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必修4辩证唯物论2一轮复习学案
高三政治翻转课堂复习学案(直升/实验班) 课 题 辩证唯物论(4.5课)复习 编制人 张鸽 审核人 陈尧堂 复习目标 结合教材理解课本具体的知识,掌握唯物论的内容;结合微课明确重难点知识。 能运用唯物论的原理方法论分析相关材料。 重点难点 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与方法论。 自 学 质 疑 学 案 问题记录 学 案 内 容 请记录你的疑惑点或自学障碍。 一、考情解读: 参见《新时代》220页 二、考纲展示 参见《新时代》226页 三、考点梳理(结合新时代226页考点梳理记忆) 四、易错辨析 参见《新时代》226页 五、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理解意识的本质 (二)全面理解意识反作用的表现 二、唯物论重点原理方法论: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与方法论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班级 小组 姓名________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编号:22 审批: 学 案 内 容 自学质疑 核心考点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一) 怎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新时代229)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知识拓展:物质、运动与规律的关系 区别: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联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就是按其固有的规律运动难过的物质世界,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②要在物质运动中把握规律,规律的客观性源于物质的客观性。 ③物质在运动中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运动有其自身运动规律。 六、请构建知识体系 结合微课,理解掌握知识。 微课:唯物论知识结构、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原理方法论 请同学们快速完成平台上的检测题。 判断: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形式和内容都是主观的 2.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起促进作用 3.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4.意识的作用表现为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5.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就是客观存在 6.正确的意识(邓小平理论等)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7.要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实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是永恒不变的 训 练 展 示 学 案 训练点 识记 理解 应用 意识的本质、能动性 一1、3 规律的客观性;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世界的物质性 一2、4、5、6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分析材料题 二1、2 学生笔记 学 案 内 容 (利用20分钟完成训练展示题,要求:先自己展示、再小组讨论。) 一、选择题 1.(2018江西新余二模)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他在世时回答公众提出的“您觉得我们死后,意识上哪里去了?”问题时说:“我觉得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从意识的角度看,霍金的回答反映了( ) ①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人的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④意识的存在需要依赖于物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18山西太原二模)2018年1月《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近期调研发现,为了在汇报时更好地展现工作成果,部分单位在PPT(幻灯片演示)的制作上花了不少功夫。PPT越做越“高级”,然而实际工作做得并不好,这种不重实效重包装的倾向,值得我们注意。靠“包装”出彩的政绩( ) ①没有事实依据,因为其内容来源于出彩念头 ②歪曲反映了客观存在,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表明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会导致错误的认识 ④说明不同的认识会影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效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2018湖南G10教育联盟)“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虽然只有28个字,但我们从有限的描写中,似乎可以嗅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娇媚、采莲小舟轻盈的剪影,听见舟行击水的轻响、品出采莲女歌声的悠扬,让人沉浸在清新、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 ) ①是诗人对采莲女劳动场面的艺术加工再现 ②是诗人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 ③是诗人所生活的世界长期发展的物化场景 ④是诗人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和构思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8湖南郴州一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耀眼的“东方奇迹”。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创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奋力干成了多件长期干不成的“大事”。这些“东方奇迹”和“大事”( ) 学 案 内 容 学生笔记 ①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的结果 ②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结果 ③凸显了意识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④凸显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某商人带着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另一商人听说后,便带着两袋大葱去了,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 ) ①注重创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②敦本务实,使客观与主观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乘势而为,牢牢把握住事物发展的时机 ④不破而立,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8山东青岛一模)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利用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Microwell—seq”,对来自小白鼠近50种器官组织的40余万个细胞进行了系统性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绘制出全球首个哺乳动物的细胞图谱。这说明( ) ①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发挥作用离不开一定物质条件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其内容是主观的 ③意识离不开物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形态的客观反映 ④独立于意识之外的一切事物,最终都能为意识所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18河南能力诊断)2017年5月,一本由微软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小冰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发行,该诗集收录了其创作的数万首诗歌中的139首。此前,微软还让小冰在天涯、豆瓣、简书等平台,用27个笔名发表自己的诗歌,并没有被人“识破”。据说,为了达成写诗技能,小冰“学习”了1920年以来519位诗人的现代诗,被训练了超过10 000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冰具有独立的意识,是新的实践主体 B.科技进步让人工智能成为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 C.小冰的诞生体现了人类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作用 D.人工智能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模拟人的思维 8.(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可以读懂人脑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验中,志愿者一边看图一边接受大脑核磁共振,然后由人工智能系统分析,这套系统不仅能清晰地还原出志愿者看到的图像,而且能还原志愿者想象的图像。可见,人工智能( ) ①借助人脑具有了直接现实性 ②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进一步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 ④可将人脑反映事物的过程显现出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8广东汕头一模)在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上,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有评委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这则故事蕴含的道理是( ) 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认识的多样性 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④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2018广东一模)战国时期音乐家公明仪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有一天,公明仪来到郊外,一时兴起,便对着吃草的牛演奏高雅的乐曲,牛却无法为之“动容”。于是,他拿出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牛始终无动于衷。公明仪的做法错在( ) ①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只是凭借主观意愿弹琴 ②没有看到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③没有看到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④没有根据客体的特点弹奏合适的曲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18山东菏泽一模)在现代汉语中“闭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不顾客观实际的意思。其实,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原来的意思是: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起来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这一古语启示我们(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用认识指导实践造福人类 B.要有主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C.意识具有目的性,要充分发挥意识的指导作用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12.(2018东北三省三校二模)“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这就是“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定律”说明 ( ) ①精神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力量 ②人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意识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18江西九江一模)江西南丰蜜桔远销海内外。近年来当地桔农瞅准了顾客希望全程追踪水果品质的消费心理,开始试水认领桔子树,顾客获得了全新的消费体验,桔农也借此多挣了好几倍的钱。从“卖桔”到“卖树”,极具创意的蜜桔营销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满足自身的需要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③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寻找新思路,改变事物的本质联系实现认识的目的 ④立足于顾客的消费体验,人们可以在实践中构建有利于致富的具体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18广东广州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把戏曲送进乡村,不仅能够满足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以为戏曲的生存和传承培养土壤。 以往不少地方送戏下乡就是请演出团体到村里进行表演,演了就走,这种“政府派戏”资金花了不少,群众还不一定喜欢看。2017年,Z县决定变“政府派戏”为“群众点戏”,首先成立了专家评审团、群众观学团,下乡演出前把节目单和调查问卷发到相应村里,让村民对演出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建议并合理吸纳,如在地方花鼓戏的基础上增加青年村民喜欢的流行歌曲和乐器演奏等,演出结束后再次向村民征求意见并加以改进,渐渐地,看戏的观众多了、掌声多了,年轻人多了。 中央发布的《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要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专家指出,比“送戏下乡”更难的是“种戏进乡”。从当地乡村挖掘和培育地方戏曲后备人才,帮助村民组建自己的戏曲团队,与时俱进开展创作,才能让戏曲永久扎根乡村,留在乡土。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Z县变“政府派戏”为“群众点戏”的合理性。 15.(2018山东潍坊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当年3月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迎来“科学的春天”,到5月掀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全国上下展开了一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中国发生的这一切,校正着历史的航向。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带来新时期思想解放、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科技进步、国际交往加强和国家地位提高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创造力,为中国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拓展、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40年来,全体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今天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但是,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谈谈对“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观点的认识。 三、走进高考 做新时代中的高考题 辩证唯物论(4.5课)复习答案 1.C 解析 以意识的本质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注意题干指向“意识角度”。霍金的回答旨在说明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说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内容,故舍去①②。③④符合霍金的回答。 2.B 解析 靠“包装”出彩的政绩,是错误的政绩观,歪曲了客观事实,会影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效果,故选②④。错误政绩观的内容源于客观事实,故舍去①。不尊重客观事实会导致错误,不是意识主动创造性会导致错误,舍去③。 3.A 解析 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必备知识考查关键能力,渗透科学精神。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对采莲女劳动场面的艺术再现,①正确;是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②正确;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并不是物化场景,③错误;这首唐诗的意境是诗人对现实采莲生活的艺术加工,不是诗人凭借自己主观想象和构思的产物,故④错误。 4.D 解析 以意识能动性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发挥,故舍去①。意识活动总是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故舍去③。这些“东方奇迹”和“大事”体现②④。 5.B 解析 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题中故事启示我们要从变化的实际出发,把握变化发展的时机,不断创新,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舍去②,入选①③。④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与题意无关。 6.C 解析 意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任何意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故舍去②③。绘制细胞图谱的过程,说明①④。故选C项。 7. C 解析 本题以智能机器人小冰创作并发行诗集为背景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考查对知识的演绎推理能力。小冰的诞生是人类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指导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体现,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人是实践的主体,A项错误。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人工智能不能产生意识,B项错误。人工智能能够模仿人的思维,但不具有意识功能,因而也不具有人类意识所特有的主动创造性,D项前一句错误。 8 .D 解析 本题以人工智能为话题考查意识和认识论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由材料信息可知,人工智能系统能清晰还原志愿者的认识对象,还能还原志愿者主观想象的对象,说明人工智能可以捕捉到人脑认识事物的主观活动过程,帮助人们进一步获得了对人脑反映事物的活动的认识,提升人的认识能力,③④正确。人工智能只是一种“工具”,不是人类,也不具有人的认识活动,②错误。 9. D 解析 以意识能动性的必备知识考查关键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小朋友将作品上的洞看作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说明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主观反映,小朋友有着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故选③④。题中小朋友的做法没有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认识多样性,故排除①②。 10. A 解析 该题以成语“对牛弹琴”的故事为背景,考查关键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公明仪的做法错在没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进而无法把不同质的事物(人和牛)区别开来,认为牛和人一样,也会喜欢他的曲子,没有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主观主义”的表现,①③符合题意。牛不能称之为“主体”,也没有认识,且公明仪对牛弹琴,盲目认为牛也会欣赏他的曲子, 是夸大了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表现,②不符合题意;公明仪的做法不是错在没有根据客体的特点弹奏合适的曲目,而是没有认识到牛是根本不会欣赏曲子的,把适用于人的做法盲目地照抄照搬到牛的身上,④不符合题意。 11. C 解析 “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起来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启示我们人的意识活动有目的性,要重视意识的指导作用,C项入选;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才造福人类,不选A项;这一古语强调要“按照统一规格”造车,不选B项;要使主观符合客观,不选D项。 12. D 解析 精神力量自身不能派生出物质力量,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①错误;认为不值得的态度影响成功率以及成功后的成就感,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主旨是强调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而不是强调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②不符合题意,③④入选。故选D项。 13.A 解析 以意识能动性的必备知识考查关键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桔农抓住顾客消费心理,寻找新思路,改变事物的本质联系以实现生产的目的,故排除③。桔农立足市场,通过消费体验,构建致富的具体联系,故排除④。从试水认领桔子树,到顾客全新消费体验,将追踪水果品质的消费心理转化为经济效益,说明②。桔农的经营过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过程,故选①。 14. 答案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根据客观存在的事物,经过调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以往的派戏没有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结果群众未必喜欢看。Z县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调查研究找准当地农民对戏曲内容、形式、时间的真实需要,并据此变派戏为点戏,符合农民主观需要和农村客观条件,让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15.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本题归于论证型,解答中紧扣“群众点戏”,依据农民实际需要和农村实际阐明“群众点戏”的益处。 16.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观点是对40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正确反映,符合解决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的要求。坚持这一观点有利于我们坚定改革决心,不断克服新时代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解析 本题设问从意识的作用切入,要求论证和探究,解答时要依据材料中”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国梦”等信息,从新时代角度具体阐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