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30道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相对于奴隶制和封建制剥削,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 A. 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工人的劳动力 B. 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C. 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D. 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不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所在,排除A。‎ BC:这两项均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所必须的基本条件,B、C与题意不符,排除。‎ D: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秘密,是在“公平交易”的掩盖下,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D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D。‎ ‎2.下面是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其中一个矿工的儿子和他母亲的对话:“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父亲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段对话说明 ‎①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购买力相对缩小,日益贫穷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①③:材料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物价飞涨,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购买力相对缩小,日益贫穷,资本主义的生产相对与工人来说,严重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①③正确。‎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②错误。‎ ‎④: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④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 ‎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 ‎④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符合题意。①入选。‎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符合题意。②入选。‎ ‎③④:《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故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以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均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③④选项排除。‎ 故本题选A。‎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领导阶级不同 ②革命的前途和目标不同 ‎③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 ④依靠的对象不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①②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领导阶级、革命的前途和目标、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①②③正确。‎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就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不是主要体现在依靠的对象不同,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只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族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3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监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段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新政协的召开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标志。D: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D正确。‎ A: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7月1日,A不符合题意。‎ B: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不符合题意。‎ C:新政协的召开是在1949年6月,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是在1956年底,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做出的决定性选择。‎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6.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生产不断扩大与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A错误。‎ B:生产不断扩大与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这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B排除。‎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错误。‎ 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包括 ‎①马克思主义 ‎②斯大林模式 ‎③毛泽东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 ‎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⑥科学发展观 ‎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③④⑤⑥⑦ C. ③④⑤⑥⑦ D. ④⑤⑥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马克思主义,这是德国人创立的,①不符合题意。‎ ‎②:斯大林模式,这是苏联人创立的,②不符合题意。‎ ‎③:毛泽东思想,这是改革开放以前形成的,彼时中国尚未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不符合题意。‎ ‎④⑤⑥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④⑤⑥⑦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首先是中国人创立,其次是中国人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的。本题把握好国籍与时间,很容易选出。‎ ‎8.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B. 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D.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A: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A正确。‎ BCD:三项均不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准确定位,BC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这和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分不开的,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9.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下列说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④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①②④⑤:这个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①②④⑤正确。‎ ‎③:这个新时代,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而不是同步富裕的时代,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这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有什么丰富的内涵?这个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10.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为此,用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需要,更好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启示我们 A. 社会主要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加以解决 B.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 C.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发端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历史方位的认识发生变化 D.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将触发生产关系性质的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当前社会主要矛盾。A:社会主要矛盾可以通过改革即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加以解决,A正确。‎ B: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既需要物质资料的生产,也需要精神产品的生产,并不是取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B错误。‎ C: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历史方位的认识发生变化属于认识领域的变化,不能起决定作用,因此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能发端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历史方位的认识发生变化,C错误。‎ D: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会触发生产关系性质的改变,我国的生产关系仍然是社会主义的关系,D错误。‎ 故本题选A。‎ ‎11.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做出“两个没有变”的重大判断,具体是指 ‎①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②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没有变 ‎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当前主要矛盾。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错误。‎ ‎②: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没有变,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②排除。‎ ‎③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基本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12.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 )‎ A. 社会主义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人民生活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 D.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具有现代经济体系的强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两个阶段”战略安排。A:第一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正确。‎ B:第一阶段,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错误。‎ CD: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第二阶段奋斗目标,第二阶段,要建成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是中国人民生活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也不是高质量发展的具有现代经济体系的强国,C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第一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在“八个明确”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八个明确”。C:在“八个明确”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正确。‎ ABD:三项均不是在“八个明确”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ABD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八个明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4.《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②社会主义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将《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内容作为设题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基本思想的理解和认知,既有对时政的考查,也有对理解我国基本路线方针的考查。‎ ‎【详解】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因此①错误。‎ ‎②: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社会主义的实践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②正确。‎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及经十九大修正后的《党章》均列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③说法错误。‎ ‎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指导思想,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点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清晰阐明。用十四项基本方略进行具体谋划,吸引着想要透过中国找寻未来方向的世界目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15.“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 增强综合国力 ‎ B. 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 D. 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发展的根本目的。D: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D正确。‎ ABC:三项均不是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D。‎ ‎1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C.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囯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答案】C ‎【解析】‎ ‎【详解】C: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C正确。‎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大跃进的路线,A不选。‎ B:选项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不选。‎ D:选项D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选。‎ 故本题选C。‎ ‎17.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________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A. 唯一性 B. 基础性 C. 主导性 D. 决定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D: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提法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符合题意。‎ AB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必须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所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不是唯一的,也不再提基础性作用,也不能说主导性作用,AB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18.“神舟”飞天、“嫦娥”驻月、“蛟龙”入海、核电高铁领先全球、“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北京即将成为唯一举办冬夏两次奥运会城市……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 A.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 C. 我国已经进入发达的阶段 D.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B:题干中,我国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B符合题意。‎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得出的结论,A不符合题意。‎ C: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错误。‎ D: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题意不符,题干强调的是自1978年来我国的成就,D排除。‎ 故本题选B。‎ ‎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 ‎①文化自信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 ‎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 ‎③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自信。①:文化属于精神力量,文化自信不是物质力量,①错误。‎ ‎②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②④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文化自信的作用,“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是对什么是文化自信的解释,与题意不符,③排除。‎ 故本题选C。‎ ‎20.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于‎2018年8月16日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调查内容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立即查清事实真相,严肃问责,全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这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个方面的内容 A.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C:要求立即查清事实真相,严肃问责,全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这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符合题意。‎ AB:选项AB不符合题意,不选。‎ D: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并非三个代表的内容,D排除。‎ 故本题选C。‎ ‎2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决定我国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主义本质 B. 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 C. 市场经济体制 D. 现阶段的生产关系状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A: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这不是“根本原因”,A不符合题意。‎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B符合题意。‎ C: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运行模式,不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因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反映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状况,C排除。‎ D: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属于现阶段的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状况,不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二者属于同义反复,D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柱,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2.2019年,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上榜数量达129家,其中,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有48家。这些国企分布在投资大、收益薄、周期长的基础设施以及国防科技和民生改善等领域。这表明我国的国有经济 A.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B. 必须在各个领域占支配地位 C. 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D. 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形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有经济。A: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A错误。‎ B: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并不是在领域,B错误。‎ C: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上榜数量达129家,其中,中央国有企业有48家,它们分布在投资大、收益薄、周期长的基础设施以及国防科技和民生改善等领域,这表明我国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C符合题意。‎ D:私营经济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形式,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值增值;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实行国有企业重组转型,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实力和竞争力。‎ ‎23.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的空间,坚决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这是基于民营经济 A.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C. 与我国公有制经济地位平等 D.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国家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充足的空间,D项符合题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A项不合题意;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B项不合题意;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地位并不平等,C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 ‎【点睛】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1)二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占主体地位。‎ ‎(2)二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24.某国有企业在改制后成为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全部股份中,国有成分占45%,集体成分占25%,外资成分占20%,私人成分占10%。可见,该公司属于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外资经济 D. 混合所有制经济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公司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它既有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也有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拥有国有和集体成分的合资、合作经济等。‎ ‎25.国务院国资委日前表示,目前三分之二的中央企业引进了各类社会资本,半数以上国有资本集中在公众化的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了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是因为 ‎①能通过改革调整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②能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更好地发挥其基础作用 ‎③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④能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企混改。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调整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①正确。‎ ‎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并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②错误。‎ ‎③:国企混改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③正确。‎ ‎④: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平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地位平等,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发展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推进公司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26.某地将激活闲置农房与农村产权交易改革相结合,融合推进“确权+流转+增收”,将集体和个人闲置农房用于发展民宿、农事体验、健康养老等乡村经济新业态,带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从城市向农村回流,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材料表明 ‎①发展乡村经济必须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权 ‎②生产关系变革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③经济业态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④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融合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流转+增收”,并未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农村土地在性质上属于集体经济,①错误。激活闲置农房与农村产权交易改革相结合,从而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体现了生产关系变革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业态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农村闲置农房与农村产权交易改革,未体现城乡一体化,④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27.‎2019年8月27日,菜鸟联手通达、百世在浙江全面启动“回箱计划”,首批铺设1500个绿色回收箱,推进快递包装分类回收和二次利用。这些企业 ‎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②面向市场组织生产 ‎③坚持社会效益至上 ‎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题目中,菜鸟联手通达、百世在浙江全面启动“回箱计划”推进快递包装分类回收和二次利用,这是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①④选项正确。‎ ‎②:题目中强调的是相关企业推进快递包装分类回收和二次利用,不体现面向市场组织生产,②排除。‎ ‎③: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故不会坚持社会效益之上,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易错点---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不应承担社会责任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因此,企业的第一要义是搞好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2)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作为法人主体,其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经济效益并不矛盾。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从短期看,会付出一定的成本,但从长远看,有利于树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 ‎28.重庆火锅不仅是亲朋好友之间情感的纽带,它同时也记录着每一代重庆人的成长记忆。在重庆,一家开了9年的夫妻火锅馆,从12张桌子月入3000元居然做到月流水100万元。从经济学上看,夫妻火锅店属于 A. 私营经营 B. 个体经济 C. 集体经济 D. 混合所有制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经济类型。A:材料中夫妻火锅馆未涉及雇佣关系,不属于私营经营,A不符合题意。‎ B:夫妻火锅馆生产资料归夫妻所以,属于个体经济,B符合题意。‎ C:集体经济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夫妻火锅馆的生产资料归夫妻所有,C不符合题意。‎ D:材料未涉及生产资料的不同主体,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9.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要求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与规范中央企业责任追究工作。下列属于国有资产的是 ‎①中国企业在欧美的投资 ②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国企资本 ‎ ‎③社区食品厂拥有的固定资产 ④国家机关的建筑设施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有经济。①:材料未涉及中国企业在欧美的投资,①不符合题意。‎ ‎②: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国企资本属于国有资产,②正确。‎ ‎③:社区食品厂属于集体企业,社区食品厂拥有的固定资产不属于国有资产,③不符合题意。‎ ‎④:国家机关的建筑设施属于国有资产,④正确。‎ 故本题选C。‎ ‎30.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 ‎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 ‎④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①正确。‎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②正确。‎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实现,本身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保障,而且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③错误。‎ ‎④: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柱,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计4小题,共计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突出,国企改革也站到了新的历史节点上,翻开了新篇章。‎ 材料一 ‎ 注:2013年-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前十名均为国有企业,集中在电力、石化、金融、铁路等行业。‎ 材料二 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首例中央国有企业层面的混改。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联通与新的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了创新发展新动能,国企民企混改“联姻”,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知识,分析联通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答案】(1)2013—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民企的数量稳步增加,国企数量有所减少,但始终占优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2)①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了国有经济的活力,增强了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增强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②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各种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有利于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国企改革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国企改革的推进情况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图文转化能力,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概括图表反映的经济现象。考生认真研读图表,图中指标:世界500强中国企和民企数量,考生抓取关键数据,注意时间节点:2013—2017年;纵横对比:民企的数量稳步增加,国企数量有所减少,但始终占优势;说明情况: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知识,分析联通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解题的知识要点:发展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考生整合这些知识要点,形成答案要点。①发展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了国有经济的活力,增强了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增强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各种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有利于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图表分析题。结合本题呈现形式,本题的解答侧重于“读”,读图表,解题思路是正确利用表头信息,注意表头信息说明了图表所展示的问题是什么;全面分析图表内容本身,提取数据,纵横对比,说明理论知识,纵向看变化,横向看差距;注意图表中“注”的作用,补充思路,完善答案。‎ 第(2)问,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以“……的积极影响”的形式呈现。考生应简要分析试题设问指向的理论依据,即知识要点可简写,或不写,“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我国首次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表彰活动,受到表彰的民营企业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参与行动的体会,表达了继续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的决心。当月,他们就收到了习总书记的回信。习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鶩创新创造,踏路实实办好企业,合力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河南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三阳畜牧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奋力承担社会责任,被评为2018年全国100家“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该企业出资帮助农村修建公路,完善基础设施,把扶贫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培育“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特色产业,通过托管代养、自养、劳务、订单农业等方式共带动贫困户4500余户,惠及贫困人口12500人。企业不仅帮助和带动贫困户增收,还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培训提升劳动技能,扶贫又扶智,让贫图村民彻底拔除“穷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党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原因及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的意义。‎ ‎【答案】原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意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增效:有利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解析】‎ ‎【分析】‎ 此题以党中央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详解】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党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原因及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的意义。”设置有两个问题,即“分析党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原因。”“分析党中央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的意义。”分别属于原因类试题和意义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的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分别对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即可。对于第一个问题,考生可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第二个问题,考生可从促进农业就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点睛】“原因(为什么)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介绍 ‎“原因”类问答题高考最常见的设问方式有“为什么”“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简要说明理由”等。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2.解题规律 解答此类试题具体有三种方案:  ‎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常用的分析角度主要有以下四个:‎ ‎(1)联系课本分析原因。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第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课本上关于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内容。‎ ‎(2)联系材料分析原因。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加以充分的重视。‎ ‎(3)联系主体分析原因。一个“原因”类设问一定牵涉到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肯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负有一定的义务、具有一定的职责。‎ ‎(4)联系地位分析原因。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所以,地位往往也是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原因。因而我们在解答“原因”类设问时,可以从地位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具体到题目中,一般表现为诸如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重要性等。‎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 ‎“原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明确设问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不要只盯问题内容而忽视了对主体的分析,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不全的。‎ ‎33.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衰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和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运用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历史,是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的民主革命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以及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知识的考查具体而明确,考生可先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的相关知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教材P24正文和专家点评有明确而具体的阐释,考生根据自己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简单结合材料书写作答即可。结合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教材知识:对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历史,是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对国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但主体属于简答题。试题设问指向具体而明确,知识考查确切清楚。分两步完成,第一步,结合材料分析;第二步,书写教材知识,考生根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即可,试题难度较低。但作答时,一定要简洁精炼,不能拖泥带水。‎ ‎34.《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此外,还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为《宣言》的各种版本撰写的七篇序言。‎ 这部文献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正如列宁所说:“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结合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理论意义。‎ ‎【答案】①《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③《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④《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共产党宣言》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共产党宣言》的构成以及《共产党宣言》问世的意义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理论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确定知识角度,试题设问指向的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理论意义,考生可先回顾《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理论意义的相关知识,关于《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理论意义,教材P15—16有明确而具体的阐释,考生根据自己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整合知识要点,书写作答即可。‎ ‎【点睛】本题看似分析说明,则可当做简答题处理,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即可。作答时,简洁明了,不要拖泥带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