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复习方法与指导:引文类选择题题型强化练课件(24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复习方法与指导:引文类选择题题型强化练课件(24张)

政 治 大二轮复习 题型强化练 考前提分手册 题型分析: 引文型选择题一般是以名人名言、成语、俗语、经典著作中的著名论断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为素材,要求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道理。引文型选择题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引文为题干,题肢为基本理论知识;第二种是题干规定了基本理论知识,题肢为成语、俗语等引文;第三种是题干和题肢都是名言、成语和俗语等引文,要求学生找出与题干包含的道理相同或不同的题肢。 题型 3  引文类选择题 (2017· 课标 Ⅲ 卷 ) 恩格斯指出,认识中 “ 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 ” 。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 ①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 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 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 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B 【 解析 】   “ 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 ” ,这是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人类的认识水平、社会历史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这些主客观条件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① 正确; ② 观点认为人达不到真理性认识,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人的认识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并非是封闭式的循环运动, ③ 错误; ④ 正确说明了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当选。 『 技巧点拨 』 解答引文型选择题,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细细品读引文,准确、全面获取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要将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既要把握引文的中心意思,又要抓住关键词。要把引文放在恰当的语境或环境中去理解,不能用不合材料情境或不合常规思维的方式去解读引文材料。 2 .仔细研读题肢。首先,针对题干中的名言警句等引文,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和说法绝对化的题肢加以排除。其次,仔细推敲各题肢与引文的内在联系,初步选出符合题干引文主旨的题肢。 3 .仔细推敲不能确定的题肢,作出正确选择。 1. 一念顿悟,可以放下身心,解脱自在;一念生迷,只会作茧自缚,掀风起浪;念想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当然就会度一切苦厄,当然就能自在了。与这句话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 ①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②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旧闻  ③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④ 放下,就会自在 A . ②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③ C 【 解析 】   “ 一念 ” 是意识的作用,故材料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④ 是意识的作用,故符合题意。 ① 是生活的内容,体现人生选择, ② 是不同人有不同的追求,故和题意不符。 2 . “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注重量的积累 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立足于社会实践 C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解析 】  抓住关键信息 “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 ” ,强调行动,即实践的重要性,因此答案 B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量变与质变,矛盾的特殊性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因此 A 、 C 、 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B 3 . 有全球创新高地之誉的美国硅谷,流传着这样的金句, “ 失败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 ” 、 “ 宽容失败比创造成功更为重要 ” 。这体现了 (    ) ①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④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A 【 解析 】  失败与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 ① 符合题意,应选;走向成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存在失败的可能,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 符合题意,应选;材料没有涉及量变与质变,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因此选项 ③④ 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 A 正确。 4 . “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 这是习近平主席出席世界经济论坛 2017 年年会在演讲中引用的中国汉代诗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离不开部分 D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 解析 】  作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这句古诗的含义,此句诗的含义为瓜虽甜而蒂苦,枣虽甜而有荆棘,引申为经历千辛万苦,才能获得成功,因此选项 B 符合题意;选项 A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B 5 . 习近平主席在 2017 年新年贺词中引用了我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学问家王夫之的名句 “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 。中华文化长河中的古典名句,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下列选项与 “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 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    ) A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 王夫之 ) B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 C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 司马迁 ) 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 韩非 ) D 【 解析 】   “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 的意思是新的事物不断地接替旧的事物的位置,新的事物的出现永不间断,其蕴含的哲理是变化发展的观点。 A 项 “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 蕴含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B 项 “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蕴含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也蕴含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项 “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 蕴含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D 项 “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 蕴含了变化发展的观点,故选 D 。 6 . 有一则寓言这样说道: “ 井底下的鱼,不可以和它谈大海,因为它被井的狭窄束缚了;夏天的虫儿,不可以和它们谈冬天和冰,因为它们被时令限制了。 ” 后遂用此寓言喻人囿于见闻,见识短浅。从意识的角度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 A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B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D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A 【 解析 】  因为井的限制与束缚,井底下的鱼没有见过大海,故不可以和它谈大海,同理因为季节的限制,夏天的虫子没有见过冬天和冰,人们用这个预言喻人囿于见闻,见识短浅,从意识的角度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故 A 选项正确入选。 B 选项错误,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 、 D 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 7 . 在人们探索人类发展的规律中,恩格斯认为: “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 而李泽厚则认为: “ 历史向来是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文明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 ” 以上两个观点 (    ) ① 都看到社会历史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发展的  ② 都认为进步和灾难相互转化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③ 都承认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 都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性,与人民群众的努力无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B 【 解析 】  历史灾难、道德的代价与文明进步、历史的行进说明了社会历史也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对立统一, ①③ 符合题意。 ②④ 材料未体现,不选。 8 . 郎平说: “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 下列诗句中与女排精神蕴含哲理有一致性的是 (    ) 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②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③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C 【 解析 】  题目中郎平说: “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 她这句话体现了意识的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体现了郎平及她们的团队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故 ②④ 入选。 ① 选项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的道理。排除。 ③ 选项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排除。选 C 。 9 . 菜根谭中说: “ 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 ” 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    ) ① 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  ②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④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C 【 解析 】   “ 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有洁必有污为之仇 ” 体现了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故 ① 正确; ② 说法错误,因为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 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我不好洁,谁能污我 ” 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故 ③ 正确; ④ 与题意无关;答案选 C 。 10 .黑格尔说: “ 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 ” 历史属于过去、属于当下、更属于未来,这不只是作家或艺术家需要找寻的永恒,而且是我们 —— 哪怕最普通的百姓群众,在讲述与追踪那些见证过或未曾经历过的故事时,不能遗弃的永恒。从历史中寻找永恒,是因为 (    ) ① 历史规律决定未来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 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共性的东西  ③ 未来是以对历史的否定为发展基础的  ④ 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C 【 解析 】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① 不选;历史中存在着共性的东西,所以要从历史中寻找永恒, ② 正确;未来是对历史的辩证否定,不是否定, ③ 不选;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所以要从历史中寻找永恒, ④ 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