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开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开封五县联考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认识你自已!”这句锈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柱上的箴言,被苏格拉底作为其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哲学领域的重要议题,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哲学智慧是与生俱来的 B. 认识自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C. 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认识自己 D. 人自身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产生、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任务、哲学的基本问题。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A错误。 B: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B错误。 C:哲学的任务是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有效地方法论,指导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C错误。 D:“认识你自已!”这句锈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柱上的箴言,被苏格拉底作为其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哲学领域的重要议题,这说明人自身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存在和思维那个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主要分歧。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的作用: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3.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庄子认为:“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该观点 ①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③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④反映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①②:材料中的观点说明仁与义、是与非没有绝对的取舍标准,无法辨别清楚,此观点否认了认识世界的可知性,属于不可知论,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题中观点反映的是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没有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也就没有反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存在和思维哪个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阴阳说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渗透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该观点 ①蕴舍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②实现了科学基础上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③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 ④把物质结为物质具体形态,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的意思是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这蕴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与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①符合题意。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②错误。 ③:材料中“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认为阴阳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③符合题意。 ④:题中观点把物质结为物质具体形态,但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了,④错误。 【点睛】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基本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B.局限性:a.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b.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4.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关键在于全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这说明真正的哲学 ①能为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②根源于社会实践和时代的发展 ③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④能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真正的哲学的作用。①④:我们党之所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关键在于全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这说明真正的哲学能为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也说明真正的哲学能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材料强调的是真正的哲学的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并不是反映真正的哲学的根源,也不是反映真正的哲学的内容,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第一、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第二、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第三、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社会变革的先导:第一、哲学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即哲学可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第二、哲学能预示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即哲学可以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 5.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倡导成立了“延安新哲学会”,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党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好传统,是基于() 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探究世界的本质与规律的学说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哲学方法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重要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党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好传统,是基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哲学方法,①③正确。 ②:任何哲学都是探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学说,②错误。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学说,属于理论范畴,因此该选项中物质力量的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B。 6.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这一观点( ) ①承认了世界是运动的 ②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 ④ 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自我发展”,肯定了运动。②符合题意,材料中运动是绝对观念的运用,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③不合题意,这里没有提到其是否否认静止。④不合题意,材料中认为精神是载体。故选A。 7.混合所有制只是国企改革的方式之一,不可能“一混了之”“一混就灵”。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纠正实践中产生的间题,使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使混合所有制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该观点 ①认识到了事物运动是有条件的 ②尊重了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 ③批驳了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思想 ④强调要反对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运动、规律的客观性。①:运动是无条件的,①错误。 ②④:“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纠正实践中产生的间题,使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使混合所有制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这尊重了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也强调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反对工作中的形式主义,②④符合题意。 ③:材料并不是片面强调客观条件,③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C。 【点睛】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8.医学工作者发现,当病人期望一种疗法有效时,控制疼痛的大脑区域会变得活跃,导致止痛物质内啡肽的分泌,结果,无论这种疗法有无直接效果,患者都会感觉更佳。这项研究发现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物质和意识相互依依赖 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意识的内容、意识的能动作用。①④:当病人期望一种疗法有效时,控制疼痛的大脑区域会变得活跃,导致止痛物质内啡肽的分泌,结果,无论这种疗法有无直接效果,患者都会感觉更佳,这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①④符合题意。 ②: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二者不是相互依赖,②错误。 ③:“意识内容是客观的”与题意无关,③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意识对人们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9.某研究人员发现,当狗主人与一只玩具陶互动(比如抚摸等)时,狗表现出的嫉妒行为超过主人与其他玩具互动时的嫉妒表现。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高等动物具有复杂心理反应 B. 动物的心理能够自发地形成意识 C. 动物的大脑具有产生意识的机能 D. 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一定的日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A:材料中关于动物有误嫉妒心理的研究表明高等动物具有复杂的心理反应,A符合题意。 B:动物的心理是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的,B错误。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的特有的活动,C错误。 D:动物的心理活动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10.下图是第七届(武汉)世界军人运动会会徽,名为”和平友谊组带”,由“五角星”“和平鸽”“彩带”“7”等元素共同构成,寓意中国将通过本次军运盛会,将和平发展的理念传往世界各地。会徽的设计理念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反映的内容具有主观性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①②:第七届(武汉)世界军人运动会会徽,名为“和平友谊组带”,由“五角星”“和平鸽”“彩带”“7”等元素共同构成,寓意中国将通过本次军运盛会,将和平发展的理念传往世界各地,这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会徽又不是上述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富有联系,富有寓意,也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①②符合题意。 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③错误。 ④:会徽的设计理念强调的是认识世界,不是强调改造世界,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③④。2 .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1.某著名作家曾说,他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其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和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该作家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是以主观的形式反映了客观的内容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作家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其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和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从哲学角度揭示意识是以主观的形式反映了客观的内容,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决定意识的多样性,①错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并不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各国奋力争夺的科技制高点。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2. 当前,人工智能已进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航道,已经在很多领域赶上甚至超过人类智力,未米还会有越米越多的工作岗位被其替代,这得益于 ①人工智能具有反应特性 ②人类实践水平的提高 ③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 ④人工智能有主观能动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13. 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工程师们已经创造出多关节机器人,有些机器人具备可以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的一系列传感器,并能控制这些关节从而越过行进途中的简单障碍。因此,有人认为,机器人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①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③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否认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2. D 13. B 【解析】 本题以人工智能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人工智能对生活的影响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意识。①: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是对人的智能的延伸,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因此人工智能不能成为人工智能已进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航道的原因,①错误。 ②③:当前,人工智能已进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航道,已经在很多领域赶上甚至超过人类智力,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被其替代,这得益于人类实践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②③正确。 ④:人工智能是对意识活动的模拟,其自身没有主观能动性,④错误。 故本题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①:题中观点与意识的起源无关,①错误。 ②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机器人是有意识的”的观点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②③正确。 ④:从、题中观点未涉及意识的形式,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下列选项中与此句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④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④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与题意蕴含的哲理相同;①③项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与题意所含哲理不同;正确选项为C。 【点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15.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曾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告诉我们 ①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 ②认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③实践能盟炼和提高认识能力 ④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①③:“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的意思是知道的越明白,理解的越透彻那么行动起来就越坚定不移,行动的越是坚定不移,那么对事情的理解和认识就会更深更透彻,反映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反映了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实践能锻炼和提高认识能力,①③符合题意。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②错误。 ④:题中引言未涉及实践的历史性,也就没有体现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④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引言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此题型与一般材料型选择题的不同点在于题干的内容引用了某人、某著作中的论断或论述,其它特点均等同于一般材料题。解题方法:要解好这类题型,必须在平时扩大知识面,加强古诗、古文的修养,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反复阅读引文,能清其原意,准确把握题干的规定性,切忌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分析题肢时,先运用排误法,然后将观点正确的题肢与题干对照分析,找出其内在联系,选出正确答案。 16.2019年初,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为人类不懈探索与和平利用太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材料表明 ①发挥意识的作用能突破史条件限制 ②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 ③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才是真理性的认识 ④和平利用太空是人类探月的最终目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发挥意识的作用不能突破历史条件的限制,①错误。 ②:随着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才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说明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②符合题意。 ③: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不一定都是真理性的认识,③错误。 ④:随着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这“为人类不懈探索与和平利用太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说明和平利用太空是人类探月的最终目的,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学习获得间接知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中产生新问题,推动人们研究,认识手段(科学技术、工具)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性的认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 17.1965年毛泽东会见斯诺时,斯诺说他相信毛泽东著作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他们这一代和下一代。毛泽东回答:“这要看后人几十年后怎么看。”“现在我的这些东西,还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东西,在一千年后看来可能是可笑的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具有唯一性,切忌简单照搬 ③认识有待历史检验,是不是真理取决于实践的需要 ④超出了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也可能会变成谬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毛泽东的认识可以看出,实践是变化发展的,认识具有无限性,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变化发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超出了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也可能会变成谬误,①④项符合题意;随历史条件的变化,对同一性质的正确认识也不断变化,②项说法错误;认识有待历史检验,是不是真理取决于实践的检验而不是需要,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关于对真理的认识: 1真理是主体人对客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看法。 2真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真理的相对性是说,真理是与一定客观历史条件相联系而产生的,有其时间和空间特征,随历史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4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是不全面的。事物有很多方面的性质,对不同方面的正确认识都是真理,不可能只有一个。 5对同一事物的同一性质的正确认识也只有一个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因为随历史条件的变化,对同一性质的正确认识也不断变化。 18.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许多复杂难解的重大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自信,高瞻远瞩,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写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崭新篇章。这说明 ①思维由存在决定,并随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③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社会实践推动科学理论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真理。①③: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自信,高瞻远瞩,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写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崭新篇章,这说明思维由存在决定,并随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也说明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未涉及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②排除。 ④:科学理论不能超越历史条件,④错误。 故本题选D。 19.1980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完成第一篇学术论文(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屡遭大型期刊退稿,如今,这篇文章成为相关领域中被大量引用的经济学论文,而他本人则因为在经济学上的贡献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有所不同 ④要坚决反对怀疑真理的形面上学的言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真理和谬误。①③:学术论文(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屡遭大型期刊退稿,如今,这篇文章成为相关领域中被大量引用的经济学论文,而作者则因为在经济学上的贡献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也说明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有所不同,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未涉及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问题,②排除。 ④:材料不是反映坚决反对怀疑真理,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0.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逐步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中,我们不断丰富邓小平理论;现在,我们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体现了 ①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水无止境的过程 ③人类的认识从根本上讲是有限的 ④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认识过程是水无终止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是一个水无止境的过程。①②: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逐步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中,我们不断丰富邓小平理论;现在,我们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体现了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也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水无止境的过程,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③错误。 ④: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是永无终止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1.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库布其沙漠治理共计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固碳1540万吨,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释放氧气1830万吨,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价值3.49亿元,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这从一个方面说明 ①一事物与周围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②人们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人们的不同需要决定的 ④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时要尽量改变原有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产生价值、创造生态财富、带动当地民众脱贫及提供就业机会,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人们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也表明一事物与周围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是由人们的不同需要决定的,③错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时要尽量改变原有的联系”的说法错误,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22.厘群在天空中飞用,最重要的是领头厘,头雁勤,群雁就能“春风一夜到衡阳”;头厘惰,只会“万里寒云雁阵迟”,这就是“头厘效应”,一把手就好比领头雁,改革带头抓落实,便会形成头雁先飞领飞、群雁跟飞齐飞的壮丽景观,这说明 ①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有时能起决定作用 ③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整体离开了部分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①:头雁勤,群雁就能“春风一夜到衡阳”;头厘惰,只会“万里寒云雁阵迟”,这说明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①符合题意。 ②:一把手就好比领头雁,改革带头抓落实,便会形成头雁先飞领飞、群雁跟飞齐飞的壮丽景观,这说明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有时能起决定作用,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不是反映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③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的部分的作用,不是强调整体的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3.近年来,我国慈两事业借助“互联网”迅速发展,基金会的网络募捐已占到捐赠总收入的80%以上,其中,2018年腾讯公益慧善基金会组织开展的“9公益日”活动,总共募款14.14亿元,支持了5498个公益慈善项日,“互联网+慈善”是 ①推动我国善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在实践基础上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依据人们主观意愿建立的具体联系 ④人们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的新联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①:“根本动力”夸大了“互联网+慈善”的作用,①排除。 ②:我国慈两事业借助“互联网”迅速发展,,这说明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②符合题意。 ③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错误,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4.当前,全球大数据正进入发展快车道,数据在爆发式增长同时,多集中分布在互联网,电信金融、公共事务等领域,造成新的数据烟国和数据垄断,打破数据孤岛,需要 ①立足整体,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③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④充分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①②:拆除数据烟国,打破数据垄断,打破数据孤岛,需要立足整体,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需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①②正确。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告诉我们要实现系统功能的最大化,③错误。 ④:材料不是强调部分的作用,也就没有体现充分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系统优化的方法:(1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和要素各有其不同的特点(2)系统的特征系统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整体性。第二,有序性。 第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①系统观念为人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和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属性的认识进入到“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开拓了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第二,有序性原则。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第三,优化原则。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各种优化的方案。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入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快进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又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事实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开新局、语新篇,是因为有习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又思想的科学指引,同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中华民族大复合的行动指南。 结合材料,运用“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有关知识,说明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新局、谋新篇的认识。 【答案】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新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新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预见和指明我国经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着我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有关知识,说明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新局、谋新篇的认识。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相关知识: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社会变革的先导。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新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新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②社会变革的先导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预见和指明我国经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着我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始终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认识,以科学路径和方法推进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唯有准确把握我国新的发展阶段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有效应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才能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但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越会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只有保持“杀出一条血路”的闯劲,鼓足勇气,迎难而上,才能赢得“下一个40年”。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分析我们该如何赢得“下一个40年”。 【答案】①尊重改革开放的客观规律,以科学路径和方法推进改革开放。 ②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推动我国改革开放深人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鼓足勇气迎难而上,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④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更加坚定自觉地推进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发展注人不竭动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设问指向我们该如何赢得“下一个40年”,属于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赢得“下一个40年”细化分析。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会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历程: 八 大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速发展的需要阿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沉之同的矛盾 八届十中全会 无产阶线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受“左”倾思想影响) 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民日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党的会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历程。 【答案】①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就会不同。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时,出现谬误是难免的,但我们要努力获得真理性认识。③认识具有无限性。社会基本矛盾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社会主要矛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的变化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党的会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历程。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真理的相关知识:真理含义、真理客观性、真理条件性、真理具体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考生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知识角度:真理具体性、真理与谬误、认识的无限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真理具体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就会不同。 ②真理与谬误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在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时,出现谬误是难免的,但我们要努力获得真理性认识。 ③认识的无限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认识具有无限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社会基本矛盾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点睛】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随着“雾霾”等愚劣天气与杜会大众的接融越来越“亲密”和频繁,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举国关注的社会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恶化形势,一个区城“单兵作战”的方式,难以有效掌握空气污染状况,需要建立多个区域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通过跨区域的污染信息数据共享交换,为后续的污染预警,应急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并且,造成雾霾天气的污染源是多样性的,涉及燃煤排放物、建筑工地杨尘、道路渣运车等方方面面,也需要多个区域、部门联合治理,雾霾天气范国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祖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治理空气污染要建立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的原因。 【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②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单兵作战”难以有效掌握空气污染状况,需要建立多个区域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③联系具有多样性。造成雾霾天气的污染源是多样的,需要多个区域、部门联合治理。④系统具有整体性,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加强联防联控有利于提高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人们对“雾霾”等愚劣天气的治理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治理空气污染要建立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的原因。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联系的相关知识: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条件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考生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知识角度: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条件性、系统优化方法。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联系的普遍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②联系的条件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单兵作战”难以有效掌握空气污染状况,需要建立多个区域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③联系的多样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联系具有多样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造成雾霾天气的污染源是多样的,需要多个区域、部门联合治理。④系统优化方法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系统具有整体性,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加强联防联控有利于提高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性。 【点睛】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以“……的原因”的形式呈现。通常要分析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和意义,“依据”即与试题设问相关联的理论知识;“必要性”一般教材也会有相应的论述,或者从材料中提炼;“意义”需考生围绕试题主题阐发,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增强、推动、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式表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