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卷·2018届安徽省望江县文凯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安徽省望江县文凯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 2015年2月10日,来自广东中山的侨资企业——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来到韶关市新丰县第一小学,举行“关爱学生安全、共筑平安校园”的爱心捐赠活动,向当地学校赠送100套“校园安全应急包”。这些“校园安全应急包”( ) A. 是商品,因为有使用价值 B. 不是商品,因为没有用于交换 C. 是商品,因为有价值 D. 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 【答案】B 【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材料中的“校园安全应急包”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是“捐赠”而不是用于交换,因此不是商品,故B选项符合题意;A、C、D判断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准确理解商品的含义: (1)前提: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凡是不属于劳动产品的都不是商品。如:自然状态的阳光、水、氧气等。 (2)关键: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否则就不是商品。如: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如果只用于自己消费,而不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反之则是商品。 2. 在下列表述中,正常情形下会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增加的是( ) ①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②替代品的价格上升 ③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④消费者收入增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商品价格下降,人民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替代品价格上升,对替代品的需求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会增多;互补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人们的收入增多,消费量会增加。由此可见,选项①②③④符合题意;B、C、D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怎样提高消费水平: (1)国家:①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提高就业率,从而增加居民的收入,从根本上提高消费水平;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③积极调整完善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④加强宏观调控,采取措施稳定市场物价。 (2)企业:①积极关注市场需求,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3)个人: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依靠自己的知识、技术、资本等因素获得更多的收入;②做理性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最根本的是( ) A. 依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B. 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C. 坚持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就业政策 D. 搞好计划生育,控制劳动力总量的增长 【答案】B 【解析】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就业,最根本的是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故B选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根本”这一要求,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4. 经济学家经常告诫投资者,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一投资理念强调了投资的( ) A. 流动性 B. 灵活性 C. 风险性 D. 收益性 【答案】C 考点:投资理财的选择 5. 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其中,财政赤字指的是当年( ) A. 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B.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C. 财政支出大于税收收入的部分 D. 财政支出大于债务收入的部分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故B符合题意。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A指的是财政盈余,故排除。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债务收入,故C、D说法错误。 考点:财政收入与支出 6. 山东“问题疫苗”事件始于2016年的3月11日,由山东一个原本在医院药剂科当科长的庞某,下海后非法经营人用疫苗,涉案价值5.7亿元人民币,而她经手的疫苗,全部未经冷藏就销往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等24个省市。我们要杜绝今后此类事件的再次重演就必须( ) A. 重视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B. 加强消费者诚信建设 C. 禁止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D.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答案】D 【解析】“问题疫苗”是由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导致的,这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故D选项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自发性,而不是滞后性,排除;B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经营者,而不是消费者,排除;C说法错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如何认识市场调节的弊端: (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是指市场主体依据自身的利益进行调节,可能会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盲目性”是指市场主体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不能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滞后性”是指市场调节是一种价格形成以后的调节,从生产到市场有一定的时间差。 (2)市场调节的弊端造成的后果: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扩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国际化经营,海外投资、并购活动日趋活跃。这表明我国企业( ) ①努力创新利用外资的形式 ②适应经济发展调整发展战略 ③把提高“走出去”能力作为发展基点 ④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国际化经营,海外投资、并购活动日趋活跃”表明我国企业适应经济发展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企业“走出去”不属于利用外资,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企业发展的基点应该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提高“走出去”能力,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 (2)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3)有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8.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2016年5月份召开了全省公办普通高校学费调整听证会,就该省公办高校学费调整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假如你通过电子邮件向省发展改革委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 ) A. 信访制度 B. 社会听证制度 C.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D. 舆论监督制度 【答案】C 【解析】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其中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途径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故C选项符合题意;A、D属于民主监督,排除;B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而不是社会听证制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9. 在我国,要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其关键是( ) A. 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B. 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C. 加强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 D. 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答案】D 【解析】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通过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由此可见,D选项符合题意;A、B、C均不是“关键”,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0. 2016年3月3日和5日,在北京分别举行了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和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都是( ) A. 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B. 国家政权机关 C. 通过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其成员 D.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A、B观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但是人民政协不是,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故D观点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人大代表是民主选举产生,包括直接和间接选举,而且人民政协也不是直接选举产生,故答案应选D。 考点: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 点评:考生注意将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区别开来,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主题和职能: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难度适中。 1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 消除民族差异 C. 实现各民族经济同步发展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属于识记的知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2. 国家间的________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 A. 经济利益 B. 核心利益 C. 共同利益 D. 军事利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故本题选C。 13. 2016年初,首个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现有57个创始会员国)——亚投行正式运行,为亚洲的振兴和全球经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 ①中国主导着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②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③谋发展、促合作已成时代潮流 ④世界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主导”说法错误,排除①; ②③符合题意,亚投行由中国倡议设立,表明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有57个创始会员国的亚投行正式开业,为亚洲的振兴和全球经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表明谋发展、促合作已成时代潮流,故②③当选; ④错误,世界多极格局是一种发展趋势,尚未形成,排除④。故选B. 【点睛】 (1)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 )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4.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近年来出现的微信抢红包大战,使“红包文化”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内容。这表明( ) A. 文化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B. 传统文化可以因时而变 C. 文化传承取决于物质载体 D.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近年来出现的微信抢红包大战,使“红包文化”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内容,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活动。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15. 对我国传统文化,一是看得起,二是不自大,三是善梳理。其中善梳理,强调的是( ) A. 善于继承、回归传统 B.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C.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 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对我国传统文化,一是看得起,二是不自大,三是善梳理。其中善梳理,即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故B选项表述正确入选。A选项中“回归传统”的表述错误。C、D选项与题意不符。 点睛: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抛弃。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具体地说,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取其精华”是文化发展的根基,“去其糟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唯有不断抛弃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根据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要认同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反对“保守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16. 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因为爱国主义是(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④时代精神的核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题目中,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因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故①②入选。③④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选A。 点睛:易错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 该观点片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除上述基本内涵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2015年8月27日,教育部印发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新版《守则》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能够遵循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表述生动、带有诗歌韵律,朗朗上口,生动形象,实效性强。可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要借助于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②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③可以消除思想差异,凝聚社会共识 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新版《守则》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立德树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的重大部署落细落小落实,把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增加到守则中,具有可操作性。这启示我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要( ) A. 树立崇高道德理想 B. 树立科学的“三观” C. 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D. 加强学习,开拓创新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 试题分析:①选项表述错误,发展大众文化,要借助于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故排除。②③选项表述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故④表述错误。本题A选项正确入选。 18.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的表述,新版《守则》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立德树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的重大部署落细落小落实,把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增加到守则中说明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故C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考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19. 关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哲学,具体科学就不能进步 B.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D.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D 【解析】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分为两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D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说法错误,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排除;C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20.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要求( ) ①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唯意志主义 ②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③把“穷根”作为精准扶贫的客观依据 ④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唯意志主义,把“穷根”作为精准扶贫的依据,把“穷根”作为精准扶贫的依据,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属于唯物辩证法,与设问的知识范围辩证唯物论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1. 2016年2月11日,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从而证实了100年前爱因斯坦的一项理论推导。由此可见 ( ) A.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答案】C 22. “教育的特征就是‘慢’,儿童的手很小,不要往他的小手上放太多的东西”,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栋生的话启示我们( ) A.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 价值观决定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C. 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 D. 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答案】C 【解析】“教育的特征就是‘慢’,儿童的手很小,不要往他的小手上放太多的东西”强调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故C选项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排除;B说法错误,价值观属于意识范畴,不起决定性作用,排除;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质变,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3. 2015年8月20日,全国首个农房地震保险试点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启动。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A.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统一 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C. 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辩证统一 D.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全国首个农房地震保险试点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启动”中的“试点”是总结出经验,是由特殊到普遍的过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故B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24.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种追求自由的态度源自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这表明( )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 C.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 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答案】A 【解析】这种追求自由的态度源自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故A选项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指的是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排除;C说法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排除;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5. 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也有人说:“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只有一个区别,就是成功的人比失败的人在跌倒之后多爬起来一次。”这些观点说明( ) A.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B. 只有在失败之后才能获得成功 C.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作指引 D. 实现人生价值,就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 【答案】A 【解析】跌倒之后再爬起来,就是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从而走向成功,故A选项符合题意;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价值观,排除;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良好的身体素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6. 材料一:第7个“双11”购物节以空前的繁荣拒绝了“七年之痒”。阿里巴巴公布的2015年“天猫双十一”全天的交易数据显示,全天成交金额超过912亿元,同比大增59.72%。马云表示:“双11是一年一度的消费者狂欢节,也是激发内需的最好路径。双11显示了中国的强大内需,我们希望成为激发、唤醒、引领中国内需的一个小小的发动机。” (1)根据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传导路径并表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请用字母按顺序表述传导路径) A. 获利减少 B. 价格上涨 C. 生产规模缩小 D. 供过于求 材料二:中央网信办提醒,“双11”网络促销活动仍然存在着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人们对虚假促销、价格欺骗的担忧还没有根本解除,对网上商品的总体质量仍然心怀疑虑。有专家指出,过度集中的网络促销活动,也容易引发非理性的冲动消费,带来交易后续的退换货纠纷等问题。 (2)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上述问题向政府和消费者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B—D—A—C ②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政府:①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网购市场的宏观调控;②规范市场秩序,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3分,若答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也可给分) 消费者:①树立正确消费观,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②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分,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且符合题意的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双11 ”购物节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科学的宏观调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试题分设两个小题进行考查。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完成传导路径并表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回答第一问时,要注意传导型试题的做法,即明确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注意前后逻辑。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生产者获利减少,会导致生产缩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会导致生产扩大。故正确的顺序为B—D—A—C;考生在回答第二问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为: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上述问题向政府和消费者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面对虚假促销、价格欺骗和质量问题,政府部门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网购市场的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面对非理性的冲动消费和消费维权纠纷,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点睛: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考查点梳理: (1)判断材料体现的是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如果试题材料反映生产发展、技术进步、新产品应用等促进消费升级、 (2)激发消费欲望,则体现生产决定消费。②如果试题材料反映消费需求、消费热点、消费潮流的出现促进生产调整、新兴产业成长、经济发展,则体现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引导生产,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7.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央十分重视民族工作,重视各族人民脱贫工作,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更好的实现脱贫工作? 【答案】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需要靠贫困地区人民的自已的辛勤劳动,发扬贫困地区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实现脱贫致富,党和政府要相信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解析】本题以脱贫攻坚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更好的实现脱贫工作,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即社会历史的主体。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从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角度论述即可。 28.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制定,大抵要经过这样的一般程序和过程: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形成《纲要》草案编制的初稿;国务院在广泛征求各方面建议的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的审议意见,形成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报送全国人大审议,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运用政党的知识,说明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中体现了哪些道理?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③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解析】本题以《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党的知识,说明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中体现了哪些道理,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形成《纲要》草案编制的初稿”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国务院在广泛征求各方面建议的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的审议意见,形成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报送全国人大审议,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9. 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频道却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 从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角度,简述这一“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事例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1)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中英联合摄制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并在BBC2播放这一新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文化“借船出海”;纪录片通过叙事视角、结构处理等的创新,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这一成功事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创新,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方式,进一步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我国的文化是有价值和生命力的。纪录片的播放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魅力,引发收视热潮,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当有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此题知识限定明确,题目类型启示类。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考查方向,学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体现了文化创新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永葆生命力,丰富文化传播的方式;这一纪录片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说明文化创新有利于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考点: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