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了解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同时,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学会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的角度,说明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金钱;从某些具体的材料入手,在积累一定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实现对货币的科学认识,逐步学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及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 货币的本质、纸币。 教具准备 硬币 图片 各种币值纸币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小品导入(教师扮演店主,三生扮演顾客) 情境1: 一顾客是店主多年不见的一好友,她看上了一礼品,店主便送了一份给她。问:在这种情况下,该物品是否是商品? 情境2:另一名顾客偶然来商店逛逛,他也看上了那种礼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他花50元买下了,问:在这种情况下该物品是否是商品,与前者有何区别。 情境3:最后一名顾客亦看上了一件商品,他欲用50枚康熙通宝购买而不得。问:为什么这枚康熙通宝在清朝可以购买到商品但现在却不能? 新课教学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思路:在讲货币的本质之前,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商品,再由商品交换的过程推导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步骤: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把握商品的相关知识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这一概念,首先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可以稍微提示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人的内脏不是劳动产品,但亦可以成为商品;第二必须用于交换,如果是自己消费,用于捐献,馈赠就不是商品) (2)两个基本属性(简单了解)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结合多媒体,创设情景(采用课本的第二个探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切身体会物物交换的困难,该如何解决。从而引出一般等价物的产生,含义,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贝壳,牲畜,布匹等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跟其他的一切商品相交换,但仍有一些不足,比如如果是很小数量的交换,用牲畜有什么不方便等等,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选出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金银!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货币也就产生了。最后请学生根据上述内容分析得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 思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本课的核心,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在讲它的两个基本职能的时候可以借助于形象的图案---直尺和桥梁帮助学生理解,另外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认识到行使这两个基本的职能有何不同。 步骤: (1)价值尺度职能 含义: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在这里可以用直尺引入,直尺衡量的是物体的长度,货币衡量的则是价值大小,并且是一切商品价值大小,要强调“一切”二字,因为如果衡量的不是一切商品的价值,而是一个或几个,那就不是货币,而只是一般性的等价物。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所以可以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在这里仍然可以以直尺为例,直尺之所以可以衡量其他物体的长度是因为它本身有长度。 担当主体:观念中的货币。先请学生回答他是如何理解何为观念中的货币的,然后结合P6的探究活动简要分析,如自行车的标价是380元/辆,问学生当你们看到这个价格标签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知道了380元是一个怎样的概念,需不需要放380元钱在旁边呢?学生回答不需要,教师进行补充,也就是说在这里价格只是用来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而不是实现。 价格:首先请学生回顾第一目的相关内容后讨论回答:在货币产生前,如果你要实现一只羊的价值有什么方法?那么在货币产生后比如说现在同样你要实现一只羊的价值又有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货币产生前:一只羊=一把石斧=一匹布 实物形式 货币产生后:一只羊=200元 货币形式 从而推导出价格的含义:指的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提示学生课后思考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2)流通手段职能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用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了解即起的是桥梁的作用)。 商品流通 含义:指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与货币产生前的物物交换进行比较,一个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和卖同时进行,其公式是商品—商品;一个是以货币为媒介,买和卖分离,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提示学生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探究:货币能够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是不是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如果不是该如何衡量。 学生讨论。 教师举例分析:假设社会上只生产一种产品,它的待售数量是1万件,单价为10 元,货币流通次数为一,让同学计算此时需要多少货币量。学生答需要10万,由此得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这一知识点在课堂上不展开讲解,通过课后习题让学生自主巩固其计算、正反比关系等等) 商品价格总额 待售商品量X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 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次数 其他职能 这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课后自学。提示学生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贮藏手段职能。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储蓄是不是一回事;一是要将支付手段职能与流通手段区别;一是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具有哪些作用。 3.纸币 思路:以教具——100元人民币为例让学生回答发行纸币的主体、特点(纸币较之金属货币优点),最终定位,推导出纸币的概念,然后让其分析、理解纸币产生的必然性和发行的规律,以及当纸币发行过多或过少的时候会发生怎样的经济现象。 (1)含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让学生思考回答:国家是否有权利决定纸币的面值、购买力、发行量 (2)纸币的发行量及与之相关的两种经济现象 由纸币的含义可以了解到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分析发行过多或过少所引发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一内容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点到为止。因为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发生原因其实是比较复杂的)。 板书设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