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2分,每题3分。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第1^20题,选出正确选项得3分,错选得0分。第21^24题,选出最佳选项得3分,选出次佳选项得2分,错选得0分。) 1.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这是因为,民营企业家也是我国政权的 A. 阶级基础 B. 社会基础 C. 领导阶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工农联盟是我国政权的阶级基础,A错误;B正确,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这是因为,民营企业家也是我国政权的社会基础;工人阶级是我国政权的领导阶级,C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环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下列属于上海市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是 A. 审议本年度上海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B. 主办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C. 市政府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答案】C 【解析】市政府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属于上海市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C项符合题意;审议本年度上海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是市人大行使决定权,A项与题意不符;主办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是市政府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B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组织社会公共服务。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康发展,必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必须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产,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3.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和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这是全国人大在行使 A. 最高立法权B. 最高决定权C. 最高监督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全国人大的职权。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和批准《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这是全国人大在行使最高决定权,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全国人大的立法权,A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通过《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最高监督权不符合材料主旨,C不选。故选B。 【点睛】全国人大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指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最高)决定权指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最高)任免权指选举罢免任命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的权力;(最高)监督权指监督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监察院工作,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4.下列属于我国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 金山区石化街道办事处B. 朱泾镇临源居委会C. 闵行区虹梅街道党委 【答案】A 【解析】A:我国国家行政机关的是指各级人民政府,金山区石化街道办事处属于国家行政机关,A符合题意。 B:朱泾镇临源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B与题意不符。 C:闵行区虹梅街道党委是党的机关,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点睛】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由同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5.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由 A.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决定的 B.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决定的 C. 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答案】C 【解析】A不合题意,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并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终决定因素; B说法错误,应该是国体决定政体,人民当家作主并不是由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决定的; C符合题意,经济决定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故选:C。 6.香港政研会主席邓德成表示,政研会以“反港独”为主打,陆续举办一些相关论坛,不仅有理念,还会采取相应行动。这是香港民众在履行 A. 维护公共安全、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B.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祖国的义务 C.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答案】B 【解析】B:香港政研会以“反港独”为主打,陆续举办一些相关论坛,不仅有理念,还会采取相应行动。这是香港民众在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祖国的义务,B符合题意。 AC:港独问题涉及到国家主权问题,反港独是香港民众在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祖国的义务,A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 (1) 国家主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从基本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国家的政治独立;国家的经济自主;国家的领土完整。 (2) 国家主权是以国家为范围的,只有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才是国家主权的实体。因此,国家主权不能分割,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部分、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能享有独立的主权。 (3) 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各国平等交往的前提条件。维护国家的主权,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7.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1956年成立之初至今,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奔向了小康,以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诠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事实充分证明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自治权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必须坚持的根本政治制度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可靠保证 【答案】C 【解析】C: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奔向了小康,以事实充分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可靠保证,具有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C符合题意。 A:材料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促进民族地区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奔向了小康,从而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民族,不体现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自治权,A与题意不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B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前提的。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通过自治机关来行使自治权的。 8.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这是因为 A. 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转化 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答案】B 【解析】世界观与方法论不能相互转化,A说法错误;“先要改变思想”,就是要先改变世界观,这样才能改变行为,改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因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符合题意;C与题意无关。本题选B。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其中,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下列属于这一特征的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 C.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效提供改造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答案】C 【解析】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其中,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效提供改造世界的观点和方法是科学性的表现,C符合题意。 A: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围,不属于科学性这一特征,A与题意不符。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属于革命性特征,B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它对世界的看法,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不仅对自然的观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而且对社会历史的观察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它的内容不仅科学的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10.除了人脸识别技术之外,动物脸部识别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一个分支,也在悄然升起。这里的“识别”,展现了 A. 实践的历史性 B. 意识的能动性 C. 物质的客观性 【答案】B 【解析】实践的历史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可见,材料没体现,排除A;物质的客观性强调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见,材料没体现,排除C;材料强调,人们掌握了人脸识别技术之外,有开始开发动物脸部识别技术,这说明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故B正确。故选B。 【点睛】关于“意识”问题的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 警示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但有了人脑,意识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人脑不会产生意识 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界 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具体物质形态的变化,它借助于实践这一环节促使事物的变化。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是指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能动地改造世 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意识具有独立性 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意识发展变化与客观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同步性,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等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11.“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观点说明,运动是物质的 A. 存在方式 B. 唯一特性 C. 特殊状态 【答案】A 【解析】A正确,“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观点说明,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不合题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故选:A。 【点睛】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固有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 12.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联系就必然重复出现。这主要体现规律具有 A. 客观性 B. 本质性 C. 稳定性 【答案】C 【解析】C: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联系就必然重复出现。这主要体现规律具有稳定性,C符合题意。 A:规律的客观性强调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与题意不符。 B:规律的本质性强调规律不是表面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B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联系就必然重复出现。规律性的联系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再重复,表明了规律的普遍性。规律是隐藏在同类现象中的“共性的东西”,因而能在一定范围内普遍起作用。 13.近年来,上海天气经常连续出现数天重度污染的状况,其根本原因是工业污染物排放较多。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A. 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B. 是必然的,不可改变C. 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 【答案】C 【解析】C: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符合题意。 A:上海天气经常连续出现数天重度污染的状况,其根本原因是工业污染物排放较多,说明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人为事物的联系,而不是与人无关,A说法错误。 B: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但不是必然的,可通过科学发展改变污染状况,做到可防可治,B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总是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在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既表现为宇宙间的任何事物同其周围事物发生着横向联系,又表现为事物自身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纵向联系。事物的联系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具有普遍的性质。 (2)联系的客观性,即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真实的,不是人们强加的,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 (3)联系的多样性,即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形式复杂多样、各有特点。 14.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在量变的过程中,事物所处状态是 A. 发展中断 B. 显著变化 C. 相对静止 【答案】C 【解析】C: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在量变的过程中, 事物所处状态是相对静止状况,C符合题意。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无限交替过程中实现的,事物发展不会中断,A说法错误。 B:事物在质变过程中会呈现显著变化状态,B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无限交替过程中实现的。事物的发展首先是从量的变化开始的。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飞跃。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引起质变,只有质变才能巩固量变的成果,才能为量变开辟新的道路。量变引起质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事物数量的变化引起质变;另一种是事物成分在排列组合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 15.感觉累的时候,也许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坚持走下去,你就会发现到达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度。下列理解最符合材料的是 A. 事物始终处于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中 B. 过犹不及,要善于把握火候和分寸 C.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C 【解析】C:感觉累的时候,也许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坚持走下去,你就会发现到达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度。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符合题意。 A:事物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不会始终处于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中,A说法错误。 B:材料中这句话强调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不体现过犹不及,B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途径): (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方法论)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16.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 “治治病”主要是指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治治病”坚持的方法论是 A. 两点论 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矛盾具有特殊性 【答案】B 【解析】B:“治治病”主要是指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治治病”坚持的方法论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符合题意。 A:“治治病”就是区别情况、对症下药,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体现两点论,A与题意不符。 C:矛盾具有特殊性是原理,不是方法论,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17.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原因是 A. 感性认识可以反映事物外部联系 B. 理性认识需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 C. 理性认识能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 【答案】C 【解析】C: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原因是理性认识能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C符合题意。 A:感性认识可以反映事物外部联系,但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A不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原因。 B:材料强调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原因,B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提供的感性材料,就不可能形成理性认识。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否则,就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全面丰富和系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与研究内容,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由此可见, A. 真理是客观的 B. 真理是发展的 C. 真理是绝对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A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未体现真理是客观的。B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全面丰富和系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与研究内容,这说明真理是不断发展的。C说法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简单说真理是绝对的。故选B。 1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们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A.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 批判继承、洋为中用 C. 自觉传承、积极弘扬 【答案】C 【解析】A不符合题意,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不符合题意,材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涉及洋为中用; C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自觉传承、积极弘扬; 故选:C。 20.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提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这要求青年学生 A. 要勤学 B. 要明辨 C. 要笃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强调的是要实践。因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这要求青年学生要笃实。故选C。 【点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公民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①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政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21.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这体现了依法治国是 A.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C. 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A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党;B符合题意,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这体现了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C错误,社会道德风尚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故选B。 22.“吃瓜群众”是一个近年来流行的网络用语。人们常常以“吃瓜群众”来表示一种事不关己、不发表意见仅仅围观的状态。在政治生活中,公民不能只做“吃瓜群众”,这是因为 A. 参与政治生活、表达意愿是公民的权利 B. 公民对国家、社会应当承担政治性责任 C 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能享有更多权利 【答案】B 【解析】AC不符合题意,两个选项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B正确,在微信朋友圈里,人们常常以“吃瓜群众”来表示一种事不关己、不发表意见仅仅围观的状态。在政治生活中,公民不能只做“吃瓜群众”,这是因为公民对国家、社会应当承担政治性责任; 故选:B。 23.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准”和“实”上下功夫。从辩证唯物论看,要做到“准”和“实”就必须 A. 尊重客观事实,从实际出发 B.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发挥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A符合题意,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准”和“实”上下功夫,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实际出发;B不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而不属于辩证唯物论的范畴;C不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强调发挥正确意识的作用;故选A。 24.一位哲人曾说:“你应该敬畏时间,因为那是一切的密码。”有一些人,看上去很珍惜时间,实际上却并不能和时间“愉快相处”,有时候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一事无成。这启示我们,做好时间的管理者需要 A.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着眼整体,把握主要矛盾 B.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C. 坚持矛盾的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AB 【解析】AB:有一些人,看上去很珍惜时间,实际上却并不能和时间“愉快相处”,有时候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一事无成。这启示我们,做好时间的管理者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着眼整体,把握主要矛盾,A为最佳选项,得3分;对于时间,有时候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一事无成,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B为次佳选项,得2分,故AB符合题意。 C:材料关于时间的管理不体现坚持矛盾的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B。 【点睛】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要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不忽视对次要矛盾的解决,要统筹兼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坚持重点,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要坚持重点论,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二、材料分析题(共28分) 25.2018年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在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商品加征进口关税等背景下,中国积极倡导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进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有人说,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塑造上海开放、创新、包容最鲜明的品格,印证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如今上海要做的,就是更加守护好这份特殊品格。 请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简要评析上述观点。 原理链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意识能动作用最终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答案】答案示例: 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品格是百多年来的历史和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渐形成是正确意识,因此,守护好这种特殊品质确实能够对推进上海改革开放,促进上海繁荣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还需要我们付之于实践,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践行这一品质,才能更好推进上海的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该观点是片面的。 【解析】本题以在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商品加征进口关税等背景下如何促进上海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可结合材料中的观点,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等方面,说明上海这份特殊的品格是百多年来的历史和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渐形成是正确意识,因此,守护好这种特殊品质确实能够对推进上海改革开放,促进上海繁荣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要认识到,再美好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变成现实,上海这份特殊的品质只有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才能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并由此指出该观点的片面性。 本题要求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简要评析上述观点。 从材料可以看出,该观点认为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塑造上海开放、创新、包容最鲜明的品格,印证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如今上海要做的,就是更加守护好这份特殊品格。 应该看到,上海这份特殊的品格是百多年来的历史和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渐形成是正确意识,因此,守护好这种特殊品质确实能够对推进上海改革开放,促进上海繁荣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要认识到,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变成现实,这份品格如果不付之于实践,就永远停留在纸面,起不到实际效用。 可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等方面,说明意识能动作用最终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上海这份特殊的品质只有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才能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由此指出该观点的片面性。 【点睛】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6.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2018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监察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8件,修改法律47件次,发挥了立法规范和保障改革的作用。为此,有法律专家认为:推进我国立法工作应步一个脚印,不应急功近利,否则达不到高质量立法的效果。 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的知识,评析该专家观点。 【答案】答案示例: 观点正确。事物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的飞跃。推进我国立法工作是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急功近利是缺乏量的必要积累。应重视量的积累,才能达到高质量的立法效果。 【解析】本题以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为背景材料,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 可结合材料中的观点,从事物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的飞跃等方面,说明推进我国立法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量的积累的过程, 应一步一个脚印,不应急功近利,否则达不到高质量立法的效果。 本题要求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的知识,评析该专家观点。 材料可以看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为此,有法律专家认为:推进我国立法工作应一步一个脚印,不应急功近利,否则达不到高质量立法的效果。 可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的原理,从事物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的飞跃等方面,说明推进我国立法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量的积累的过程,急功近利将不能达到高质量的立法效果。因此说该观点是正确的。 【点睛】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原理内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27.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垃圾生产国。上海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有观点认为要破解“垃圾围城”的难题,必须大力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技术。只要技术问题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运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的知识,简要评析上述观点。 【答案】答案示例: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只是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外因。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必须重视内因,即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只有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才能真正破解“垃圾围城”的难题。因此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解析】本题以解决垃圾围城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可结合材料,从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等方面,说明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只是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外部因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内因是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只有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才能真正破解“垃圾围城”的难题。因此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本题要求运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的知识,简要评析上述观点。 从材料可以看出,有观点认为要破解“垃圾围城”的难题,必须大力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技术。只要技术问题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应该看到,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只是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外部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 最根本的是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只有内外结合,才能真正破解“垃圾围城”的难题。 可运用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知识,从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等方面,说明该观点是片面的。 【点睛】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对事物发展的不同作用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可分为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外因。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1)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据,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根本原因,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2)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原因。在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外因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即通过增强内部矛盾的一个方面,制约其另一个方面而发生作用,并不是撇开内因而单独地起作用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