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创新思维政治练习:必修1第四单元课时2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面小康社会水平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 ②全面小康社会水平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③全面小康社会水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部署的第二步目标 ④全面小康社会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达到总体小康水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部署的第二步目标,③错误;总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④错误;①②是关于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故选A项。 答案:A 2.问候语的变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你吃了吗”;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下海了吗”“发了吗”等;21世纪初是“买房了吗”“炒股了吗”等;现在是“你好”“买车了吗”“你旅游了吗”等。上述问候语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生活已经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C.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 解析:材料介绍了我国问候语的变化历程,问候语的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人民生活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观点没有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材料主旨不符;我国还没有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故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项。 答案:A 3.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的前提下,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这表明 ( ) ①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的根本任务 ②我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创新经济发展新活力 ③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④我国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这表明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创新经济发展新活力,②③符合题意;长江经济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经济,①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项。 答案:B 4.某省对经过培训和考核、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进行“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认证,并对他们所带领的合作社、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土地流转、融资贷款、项目扶持等政策倾斜。这样做能够( ) 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②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③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 ④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省注重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①当选;该省对与新型高级职业农民有关的项目进行政策倾斜,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③符合题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但不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排除②;材料中的做法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排除④。故选B项。 答案:B 5.某跨国公司关闭其苏州工厂,将生产线向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导致该厂与我国300多家代加工企业的合同被解除。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跨国公司投资的方向 C.企业应从代加工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转变 D.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解析:材料显示我国代加工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逐渐丧失,故C项正确。启示一般强调怎么做,故排除A、B两项。D项错误,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答案:C 6.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项内容,打个通俗的比喻,就是养好“两只鸟”:一个是“凤凰涅槃”,另一个是“腾笼换鸟”。要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需要( ) ①从生产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 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③重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④化解产能过剩、振兴制造服务业,依靠“互联网+”的产业升级效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的说法错误,排除②;题干未涉及国际市场,③的内容与“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无直接联系,排除;①体现“凤凰涅槃”,④体现“腾笼换鸟”。 答案:D 7.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在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我国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 ) ①体现出科学发展就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③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④表明我国大力建设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②③正确。①说法错误,没有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与建设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8.当美国开始“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启动“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时,中国也提出了旨在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长期规划《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关键词,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材料说明我国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 ) ①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④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国家制定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长期规划《中国制造2025》,体现了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①当选;“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关键词表明我国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持续健康发展,③当选;②④ 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 答案:B 9.下图是需求侧三驾马车与供给侧四大要素。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7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根据下图,下列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 ) ①转变外贸出口方式,刺激出口增速提升 ②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③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成本 ④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可用排除法来做。通过需求侧刺激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可以看出,①④分别强调出口和消费,属于需求侧,不符合题意;通过供给侧的四大要素可以看出,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利于从供给角度拉动经济增长,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项。 答案:C 10.截至2016年末,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逾2.2万公里,比2012年底增长了1.4倍,稳居世界首位。从路网上看,城市连接乡村,路网结构更加合理,布局更加优化;从技术上看,我国高铁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成为拥有世界最大规模高铁体系的国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铁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这表明,我国高铁体系建设( ) ①能够增强综合国力,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②决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③可以带动新兴产业成长 ④有助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增强协调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形成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这表明高铁体系建设能够带动新兴产业的成长,③正确;高铁开通,城市连接乡村,有助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增强发展协调性,④正确;高铁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但不能“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①排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②错误。故选D项。 答案:D 11.首届以“品质中国,制造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制造过去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要实现未来中国制造升级,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必须( )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放弃传统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立足我国国情,依靠自身力量实现 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要实现未来中国制造升级,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故①④正确;②中的“放弃传统制造业”说法错误,故排除;③说法带有片面性,我国也需要吸引外来先进技术。 答案:D 12.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青海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切实推动了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 ) 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②促进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③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 ④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③④正确;生态文明建设与增加居民收入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无关,①②排除。故选B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2008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 000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6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7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 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解析:设问考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解答本题的第一步是认真研讨材料,从中获取能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即制造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入园、人口的增加,特别是农民的入城、土地的集中与统一经营、人均收入的明显增加等等;第二步分析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即提供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劳动力、发展现代化经济、收入增加导致的消费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等;第三步将第一、二步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也是组织答案的过程,要注意不能脱离材料。 答案: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指出,一个企业规模再大、效益再好,一旦在食品安全上出问题,就是零。新希望集团推行“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推行“福达计划”,通过数千人的技术服务队伍,为养殖户提供即时的技术服务,运用互联网技术掌握的数据指导养殖发展。发挥企业与农户各自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公司+家庭农场”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并说明该模式在推动科技兴农方面如何发挥引领作用?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公司+家庭农场”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的角度进行说明。后一问要求考生说明该模式在推动科技兴农方面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从农业科技研发、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答案:(1)意义:①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②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加有效供给,提高消费水平;③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④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 (2)作用:①发挥公司优势,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加强农业科技研发;②建立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③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④加大科技投入,根据生产需要,提供更高水平的科技服务。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开启了建设健康中国新征程。 《纲要》提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纲要》指出要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卫生计生、体育等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意义,并分析说明我国应该怎样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解析: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设问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设问有两小问,第一小问设问的方向是说明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解答本题要从材料中把握“健康中国”的内容并且找到相应的理论分析点。根据材料“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可以考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本题的第二小问设问的方向是分析说明我国应该怎样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设问的关键信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实质是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一方面分析生产决定消费,另一方面分析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并分别联系材料说明。 答案:(1)意义:①有利于加快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②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角度) (2)做法:我国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实质就是从生产和需求环节发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我国应通过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健康需求为牵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②生产决定消费。我国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同时带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健康红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