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讲练测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讲练测学案

‎ ‎ ‎【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 课标分解 考纲细化 ‎ 考题预测 ‎ 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本部分考题集中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等内容的考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其中按生产要素分配、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关系是重点。‎ 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①运用个人收入分配原则、制度等知识,分析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居民收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运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意义,认识我国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绩效工资。‎ ‎【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知识纵横联系融汇贯通 ‎【每课知识网络】‎ ‎【融汇贯通】‎ 分什么:个人消费品 谁来分:国家、企业、个人 怎么分: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再分配 是什么:财政的含义与财政收支 为什么:财政作用 怎么做:处理好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该讲主要阐述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我们可以从“分什么”、“谁来分”、“怎么分”三个角度来复习。“分什么”强调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谁来分”主要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怎么分”主要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分配过程中强调“把蛋糕做大”和“把蛋糕分好”两个方面,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主要强调了社会再生产中的分配环节,复习本单元必须把握一个重点,认识两个领域,明确三项保障。一个重点就是社会公平的维护。两个领域就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如何维护和实现公平。三项保障就是健全制度保障、财政保障和税收保障、分配政策保障。立足整个教材必须立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处理好分配与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关系。‎ ‎【直击真题剖析高考】——真题感受体会命题方向 ‎2017年高考试题 ‎1.(2017年高考北京卷政治35)图13反映了某国1976-2016年期间的经济运行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凯恩斯主义可以解释时段一的经济困境 B.按照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在时段二应该加强政府管制 C.该国在时段三陷入了“滞胀”的困境 D.在时段三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答案】D ‎ ‎【名师点睛】凯恩斯革命的内容: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虽然各学派的理论内容各不相同,政策主张也有差异,但他们一般都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都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都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2.(2017年高考天津卷政治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指出,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材料一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5分)‎ 材料二 ‎ 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2016年,国务院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文件,在财政支特、市场准入等方面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托,使老年消费需求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市场空间逐渐显露。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刺激下,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将迎来爆发期。‎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阐明政府和市场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8分)‎ ‎(3)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模式的重要内容。请指出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并说明较高水平社会保障的利弊。(9分)‎ ‎【答案】(1)(5分)‎ ‎①2011~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呈持续增长态势。‎ ‎②老年人在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消费需求会促使养老服务业的产生。‎ ‎③持续增长的老年人口会产生巨大的老年消费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2)(8分)‎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供求关系变化可以引导企业调整生产,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巨大的老年服务市场空间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②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等手段为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3)(9分)‎ ‎①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 ‎②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会削弱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 第二问,以 国务院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文件为背景材料,要求结合经济生活,阐明政府和市场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本题考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来回答,而市场则是决定作用。‎ 第三问,考查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并说明较高水平社会保障的利弊。本题是选修部分的试题,三种模式分别是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而较高水平的保障,有利于社会公平,但是却加重财政负担。‎ ‎【名师点睛】本题是图表类试题,设问是解读图表的信息。这类题目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本题要求看出调整的变化,从变化中找原因 ,分析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变化。如①2011~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呈持续增长态势。‎ ‎②老年人在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消费需求会促使养老服务业的产生。‎ ‎③持续增长的老年人口会产生巨大的老年消费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2016年高考试题 ‎1.(2016年高考上海卷13)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惯例要素分配 ‎【答案】C ‎【考点定位】我国的分配方式 ‎【名师点睛】‎ 类别 对应形式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资金和津贴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资金和津贴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2.(2016年高考上海卷14)作为生产要素,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是 A.使生产要素形成合力的要素 B.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实体要素 C.渗透于其他生产要素的要素 D.企业生产过程最活跃的要素 ‎【答案】A ‎【考点定位】生产要素的意义 ‎【名师点睛】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其中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就是使生产要素形成合力的因素。‎ ‎2015年高考试题 ‎1.(2015年高考山东卷政治25)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关键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这属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表现,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C适合题意,排除B;A中的优化消费结构不适合题意;这样做并不是增加货币供应量,D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名师点睛】本题借助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的提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正确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被分为三部分:国家财政收入、企业基金、员工劳动报酬;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收入分配的过程。财政政策常用税率和税收、利润、国债、收费和财政支出方向等实现,而货币政策常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规模、纸币的发行量等实现。‎ ‎2.(2015年高考广东文综政治25)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0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2010-2014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481、0.477、0.474、0.473和0.469.对比图5,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推断出 ‎①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且高于图中发达国家 ‎②法国收入再分配政策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更明显 ‎③中国应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 ‎④发达国家依赖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社会公平的实现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所给数值和图表信息显示,很明显法国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明显,同时由于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差距,应该运用相关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根据数值显示,中国的贫富差距并没有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题中图示现实发达国家社会公平的实现也要依靠再分配,而不是依赖市场为主导。‎ ‎【聚焦考点突破核心】——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 分配制度 ‎【归纳总结】‎ ‎1.生产决定分配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②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4.比较各种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 ‎ 按生产要素分配 ‎ 区别 所有制基础 ‎ ‎ 生产资料公有制 ‎ ‎ 除公有制外的各种所有制 ‎ 分配主体 ‎ 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者 ‎ ‎ 个体、私企和外企中的劳动者、管理者、投资者 ‎ 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 ‎ ‎ 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 ‎ ‎ 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处于被雇佣地位,受一定剥削 ‎ ‎ 体现的 ‎ 关系 ‎ ‎ 劳动者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 ‎ 私有制生产关系 ‎ 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 ‎ ‎ 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 ‎ 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联系 ‎①劳动者都要靠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来获得收入 ‎②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及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知识拓展】‎ ‎  1.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  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分配。‎ ‎  2.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都是按劳分配 ‎ 按劳分配 ‎ ‎ 工资、奖金和津贴 ‎ ‎ 平均分配 ‎ ‎ 福利 ‎ ‎ 按生产要素分配 ‎ ‎ 技术、资本入股所得 ‎ ‎【易错警示】‎ ‎1.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福利性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2.我国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直接原因是基本经济制度。‎ ‎3.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个体劳动收入或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按土地要素分配的收入,如出租土地、房屋等收入。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等。‎ 剥削收入: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的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 ‎4.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每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可能完全一样,营利状况也不会相同,所以消费品的分配必然存在差异。‎ ‎5.要分清楚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6.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 关于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应作具体分析,一般来说,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及社会保障收入。‎ ‎(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取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所得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入股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4)科技人员自办实业或转让技术成果、专利所得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7.判断分配方式的标准。‎ ‎(1)依据范围:一般情况下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其他分配方式。‎ ‎(2)依据分配尺度: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凭借资本、房屋等获得的收入为财产性收入;凭借管理、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3)依据形式判断: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 ‎8.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所得属于按劳分配所得,而农民通过流转土地所得是以土地要素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9.私营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而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10.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剥削收入,只有在雇佣劳动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企业主凭借资本获得的收入才是剥削收入。‎ ‎【典题探究】‎ ‎【例1】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获得合法收入。该举措 ‎①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 ②有利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③旨在进一步依法保护高收入者的收入 ④旨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清理隐性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获得合法收入”的措施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 ,有利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选A;③不选,因为科研人员和教师的不是高收入人群;④不选, 此举和清理隐性收入无关。‎ ‎【变式精练】‎ ‎1. 下面是小吴一家人所获得收入,其中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形式的有 ‎①小吴的爷爷通过自己炒股所得收入 ②小吴爸爸承包20亩地,在专家指导下科学种植所得收入 ‎③小吴的妈妈在外资企业工作所得工资 ④小吴在国有企业工作所得工资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2.如今,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上半年王先生一家收入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 ‎①购买基金获利8000元 ②单位发奖金3000元 ‎③大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收入10万元 ④大女儿领取失业保险金4000元 ‎ ‎⑤出租房屋获得租金2万元 ⑥二儿子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获利2万元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⑤⑥ D. ③④⑥‎ ‎【答案】C ‎【解析】财产性收入是指靠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购买基金所获得的收入、出租房屋所获得的收入、允许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所获得的收入都是靠自身的财产(动产和不动产)所获是的收入,因此①⑤⑥正确;单位发的奖金、外资企业工作所获得的收入属于自己的劳动收入,不属于财产性收入,②③不选;失业保险金是属于社会保障性收入,不属于个人的财产性收入,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3.2016年11月,中央发布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完善股权激励、内部激励机制等,使科研人员的收入与其创造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这一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 ‎①分配激励机制日益健全完善 ②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提高 ‎③就业困难,失业增加 ④国家创新能力稳定提高 ⑤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 A. ③→⑤→④→② B. ①→②→④→③ C. ①→②→⑤→④ D. ①→④→⑤→②‎ ‎【答案】C ‎【点睛】对于推导类试题,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者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 考点二 效率与公平 ‎【归纳总结】‎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2)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措施: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增加居民收入,注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3)措施: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好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 ‎   收入差距的表现 ‎ ‎   国家宏观政策 ‎ 区域收入差距,主要指东西部收入差距 ‎ ‎ 统筹区域发展 ‎ 行业收入差距,主要指垄断行业收入过高 ‎ ‎ 加强对垄断行业改革 ‎ 城乡收入差距 ‎ ‎ 统筹城乡发展 ‎ ‎ 收入差距的表现 ‎ ‎     国家宏观政策 ‎ ‎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财政对保障人民生活的支出力度,由“国富”向“民富”转变 ‎ ‎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 ‎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 ‎4.合理认识我国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 ‎  知识角度 ‎ ‎      具体措施 ‎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所以维护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把蛋糕做大) ‎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 ‎ ‎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促进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的比重 ‎ ①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 ‎ 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打破单一的按劳分配,促进居民收入的多样化 ‎ ‎ ③发挥财政在再分配中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制,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 ‎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 ‎ ①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 ②‎ 强化税收调节,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防止两极分化 ‎ ‎ ③调节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支出力度,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 ‎【知识拓展】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 ‎  (1)效率与公平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  (2)分配与消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  (4)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 ‎  (5)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易错警示】‎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 ‎(3)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因此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 ‎(4)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当然,再分配也要注意促进效率。如果把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出现奖懒罚勤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从而也会损害效率,反过来也会影响再分配。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2.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均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不能认为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而忽略了效率,也不能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而忽略了公平。‎ ‎3.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 ‎(1)按劳分配的劳动收入有差别,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人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和使用效果不同,产生收入差距。‎ ‎(3)劳动者自身和家庭等因素产生收入差别。‎ ‎【典题探究】‎ ‎【例2】自‎2016年9月1日起,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720元调整为1890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18.7元提高到21元。这一举措(  )‎ ‎①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收入 ②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③是再分配领域重视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④能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考点定位】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名师点睛】经济生活中的公平:(1)主要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即付出的劳动与自己的所得收入相一致,这种公平也是相对的。(2)收入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否则只会导致奖懒罚勤。如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分配体制及导致的结果。(3)允许适度收入差距的存在。“度”是能够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4)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 ‎【变式精练】‎ ‎4.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把0.4作为 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指数越高,居民收入差距越大。缩小基尼系数需要(  )‎ ‎①消除初次分配收入差距,确保社会公平 ②形成公正合理的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 ‎ ‎③坚持效率优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④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缩小基尼系数需要缩小收入差距,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形成公正合理的分配格局,从而促进社会公平,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只能缩小而不能消除收入差距,①说法错误;坚持效率优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会拉大收入差距,③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5. 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这是因为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具有一致性 ②没有公平的效率只会导致平均主义与普遍贫穷 ‎③效率的提高要以公平作为物质基础 ④社会公平应建立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点睛】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②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 ‎6.2016年11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让真正有作为、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这(  )‎ ‎①表明国家依法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大力提高按劳分配所得比例 ‎②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③是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要求,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 ‎④表明分配中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更加重视效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说明要增加技术要素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比重,并没有强调按劳分配,①不选;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法权合理性的确认,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等社会氛围,②正确;知识价值参与分配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表现,会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③正确;初次分配应既注重效率也注重公平,④不选。‎ 点睛:在我国存在着多种分配方式,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着多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主要包括: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