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高邮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学情调研高二年思想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 A. 世界观践行方法论 B.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 世界观反映方法论 D. 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说法错误,均排除: B正确且符合题意,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有什么用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故B是对两者关系的正确理解,B当选; 故选:B。‎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密切联系。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 ‎③没有哲学的发展就没有具体科学 ‎④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正确,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②不合题意,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没有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密切联系; ③错误,“没有哲学的发展就没有具体科学”观点错误。 故选:C。‎ ‎【点睛】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近日,在2019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之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将于2020年探测火星,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天地联合探测火星生命信息,研究宇宙和天体环境科学以及探讨改造和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由此可知 ‎①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 ‎②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③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 ‎ ‎④思维和存具有同一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但未必都是正确的反映,①错误。‎ ‎②④:中国将于2020年探测火星,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天地联合探测火星生命信息,研究宇宙和天体环境科学以及探讨改造和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这说明了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④选项正确。‎ ‎③:存在不依赖于思维,故“相互依赖”的表述错误,排除③。‎ 故本题选D。‎ ‎4. “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 A. 唯心主义命题 B. 乐观主义命题 C. 悲观主义命题 D. 唯物主义命题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知识点。“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是从实际出发。是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本题选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5.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和虚空是物质的本原。这种观点 A.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 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C. 虽是一种可贵的猜测,但有科学依据 D. 把物质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不合题意,这一观点没有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C错误,这一观点没有科学依据;‎ D符合题意,德谟克利特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故选:D。‎ ‎【点睛】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是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它的不足之处或局限性体现在它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6.下列选项中,体现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A.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B.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C.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D. “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与“存在即被感知”‎ ‎【答案】B ‎【解析】‎ ‎【详解】B: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符合题意。‎ A.:“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属于辩证法,“天不变,道亦不变”属于形而上学,A不符合题意。‎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不符合题意。‎ D:“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与“存在即被感知”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哲学出现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哲学出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答案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8.对比毛泽东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哲学思想,两者的共同点在于 ‎①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②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④都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毛泽东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哲学思想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不是二者的共同点,③不合题意。‎ ‎④: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学马克思主义不是空对空,而是要用它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而推进理论的创新发展。”这一论断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 ‎①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 ‎②以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阶级基础 ‎③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指导意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这一论断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③适合题意;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指导意义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B。‎ ‎10.2019年4月10日,人类终于看见黑洞真容!四大洲8个观测点组成虚拟望远镜网络,在集齐所有观测数据并深度分析后,让黑洞终于拥有了一张“正面照”。这张照片证实了神秘天体黑洞的存在,使得爱因斯坦的百年猜想终得检验,也将帮助回答影响星系演化等诸多前沿问题。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①黑洞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猜想变成现实 ‎④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黑洞照片证实了神秘天体黑洞的存在,使得爱因斯坦的百年猜想终得检验,也将帮助回答影响星系演化等诸合理论多前沿问题。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这表明黑洞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不能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②不符合题意。‎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猜想变成现实,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1.2019上半年我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三次。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告诉我们 ‎①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③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不存在 ‎④运动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告诉我们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②③符合题意。‎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①错误。‎ ‎④:材料着重强调运动的特征和重要性,不是运动的含义,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固有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 ‎12.研究发现,“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这进一步佐证了 A.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B. 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D.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A:材料没有体现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A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 B: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不是由人脑决定的,B错误。‎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不一定是正确反映,C错误。‎ D: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这进一步佐证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或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不能把人脑说成大脑,动物也有大脑,动物的大脑不会产生意识。电脑也不能产生意识,“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电脑思维”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的思维,电脑不能产生意识,思维、意识只是人脑才有的机能。‎ ‎13.“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益。可见,心理期待 A. 具有自觉选择性 B. 对生理活动有能动的反作用 C. 是获得成功的基础 D. 有助于突破客观规律的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反映什么源于实践活动的需要。材料没有体现自觉选择性,A不合题意。‎ B: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丧失斗志,B符合题意。‎ C:积极的心理期待有助于获得成功,但不是基础,C错误。‎ D: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突破客观规律的限制说法错误,排除D。‎ 故本题选B。‎ ‎14.同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米饭;在制饼者看来是饼干;在酿酒商眼中又成美酒。一个人会是什么样的未来与命运,与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与期待有着很大关系。这给人的哲学启示是 A. 要坚持超高定位与秉持唯规律是从相结合 B. 要坚持实事求是与发扬唯意志主义相结合 C. 要坚持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D. 要坚持大胆突破与创造、利用规律相结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个人会是什么样的未来与命运,与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与期待有着很大关系。从哲学角度,这启示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C适合题意;超高定位与秉持唯规律错误,排除A;我们应反对唯意志主义,B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创造规律说法错误,排除D;故选C。‎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实践具有 A. 主观能动性 B. 客观物质性 C. 社会历史性 D.‎ ‎ 直接现实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BD 均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体现的是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故这三项都不选;‎ C符合题意,根据题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故选:C。‎ ‎【点睛】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历史性 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16.改革先锋袁隆平院土水稻梦想逐级攀,探索脚步不停止。由他主研的超级稻、巨人稻、海水稻、去镉稻等不断取得阶段性成功,这些新型品种的横空出世,一次次给世界带来惊喜。他的阶段性成功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 ‎②真理可以在实我中不断被推翻被超越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改革先锋袁隆平院士水稻梦想逐级攀,探索脚步不停止。他主研的超级稻、巨人稻、海水稻等不断取得阶段性成功,一次次给世界带来惊喜。他的阶段性成功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④符合题意。‎ ‎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唯一途径,①错误。‎ ‎②: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②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区分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学习他人或前人的间接经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 ‎17.下图漫画《拾脚印》启示我们 ‎①经验是不可靠的,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②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学习他人的经验要坚持具体分析 ‎③对他人的经验要学会选择,从自身实际出发借鉴利用 ‎④经验是认识的来源,要善于用经验来指导实践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关系。①说法错误,有的经验是可靠的,并不是都需要亲身实践;②说法正确,学习他人的经验要坚持具体分析;③说法正确,对他人的经验要学会 选择,从自身实际出发借鉴利用;④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不是经验是认识的来源;故正确答案是B。‎ ‎18.习近平指出,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管理体制。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需要(  )‎ ‎①坚持系统优化方法,注重内部结构有序性 ‎②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摒弃旧的工作思路,树立革命的批判精神 ‎④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脱贫攻坚时,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管理体制,这说明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需要坚持系统优化方法,注重内部结构有序性,故①正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故②错误;③选项中“摒弃旧的工作思路”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中,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这说明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需要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故④正确。故选D。‎ ‎【点睛】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较:‎ 区别:‎ ‎(1)含义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 ‎(2)理论依据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依据是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 ‎(3)哲学范畴的类属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 ‎ 联系:‎ 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了解实际,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19.我国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③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 ‎④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我国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表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②④符合题意。‎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①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 ‎③: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和总趋势是前进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③是不全面的,排除。‎ 故本题选C。‎ ‎20.我们应该感谢挫折,是挫折告诉我们生活的八字真诀:正视、不屈、沉着、奋进。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②要正确对待生活中存在的矛盾 ‎③积极寻找正确的办法解决矛盾 ‎④否认矛盾就能避免生活中的挫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我们应该感谢挫折,是挫折告诉我们生活的八字真诀:正视、不屈、沉着、奋进。这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存在的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办法解决矛盾,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不是着重强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①不合题意。‎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生活中的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否认矛盾就能避免生活中的挫折说法错误,排除④。‎ 故本题选C。‎ ‎21.中华成语言简意赅、意蕴深刻,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下列成语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好事多磨——实践出真知 ‎②好高骛远——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矛盾 ‎③统筹兼顾——既抓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 ‎④满招损,谦受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统筹兼顾体现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既抓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满招损,谦受益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③④对应正确。‎ ‎①:好事多磨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①对应错误。‎ ‎②:好高骛远是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对应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 ‎22.清代诗人袁牧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全似古人,何处着我?”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A. 辩证的否定就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B. 事物的否定是对新事物的保留 C.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 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A题肢属于形而上学否定观,排除。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既肯定又否定,BD题肢说法错误,排除。C题肢符合题意,入选。‎ ‎23.目前,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向农业、工业、服务业各个环节广泛渗透,推动了企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这表明 A.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B.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C. 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D.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A: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这表明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A符合题意。‎ B: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B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C:企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是社会制度的变革,排除C。‎ D:材料没有体现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4.许多成语典故中蕴含着不同学派的哲学思考。下列能体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是 ‎①纸上谈兵 ‎②士别三日 ‎③庄周梦蝶 ‎④刻舟求剑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是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是静止的观点,体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符合题意。‎ ‎①:纸上谈兵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不合题意。‎ ‎③:庄周梦蝶认为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5.年味并非凝固不变,随时代进步而变化,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年味变化,变的是那些与现代文明相去甚远、与时代观念渐行渐远、与新消费理念不相适应的习俗,不变的是年的精神内核与内生引力。从年味的“变”与“不变”中,我们获得的哲学感悟是:‎ ‎①不同的年味是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③年味的“变”体现了对“不变”的辩证否定 ‎④年味的“变”与“不变”源于人们的心理感受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年味”随时代进步而变化,随社会发展而变化正体现了不同的年味是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入选。‎ ‎②:年味的“变”体现的是运动的无条件性,年味的 “不变”说明的是静止的有条件性,因而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②入选。‎ ‎③: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不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因而不会是“变”否定“不变”,③不选。‎ ‎④:年味的“变”与“不变”源于社会实践,④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A。‎ ‎26.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成为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进入新时代,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因为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能推动社会进步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是材料改革的原因,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成为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进入新时代,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因为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能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③正确。‎ ‎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并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7.有人认为,历史是少数精英的舞台,社会的转变,不是因为经济崩溃,也不是大多数民众的意愿,而是来自上层的精英集团发动的革命。这一观点 A. 印证了社会历史首先是精英的历史 B. 肯定了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 C. 没有看到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D. 否定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一样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历史是少数精英的舞台夸大了英雄人物的作用,属于英雄史观,A错误。‎ B:历史是少数精英的舞台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B错误。‎ C:社会的转变,不是因为经济崩溃,也不是大多数民众的意愿,而是来自上层的精英集团发动的革命。这一观点没有看到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C符合题意。‎ D: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一样的,D错误 故本题选C。‎ ‎28.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十字路口,若没有精确而坚定的方向,就容易走弯路、入歧途,而设计好发展目标,就能朝正确的方向聚集正能量,保持昂扬的斗志,奋勇向前。这表明 A.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评价 B. 价值观对人生有导重要的向作用 C. 人生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 D. 价值观是在一定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符合题意,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B符合题意,“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十字路口,若没有精确而坚定的方向,就容易走弯路、入歧途”这表明价值观对人生有导重要的向作用; C不符合题意,题意不体现“人生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 D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与“价值观和社会存在之间关系”无关,排除; 故选:B。‎ ‎29.读下图,给漫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 突破界限才能解决问题 B. 认清自己才能认清世界 C. 找准出路才能发展自我 D. 看到差距才能摆正位置 ‎【答案】C ‎【解析】‎ 漫画中的主人公沿着固有的足迹绕圆圈,始终不能取得发展,启示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找准出路才能发展自我,C项符合题意;解决问题不一定突破界线,A项说法错误;漫画不体现认清自己,B项与题意不符;漫画不体现看到差距问题,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30.古人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表明在社会实践中,人们 ‎①会对事物的价值作出判断 ‎②对事物价值判断的标准是一致的 ‎③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选择 ‎④进行价值判断时要理性分析其主要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古人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表明在社会实践中,人们会对事物的价值做出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选择,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①③符合题意。‎ ‎②:人们对事物价值判断的标准存在差异,②错误。‎ ‎④:进行价值判断时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不是分析其主要矛盾,④错误。‎ 故本题选B。‎ 二、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3题,第31题6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0分,共计26分)‎ ‎31.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启用开始,移动通信系统迭代更新,经历2G、3G、4G。2019年10月,工信部颁发了国内首个5G无线电通信设备进网许可证,标志着5G时代的到来。‎ ‎5G因极高的速率、极大的容量、极低的时延受到大多数人期待的和热捧的同时,互联网上也有质疑的声音:有人说,5G本质上只是传输速度的提升,不要期待5G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太大的改变;有人说,零延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笑话;还有人从硬盘技术的角度,说明5G并不实用……‎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对5G移动通信技术产生争议的原因。‎ ‎【答案】①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具有差异性。由于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就会对5G移动通信技术产生不同的认识,存在差异是正常的。‎ ‎②人的认识受到主客体因素的制约,使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存在差异是必然的。‎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知识的把握,重点考查考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科学精神素养,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正确调用知识、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属于原因类的试题,知识限定明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对5G移动通信技术产生争议的原因。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真理的含义及特征、认识的过程等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通过材料“主流媒体认为5G技术传输速率高、网络容量大、延时短、甚至是零延时”,而“互联网上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5G本质上只是传输速度的提升,不要期待5G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太大的改变;有人说,零延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笑话;还有人从硬盘技术的角度,说明5G并不实用……”可知涉及答题要素有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具有差异性。由于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人的认识受到主客体因素的制约,使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运用上述答题要素,分析人们对5G移动通信技术产生争议的原因。‎ ‎32.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准确把握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推进“中国之治”是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确保实现改革的目标任务,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党中央适时通过《决定》所体现的唯物论道理。‎ ‎(2)请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推进“中国之治”的历程。‎ ‎【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党中央准确把握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决定》准确把握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如果答到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也可得分)‎ ‎(2)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推进“中国之治”是循序渐进的工作,都为质变创造了条件。‎ ‎②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确保实现改革的目标任务,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论、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知识的把握,重点考查考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科学精神素养,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正确调用知识、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党中央适时通过《决定》所体现的唯物论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解答时要明确知识范围,辩证唯物论即唯物论,答题时结合材料,哲学原理与方法论相结合,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等方面分析说明。‎ ‎(2)本题设问指向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推进“中国之治”的历程。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分析说明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 ‎【点睛】演绎型主观题(“体现型”):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给出相关的情景材料,且一般包含着多层意思,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从逻辑思维形式讲,此类题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式主观题。解答此类试题须先将材料分成若干层意思,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33.2001年,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至今,我们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出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辩证法依据。‎ ‎(2)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答案】(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③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与时俱进,不断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 ‎(2)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与时俱进,不断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 ‎④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辩证法、寻觅社会的真谛等知识的把握,重点考查考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科学精神素养,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正确调用知识、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简要分析出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辩证法依据。解答时的首先明确辩证法主要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的否定观等;然后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调动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发展的观点、矛盾的特殊性等知识分析回答。‎ ‎(2)本题考查“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设问指向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运用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政府职能转变上层建设的反作用以及改革的目的意义等方面知识说明其意义。‎ 三.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与建议写在答题卡上。(本部分1题,14分)‎ ‎34.“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和我的祖国》掀起全民观影热潮,海外票房大爆。‎ ‎【思考探索】‎ 如何生动表现主旋律题材?《我和我的祖国》,无疑是一次颇为成功的尝试。与以往献礼片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将镜头投向历史瞬间背后的普通人,关注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生命个体是如何书写出祖国让人感动又感慨的宏大历史。这也使得影片可以令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产生代入感和共鸣。电影妥善处理了主旋律与商业性,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1)请用矛盾观,分析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获得成功的原因。‎ ‎【家国情怀】‎ 影片将叙事的重心放在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细微角落,用普通人的视角来观察、感受并参与这个时代。而与此同时,这些“小故事”并没有淡化“大时代”。开国大典、原子弹成功爆炸、女排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神舟返航、阅兵盛况……那些我们曾经历过或不曾经历过的重大事件,被影片中这些融入时代记忆的故事唤醒,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更是体现出祖国的成长与进步和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 ‎(2)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阐述“大时代”下“小故事”体现出的祖国成长与进步和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 ‎【投身建设】‎ 正如《护航》单元的导演文牧野所说,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护航。“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每个公民都必须立足实践,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3)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谈谈青少年怎样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答案】(1)①矛盾即对立统一,我们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电影妥善处理了主旋律与商业性,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以往献礼片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将镜头投向历史瞬间背后的普通人,关注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生命个体是如何书写出祖国让人感动又感慨的宏大历史。‎ ‎③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电影妥善处理了主旋律与商业性,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2)①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国家是整体,个人是部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②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国家的每一件大事离不开人民的付出,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奋斗,有利于推动祖国的繁荣昌盛。‎ ‎③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服从大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成长也离不开祖国母亲的怀抱,祖国的强大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3)① 积极投身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② 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奉献祖国。‎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和我的祖国》掀起全民观影热潮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矛盾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等知识的把握,重点考查考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科学精神素养,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正确调用知识、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运用矛盾观,分析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获得成功的原因。矛盾观内容比较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具体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 ‎(2)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关系”知识,设问指向阐述“大时代”下“小故事”体现出的祖国成长与进步和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把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首先,从整体的地位的角度分析,整体处于主导地位,要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照见个人的豪迈;其次,从部分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分析,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的功能影响整体,局部的发展可推动整体的发展。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才能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 ‎(3)此题考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要求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谈一谈青少年怎样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审读设问可知,本题实质是考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据此可调用的知识有: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本题从以上三个方面结合有关材料具体分析即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