广为传播,提高了艺术节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真正创作出讴歌时代、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以文化为媒介,讲述中国故事,点亮文艺之光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材料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舞台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等元素,再现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故可以从尊重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本届艺术节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极大提升了艺术节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故可以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本届艺术节真正创作出了讴歌时代、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故可以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2.‎ ‎ 北方某县地处城市边缘的山区,山多地少,长期以来只从事单一的粮食种植业,越种越穷。近几年来,他们把党的富民政策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山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县政府组织农科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本地实际,一方面修筑公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另一方面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教会农民科学种植,发展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生产,对蔬菜进行真空保鲜包装,销售到周边大中城市,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又聘请科技人员,引进高新技术办起了蔬菜、药材加工厂。为了使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组织起上万人的专业销售队伍,该县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能够脱贫致富的原因。‎ ‎【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县农民从当地当时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把党的富民政策同本地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本地的实际,修筑公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反季节蔬菜和中药材,发展当地经济。‎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该县以党的富民政策为指导,对农民进行培训,走上了致富之路。‎ ‎(3)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该县充分研究市场,深层加工,组织销售等,都是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方某县脱贫致富为话题,考查学生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解,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该县能够脱贫致富的原因。解答此类题,我们应注意:一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明确设问方向和范围。二抓住要点,运用课本知识结合社会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做到内容清楚、言简意赅。三要利用题中有效信息,紧扣知识点多角度分析。“探究世界的本质”指的是唯物论的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等。然后,我们再依据材料,选择回答角度。材料强调北方某县脱贫致富的哲学依据,可结合其具体做法得出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33.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该思想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体现时代潮流、引领时代前进的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重大理论的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新思想新战略。‎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 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并随着实践的深入、时代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作用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的。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三个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新思想新战略。‎ ‎②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 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并随着实践的深入、时代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研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