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10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政治二轮课件:专题九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109张)
专题九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2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美好生活的向导 真题重练 · 体味高考 1 .(2018 全国 Ⅲ 卷 ,23)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 在人类思想史上 , 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 , 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 , 来自于它 ( ) ① 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 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设计 ③ 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 ④ 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 这让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 ①正确 ;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 ,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 ④正确 ; 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没有提供统一的模式 , 也没有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 , ②③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3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2 .(2019 天津卷 ,9) 改革开放之所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正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与实际。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 ) A.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C.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所有的哲学包括错误的哲学 , 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都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 但并非所有的哲学都具有积极作用 , 所以 A 、 B 两项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 但 C 项不构成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原因。遵循人类社会基本规律是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原因 ,D 项入选。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4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3 .(2017 江苏卷 ,24) 在中国古代 “ 家国一体 ” 的社会组织结构中 , 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 , 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 “ 尚圆 ” 思维 , 讲究圆满、圆融、圆通 , 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 ) ① 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②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 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④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统文化的特点、哲学智慧的来源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中国 “ 家国一体 ” 的思想 , 可见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 故②正确。人们在家庭团聚和国家统一中总结出 “ 家国一体 ” 思想 , 可见哲学源自实践 , 故④正确。材料只强调认识的形成 , 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反作用 , 排除①。哲学所包含的世界观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 排除③。故选 C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5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4 .(2019 江苏卷 ,26)“ 基因编辑婴儿 ”“ 人工智能作恶 ” ……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 , 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 , 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 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 , 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 ( ) A. 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 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D. 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有关知识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 技术伦理的角度 ” 是指哲学角度 ,“ 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 ” 是指要发挥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D 项符合题意 ;A 、 B 、 C 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D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6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整体架构 · 联结 彼此 - 7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突破考点 · 清单管理 ( 一 ) 哲学的内涵 - 8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 二 ) 哲学的基本 派别 - 9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 10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 三 ) 哲学发展史上的两个 对子 - 11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 四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 12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性 ) 真题重练 · 体味高考 1 .(2017 全国 Ⅲ 卷 ,20)2016 年 10 月 , 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 当今世界 ,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 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 , 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 , 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 ) ① 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② 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③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④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互联网思维属于意识范畴 , 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属于物质范畴 , 物质决定意识 , 故①错误 ; 衡量意识先进性的标准是社会实践 , 如果对社会实践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就是先进的社会意识 , 排除③ ; 互联网思维的运用 , 体现了互联网思维的现实价值 , 故②正确 ; 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互联网思维 , 推动了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 可见④正确。答案为 C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13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2 .(2016 全国 Ⅱ 卷 ,22) 在长征途中 , 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 , 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 , 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 , 寻找敌方薄弱环节 , 灵活调动军队 , 四渡赤水 , 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 ) ① 重视调查研究 , 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 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 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 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知识 , 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妙在于调查研究 , 在尊重战争规律的基础上 , 把握全面的、变化的客观实际 , 故选①③。尊重客观实际是人们行动的出发点 , 故舍去②。④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 故不选。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4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3 .(2016 全国 Ⅱ 卷 ,23) 《韩非子 · 说林上》记载 : 一年春天 , 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 , 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 :“ 老马之智可用也。 ” 于是 , 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 , 军队在后面跟着 , 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① 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 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 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 老马之 “ 智 ” 与人之 “ 智 ” 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 是人所特有的 , 老马的行为只是本能的行为 , 不是实践活动 , 故不选④。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 故舍去①。管仲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 , 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 , 人能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 , 从而解决了迷路问题 , 故选②③。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15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4 .(2018 全国 Ⅰ 卷 ,22) 十八大以来 , 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 , 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 , 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 ① 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② 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 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④ 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 , 来源于中国的社会实践 , 由中国的社会实践决定 , ①错误 ;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 ④错误 ; 这一思想符合新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 , 是中国社会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果 , ②③正确 , 故 C 项应选。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16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5 .(2016 全国 Ⅲ 卷 ,23)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 , 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 , 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 , 如 “ 地冷宜亲火 , 楼高可摘星 ” 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 ;“ 开函喜动色 , 分明是君容 ” 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 ) ① 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 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 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 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本质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 人是产生意识的主体 , 意识的内容源于社会实践 , ②④符合题意 ;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 内容是客观的 , 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变化 , ①不选 ; ③明显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 不选。答案为 C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17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6 .(2017 全国 Ⅰ 卷 ,23)2016 年 12 月 ,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 ,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 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 ) ①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 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③ 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④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主观意识不能成为实践的出发点 , 排除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总结规律应该坚持从个别到一般 , 排除③。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 体现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故①正确。材料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规律 , 可见④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8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整体架构 · 联结 彼此 - 19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突破考点 · 清单管理 ( 一 ) 物质与运动 1 .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 20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2 .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 原理内容 :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 反对错误倾向 :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 二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21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 三 )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1 . 本质 : 从意识的起源看 , 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 , 它是人脑的机能 ; 从意识的内容看 , 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 . 作用 : 意识具有能动性 , 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 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22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 四 ) 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 - 23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 24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 五 )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 .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 ,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 必须尊重规律 , 按客观规律办事 , 而不能违背规律 , 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另一方面 ,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 认识和利用规律 ,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 改造客观世界 , 造福人类。 2 . 方法论要求 :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 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 25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 六 ) 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26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 27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 ) 联系 观 真题重练 · 体味高考 1 .(2019 全国 Ⅰ 卷 ,22) 在科技创新中 , 时常存在 “ 管理孤岛 ”“ 资源孤岛 ”“ 信息孤岛 ”“ 技术孤岛 ” 等现象 , 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信息、人才等流动不畅 , 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消除科技创新中的 “ 孤岛现象 ”, 就要 ( ) ① 立足关键部分 , 充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② 克服封闭观念 , 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③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 促进系统优化 ④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 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系统优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①观点错误 , 应立足整体 ; ②表述错误 , 应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有机统一 , 而不是最大化 ; 消除科技创新中的 “ 孤岛现象 ”, 就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 , 促进系统优化 , 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 ③④符合题意。故选 D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28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2018 全国 Ⅲ 卷 ,21) 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① 整体由部分构成 , 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② 部分区别于整体 , 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③ 部分影响整体 , 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 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 , 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借助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深度融合的事例 , 考查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能力。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 ①中的说法错误 ; 整体的状况一定会影响到部分 , ②中的说法错误 ; 世界的发展得益于中国 , 说明部分影响整体 , 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是有利的 , ③正确 ;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的变化说明部分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 , ④正确。故选 D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29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 .(2019 全国 Ⅱ 卷 ,22) 最近 , 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 , 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 , 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 , 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这表明 ( ) ① 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 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 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 ④ 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具有 “ 人化 ” 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联系的相关知识点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③表述错误 , 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没有可比性 , 排除 ; ④观点错误 , 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 ,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排除 ; 材料中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 , 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 , 体现了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 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 ①②符合题意。故选 A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30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4 .(2019 全国 Ⅲ 卷 ,22) 毛泽东说 :“ 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前功尽弃的 , 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 ”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 处于非支配地位的部分及其变化不影响整体的功能 B. 在一些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 , 整体服从和服务于部分 C.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D. 只要充分发挥部分的作用 , 就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 一个败仗 ” 会导致前功尽弃 ,“ 一个胜仗 ” 会导致新局面出现 , 体现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 项观点正确。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A 项观点错误 ; 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B 项观点错误 ; 只有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 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D 项说法太绝对 , 排除。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31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5 .(2017 全国 Ⅰ 卷 ,22) 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 , 占用土地 , 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 “ 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 ”, 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 , 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 , 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 ( ) ①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 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此题考查联系的观点。将废弃的泥浆制成免烧砖 , 防止了环境污染 , 表明人类经过实践活动改变事物存在的状态 , 建立了新的联系 , 故①正确。尊重客观条件 , 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 排除②。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以联系的多样性为前提 , 排除③。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 , 体现了人类通过对事物联系多样性的把握 , 实现了事物自身的价值 , 故④正确。故选 B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32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6 . 〔 2017· 全国 Ⅲ 卷 ,39(2) 〕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 “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 2017 年 1 月 ,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 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7 年 2 月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 , 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 , 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 30% 以上 , 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 70% 。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 一带一路 ” 倡议提出以来 , 已经有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 ,68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 - 33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 , 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答案 整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明确了人类发展方向 , 切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部分影响整体 ,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中国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各国积极响应 , 共同参与 , 加强双边、多边合作 , 实现共赢共享。 解析 本题借助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和贡献为背景材料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国际社会属于整体 , 中国等相关国家属于部分。首先强调整体的决定性作用 , 强调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积极作用 ; 其次强调部分的作用 , 即强调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 - 34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整体架构 · 联结 彼此 - 35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突破考点 · 清单 管理 - 36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37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38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39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发展观 真题重练 · 体味高考 1 .(2019 全国 Ⅰ 卷 ,23) 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 , 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 , 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 , 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 , 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 , 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 , 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 , 不断钉下去 , 必然大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 ① 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 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③ 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 ④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相关知识点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①观点错误 , 量变与质变没有可比性。②表述错误 ,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 , 也会引起质变。材料中 “ 要有钉钉子的精神 ” 表明 ,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 , 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 , 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 , 又必然会引起质变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④符合题意。故选 D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40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2018 全国 Ⅱ 卷 ,22)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 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 , 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 ( ) ① 社会的发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 ② 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 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④ 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量变与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渐进性 ,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飞跃性 , ②正确 ; 这一战略安排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 坚忍不拔、锲而不舍 ” 体现了主观能动性 , ④正确 ; 社会基本矛盾支配社会的发展 , ①错误 ; 事物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 ③错误。故选 C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41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 .(2017 全国 Ⅱ 卷 ,2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 , 实现 “ 十三五 ” 时期发展目标 , 破解发展难题 , 厚植发展优势 , 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因为 ( ) ① 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 ② 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 ③ 发展理念变革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 ④ 发展理念变革意味着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的相关知识 , 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发展理念的创新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 ②正确 ; 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③正确 ; 新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实践的前进性而不是曲折性 , ①不符合题意 ; 新发展理念对既往发展理念是 “ 扬弃 ” 而非彻底否定 , ④错误。故选 C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42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4 .(2019 北京 ,29) 二环路边 , 繁花点点 , 玉泉山下 , 绿意盎然 …… 八百余公里城市绿道 , 串起北京的河道、青山和历史文化遗迹 , 成为人们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 , 在立交桥、环路、地铁奏响的城市旋律中 , 谱写了一段舒缓的和弦。城市绿道 ( ) ① 是城市建设中的新事物 , 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 ② 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有机联系 , 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 ③ 满足了市民休闲需要 , 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对客体需要的满足 ④ 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 , 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考查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 , 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通过材料表述可知 , 城市绿道改善了人居环境 , 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了有机联系 , 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 , ②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 故 C 项应选 ; 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 ①观点中 “ 相互转化 ” 的说法错误 ; 事物的价值在于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 ③观点表述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43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5 .(2015 全国 Ⅱ 卷 ,21)2014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 , 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 ,“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 意味着 ( ) ①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②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 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④ 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 新常态 ” 从发展的观点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质变状态 , ①正确 ;“ 新常态 ” 从矛盾的观点看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 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 , ②观点正确 ; ③中的 “ 已经解决 ” 、④中的 “ 已经形成 ” 提法均错误。故 A 项应选。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44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整体架构 · 联结 彼此 - 45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突破考点 · 清单 管理 - 46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47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48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49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矛盾观 真题重练 · 体味高考 1 .(2018 全国 Ⅰ 卷 ,22)2018 年 4 月 , 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 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 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 ,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 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 ) ① “ 两点论 ” 和 “ 重点论 ” 相结合 ②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③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④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A. ①② B. ① 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新形势下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 要抓 “ 关键 ”, 体现了抓主要矛盾 , 属于重点论 , 正确把握好 “ 五对关系 ” 体现了两点论 , ①观点正确 ;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 ④观点正确 ; 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斗争性 , ②③观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 排除。故选 B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50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2018 全国 Ⅱ 卷 ,21) 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辩证施治等 , 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① 事物的矛盾不同 , 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 ②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交替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支配着事物发展变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矛盾的观点。 “ 重视整体诊疗 , 又强调个性化、对症下药、辨证施治 ”, 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及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 ①②正确 ;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 ③观点错误 ;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 , 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④观点错误。故选 A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51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 .(2019 全国 Ⅱ 卷 ,21)2018 年 9 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 ) 》。规划要求 , 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 , 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 , 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 注重协同性、关联性 , 整体部署 , 协调推进。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①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 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③ 系统优化方法是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的重要方法论 ④ 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矛盾、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等知识点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①错误 ; 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 , 振兴乡村 , 体现了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 ②符合题意 ; 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 , 统筹谋划 , 注重协同性、关联性 , 整体部署 , 协调推进 , 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 ③符合题意 ; 材料未体现关键部分的作用 , ④不符合题意。故选 C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52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4 .(2017 全国 Ⅰ 卷 ,20)2015 年 12 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要求 , 各国以 “ 自主贡献 ” 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 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 , 并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协定坚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 这一原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 ①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③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 ④ 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 , 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每个国家都应承担责任 , 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 即事物的共性。但是国家间的经济实力不同 , 破坏气候环境的责任不同 , 所以承担的责任应该有所差别 , 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 也即事物的个性。故③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 排除①②。故选 D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53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5 .(2016· 全国 Ⅱ 卷 ,39)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2013 年 11 月 ,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 , 首次提出了 “ 精准扶贫 ” 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 4 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 , 村民生活困难 , 观念相对保守 , 存在 “ 等靠要 ” 思想 , 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 , 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 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 “ 道德讲堂 ”, 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 , 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 , 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 ; 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 , 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 , 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 ;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542 人 , 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 , 穷人跟着能人 ( 合作社 ) 走 , 能人 ( 合作社 ) 跟着产业走 , 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 , 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5 年全村人均收入 3 580 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 54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015 年 12 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 提出 “ 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 。 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 ,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 55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从实际出发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八洞村贯彻精准扶贫思想 , 结合当地实际 , 精神脱贫先行 ,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选择和建设支柱产业 , 取得显著扶贫成效 ; 创造性地探索出精准扶贫的宝贵经验 , 验证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正确性 , 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 解析 本题以共享发展理念、精准扶贫为背景 , 考查辩证法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生活中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 , 旨在考查综合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要注意切入点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 。依据材料中 “ 十八洞村扶贫实践的成功案例 ”, 利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从成功原因、推广成功经验两方面具体说明即可。 - 56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整体架构 · 联结 彼此 - 57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突破考点 · 清单管理 ( 一 )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 58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注意 :(1)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不是指矛盾双方 , 而是矛盾双方关系的两个方面。 (2) 矛盾的同一性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区别 : 矛盾的同一性 , 即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 是思维能够认识存在的问题 , 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59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二 ) 矛盾的普遍性与 特殊性 - 60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61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注意 :(1)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 , 时时有矛盾 ; 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中的普遍性是共性的意思。两个特殊性的意思则是一致的。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 不是 “ 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 也不是 “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 , 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 任何一个事物都既有同类事物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 , 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 , 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讲的 , 由此可见 , 它们有根本的区别。 - 62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三 ) 比较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 方面 - 63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四 ) 矛盾观点在实践中的应用 1 . 既 …… 又 …… 、虽然 …… 但是 …… 、双赢、双刃剑、成就与困难、机遇与挑战、相反相成 , 此类语言蕴含的哲理是 :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2 . 根据 …… 特点、根据 …… 具体情况、制定 …… 相应的 …… 、优势、特色、特征 , 此类关键词蕴含的哲理是 : 矛盾具有特殊性 ,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 先试点、后推广 , 抓好典型 ,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 此类语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 - 64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4 . 第一要务、重点、关键、首要问题、中心、重中之重、突破口 , 此类语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办事情要抓重点和关键。 5 . 主流、主体、方向、总体上、总的来说 , 此类语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6 . 性质、利大于弊、本质 , 此类语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65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五 ) 认识矛盾分析 法 - 66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创新意识 真题重练 · 体味高考 1 .(2019 全国 Ⅲ 卷 ,2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 , 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 , 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和保护 , 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中华老字号要成为 “ 常青树 ”, 需要不断创新。从哲学上看 , 这是因为 ( ) ① 只有不断吐故纳新 , 事物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② 事物的优势和劣势相互转化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 只要不断批判和否定 , 新事物就能保持质的稳定性 ④ 事物只有通过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A. ①② B. ① 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的否定观和创新意识 , 考查考生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 , 作出正确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通过自身的否定 , 不断地吐故纳新 , 积极创新 , 才能使传统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断得到发展 , ③观点错误 , 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起决定作用 , ②观点中 “ 依赖于 ” 的提法错误。故选 B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67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 .(2016 全国 Ⅱ 卷 ,21) 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 , 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 , 部署完成了 78 275 台套北斗终端 , 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表明 ( ) ①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② 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③ 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④ 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先导 , 不选③。科技创新是通过实践基础上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实现的 , 不选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断被开发和运用 , 体现了①②。故选 A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68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 .(2019 江苏卷 ,32)“ 守得住经典 , 当得了网红。 ” 在今天这样一个 “ 注意力经济 ” 的时代 , 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字号 , 也改变了过去固有的思维 , 在坚守自己传统价值的同时 , 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有效扩大自己的影响 , 经济效益也随之不断提高。材料中蕴含的哲理是 ( ) ① 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③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④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 改变了过去固有的思维 ” 是创新的体现 ,“ 经济效益也随之不断提高 ” 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 , ①符合题意 ;“ 坚守自己传统价值 ” 是 “ 扬 ” 的体现 ,“ 改变了过去固有的思维 ” 是 “ 弃 ” 的体现 , 二者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 ②符合题意 ; 题干材料中没有生产关系变革的内容 , ③不符合题意 ; 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④观点错误。答案选 A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69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4 .(2017 全国 Ⅱ 卷 ,40)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 , 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 , 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 , 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 , 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 ; 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 , 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 ; 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 “ 保冷 ” 这一被称为 “ 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 ”; 鲁先平历经 14 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 “ 西达本胺 ”, 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 …… 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 “ 走钢丝 ” 。潘建伟说 :“ 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 ” 。王晓东将 “ 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 , 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 ” 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 “ 要想成功 , 就必须坚持 ” 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 70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运用 “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 的知识并结合材料 , 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 答案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按其本质来说 , 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 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 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奋力创新的勇气 ; 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毅力 ; 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精神。 解析 本题以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为背景 , 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文化的重要作用等知识 , 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为典型的演绎式材料分析题 , 首先需要阐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原理内容及其方法论 , 然后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所具有的优秀的、创新的品质。 - 71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整体架构 · 联结 彼此 - 72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突破考点 · 清单管理 ( 一 )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 .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 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 扬弃 ” 。 ( 既肯定又否定 , 既克服又保留 , 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 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 2 . 形而上学否定观 : 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 要么肯定一切 , 要么否定一切 。 - 73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 .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 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 按其本质来说 , 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4 . 辩证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1)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 注重研究新情况 , 善于提出新问题 , 敢于寻找新思路 , 确立新观念 , 开拓新境界。 - 74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二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 .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 , 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 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 .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思维方式的变化 , 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 , 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 , 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日趋扩大 , 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 75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4 . 从不同角度认识创新的哲学依据 : 树立创新精神既要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 , 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不断解放思想 , 与时俱进。 (1)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要坚持与时俱进 , 培养创新精神 , 促成新事物的成长。 (2)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 做到不唯上、不唯书 , 只唯实。 (3)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 ,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 注重研究新情况 , 善于提出新问题 , 敢于寻找新思路 , 确立新观念 , 开拓新境界。 (4)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 , 开拓创新 ,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76 -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 三 ) 坚持唯物辩证法 , 贯彻新发展理念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 , 是否承认矛盾 ,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77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例题 (2019 全国 Ⅰ 卷 ,40)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 , 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 , 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 ,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 , 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 , 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 “ 活化石 ” 。 - 78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 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 : 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 , 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 , 导致人口流失严重 , 甚至出现 “ 空心化 ”; 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 , 自然毁损严重 ; 传统工匠越来越少 , 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 ;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 , 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 , 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 , 导致 “ 千村一面 ” 。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 ,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2012 年以来 , 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 注 :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 , 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 - 79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 , 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 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 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文化自觉 ,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 更加自觉地加以保护和传承 ; 克服错误观念 , 避免破坏性开发 , 把保护、传承与利用有机统一起来。 - 80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考法揭秘 本题以我国的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乡愁为背景 , 在立足教材的同时 , 聚焦社会问题的解决 ,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 考查《生活与哲学》中的意识能动作用原理等相关知识 , 旨在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 “ 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加以说明 ”, 答案的组织需要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两个表现并结合材料予以阐释说明。 - 81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答题流程如下 : 在知材融合方面 : 要做到避免理论和材料 “ 两张皮 ”, 应坚持写实性与写意性叙述的统一。 - 82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具体图示如下 : - 83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考点 : 唯物辩证法 典例 2019 年 6 月 3 日消息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 , 实行垃圾分类 , 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 , 关系节约使用资源 , 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习近平指出 , 推行垃圾分类 , 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 , 把工作做细做实 , 持之以恒抓下去。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 , 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 , 让更多人行动起来 , 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 全社会人人动手 , 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 , 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如何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 - 84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答案 (1)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充分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 , 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抓住 “ 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 这个关键环节。 (3) 要重视量的积累 , 让更多人行动起来 , 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 全社会人人动手把工作做细做实 , 持之以恒抓下去。 (4)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因地制宜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 85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维度 1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 , 传媒领域正发生着深刻变革 , 一个全媒体时代迎面而来。 在新媒体技术出现之前 , 较早的报纸、收音机、电视等的传统媒体因信息真实、准确度高、社会责任明确等优点 , 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渠道 ; 而依托互联网、数字压缩等技术的新兴媒体 , 凭借其时效性、丰富性、互动性等特点更具信息传播优势。随着时代发展 , 我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成为必然趋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成立以来 , 按照 “ 台网并重、先网后台 ” 思路 , 持续推动 “ 三台三网 ” 加速融合 , 实现了 1+1+1>3 的传播效果 , 推出了一批思想性强、鲜活生动的现象级融媒体产品。全国各地各新闻单位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 , 搭建媒体矩阵、创设品牌专栏、打造爆款产品 …… 全媒体表达、多终端适配 , 一些叫好又叫座的产品屡屡刷屏 , 引发网友好评如潮。 - 86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在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 , 人人都有麦克风 , 但主流媒体手握的是 “ 金话筒 ”, 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 ,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 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唯有那些思想政治方向正确的主流媒体才能代表公信和主流价值取向 , 才能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真善美。 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 , 分析我们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应该如何处理好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二者的有机融合。 - 87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答案 (1)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 , 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 我们要根据时代发展而转变观念 , 敢于突破传统媒体与实际不相符合的劣势 ; 要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相结合 , 既要确保信息传播内容的有效性、准确性、真实可靠性 , 又要借助新兴技术这个媒介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 88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维度 2 在改革开放 40 周年庆祝大会上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是一场接力跑 , 我们要一棒接一棒跑下去 , 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这一说法的发展观依据是 ( ) ①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 量变必然能引起质变 ②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代代不懈努力终会实现复兴伟业 ③ 重视量的积累 , 坚持跑好每一棒终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④ 每一棒的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答案 关闭 C - 89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维度 3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 , 指导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 , 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 , 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建立了新中国 ,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 , 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 ,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十八大以来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 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形势 ,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 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 迎来了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90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1) 结合材料 , 运用矛盾的特殊性的知识 , 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推动作用。 (2)2019 年 1 月 17 日 ,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南开大学师生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 , 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 , 山一样的崇高。 ” 请谈谈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将这一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91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答案 (1) ①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 要求我们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 以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不同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都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其指导下 , 依据自身所处时代的国情 ,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时代化的丰富和发展 , 用这些思想理论不断推动社会变革 , 建立了新中国 ,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 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 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 个人与国家、社会是辩证统一的 , 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志存高远 , 坚定理想信念 , 脚踏实地 , 勇作时代的弄潮儿 , 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 92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解读分析 典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 , 侧重运用联系、发展、矛盾等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点分析如何落实习近平主席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指示 ; 维度 1 以媒体融合发展为背景 , 侧重运用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知识点分析如何处理好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二者的有机融合 ; 维度 2 以改革开放再出发为背景 , 运用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的知识分析改革是一场接力跑 ; 维度 3 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材料 , 运用矛盾的特殊性以及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等知识点 , 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推动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小我融入大我。以上维度都以时政材料为背景和载体 , 从不同角度分别考查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 - 93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多维新思考 你还能从哪些角度来考查该知识点 ? 角度 1 角度 2 角度 3 答案 示例 1: 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改革措施的先试点后推广、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进行文化的交流和借鉴。示例 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如何处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 ; 示例 3: 用京津冀协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媒体融合发展等材料考查联系的观点和系统优化方法等。 - 94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情境扫描 弘扬民族精神 , 发挥主观能动性 材料一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精准扶贫、防治污染、防范风险三大攻坚战 ; 垃圾分类、乡村振兴、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京津冀协同 ;“ 五四精神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教育强国、科技进步与创新 …… 都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 , 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 95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材料二 2019 年 5 月 31 日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 ,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开展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主题教育 , 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 , 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 , 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 , 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 , 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 96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 : 我们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 , 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 , 探索未知劲头足 , 接受新生事物快 , 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 , 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这种青春天性赋予青年活力、激情、想象力和创造力 , 应该充分肯定。同时 , 青年人阅历不广 , 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 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这是青年成长的规律 , 我们要尊重这个规律。信任是理解的前提。要尊重青年天性 , 照顾青年特点 , 经常到青年中去 , 同青年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 ,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 , 倾听他们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看法 , 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 97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我们要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 , 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青年要顺利成长成才 , 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 , 该培土时就要培土 , 该浇水时就要浇水 , 该施肥时就要施肥 , 该打药时就要打药 , 该整枝时就要整枝。要坚持关心厚爱和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相统一 , 教育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世界 , 全面了解国情 , 把握时代大势。既要理解青年所思所想 , 为他们驰骋思想打开浩瀚天空 , 也要积极教育引导青年 , 推动他们脚踏实地走上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 - 98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典例 2018 年 , 改革开放 40 周年 ;2019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 ;2020 年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 年 , 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2035 年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50 年 ,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这些时间节点 , 标注着历史前行的足迹 , 让人心向往之、行亦趋之。在这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 面对一个空前厚重的时代 , 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叠加起改变历史的力量 , 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 国家综合国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时代潮流 , 浩浩荡荡 , 唯有弄潮儿能永立潮头 , 历史车轮 , 滚滚向前 , 唯有奋斗者能乘势而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 - 99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 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 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 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 , 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 结合材料 , 说明 70 年来我国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才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 答案 (1) 尊重客观规律 , 立足国情 ,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是尊重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成功探索。 (2) 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发扬开拓创新精神 , 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 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和模式 , 取得巨大成就。 (3)70 年来的辉煌成就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相结合、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的伟大成果。 - 100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试题 1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 , 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 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经历了如下变化 :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 党的八大报告提出 ,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 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但此后一个时期 , 由于种种原因 , 这个提法没有坚持下来 , 阶级斗争被认为是主要矛盾。虽然我们党带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 , 但是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 101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我们党经过拨乱反正 ,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重新回到党的八大上来 ,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 ,“ 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 , 我们党一直坚持这一判断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 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 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102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阶段、开创阶段、推进阶段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 积累了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坚实基础 , 我们决不能离开或割断历史 , 孤立地看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我们决不能离开或割断历史 , 孤立地看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中的这句话加以说明。 - 103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答案 (1) 物质决定意识 ( 或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或物质第一性 , 意识第二性 ),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 , 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 (2) 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党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判断 , 是对不同历史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反映 , 正确认识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 , 党才能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 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 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 (3)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要求必须从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 而不能离开或割断历史孤立地看待主要矛盾的变化。 - 104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试题 2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电影《流浪地球》 2019 年春节档异常火爆 , 成为近年来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作品之一 , 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创作的新征程。该影片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 “ 逃离地球 ” 范式 , 采用了 “ 带着地球去流浪 ” 这种超级大胆的解决思路和独特的解决方式 , 传递出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故事 , 始终在润物无声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冰冷的地球和喧闹的地下城形成鲜明的对比 , 对地球未来命运的思考具有未雨绸缪的现实意义 ;100 代人的流浪地球计划 , 投射的是中国人自古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 ;“ 饱和式救援 ” 不同于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 , 而是采用以中国人为代表的全人类团结在一起 , 共同抵御灾害发生的设想 , 展现了解决人类共同挑战的中国思考与担当 。 - 105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有人根据电影《流浪地球》获得巨大成功得出结论 :“ 有创新理念 , 影片就能成功。 ” 请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 (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正确的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创作者独特的想象力和新颖的构思是影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 , 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2) 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该影片将大胆的艺术想象通过文艺创作的实践变为现实 , 获得了巨大成功。 (3) 发挥意识作用 ,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 ,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在影片创作的实践中 , 不仅要有创新意识 , 还要尊重文艺创作的规律 , 才能取得成功。 因此 , 影片的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不能把创新视为唯一因素。 - 106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试题 3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2019 年 1 月 9 日 ,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 , 四十载波澜壮阔 , 一批批拓荒者、先行者、攻关者 , 闯关夺隘、攻坚克难 , 把一个个 “ 不可能 ” 变成 “ 可能 ”, 让一串串惊世奇迹横空出世。兰渝铁路工程是旷世罕见的 “ 硬骨头 ”, 其中胡麻岭隧道的最后 173 米因特殊地层 , 足足耗了 6 年仍难以 “ 啃 ” 下。德国专家曾带队 “ 应战 ”, 却以失败告终 , 并留下冷酷结论 :“ 不可能在这种地层中打通隧道 !” 面对困局 , 中国建设者不服输、不迷信权威、不惧怕艰险 , 逐个破题、逐项创新 , 终于研发出 “ 九宫格挖隧道 ” 等独特工法 , 破解了世界性难题。 从辩证法角度说明中国筑路人在胡麻岭隧道建设中 , 将 “ 不可能 ” 变成 “ 可能 ”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 107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答案 (1) 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筑路人将传统文化中的九宫格理论运用到筑路上 , 研发出 “ 九宫格挖隧道 ” 等独特方法 , 推动了工程的展开。 (2) 要时刻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 并对前途充满信心。中国筑路人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 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不服输、不迷信权威 , 逐个破题、逐项攻关。 (3) 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转化 , 一批批拓荒者、先行者、攻关者 , 闯关夺隘、攻坚克难 , 把一个个 “ 不可能 ” 变成 “ 可能 ” 。 (4) 树立创新意识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密切关注变化的实际 , 注重研究新情况 , 善于提出新思路 , 确立新观念 , 开拓新境界。面对困局 , 中国建设者不服输、不迷信权威、不惧怕艰险 , 逐个破题、逐项创新。 - 108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解读分析 典例以两个 100 年奋斗目标和我国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作为背景 , 考查我国在 70 年的奋斗历程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取得辉煌成就的 ; 试题 1 以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为背景 , 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 “ 我们决不能离开或割断历史 , 孤立地看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试题 2 以《流浪地球》的成功为背景 , 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点 , 评析观点 “ 有创新理念 , 影片就能成功 ”; 试题 3 以中国筑路人在胡麻岭隧道的建设为背景话题 , 从辩证法角度分析将 “ 不可能 ” 变成 “ 可能 ”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 考查综合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同时考查精准解读材料信息 , 实现教材理论与材料信息的精确对接能力。四个题目围绕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设置情境和问题 , 考查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 ; 意识的能动作用等唯物论的观点和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等辩证法的观点。 - 109 - 突破考法 • 规范流程 同知异构 • 多维考查 同题异构 • 视角搜索 视角立体观察 你还能从哪些角度去分析 ? 视角 1 视角 2 视角 3 答案 示例 1: 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弘扬五四精神的意义或原因。示例 2: 运用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示例 3: 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分析如何做好青年工作 ,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