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三月份联考政治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三月份联考政治试卷

政治试卷 ‎ 一、单选题 ‎1.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刘永坦院士面向国家海防战略重大需求,开创了我国对海新体制探测技术研究领域。近四十年来,刘院士带领团队坚持不懈、攻坚克难,成功实现了对海新体制雷达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的全面自主创新。这主要反映了中国人民的( )‎ ‎①创造精神 ‎②梦想精神 ‎③团结精神 ‎④奋斗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3.某班同学在策划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板报展时,计划展示内容为“五四运动——救亡图存,保家卫国”“五四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精神延续——奋斗拼搏,担当新时代使命”三大板块。你认为该板报展最为贴切的主题是( )‎ A.筑牢理想信念,发扬爱国精神 B.革除传统文化,继承奋斗精神 C.营造文化氛围,培育创造精神 D.认同外来文化,传播时代精神 ‎4.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5.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关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 ‎②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③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具有生机和活力 ‎④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一红船精神,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因为“红船精神”( )‎ ‎①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②仍然是党引领中国人民迈向小康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能够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不能得逞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以天津“泥人张”作品为依托,“梦娃”系列公益广告运用三维技术绘制的形象萌动可爱,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途径创新的成功案例 ‎②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③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④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数量庞大的“90后”乐于在网上传播正能量,他们的视野从“风花雪月”转向“星辰大海”,把国家的荣誉和自己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是富有文化自信的一代。这种自信主要表现为( )‎ ‎①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②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③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④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央视一档原创型节目《朗读者》一播出就好评如潮。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展现出文字背后的精彩人生故事,节目回归“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由此可见( )‎ ‎①大众传媒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近年来,天津市以活动促成果,实施了村级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思想引领道德教化、乡风培育和文化熏陶。这表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B.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C.是与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相承接的 D.应逐渐融入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11.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举办这一活动旨在( )‎ ‎①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引领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近年来,基于信任的移动互联社交方式迅速崛起,人们很容易因传播者的亲友身份而轻信其转发的内容,以致有些似是而非的“科学流言”广泛传播。材料启示我们,必须( )‎ A.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B.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C.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4.中国古代哲学和艺术对西方的影响举世公认。儒家、道家、禅宗等的思想理论,一直影响着从启蒙运动时代至今的西方思想界;文学艺术的影响力尤为显著,元杂剧在18世纪曾一度风靡欧洲,借用中国素材来创作戏剧在欧洲成为时尚。这说明( )‎ A.中华文化曾深刻影响西方文化,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B.中华文化走过了从自信到自卑再到自信的历程 C.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才能进一步培养文化自信 D.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15.2019年7月6日,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在阿塞拜疆巴库继续进行,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世界遗产第一( )‎ ‎①有利于我们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②是全世界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全面认同 ‎③承载着全球华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④说明传统文化越来越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兰州看望《读者》编辑部工作人员时指出,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建设书香社会( )‎ ‎①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是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 ‎③对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2019年9月29日,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添一座“城市书房”,为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增添了一缕书香。“城市书房”以全新的服务理念日益成为扬州市民度过休闲时光的最佳选择,被市民亲切地称为“深夜书房”“精神食粮”。扬州的“城市书房”有利于( )‎ ‎①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 ‎③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④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一成就( )‎ ‎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由于网络文化的广泛参与性,使得网民的个人素质良莠不齐,文化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这对于青年学生讲,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因此,要( )‎ ‎①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精神文明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③规划好人生,只讲奉献,不谈索取 ‎④自觉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文化部颁布实施的《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规定: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应向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申请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表演者要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 ‎①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文化现象 ‎③一些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带来了不良影响 ‎④网络表演活动是文化糟粕需要加强规范和引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网络传播手段的丰富与多元,既让人人都能置身于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亦让一个个“网红”通过直播“露点”、演示抽烟酗酒,甚至直播打斗场景而火起来。这告诉我们( )‎ ‎①置身于当代文化生活需要提高辨识能力 ‎②抵御腐朽文化影响应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具有强大的功能 ‎④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传播的动力和源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近年来,呼朋引伴有了一种更炫的方式——发语音、秀靓照、“搜”朋友……微信几乎无所不能。但同时,微信也存在着隐私泄露、广告骚扰、交友不安全等诸多问题。这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 )‎ ‎①对我们的文化生活有双重影响 ‎②助长了各种腐朽思想的传播 ‎③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④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 古琴音乐()‎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得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古镇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这启示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 )‎ ‎①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增强自身文化生命力,提高地方文化的创造活力 ‎③依托天然的自然资源,延续地方传统习俗和民俗 ‎④认同自身文化的价值.注重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6.近年来,微信朋友圈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改变着人们与世界的连接状态。但是,随着微信用户数增加,根据可疑的养生秘籍、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材料主要说明( )‎ ‎①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7.《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D.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和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 ‎28.《蒙古传说》以现代舞融合民族舞。借鉴欧美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法,混搭多媒体技术,再现了蒙古族的婚礼、迁徙、庆祝及战争场面,上演了一曲清新的“跨界”民族风。《蒙古传说》“跨界”之举取得成功说明( )‎ ‎①运用现代科技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各民族文化既要保持特色,又应博采众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成为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活动;“微店”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 )‎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 ③新兴媒体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0.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照片在微信上晒出后,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国家旅游局也将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这表明( )‎ ‎①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 ‎②公民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非常重要 ‎③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 ‎④国家需要对商业性的大众传媒进行规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31.某中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开展了主题为“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系列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建设道德模范事迹展示长廊,举办道德讲堂等活动全面营造道德文化氛围。以日常行为检查和班会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增强自省意识、发扬自律精神,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纠正言行偏差,并不断为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实现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积极开展社会帮扶和文明志愿者活动,促使学生在社会道德的践行中,培养道德情感,提升道德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该校开展“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要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良好家风的涵养绝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是累寸土之功,积细流之举的过程;是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过程;是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改造和熔铸,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的过程。‎ ‎(1)结合材料并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2)以“建设美丽家庭,涵养时代家风”为主题,列举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20个字以内。‎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着眼于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气。我们的文化来自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更有坚定的行动和成果。截至2018年,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建立了1113个孔子学堂;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文化事业和产业长足发展,为我们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 请就进一步提升我国国民的文化自信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3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刘永坦院士面向国家海防战略重大需求,开创了我国对海新体制探测技术研究领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①正确;近四十年来,刘院士带领团队坚持不懈、攻坚克难,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④正确;材料未涉及伟大梦想精神和伟大团结精神。 本题选D。‎ ‎2.答案:A 解析: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并一直发展到现在,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这说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间的相互交流,B项不选;材料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C项不选;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A。‎ ‎3.答案:A 解析:B 选项“革除传统文化”的表述错误;C选项“培育创造精神”的表述与题意不符;D选项错误,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根据题目的表述,该板报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并且设置了“五四运动”“五四精神”以及“精神延续”三个板块,体现了要坚定理想信念,发扬爱国精神的主题,A正确。‎ ‎4.答案:A 解析:民族精神具有历史传承性。不同时代的民族精神都是对上一时代的民族精神的某种继承;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因此,符合该展览主题的是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B、C、D说法都不贴切。‎ ‎5.答案:A 解析: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③错误;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④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6.答案:A 解析:③错误,夸大这一精神的作用;④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题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红船精神”,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因为其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仍然是党引领中国人民迈向小康的强大精神动力,①②入选。‎ ‎7.答案:C 解析:该公益广告表达的主题涉及爱国、诚信、友善的内容,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②符合题意;该广告以天津“泥人张”作品为依托,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由此可见,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③符合题意;公益广告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该公益广告不能说是文化传播途径创新的成功案例,①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④说法错误。故选C项。‎ ‎8.答案:D 解析:①与题意不符;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要具体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说法错误。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大众文化。央视一档原创型节目《朗读者》回归“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这表明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③正确且符合题意;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表明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主要途径,①说法错误;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先进、健康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④说法错误。‎ ‎10.答案:D 解析:村级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涉及的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D正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A排除;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C排除。‎ ‎11.答案:B 解析:①③分别论证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符合题意;②中“决定”夸大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④思想道德建设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 ‎12.答案:A 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作用的知识。③不是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传统文化也有糟粕,故排除。‎ ‎13.答案:C 解析:材料与“思想道德修养”无直接关联,B不选;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材料中似是而非的“科学流言”说明我们应加强科学文化修养,C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材料未涉及文化体制改革,D不符合题意。‎ ‎14.答案:A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没落,也就无所谓“自卑”,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文化自信的关系,C项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15.答案:A 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国世界遗产第一有利于我们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承载着全球华人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①③符合题意;“全世界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全面认同”说法绝对,排除②;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④错误。‎ ‎16.答案:D 解析: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①错误;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②正确;建设书香社会,让人们接受文化的熏陶,对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③正确;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④错误。‎ ‎17.答案:A 解析:“城市 书房”成为扬州市民度过休闲时光的最佳选择,这一文化设施全新的服务理念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①②符合题意;为人民服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而不是原则,③观点错误;材料中的“城市书房”属于发展文化事业,不属于文化产业,④不符合题意。‎ ‎18.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化的力量和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题眼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跨越。我国在“互联网+‎ 文化”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②③符合题意。①表述错误,文化同科技的融合,是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的体现,但不是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④说法太绝对,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跨越,增加了我国的话语权,但不是确立话语主导权。‎ ‎19.答案:D 解析:做题时一定注意行为主体要对应。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精神文明的主体是国家,与题目中的主体——青年学生不符合,①排除;正当的索取是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③只讲奉献,不谈索取,是错误的;②④符合题意。‎ ‎20.答案:C 解析:①表述的 是人们文化需求的特点,题目要求表述的是原因,不符合题意;网络表演活动要分类定性,并非所有的网络表演活动都是文化糟粕,④观点错误;题目中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文化市场自身的特点引发了令人忧虑的文化现象,另外,一些网络表演的内容属于落后或者腐朽文化,给人们产生了不良的影响,②③正确。‎ ‎21.答案:C 解析: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①正确;网络传播手段的丰富与多元说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具有强大的功能,③正确;抵御腐朽文化的影响需要我们提高眼力,与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没有必然联系,②不选;社会实践是文化传播的动力和源泉,④错误。‎ ‎22.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微信的利与弊,①符合题意,③说法不够全面。微信也存在着隐私泄露、广告骚扰、交友不安全等诸多问题,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④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腐朽思想的传播问题,②与题意不符。‎ ‎23.答案:C 解析:依据题意,节目 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这说明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满足群众需求,要继承传统,革故鼎新,②③符合题意。文化传承的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①错误。④夸大了现代传播手段的作用,错误。‎ ‎24.答案:C 解析:人们自觉欣赏、主动接受古琴音乐,能丰富人 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正确;古琴名曲《流水 》被录入唱片,搭乘美国太空飞船进入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这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 正确;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文化因其民族性,方成就其世界性,①错误。—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任何文化都会受 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③错误。故答案选C。‎ ‎25.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某古镇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形成了民俗文化旅游圈,这既传承了当地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又提高了地方文化的活力创造力,促进了文化产业的 发展。②④正确;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但材料未涉及思想道德建设,①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 调的是该古镇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而非依托天然的自然资源)走出了一条地方文化发展道路,且应该延续的是优秀的传统习俗和民俗,③错误。故答案选D。‎ ‎2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根据材料中“微信朋友圈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改变着人们与世界的连接状态”可以判断出④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中“随着微信用户数增加,根据可疑的养生秘籍、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可以判断②正确;材料重在强调文化传播,而非文化发展,故排除①;③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不是途径,故排除。‎ ‎27.答案:A 解析:从我国的古典名著到现在的文章,这些作品都凝聚着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A项正确。B项观点过于绝对。C项没有看到文化有先进与落后、 健康与腐朽之分,观点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D项观点错误。‎ ‎2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文化创新的途径。《蒙古传说》借鉴了欧美舞台艺术,融合现代舞,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了文化的创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③④说法符合题意;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①错误;②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D。‎ ‎29.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微 课”“微店”依托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而“微课”“微店”的出现正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体现了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新兴媒体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①③符合题意;互联网是大众传媒的一个代表,但不能说是标志。②错误。网络文化有先进和落后、腐朽之分,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④错误。故答案选D ‎30.答案:C 解析: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亵渎行为受 到社会广泛谴责,国家旅游局也将其列入“黑名单”,这既表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已成为我国的社会共识,也体现了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①③正确;游 客李某的“亵渎行为”属于思想道德修养的缺失,材料没有涉及大众传媒的商业性,②④排除。故答案选C。‎ ‎31.答案: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开展“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弘扬道德、慎独自省的校园氛围,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使其牢固树立道德意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开展日常行为检查和班会活动,有利手引导学生自查、自纠,提高道德认识,转变道德观念,增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为文化对人的影响,题型为意义类。答题时应细细思忖开展文化活动的引起与被引起关系,具体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展开分析。‎ ‎32.答案:(1)①培育良好家风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有利于创设良好文化环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促进人的健康成长。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③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传播正能量。‎ ‎(2)示例:宣传家庭美德,争创文明社区。弘扬家庭美德,倡导精神文明。‎ 解析: ‎ ‎33.答案: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主流媒体继续举办类似《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保持文化独立。‎ 解析: ‎ ‎34.答案: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一个拥有深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长久屹立的精神支撑,才能够拥有复兴之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解析: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