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第十九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白山市第十九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题

白山市第十九中学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在民间,人们常把无户口人员称为“黑户”。这些人无法享受社会保障,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对于无户口人员的户口登记问题进行了全面规定,并明确指出,依法登记户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国务院发布该意见 ‎①表明我国政府尊重公民权利,保障基本人权 ‎②标志着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③扩大了我国民主主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 ‎ ‎④表明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对于无户口人员的户口登记问题进行了全面规定,并明确指出,依法登记户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国务院发布该意见表明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①④适合题意;认为户口登记标志着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说法夸大了户口登记的作用,②错误;我国民主主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是法定的,不能扩大,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某直播平台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公然篡改国歌曲谱,以嬉皮笑脸的方式表现国歌内容,引发网民反感。根据网民举报,上海市静安公安分局经调查,依法对该平台主播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该案件启示公民应该 ‎①提升国家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 ‎②依法追究破坏、侮辱国歌形象者的法律责任 ‎③坚决抵制侵犯国家尊严和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 ‎④悍卫国歌尊严,充分行使维护国家荣誉的权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②选项的主体不是公民。④选项错误,维护国家荣誉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根据网民举报,上海市静安公安分局经调查,依法对该平台主播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该案件启示公民应该提升国家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坚决抵制侵犯国家尊严和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①③选项入选。选A。‎ ‎3.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某市政府开通微信公众号,开展对乱倒(丢)垃圾、乱泼污水的“两乱”行为的“随手拍”爆料奖励活动该活动中 ‎①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②政府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政府创新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④公民创新了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的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错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属于民主决策,不是参与民主监督;‎ ‎②③正确,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某市政府开通微信公众号,开 展对乱倒(丢)垃圾、乱泼污水的“两乱”行为的“随手拍”爆料奖励活动。 该活动中政府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创新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④错误,材料中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公民;‎ 故选:C。‎ ‎4.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在谈到台湾“九合一”选举的结果时表示,我们注意到这一结果反映了广大台湾民众希望继续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红利”,希望改善经济民生的强烈愿望。我们将继续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不断扩大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坚定不移地为两岸同胞谋福利,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告诉我们 ‎①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③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国家统一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④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斗争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公民的政治义务的相关知识。我们将继续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不断扩大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坚定不移地为两岸同胞谋福利,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告诉我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国家统一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②③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民民主真实性和广泛性的相关内容,①与材料无关,排除;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斗争是公民的政治义务,不是政治权利,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5.近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的进步。下列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A. 作为党员参加选举县党代表的活动--行使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B. 对小区物业管理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公民自觉参与民主决策 C. 拨打12345热线,客观评价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民主监督 D. 向人大代表反映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党员参加选举县党代表不属于选举权,故A错误。‎ B:对小区物业管理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表现,不是民主决策,故B错误。‎ C:接听12345热线,客观评价地方党风政纪,这是公民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参与民主监督,故C符合题意。‎ D:向人大代表反映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监督,不是民主管理,故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区别 第一、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不同:‎ 民主决策是指决策者(政府)在形成决策之前需要广泛征求公民的意见;民主监督是指在决策形成之后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决策执行的情况怎样,执行得好还是不好,有没有什么问题。‎ 第二、公民参与的方式、途径不同:‎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2)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新形式、新方法: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规定,公民有依法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权利和义务。人民陪审员依照本法产生,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与法官享有同等权利。该法的施行 ‎①有利于推动司法公开,促进了我国司法的民主化进程 ‎②保障了人民的监督权,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保证 ‎③有利于实现人民直接参与司法,增强了司法的公信力 ‎④保障了人民审判主体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人民陪审员依照本法产生,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与法官享有同等权利。这说明该法律的施行有利于实现人民直接参与司法,推动司法公开,增强司法的公信力,促进我国司法民主化进程,①③符合题意。‎ ‎②:题中法律的施行保障了人民的监督权,但并不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保证,排除②。‎ ‎④:人民并不是审判主体,审判主体是法院,④错误。‎ 故本题选A。‎ ‎7.社区居民之之间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产生纠纷,这些间题政府其实“不好管”。退休居民需要娱乐,上班族需要休息,矛盾如何化解?居委会组织召开社区民情理事会,让舞蹈队成员和上班族代表充分发表意见,矛盾得到圆满解决,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社区民情理事会 ‎①搭建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 ‎②提高了社区居民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 ‎③推进了基层政府职能改革,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④有利于化民事、解民忧,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社区民情理事会,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平台,并不能直接提高社区居民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②不对,予以排除。社区不是基层政府,所以③不对,予以排除。社区民情理事会搭建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有利于化民事、解民忧,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①④正确,所以正确选项是B。‎ ‎8.某市政府在“空心房”整治中,尊重村民需求,广泛听取村民建议,充分调动村委会和村民的积极性,形成了“村委会自我管理、村民做主人”的整治机制。采用“空心房+”的模式,把“空心房”整治与绿色生活方式、田园建设相结合,既利用好了农村闲置农房资源,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广受村民赞誉。上述材料佐证了:‎ ‎①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涉及公共利益决策集中村民智慧,有利于推动决策实施 ‎③赋予村委会一定的行政权力,有利于村民参与民主管理 ‎④政府、村委会、村民关系的合理定位,能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村民自治的相关知识。①错误,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②④正确,材料“某市政府在‘空心房’”整治中,尊重村民需求,广泛听取村民建议,充分调动村委会和村民的积极性,形成了村委会自我管理、村民做主人的整治机制。采用“空心房+”的模式,把“空心房整治与绿色生活方式、田园建设相结合,既利用好了农村闲置农房资源,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广受村民赞誉”表明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集中村民智慧,有利于推动决策实施;③错误,村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行政机关,选项赋予村委会一定的行政权力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9.近几年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夺方向盘、殴打驾驶人员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时有发生,甚至酿成惨剧。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近日联合发布新规,强调严惩抢夺公交车方向盘等司乘冲突各方,同时鼓励乘客等人员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制止。这一规定有利于 ‎①发挥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杜绝此类违法行为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有机统一,维护社会文明和谐 ‎③规范乘客行为,督促乘客依法依规乘坐交通工具 ‎④坚持权利至上,维护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选项“杜绝”的表述错误。④选项错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指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题目中没有涉及到该知识点。题目中,针对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夺方向盘、殴打驾驶人员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国家相关部门发布新规,强调严惩抢夺公交车方向盘等司乘冲突各方,同时鼓励乘客等人员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制止。这一规定有利于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有机统一,维护社会文明和谐;有利于规范乘客行为,督促乘客依法依规乘坐交通工具。②③选项正确。选C。‎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 ‎1.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 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 ‎ ‎2.运用“对比法”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确定正确选项 在初步排除缩小范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肢中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肢,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 ‎10.2018年8月27日至9月1日,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9个督导组完成对四川等九省(市)的进驻工作,标志着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轮督导工作全面启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旨在 ‎①强化政府职能,协调人民内部矛盾 ‎②贯彻法治方略,保护人民利益 ‎③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④消除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其目的在于贯彻法治方略,保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②③正确;人民群众与黑恶势力的矛盾属于敌我矛盾,不是人民内部矛盾,且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也不会强化政府的职能,①说法错误,排除;④中的“消除社会矛盾”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政府的职能 ‎ 职能 内容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①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 ‎ ‎②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 ‎③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④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 ‎⑤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①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加强社会建设 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政府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1.与“国家管理”的政府单一主体不同,“国家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对社会的管理,包括了国家管理者、人民、社会组织在内的民主式、参与式、互动式管理。这一字之变 ‎①从法理上确立了我国人民国家主人翁社会地位 ‎②彰显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发展 ‎③通过弱化政府管理来提高国家多元治理的有效性 ‎④意味着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能更加充分地参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这一字之变意味着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能更加充分地参与,彰显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发展,②④项符合题意;我国宪法早已从法理上确立了我国人民国家主人翁的社会地位,①项说法错误;政府的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弱化,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12.2018年9月30日,浙江嘉兴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开始实施。该标准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嘉兴经验”为蓝本,总结、提炼、固化现有的“三治融合”先进工作经验,以地方标准形式强化组织管理、明确工作措施、突出建设内容、完善评价改进,不断巩固、提升建设成果。“三治融合”‎ ‎①创新了乡村治理模式,推进基层民主进程 ‎②扩大了村民自治权利,拓宽村民自治途径 ‎③完善乡村现代治理体系,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 ‎④健全了基层政权体系,提高了依法行政能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设总结、提炼、固化现有的“三治融合”先进工作经验,以地方标准形式强化组织管理、明确工作措施、突出建设内容、完善评价改进,不断巩固、提升建设成果。这一模式创新了乡村治理模式,推进了基层民主进程,完善了乡村现代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①③项符合题意;“三治融合”创新了乡村自治方式,并没有扩大村民自治权利,②项说法错误;乡村治理以群众自治为基础,不属于基层政权体系,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民主管理的意义?(村民自治与居民自治的意义?)‎ ‎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实的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地途径。‎ ‎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  ③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享有更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力。提高了居民/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13.社会保障是近年全国两会最热话题,受到高度关注。一方面,社会保障面临制度体系的健全问题;另一方面,社保系统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泄露隐患的“重灾区”。数据显示,社保类信息泄露达到5279.4万条,包括个人薪酬、财产、房产等,个人隐私已经形同“裸奔”。下列关于公民对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合理传导路径是 ‎①公民提出建议→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决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②公民选举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完善社会保障立法 ‎③公民参与民主管理→政府履行职能→加强社会保障建设 ‎④公民行使监督权→发现企业或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公民行使诉讼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针对社会保障面临制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公民可以通过提出建议,促使政府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决策,进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①符合题意;公民还可以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从而完善社会保障立法,解决社会保障面临制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②符合题意;③不合题意,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与民主管理无关,排除;④说法错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4.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取代中国关于外商投资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3 部法律,对外商投资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作出了统一规定。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三合一”的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 ‎②“三合一”作为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③我国立法工作与时俱进,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日益完善的法律依据 ‎ ‎④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为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取代中国关于外商投资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3 部法律,对外商投资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做出了统一规定,这表明我国立法工作与时俱进,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日益完善的法律依据,“三合一”的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三合一”作为上层建筑的变革,而不是生产关系的调整,②错误;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表明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而不是决定权,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人大职权的区分:四个人大的权力的区分关键看内容,而不是单纯看文字表述。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立法权,必定伴随着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任免权,必定与人事变动有关);如果是对其他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 ‎15.如果我们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各不相同,有的高、有的低;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在同一商品上,会发现这种商品的价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高、有时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造成的 B. 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价值量不同造成的,后者是由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C. 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的 D. 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后者是由价值量不同造成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各不相同,有的高、有的低”,不同商品的生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不同商品的价值量不同,这决定了不同商品的价格不同;题中材料“同一商品的价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高、有时低”,表明了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故B选项表述正确入选。其他选项表述错误。选B。‎ 考点: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16.“刷脸”科技在2018年逐渐成为常态,在众多场景中落地,真正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刷脸取款、刷脸付款、刷脸看病、刷脸进站……人脸识别技术已开始在商贸、餐饮、金融、医疗、铁路等领域广泛使用。“刷脸支付”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它 A. 可以减少现金使用,防止通货膨胀 B. 改变了货币的本质,实现直接交换 C. 创新了服务模式,方便购物消费 D. 扩大了货币的基本职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错误,刷脸支付虽然减少了现金使用,但不改变纸币发行量和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不能引起也不能防止通货膨胀; B错误,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 C正确,“刷脸支付”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它创新了服务模式,方便购物消费; D错误,货币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不能说“扩大”。 故选:C。‎ ‎17.数字货币是商品价值的数据表现形式,通过数据交易并发挥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及价值存储的功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 ‎①有利于控制物价,减少现金的使用 ‎②可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③能够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成本 ‎④会增加货币流通量,提升货币流通速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符合题意,物价与货币的发行量有关,但与货币形式无关。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只是改变了货币的形式。 ②正确,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法定数字货币后,经济交易活动都会使用数字货币交易,有利于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③正确,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法定数字货币将减少纸币的使用,可以减少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 ④不符合题意,货币流通量、货币的流通速度与货币的形式无关。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法定数字货币只是改了货币的形式。 故选:C。‎ ‎18.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我国应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巨大市场应用规模优势,坚持需求导向、市场倒逼的科技发展路径,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深度应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将:‎ ‎①发挥需求引导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 ‎②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减少消费支出 ‎③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增强发展新动力 ‎④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知识。①符合题意,材料中“坚持需求导向、市场倒逼的科技发展路径”说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发挥需求引导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②表述错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将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但未必能减少消费支出;③符合题意,材料中“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深度应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说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将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增强发展新动力;④表述错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将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但未必会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故本题选B。‎ ‎【点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供给侧改革的含义: ①“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②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供给侧改革,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2.供给侧改革的现实意义: ‎ ‎①有效提高供给产品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 ‎②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和能力,实现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创新驱动发展。 ‎ ‎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高质量发展。 ‎ ‎④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9.城乡居民收入(I)对商品需求量(Q)具有重要影响(如下图)。I0向I1移动所引起的变化说明 ‎①收入变动引起甲、乙商品需求量等量变动 ‎②若甲、乙商品中只有一种为生存资料,则乙商品属于发展资料或享受资料 ‎③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基础性因素 ‎④互为替代品的甲、乙商品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根据城乡居民收入(I)对商品需求量(Q)的重要影响看出,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基础性因素,若甲、乙商品中只有一种为生存资料,则乙商品属于发展资料或享受资料,②③符合题意。‎ ‎①:收入变动引起甲、乙商品需求量变动,但不是等量变动,①错误。‎ ‎④:本题考查收入对不同商品需求的影响,不是互为替代品的需求量变化,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20.小源和同学成立学生公司参加“模拟创业大赛”,考虑到茶叶市场供需两旺的背景,同学们选择了开发无糖茶饮料这一项目,在论证该项目具有广泛的产品需求方面,以下发言具有合理性的是 A. 甲同学:国家鼓励创业,政府设立创业引导基金已达一千多支,规模超过5.3万亿元 B. 乙同学: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正在迅速扩大,调查显示出于健康理念,他们更青睐无糖饮料 C. 丙同学:我国茶园面积从1041千公顷增长到1989千公顷,茶叶产量不断提高 D. 丁同学:络电商的兴起,使茶饮料能直达终端消费者,厂商无需担心销售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选项中甲同学的发言的内容与题意不符;‎ B符合题意,考虑到茶叶市场供需两旺的背景,同学们选择了开发无糖茶饮料这一项目,可以从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正在迅速扩大,调查显示出于健康理念,他们更青睐无糖饮料的角度来论证其合理性;‎ C错误,丙同学只是表述了我国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提高,但是没有阐述出开发无糖茶饮料这一项目的原因;‎ D错误,选项中“厂商无需担心销售问题”的表述错误;‎ 故选:B。‎ ‎21.在S市某地铁站,王女士将空矿泉水瓶投设在站口的“饮料瓶回收机”中,随后,在“手机话费代惠券”等“返利”方式中,王女士选择了“手机话费”,0.1元就到账了。饮料瓶回收后会实现“到瓶的循环”,即可加工为再生瓶,进人市场流通。这一“互联网+回收”的模式 ‎①改善消费环境,助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②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③创新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绿色消费 ‎④发挥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纽带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商品以及消费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题中的“互联网 +回收”的模式有利于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该模式创新了商品价值实现方式,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②③符合题意;“互联网 +回收”的模式与消费环境以及消费结构无关,排除①;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排除④。故选C。‎ ‎【点睛】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2.安徽某村村民依法签订合同实现土地流转,建成该村第一个花卉栽培基地。原先一块块破碎的“巴掌地”被连绵起伏的现代化大棚取而代之,农民也有了租金、工资等更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此举将有利于 ‎①农民切实获得土地的所有权 ‎②农民自主流转土地增加收入 ‎③提高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④确保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错误,农民切实获得土地的经营权,而不是土地的所有权,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集体所有;‎ ‎②③符合题意,实行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有利于农民自主流转土地增加收入,提高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④错误,“确保”说法太绝对;‎ 故选:B。‎ ‎23.某公司员工李梅月工资13200元,她有一个很特殊的习惯,记录每一次个税起征点和应纳税额的变化 注:六大扣除项包括子女教育、首套房贷、继续教育、住房租金、大病医疗、赡养老人新个税改革 ‎①有助于消除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②让人们有着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③从根本上推动了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④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作用的相关知识。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不是“消除”,①错误,排除;李梅的个税由2018年10月份432元减少到2019年1月份的117元,说明新个税改革是让利于民,普惠于民,②符合题意;从根本上推动居民收入增长的不是个税调节,而是经济发展水平,③错误排除;新个税改革,人们个税缴纳减少,可支配收入增多,能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点睛】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个税,所得越高纳税越高、所得越低纳税越低。‎ ‎24.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对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探索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并大力推介诚信市场主体,使守信者在市场中获得更多机会和实惠。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行政性、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此举意在 ‎①褒扬诚信,发挥诚信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③社会协同,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制 ‎④强化政府监督和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对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探索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并大力推介诚信市场主体,使守信者在市场中获得更多机会和实惠。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行政性、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此举意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社会协同,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制,②③符合题意。‎ ‎①:应是发挥市场而不是诚信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①错误。‎ ‎④:强化政府监督和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是此举的目的,排除④。‎ 故本题选C。‎ ‎【点睛】良好的市场秩序的形成,需要多方努力。国家应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重视和推动诚信体系建设;生产经营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依法经营;消费者应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 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这几年,每逢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破解“十面‘霾’伏”的状况,国家应采取措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多元化的大气环境监督体制;公众也应提高参与意识,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为政府献计献策。‎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公民应如何作为。‎ ‎【答案】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公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应积极支持相关部门治理雾霾的工作,要自觉主动维护国家利益。③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电话、信函、邮件等方式向有关部门提出治理雾霾的建议和意见,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④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推进改善环境,还要敢于同破坏生存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⑤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参与,积极参与到治理雾霾的过程中去。‎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治理雾霾为素材,考查学生对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相关内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本题题目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一是从教材找方法。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就可以了;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具体的解题程序:定点――联系――疏理――作答。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公民这个主体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公民应如何作为。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本题设问的主体,可以从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的角度进行说明: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最后可以从公民参与政治应坚持的原则的角度进行说明。作为公民,在治理雾霾中应积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自觉维护集体利益,还需要参与民主决策、进行民主监督,要依法有序参与。‎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统筹调配全国环境执法力量,实行异地交叉执法、驻地督办,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制定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建立健全环保信息强制性公开制度。有关地方和部门的落实情况,纳入国务院大督查和相关专项督查,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强化表扬激励,对庸政懒政怠政的严肃追责问责。‎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地方各级政府应如何按国务院的要求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答案】①政府切实履行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推进生态环境好转。‎ ‎②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环境治理新模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提升环境治理效果。‎ ‎④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政府依法治理环境的能力。‎ ‎⑤政府自觉接受监督,明确政府职责,强化环境监管 ‎【解析】‎ ‎【分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地方各级政府应如何按国务院的要求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主体为政府。涉及答题要素有政府的宗旨、原则;生态文明建设职能;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接受监督。‎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地方各级政府应如何按国务院的要求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行为主体是政府,解答本题需要考生一方面要掌握政府这一知识网络体系,一方面要注意把握材料,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点,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国务院要求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为此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统筹调配全国环境执法力量,实行异地交叉执法、駐地督办,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这说明政府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创新环境治理新模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材料中建立健全环保信息强制性公开制度,对庸政懒政怠政的严肃追责问责,这说明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 ‎【点睛】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 一、抓主体,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二、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找措施,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从材料中找措施。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四、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面为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图 材料二2018年,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万亿元,同比增长9%。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超1万亿元,银联网络交易总额达1.16万亿元。“两个万亿元”令世界瞩目。目前市场主体超过1亿户,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近2万亿元,同时,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内外资一视同仁……改革举措也在走实走深。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自我加压的磨练。统计显示,目前以智能化、高端化、高科技化为代表的新动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中国经济颜值在变,气质也在变。‎ ‎(1)请概括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经济颜值与气质变化的驱动因素。‎ ‎【答案】(1)经济信息:2014-2018年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能耗持续下降、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说明我国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2)驱动因素:①重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发挥财政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良好政商关系。‎ ‎④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经济颜值在变,气质也在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新发展理念、消费的反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概括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本题是图表题,做图表题时一定要注意看标题,看图表,看注释,并注意图表中数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做到“横比、纵比、综合比”,横比找差距,综比看变化,表间找关系,然后透过现象提炼本质。根据图表及注释看出,2014-2018年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能耗持续下降、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说明我国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2)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经济颜值与气质变化的驱动因素,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市场主体、减税降费、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内外资一视同仁”“以智能化、高端化、高科技化为代表的新动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调动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新发展理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等知识分析回答。‎ ‎【点睛】图表题:学生在解答时,要做到三审:即一审标题。图表标题即表头,它提供的有效信息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内容,表明了一定的主体处于怎样的状态或是什么内容。同时,标题也为考生答题起到了提示语的作用。考生一定要明确各图表的标题,以便于全面理解图表。二审内容,“三比”对图表逐项分析。图表的内容一般由时间、项目和表现各个项目状况的数据构成。审内容就是要看在图表标题统领下的各个项目,在什么时间处于什么数据状态。横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纵向比较用来说明两者的差距和距离。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此外,还要注意综合比较,遵循纵比比变化、横比比联系的解题规则,从比较中得出结论,找出数据中体现的规律或共同点,直接得出“图表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相互关系、内在联系、问题的原因”之类的答案要点。三审附注。附注是对图表不能直接罗列或体现的内容所作的文字补充说明,是图表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期,政府面临着市场化、工业化的艰巨任务。政府的职能和任务就是财政的职能和任务。“政府应做的,就是财政要干的”。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材料二:近年来,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2016年8月份财政收支情况表明,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加力增效,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近日也表示:通过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组合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有度、有效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努力实现全年预算目标。‎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为什么“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财政政策调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答案】(1)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因为它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强,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2)财政是我国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国债、分配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调节优化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解析】‎ ‎【分析】‎ ‎(1)本题属于原因类简答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分析为什么“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考生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材料,从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角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等方面分析。‎ ‎(2)设问要求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财政政策调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考生在分析时要明确财政政策是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优化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详解】(1‎ ‎)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一分析,为什么“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通过审题,确定答题范围,题型为原因类主观题。解答本问要求学生学会思维转化,把“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转化为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强,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财政政策调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审题,确定答题范围,题型为意义类主观题。本问比较简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课本知识可知,财政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其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再次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