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36求索真理的历程-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
一、考点解读 1、高考考点 (1)实践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和谬误 (4)认识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无限性 2 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变动 本部分新版教材无变动 3 考生记忆手册(可单独打印)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精品高考系列 专题36求索真理的历程(记忆手册) (一)实践 1.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的工具,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 全面把握实践的含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4)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就必须超出认识的范围,从认识之外寻找判断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标准。 (2)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世界观):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现实意义(方法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同时,我们要避免教条地对待理论,反对思想僵化的观点。 (四)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等)为转移。真理和谬误二者的界限不容混淆。 2.正确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一种认识符合客观对象就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 (2)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客观性。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能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而绝不能因人而异,或以某些人的主观需要为转移。 (3)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因为: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决定了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4)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否则,历史条件发生变化,仍旧照抄、照搬,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五)认识的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客观条件是具体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是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与认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六)认识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1)从每个具体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看,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每一具体认识受各种条件制约,只能是对世界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只能是相对正确的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不能完全认识所有的事物,对每个具体事物的认识也达不到终极认识。 (2)从认识的目的,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上看,认识又是无限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是没有止境的,也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认识应不断发展,为实践的发展提供指导。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人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七)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真理是客观性和具体条件性的统一,真理是发展的,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考情剖析 高考命题大揭秘:在哲学高考材料题中,命题者越来越倾向用认识论的知识来命题,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2018年高考天津卷政治6)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委员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A.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D.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答案】C 2(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27)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 A.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D.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CD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为B。 说明:本部分根据课本知识内容, 结合近三年高考、近两年模拟试题,精心地按考点分类整理成一个个考点金卷。也就是一个专题,集中历年高考试题模拟题原创题测试。这样对广大师生的备考会有所帮助! 2018年高考试题 1(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28)2017年11 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A.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B. 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 C.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 D. 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答案】C 2(2018年高考海南卷政治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拓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2017年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 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③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能比较哪个更有用。①③说法错误,排除,答案选C。 3(2018年高考海南卷政治2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共产党宜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上述论断说明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认识的真理性依主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认识的真理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制约 ③真理性认识能够经受住不断发展着的实践的检验 ④真理性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真理基本属性是客观性,①说法错误,不能说真理依据主体变化而变化;②说法错误,真理是客观的,也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排除①②,答案选D。 4(2018年高考全国3卷文综政治20)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②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创新性论断为材料,考查考生对认识论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说明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改革发展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①②符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③中“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表述错误;真理具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④中“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 表述错误。故选A。 5(2018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记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1)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立足社会需要选择课题,开拓创新,在实践、认识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完善育种技术,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不断取得突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应用推广优质杂交水稻,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践两个方面。然后结合材料分别从这个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根据材料信息“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可得出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之一在于立足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根据材料信息“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可得出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之二在于认识对实践的具有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017年高考试题 1.(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21).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道理是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③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正确;认识主体的实践水平、价值观念等也会对获得真理性认识产生影响,不是没有影响,② 错误;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也是有价值的,③错误;此次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说明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2.(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3).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恩格斯认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说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①项正确;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认识虽然有局限性,但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是可以认识和发现真理,②项错误;真理与谬误作为一对矛盾,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但这并等于说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项错误;认识对象是无限变体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④项正确;正确选项为B。 3.(2017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7)熊猫光伏电站(图12)属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广项目,是根据一位中学生的独特创意设计的。收个熊猫电站正在中国山西打通建设,该电站主题外观被设计成熊猫图案,由黑色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白色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合而成。这启示我们 ①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助于发现清洁能源推广的新形式 ②青少年关心和思考现实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③充分发挥能动性,能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无限自由 ④思维创新是青少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答案】A 4.(2017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8).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不局限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 A.人类意识来源于客观对象,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 D.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C适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是错误的;材料并未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排除D。 5.(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8)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D 【名师点睛】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能把人们的想法变成直接的现实;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指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实践的结果都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6.(2017年全国高考北京卷38)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 材料五 一部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向着美好生活前行的历史。城市生机勃勃,予人无限可能。关于首都北京未来的设想,有“和谐北京”“宜居北京”“智慧北京”“人文北京”“创新北京”…… (3)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谈谈怎样绘就我们五彩缤纷的未来北京。(12分) 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全面论述;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答案】(3)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全面展开论述,或就某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或能就某点分析;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解析】(3)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怎样绘就我们五彩缤纷的未来北京,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016年高考试题 1.(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8) 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2.(2016年高考上海卷29)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正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针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治国理念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体现了认识的发展与丰富,故C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认识的发展,而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故A和题意不符;B是对真理概念的理解,和题意无关;材料强调了认识的发展,但是没有涉及到检验认识正确与否,故D和题意不符。故选C。 【考点定位】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认识与真理的相关知识点。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易混易错知识点:真理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真理可以被自身超越,但不能被推翻;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真理。真理是发展的,没有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 3.(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1卷20)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考点定位】认识的反复性、发展真理 【名师点睛】这种四选二的题目务必用排除法,考生很容易确定①是错误的,立即可以排除AB,说明③一定正确,不用考虑,只要分析②④即可,大大缩小了判断的范围。 4.(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 【答案】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研究成果应用 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知识,设问指向分析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要结合材料,具体回答。结合材料,可从实践与真理的关系、追求真理的过程以及追求真理过程的特点等角度去考虑。 1.(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5月押题考试文综政治试题)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分散在多个部委的医疗保障职责将得到整合,集中于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方案,将进一步推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这说明 ①真理必有价值,价值的实现又以坚持真理为前提 ②真理未必有价值,价值的实现以实践为基础 ③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④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在于两者检验标准的对立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2.(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5月)文综政治试题)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张侃教授等通过缺陷诱导的外延生长法,在国际上首次合成出了硫化镉、硫化钼异质结构光催化剂。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了氢能源工业化生产的步伐。由此可见 ①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②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 ③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主要标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错误的认识不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①表述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④表述错误。“通过缺陷诱导的外延生长法,在国际上首次合成出了硫化镉、硫化钼异质结构光催化剂”体现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②符合题意。“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了氢能源工业化生产的步伐”体现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热身模拟考试(5月文科综合政治试题)2018年3月14 日,注定是这个世界不平凡的一天,伟大的科学巨人斯蒂芬·霍金去世了。但他提出的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使得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霍金的科学理论提出,表明: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②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并推翻原有真理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4.(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三轮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政治试题)某作家说,一些所谓“心灵鸡汤”并不接近生活真相,不但没有养分甚至还有害。因为生活是庞大复杂的,靑少年如果真正相信一句看起来很精致的话,并用它去解读自己尚未开启的人生的时候就会放弃探索生命这复杂事物的可能性。对上述观点解读合理的是 ①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对生活真相的揭示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亲身参与生活实践所获得的感悟比间接经验更具有真理性 ③感悟人生意义有赖于对庞大而复杂生命历程的不懈探索 ④对人生的真切感悟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生活是庞大复杂的,靑少年如果真正相信一句看起来很精致的话,并用它去解读自己尚未开启的人生的时候,就会放弃探索生命这复杂事物的可能性。说明感悟人生意义有赖于对庞大而复杂生命历程的不懈探索,③项符合题意;对人生的真切感悟不能只相信一句看起来很精致的话,而应该真正去探索生命,说明对人生的真切感悟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④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们认识的主体差异性,①项不合题意;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不是真理,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直接经验不一定比间接经验更具有真理性,②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 5.(重庆市第一中学、合肥市第八中学、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联考文综政治试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政府和官员没有先例可循,只能摸索前进,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哲学依据是() ①真现和谬误往往相伴面行,总是相互转化的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有一定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切断事物的联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1(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Ⅰ卷】15)政府定价在之前极大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诱发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因此政府应该转变思路,重新定位,坚持简政放权原则,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里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本此题考查实践的相关知识。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①符合题意;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政府应该随着调整政策,③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实践的经验标准和真理的特征,②④和题意不符。故答案选B。 2(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Ⅰ 卷】21)科学家正在瞄准将RNA分子研究成果转化为疗法,在经历多年悲观后,他们以乐观的态度迈入2018年。基于RNA的药物通过干预细胞内由DNA信息转变成蛋白质的生物学过程,由此可治疗一系列遗传性疾病。该研究意味着 ①科研的发展使意识具有了主动创造性 ②借助科技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③科技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先进的认识手段 ④人们通过改变条件而建立新的事物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3(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Ⅰ卷】22)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依托江西省生态优势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良好工作基础,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这体现了 ①发挥意识能动性是人们取得成功的基础 ②要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③要注重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整个世界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托江西省生态优势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良好工作基础体现了④;“总体部署”“依托江西省”体现了统筹兼顾的综合思维方式,故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意识能动性不能起到前提和决定作用;材料没有体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故②和题意不符。 4(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Ⅰ卷】20)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根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到2020年,全国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降低18%以上;全国地表水I—III类水体比例达到70%以上,劣Ⅴ类水体比例控制在5%以内;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这一目标数据的制定 ①坚持一切从环保的具体情况出发 ②符合预期目标与实际情况相统一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性作用 ④通过了实践的检验而得出的正确预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5(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Ⅱ卷】2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说明,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 ①作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作为认识对实践具有依赖性 ③取决于其社会矛盾的特殊性 ④对其它国家不具有普遍借鉴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思想中可以看出,实践决定认识,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取决于其社会矛盾的特殊性,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④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6(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Ⅱ卷】22)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发表言论称,地球将在2032年的时候会受到小行星的撞击,而且这次撞击很可能会导致世界末日的到来。霍金上次预言世界末日是在2012年,当时曾引起全球恐慌,最后并没有真的成为现实。这说明 ①自然界的复杂性导致其有时是不可知的 ②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确定是否正确 ③人类对未来的预测总是会有错误的 ④认识会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反复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主观因素会使认识具有反复性,预言是否正确需要经过实践的验证,②④项符合题意;自然界具有客观性,但是可以认识的,具有可知性和预见性,①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7(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Ⅲ卷】21)早期的阅读教育首先要保证的是幼儿的阅读兴趣,而不是过分地讲求阅读成果。因为毕竟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低,不太可能在这么小的年龄就通过阅读获取太多的知识。这是因为 ①儿童阅读发展的规律随认识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②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需要符合实践的发展 ③对儿童阅读的真理性认识往往包含谬误的成分 ④对儿童阅读的教育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8(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Ⅲ卷】19)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无论是劳模,还是工匠,都是我国劳动阶层千百年来形成的职业精神的生动体现,变成有意识、自觉的、内在的中华精神。下列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两者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②两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③两者能够给人以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两者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我国劳动阶层千百年来形成的职业精神的生动体现体现了①;②和题意无关;“变成有意识、自觉的、内在的”体现了③;④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故答案选A。 9(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Ⅲ卷】22)下列选项与“岸上学不好游泳,嘴里说不出庄稼”这句话的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①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作用的知识点。材料体现的是实践的决定作用,①④强调了实践的决定作用,符合;②是启发的作用;③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故答案选D。 10(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3【江苏卷】27)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不是对原来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根本否定,而是部分否定,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这说明 ①真理是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②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③面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多种不同的正确认识 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和普遍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A 11(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1【江苏卷】26)我们的祖先来自哪里,织机洞、老奶奶庙等为代表的郑州地区400余处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系统再现了郑州地区晚更新世人类的栖居形态,填补了过去中原地区及东亚大陆这一阶段旧石器文化发现的空白,也确切证明了有关晚更新世的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古人类,在最后冰期寒冷气候中灭绝的认识并不符合历史实际。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不同的认识主体对人类起源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人的理性为人类的起源立法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知识。②说法太绝对,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即人类起源的认识也有相同的观点,而不是“总是”不同的;④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材料中系统再现了郑州地区晚更新世人类的栖居形态是通过大量的考古实践得出的结论体现了①;材料中有关晚更新世的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古人类,在最后冰期寒冷气候中灭绝的认识能通过考古实践的证实并不符合历史实际,③符合题意。故选D。 12(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Ⅲ卷】39)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经过了艰辛的历程。这一探索历程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完成的,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时间 会议 内容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97年 十五大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7年 十七大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 十八大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7年 十九大 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2)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探索历程中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12分) 【答案】(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根据实践产生的要求和问题,不断对治国理政方式进行探索。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随着具体时空的推移,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和发展治国理政方式和理念,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析】第二问需要分析实践、认识、真理相关的知识在具体探索历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