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30讲文化对人的影响讲义
第30讲 文化对人的影响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3.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2017·全国卷Ⅱ,40)(2017·江苏卷,34)(2017·天津卷,14)(2016·浙江卷,34)(2016·江苏卷,21)(2015·天津卷,10) 本讲试题立足于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主线,重点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优秀文化的作用。选择题主要考查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特点等,非选择题主要综合考查文化对人的作用和对社会的作用。 在备考过程中,要结合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形势,关注传统文化、先进健康文化对国家社会发展和对人的影响,说明优秀文化的作用。 分值:4~14分 考点一 文化影响人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和表现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③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它们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1.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就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 ) 解析 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但并非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2.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 ) 解析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不能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3.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 ) 解析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相同的。 4.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 解析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每个人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 × ) 解析 每个人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6.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终身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 ) 解析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终身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深远持久是难以抹去和改变的,但不是永久不变的。 7.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 ) 解析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一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微观上,文化影响人们具体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宏观上,文化影响人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例1] (浙江卷)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个别“偶像”级演员也深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这告诉我们( A )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 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非常重要 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吸毒“在某些小圈子却被认为是时尚”,说明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个别演员吸毒,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说明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①②当选;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积极主动地接受先进文化的影响,提高对不良文化的辨别和远离,③错误;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二 正确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区 别 含 义 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 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的文化影响 角 度 侧重影响的过程和方式 侧重影响的效果(结果) 特 点 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短期内不会改变 注 意 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无目的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要 求 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提高自身素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联系 我们长久地生活在某个文化环境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这一过程体现的就是潜移默化。当这种影响内化为人们的态度和信念时,就会形成惯性和定式,指导人们的行为选择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例2] (山东卷)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A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解析 “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说明故乡的风土人情、文化氛围深深影响了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反映到其作品中,A项当选。 1.(2018·浙江嘉兴检测)许多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逐渐感悟到了汉语的内涵,也了解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 C ) ①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着人的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许多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逐渐感悟到了汉语的内涵,也了解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文化影响着人的认识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②③当选,排除①④。故选C项。 2.下面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 B ) 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③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②体现了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③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均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扰,为实现中华民族富民强国之梦,有志向的中国人开始摆脱主流思想的束缚,不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其间,有接受英国等国家改良思想者,如梁启超先生等人;有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者,如孙中山先生等人。但二者都未能真正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直到一批优秀的中国青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并倾毕生之力为之奋斗,中华民族的独立才得以真正实现,富民强国之梦才逐渐走向现实。 运用“文化的力量”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答案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文化思想被人们接受以后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近代有志向的中国人为实现富民强国之梦而探索社会发展的理论。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优秀的中国青年接受了社会主义理论后倾毕生之力为之奋斗。 考点二 文化塑造人生 1.丰富精神世界 (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增强精神力量 (1)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3)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江苏卷)文化惠民卡的发放能够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 ) 解析 文化惠民卡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但“全面”一词夸大了其作用。 2.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 解析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腐朽、落后文化使人精神萎靡。 3.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 ) 解析 优秀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4.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 ) 解析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区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主 要 内 涵 强调优秀文化通过特定的环境或者一定形式的活动,使人的知识领域不断拓宽,思想水平不断提高 强调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主要表现为改造世界的精神状态 侧 重 点 侧重人的主观领域,强调人的主观精神感受 侧重体现在人的具体行动中,优秀文化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标 志 词 欣赏到、感受到、享受了、体验到、体会到、领略到、修养、境界 增强、鼓舞、激励、振奋、促进 相 同 点 ①丰富精神世界必然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从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作品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又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③两者都是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都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例1] (2016·浙江卷)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B ) 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文化车间”建设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②错误;人们的精神产品产生于实践,③错误。故选B项。 二 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互相结合、互相促进。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的全面发展。 2.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追求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所以,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提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例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这说明( A ) ①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促进作用;志愿者们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体现了个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①正确;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体现了②;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③错误;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项。 1.(2016·江苏卷)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A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①②当选;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③错误;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项。 2.(2018·安徽合肥八中摸底)关于读书,有一幅漫画被很多人转发:站在不同高度的书籍上,人们看到的风景各异。从低处的一叶障目到高处的霞光万丈,阅读的厚度,决定了人生格局与眼界心胸。这告诉我们( C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②主动接受优秀文化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③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往往起决定作用 ④人们阅读的厚度影响着精神世界的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与题意不符;优秀文化促进但不决定人的全面发展,③错误。故选C项。 3.(2017·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解析 经典诗歌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的原因,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特点和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进行说明。 答案 经典诗歌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经典诗歌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经典诗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在日益进步的同时,出现了某些人的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诚信缺失等现象,一些西方国家也加大了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国立足实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化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深厚滋养,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针对当前出现的某些人的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诚信缺失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中,必将成为激励和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就公民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提三条建议。(12分) [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 错误 致错原因 扣分 (1)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点调用不全面 -4 (2) 审题不准,部分答案不是从“公民” - 这一行为主体组织的,而是答成“国家”怎么做 4 (3) 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 -6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属于措施类非选择题。首先明确知识范围: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和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然后围绕这些方面有针对性地分析公民应该怎么做,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规范答题]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4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分)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要求我们自觉参加有益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4分) 全面把握文化对人的影响 思路提示:来源+表现+塑造人生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2017年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该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和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节目中所选的读本基本都是文学经典,文学形式涵盖了散文、诗歌、小说、剧本以及书信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与嘉宾故事里的国、家、个人情怀相互映衬,产生了叠加效应,使整个节目充满感染力。嘉宾分享的故事、主持人或深或浅的访谈以及专家的简短评析,使节目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节目体现出的熠熠生辉的人性价值让观众产生了极大共鸣。中央电视台主动承担起主流媒体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既重视原创,又重视内容,保证了节目最终的质感,才使创作出的《朗读者》获得好口碑。这类高质量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满足观众文化需求和情感需求。它所传达的家国责任、家庭温情都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 分析《朗读者》引发全民关注并最终获得好口碑的原因。 答案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举办《朗读者》,激发了文化发展活力,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朗读者》增强了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了国家文化软实力。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嘉宾分享的故事、主持人的访谈和专家的简评,令观众受到文化情怀的感染、人文精神的洗礼、文化自信的鼓舞。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朗读者》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课时达标 第30讲 1.“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师傅们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这表明( B ) ①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工匠精神”的传承离不开手工艺师傅的口传心授,这说明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①正确;师傅们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③正确,排除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错误。故选B项。 2.中央文明办近年来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正能量,使学习道德模范、争当身边好人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靓丽风景线。这里的文化正能量( A ) ①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决定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④源于社会实践和人的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③中“决定”的说法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④错误。故选A项。 3.(2018·安徽芜湖模拟)《朗读者》掀起朗读热潮,而线下活动“朗读亭”掀起朗读风尚。朗读亭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圆形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中的篇章,限时3分钟。一天的录制结束之后, 录制的部分素材会当天传回北京,并于下周六出现在新一期的《朗读者》节目中。这种方式联通了线上与线下,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这说明( D ) ①朗读文化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流 ②倡导全民阅读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 ③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④文化活动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利用专业的设备实现录制,并让诵读者的素材呈现在节目中,这说明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③正确;“朗读亭”活动掀起风尚,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这说明文化活动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④正确;朗读文化并没有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流,①错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②错误。故选D项。 4.在中国城市先行进入“汽车社会”以后,随着农村道路的不断延伸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汽车也在走进千万个农村家庭。“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A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是因为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①③正确;②与题意无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错误。故选A项。 5.(2018·浙江温州模拟)作家都有寄托理想的独特家园。那些把理想寄托在自然宇宙中的作家,看到了时间的神圣,刹那即永恒,也看到了空间的深蕴,天人合一,因此写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喟叹。由此可见( D ) ①人的文化素养源于对自然的认知 ②源于实践的文化会促进实践发展 ③文化活动离不开人的体验活动 ④文化活动与自然事物息息相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人的文化素养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养成的,①错误;优秀文化能促进实践发展,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阻碍实践发展,②错误。故选D项。 6.(2018·河北保定模拟)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由书法“津”“13”“张开双臂的人形”和“海河”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取名为“奔向未来”。会徽主色调为蓝色,体现了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同时也寓意天津盛世同心、开放包容的内涵。会徽设计( C ) ①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②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③ 表明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 ④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②中“决定”的说法错误;题干未体现文化影响人的特点,④与题干无关。故选C项。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鼓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世界读书日”已成为许多国家读者的一个节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读书日”是基于( C ) ①科学文化知识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阅读是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提升公民的品质与素养的重要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①错误;材料内容不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③不选。故选C项。 8.说家史、晒家书、写家训、谈家风、议家规……我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千千万万个家庭就会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我国重视家风,是因为( A ) ①文化环境影响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 ②家风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家风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对家风要具体分析,优秀家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②错误;④夸大了家风建设的作用。故选A项。 9.“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邻居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六尺巷”的典故反映了( A ) ①从点滴小事中可以透视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稳定性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未体现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传统建筑的作用,②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10.(2018·山东烟台期中)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推出了五集系列片《永不过时的劳模精神》,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这表明劳模精神( C ) A.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提升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 C.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解析 “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表明劳模精神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项当选;A、B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夸大了劳模精神的作用,应排除。 11.2018年H市开展“元宵猜猜乐”有奖灯谜竞猜,千余条涉及诗词、地理、历史等知识内容的灯谜吸引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在猜谜的同时,市民们还可以在现场观看楹联文化展和数字图书馆“网络书香过大年”图片展。市、区图书馆还提供流动图书车现场办证、图书借阅、数字阅读等便民服务。此类活动( A ) ①营造了文化氛围,激发了市民参与健康文化生活的热情 ②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③能陶冶情操,让市民都在活动中自发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 ④佐证了文化随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开展“元宵猜猜乐”、楹联文化展和数字图书馆“网络书香过大年”图片展,营造了文化氛围,激发了市民参与健康文化生活的热情,①符合题意;“市、区图书馆还提供流动图书车现场办证、图书借阅、数字阅读等便民服务”,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②符合题意;个体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③错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④错误。故选A项。 12.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说明( C ) ①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书籍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③书籍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 ④优秀的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 书籍对人的影响有好有坏,②夸大了书籍的作用,应排除;书籍有好有坏,③中“传递正能量”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C项。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校园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M县开展了“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旨在进一步做好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牢思想基础,铸就优良品质,从身边学起、自身做起,崇尚先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通过集中宣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树立未成年人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在广大青少年中营造学习道德模范、争当美德少年的浓厚氛围。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的重要意义。 答案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通过评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道德素质加以影响。②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通过开展评选活动,青年学生将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将影响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评选活动,青年学生将从“榜样”身上吸取正能量,影响他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④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评选活动,是一种优秀的校园文化形式,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激励他们创造美好生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下形成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积淀下来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法治文化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社会活动是按照法治精神实践的方式、过程和实现的结果。 法律只有经过与之相适应的、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的解读,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长期受封建统治,其后果是造成了法治基础相对薄弱。从文化上看,人治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较为深远。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变,不仅是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的过程,也必然是人们的政治、文化观念转变的过程。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以新的观念、道德推动法律的执行和发展,从而为法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分析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2)请你就如何“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写出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20字以内) 答案 (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契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让人们的人际交往和行为选择更加理性、规范。③法治文化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示例:加强法治教育,建设法治社会;从我做起,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