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文综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解析版】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文综政治试题

www.ks5u.com ‎12.读右图(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S1为变化后的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与图中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 A.启动蔬菜目标价格保险,导致蔬菜种植量和价格的变动 ‎ B.沙特石油高产,导致油价和高成本生产商石油供应量的变动 ‎ C.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导致短期青蒿素补充剂价格和销量的变动 ‎ D.海淘化妆品关税上调,导致进口沐浴露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答案】D ‎【考点定位】价格的变动的影响 ‎【解题技巧】曲线试题关键在确定数量关系,借助辅助线分析判断。第一,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即正相关还是反相关,有的曲线在临界点前成正向变化,在临界点后成反向变化,抑或相反。第二,确定不同数量关系对应的图象,注意曲线的变化规律。要读懂曲线,仔细观察随着横轴(自变量)的变化,纵轴(因变量)的变化。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除外,这些曲线的纵坐标是自变量,横坐标是因变量。一般正相关图象曲线走向向上,反相关图象曲线走向向下。第三,数形对照,看其是否一致。把题干中的数量关系与曲线对照,直接排除不一致的误项,再对剩余选项进行分析,确定正确选项。第四,如果曲线发生平移,可添加辅助线,分析引起平移的因素,借助辅助线比较判断。‎ ‎13.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国政府表示欢迎。中国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妥善化解风险,完善配套制度,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将 ‎①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逐步消除市场调节资源的弊端 ‎②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化步伐,提升人民币的使用率 ‎③有利于外贸企业规避外汇风险,增强“走出去”能力 ‎④能使中国居民直接拿着人民币到国外购买更多的商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民币国际化 ‎【名词点击】人民币国际化是指是人民币能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包括人民币境外流通达到相应程度;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主要投资工具;以人民币结算的国际贸易比重稳步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实力增强,商品和服务贸易境外市场得到逐步扩展。人民币将会在境外履行应有的流通、支付、储藏和价值尺度职能,由一个主权国家的货币,逐步发展成为区域货币和世界货币。‎ ‎14.2015年10月23日,央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 ‎①能够降低企业贷款成本 ‎②必然加剧商业银行间的竞争 ‎③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④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会增加银行的支出,未必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故排除题肢①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体现出市场的决定作用,会促进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材料中讲的是存款利率,故题肢②④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投资理财的选择 ‎【知识拓展】 作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到下面因素:‎ ‎(1)综合分析不同投资方式的优缺点,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投资组合,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2)明确投资理财的含义:通过投资变闲钱为活钱,实现资产增值。‎ ‎(3)理解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防止贬值、实现增值、保障生活。‎ ‎(4)谨慎选择投资方式:主要根据自身实际,综合比较收益(回报率)和风险,理性投资。‎ ‎(5)把握四项原则:①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②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③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④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15.2016新年伊始,万达集团与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共同在京签署合作协议,万达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约合230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最大的一起文化产业并购案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强化资源整合,促进技术与管理的优化升级 ‎②创品牌,树形象,垄断国际市场 ‎③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摆脱危机困扰 ‎④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考点定位】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名师点睛】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思考新时期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从国家角度: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宽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从企业角度:企业要注重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管理和自主创新,诚信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 ‎16.国务院《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原则上同意《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规划》实施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因地制宜,注重自然恢复,突出综合治理,强化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规划》实施要求(   )‎ ‎①体现了政府注重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职能,建设服务型社会的体现 ‎③有利于提高政府水土资源管理的效率 ‎④是政府在水土资源管理中行使决定权,监督水土资源的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考点定位】转变政府职能 ‎【名师点睛】从经济生活三个主体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中。②企业: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③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7.近年来,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的同时,各种募捐乱象频出,对慈善事业造成恶劣影响。前不久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慈善法草案,对募捐行为作出规范,纠正了行政强制募捐等乱象,引来社会各界“点赞”。慈善法草案“叫停”行政强制募捐说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审议权,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规范慈善事业的发展 ‎④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接受人大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考点定位】人大的职权 ‎【方法技巧】人大职权的区分:四个人大的权力的区分关键看内容,而不是单纯看文字表述。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立法权,必定伴随着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任免权,必定与人事变动有关);如果是对其他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 ‎18.2015年8月17日,纪念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史料图片展和书画摄影展开展。50年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先后选出了9位西藏人民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据统计,西藏74个县(市、区)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不含对口支援干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82%。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③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藏族公民担任自治区政府主席及参加各级党政、人大、政协组织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故题肢①正确;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是自治权的体现,故题肢②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教政策,故题肢③与题意无关,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学科网 ‎【考点定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第四届核安全峰会近日闭幕,中美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即在国际组织倡议的框架内继续开展国际核安全合作。此举 ‎①可使得全球核安全体系更包容协调从而实现共赢 ‎②能进一步推动全球发展为世界和平打下坚实基础 ‎③意味中美两国在核安全合作这一领域有利益交集 ‎④表明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基本立场参与国际事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考点定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名师点睛】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和平是发展的坚实基础,故②错误。题肢④说法错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故排除。‎ ‎20.文化生产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让更多“生于互联网”的好作品走进主流市场,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进而培厚时代的文化土层。这见面 ( )‎ ‎①新兴传媒能够决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②文化生产力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③人们能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的交流传播包含文化创新的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错在了“决定”,故排除。肢②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文化生产与互联网融合”可以理解为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可以理解为人们享用文化,故题肢③正确。借助互联网更多好作品走进主流市场和普通人生活,培厚时代的文化土层,这体现了题肢④。题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名师点睛】正确理解文化的特点。‎ ‎(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 ‎(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21.2016年3月,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在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和围棋高手李世石之间进行,最终“阿尔法围棋”以总比分4比1获胜。其总设计师认为直觉这类模糊的判断虽然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难点,但研究者反复实验使得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的思考更接近人类。这佐证了 ‎①有无直觉是人类与机器人的根本区别所在 ‎②真理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的发展过程 ‎③科学实验活动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动力之一 ‎④人的意识具备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考点定位】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易混突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22.《道德经》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圣人不能离开实践见天道 ‎②物质决定意识,圣人不行而知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圣人可以不为而成 ‎④现代科技为圣人离开实践而知天下提供了条件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观点认为不用实践就能获得认识,是错误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离开实践不能见天道,物质决定意识,“不行而知”是唯心主义观点,故题肢①②是对材料观点的正确认识。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圣人不可以不为而成,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也是实践的产物,圣人借助科技手段获得知识的途径是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的获得归根结底还是通过实践获得的,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名师点睛】材料释意为:“不出门户,就能了解天下的世事,不看窗户,能够了解自然规律。走的越远,知道的就越少,因此,圣人不出行而知情,不眼见而明白,不作为而成功”。‎ ‎23.很多青年朋友在谈到未来时,只见“诗和远方”而不见“眼前的苟且”,却并不明白只有跨过“眼前的苟且”方能真正体味“诗和远方”。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有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人生价值实现需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④社会意识并不总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保持同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考点定位】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80.4%,在有统计数据的183个国家或地区中处第23位。数据显示,自1992年至今,我国劳动参与率已经下降了4.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2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大约为10亿人,劳动参与率下降意味着平均每年有200万左右的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的大背景下,如果未来劳动参与率继续维持下降势头,将加剧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紧张局面。‎ 材料二 进入新世纪,面对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的重大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家庭养老抚幼功能弱化,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顺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归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国家该如何应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党的知识,说明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政治学依据。‎ ‎【答案】(1)问题:劳动参与率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力供给紧张;‎ 措施:①政府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提升科技水平以应对劳动力减少的趋势;②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用集约式发展方式取代粗放式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劳动者的各项后顾之忧,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④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提升劳动者素质.‎ ‎(2)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面对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的重大转折时期,适时调整人口政策,彰显了党的领导地位;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坚持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口政策的调整,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人民的利益;③我党顺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调整人口政策,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党的知识,说明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政治学依据,属于依据类试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因此考生可以从党的执政地位、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方式等角度加以分析说明即可。‎ ‎【考点定位】劳动与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共产党的知识 ‎【名师点睛】措施类试题,解答这类题目时采用定点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 一是从教材找方法.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具体的解题程序: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39.一个学习大国,必然是一个崇尚阅读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古书,承袭古人以鉴今日;读海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文学,陶冶情操;读传记,增添力量;读哲学,更加睿智;读科技,更加聪慧……‎ 材料二 ‎ ‎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碎片化阅读使人们充分利用零碎的短暂时间进行阅读,快速、及时地获取大量的信息,阅读中还可以进行互动。碎片化阅读在方便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同时,也大量挤占了人们深阅读的时间,还使人形成惰性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来获得知识碎片,挑战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等,不利于形成深度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阅读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谈谈如何对待碎片化阅读。‎ ‎(3)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请就如何正确对待书本知识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答案】(1)①文化潜移默化地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实践活动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②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阅读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优秀的阅读能够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④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民族素质,增强民族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①要坚持两点论,看到碎片化阅读存在着两面性,既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获取大量信息,也挤占了人们的深阅读时间,挑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能力;②也要坚持重点论,碎片化阅读使人充分利用时间获取信息是主要的;③但是碎片化阅读对人带来的挑战和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阅读的作用,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明确的是说明阅读的作用,即文化的作用。因此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以古鉴今可以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借他山之石了一场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读书陶冶情操、增加力量、更睿智可以从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从总体看,读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交往活动和交往方式、影响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激发人们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3)本题要求考生如何正确对待书本知识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比较开放,考生提出的建议只要属于方法论的角度符合主题即可。‎ ‎【考点定位】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创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立统一的观点 ‎【审题指导】政治解答题的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