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高二年级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政治期末考试暨学分认定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而在文化资源的市场配置上,必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 A. 文化包含了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B. 市场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C.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文化的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之所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不是决定作用,是因为文化包含了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对人和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选A;B不选,因为市场自身也有弊端;C与材料无关;D不选,因为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点睛: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1)正确把握文化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而不是指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②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③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 ‎(2)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3)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4)“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其实质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来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表明(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文化可以转化成为物质力量 ‎③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④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来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表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①③项符合题意;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为物质力量,②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3.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国家举办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道德模范评比活动、各类先进人物表彰活动等。国家这样做的依据是 A. 在一定条件下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B. 举办文化活动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C. 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之中 D. 精神上富有是实现物质上富有的根本保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国家举办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道德模范评比活动、各类先进人物表彰活动等,让人们在活动中感受先进文化的影响,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A说法正确;BCD本身说法都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力量。‎ ‎4.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为人们参与选举、制定政策以及监督公共权力提供了一种更为直接、便利的方式,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促进作用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对政治有重大影响④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文化有先进、健康和落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政治才有促进作用, ①说法错误。‎ ‎②③:“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为人们参与选举、制定政策以及监督公共权力提供了一种更为直接、便利的方式,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体现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也体现了文化对政治有重大影响, ②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不涉及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会放慢,而文化往往会“逆势上扬”,人们会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因此我们不仅从经济利润角度来衡量文化的作用。这说明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②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优秀文化起促进作用。②符合题意,经济发展会放慢的情况下,文化却得到发展,体现了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③不合题意,这里没有提到文化对经济的作用。④符合题意,“人们会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体现了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选C。‎ ‎6.中国的治国理政方略成为许多国家的“他山之石”。在中国,大家耳熟能详的反腐败口号“老虎苍蝇一起打”被一些国家改成了“大鱼小鱼一起抓”。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姿多彩 ‎②中华文化蕴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 ‎③中华文化能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 ‎④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规律相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的世界性的相关知识。中国的治国理政方略被他国所借鉴,说明中华文化蕴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②应选。中国的反腐败口号被一些国家更改,说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①应选。③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④表述不准确。故本题选A。‎ ‎7. “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目。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⑨、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庆祝民俗节日,是民族文化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民俗节日今天仍有很强的影响力,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①②正确;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表述错误,;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④错误。 故选A。‎ ‎8.我国历史悠久,有许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如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云南·和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安徽·西递宏村;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浙江·乌镇。这一座座古镇荟萃成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华人文百科全书。上述材料主要显示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古镇能够展现文化多样性 ‎③古镇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先进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我国历史悠久,有许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符合题意。‎ ‎②:这一座座古镇荟萃成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华人文百科全书,表明古镇能够展现文化多样性,②符合题意。‎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③说法错误。‎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9.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徐悲鸿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每句以三个具体形象,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状貌的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 ‎②文化价值就在于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 ‎③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徐悲鸿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精妙地概括了我国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状貌的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大地宽广而辽远,可谓气象万千,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①③符合题意。‎ ‎②: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不是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②说法错误。‎ ‎④: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不能决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0.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七十二贤”,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这表明 ‎①教育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源泉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我国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①③适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源泉,②错误;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主造型既像一个汉语书法的“中”字,又类似空间站的基本形态,尾部的书法笔触似腾空而起的火箭,充满中国元素和航天特色,结构优美、寓意深刻,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善于继承才能发展 ‎④创新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主造型设计,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善于继承才能发展,①③符合题意。‎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说法错误。‎ ‎④: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泉,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2.“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只有那些愿意深入基层,肯花一番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新闻工作者,才能锤炼出好的文风,写出好的作品。可见 ‎①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 ‎②好的新闻作品必须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 ‎③新闻工作者应以人民的需求为创作导向 ‎④好的文化作品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只有愿意深入基层,肯花一番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新闻工作者,才能锤炼出好的文风,写出好的作品,素材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但并不意味着自身必须经历这些实践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②符合题意,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想写出好的作品,必须深入基层,贴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表明好的新闻作品必须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 ③符合题意,只有那些愿意深入基层,肯花一番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新闻工作者,才能锤炼出好的文风,写出好的作品,表明新闻工作者的作品只有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成为好的作品,所以新闻工作者应以人民的需求为创作导向。 ④不合题意,题干中表述的是新闻工作者如何写出好的文化作品的相关内容,并没有涉及到好的文化作品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故选C。‎ ‎13.在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家”与“国”从来都是一体,不可分割。从《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负大任,从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赴死,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义气……展开古诗文的浩瀚长卷,我们读到的满是家与国的一体、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构共振。家国一体的思想 ‎①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反映了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具体表现 ‎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共同的要求和不变的具体内涵 ‎④在世代相传中生生不息,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在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家”与“国”从来都是一体,不可分割,这说明家国一体的思想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反映了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具体表现,①②符合题意。‎ ‎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③说法错误。‎ ‎④:家国一体的思想在世代相传中生生不息,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献礼文艺作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重温历史,回眸经典,追溯燃情岁月,不仅可以为重大政治活动和重要节日、纪念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更可以带领观众追忆光辉岁月,致敬伟大历史。创作优秀的献礼文艺作品应 ‎①将人民群众作为源泉和动力,坚持作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②聚焦时代主题,彰显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立足社会实践,讲好中国故事、讴歌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 ‎④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根本任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创作的相关知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献礼文艺作品作为文艺创作的一种特殊类型,应聚焦时代主题,彰显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立足社会实践,讲好中国故事、讴歌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②③正确;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①说法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不是根本任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5.从当前看,乡村村容村貌大变样,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然而,在一些农村陈规陋习仍然还有市场。因此,要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主题、突出为民利民惠民导向、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新期待。这需要 A.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B. 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经典文化、高雅文化 C. 加强管理,坚决抵制和依法取缔陈规陋习 D. 引导广大农民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一些农村陈规陋习仍然还有市场说明我们要满足农民群众期待需要引导广大农民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本题D正确;我们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A错误,排除;奏响主旋律,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B观点错误,排除;对陈规陋习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给予改造和剔除,C观点错误,排除;本题选D。‎ ‎16.在建党95周年之际,微电影《红色气质》运用历史照片、人物讲述等形式,跨越时空,创造性实现了同志“相聚”,亲人“重逢”,引发影视界和舆论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这一成功创作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把实现文化创新作为社会实践的源泉和动力 ‎②弘扬主旋律,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必须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④坚持主流思想的多元化,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发展大众文化。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错误;材料强调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时,必须弘扬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主流思想只能是一元的,即马克思主义思想占据主导地位,④错误。故选B。‎ ‎17.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之所以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基于 ‎①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 ‎②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 ‎④当前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之所以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基于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当前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①错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18.‎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这表明 ‎①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③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④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说明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①②符合题意。‎ ‎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③观点错误。‎ ‎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④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A。‎ ‎19.201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他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①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能凝聚共识,使之成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③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主导作用和新兴媒体的强大共享优势 ‎④能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能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①④符合题意。‎ ‎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排除②。‎ ‎③:③中的“发挥传统媒体的主导作用”的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传媒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传播媒介,简称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大众传媒是指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的出现,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传媒,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针对下图漫画《霸座》反映的不文明行为,政府部门成该 ‎ ‎ ‎①加强思想道徳建设,提升道徳修养 ‎②落实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时代新风 ‎③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依法依规惩戒 ‎④继承弘扬传统美徳,内化规则意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选项“落实理想信念教育”与漫画主旨不符。④选项的主体是个人而不是政府,排除。针对漫画《霸座》反映出的不文明行为,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升道德修养,同时,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将霸座人纳入失信黑名单,依法依规惩戒,①③正确。选B。‎ ‎【点睛】解答漫画类选择题要从以下入手:‎ ‎1.认真审题 解答漫画题,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认真看漫画,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前提条件;二是读懂寓意(即审题),这是解答漫画选择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信息,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基础。‎ 审题步骤:‎ 第一,审漫画标题。一般漫画都有自己的标题,这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 第二,审漫画主旨。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注意画面上每一“要素”所提供的信息。‎ 第三,审漫画语言。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第四,审漫画寓意。如果说直观意义反映的只是漫画的表面现象,那么背后必然隐藏着深刻的寓意,这就是漫画所要揭示的真正主题。能否挖掘出漫画的寓意,是审题的关键。‎ ‎2.联系教材 一般来说,试题中漫画所蕴含的道理,往往是我们在教材中学习过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应结合漫画进行全面分析,看看漫画的寓意与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原理相吻合,找准切合点。‎ ‎3.准确作答 要根据题干的规定性,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结合漫画寓意,对选项逐个分析,然后决定取舍。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观点正确的,还是选观点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文化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 教你一招:‎ 巧解漫画题,应牢记下列口诀:“画面要看全,褒讽意在先,深入抓题旨,联系教材选。”‎ ‎21.全面推进诚信教育有必要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实生活事例,更重要的是推进诚信理论的实践展开和全面实施。这句话强调 A. 传播丰富的诚信资源,可以激发人们的学习愿望 B. 宣传诚信理论知识,需引起人们深层次的共鸣 C. 诚信内涵应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得到丰富和完善 D. 对诚信的共识应落实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诚信教育更重要的是推进诚信理论的实践展开和全面实施”强调了对诚信的共识应落实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2.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活处处有哲学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思维中对认识的追问和思考 ‎③哲学智慧是人们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②说法错误,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符合题意,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④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故选B。‎ ‎【点睛】全面把握哲学的含义 ‎(1)从哲学的本义来看 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哲学的产生来看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从哲学的内涵来看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从哲学的外延来看 哲学有别于具体知识,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3.有人说:“哲学是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罪恶的劲敌。”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对往古今来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科学之科学 ‎②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总是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科学之科学的说法错误,①错误。‎ ‎②: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错误。‎ ‎③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总是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4.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这就是说 ‎ ‎①哲学是高度概括的科学  ②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 ‎ ‎③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④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的共同本质和规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哲学与具体科学有着本质区别,每一项具体科学都是对该领域知识高度概括的科学,而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①项说法太笼统,没有指出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不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②项观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说明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③④两项符合题意。答案选D。‎ ‎25.暗物质被比作“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它由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目前,“悟空”用它的“火眼金睛”,开始寻觅宇宙“幽灵”暗物质并成功获取首批科学探测数据。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发挥主观能性是利用规律的前提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们通过科研实践活动可以探测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说明世界是可知的,人类可以正确认识事物及其本质,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性是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前提,排除;选项④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用比较法区别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 ‎(1)含义不同。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到底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②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划分标准不同。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只是涉及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这二者关系的第一方面内容。如果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则属于唯心主义。‎ ‎(3)外延不同:哲学基本问题的外延大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 ‎26.下列各项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与“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哲学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是围绕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展开的。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天不变,道亦不变”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观,二者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①不符合题意。‎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属于唯物主义,“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属于唯心主义,二者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②符合题意。‎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唯物主义,“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二者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③符合题意。‎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二者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27.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A. ①→④→② B. ③→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B: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此,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③→②→④,B符合题意。‎ AC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①不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中都有①,均应排除。‎ 故本题选B。‎ ‎28.下列选项与漫画《立即表态》反映的哲理相同的是 A.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B.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C.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漫画《立即表态》中的三位“证人”在未做出实地调查的情况下就附和说亲眼看见公鸡下蛋,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体现。“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认为人的“感知”、“观念”是世界的本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项符合题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唯物主义观点,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唯物主义观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9.‎ ‎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问世以来,通过20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鼓舞各国共产主义运动,改写了人类历史进程。这说明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②真正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④真正的哲学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如实反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材料“通过20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鼓舞各国共产主义运动,改写了人类历史进程”这说明真正的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②不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表述正确但不合题意; ③符合题意,“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问世以来,通过20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鼓舞各国共产主义运动,改写了人类历史进程。”这说明真正的哲学可以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④不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真正哲学的作用,与哲学的来源无关; 故选A。‎ ‎3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重大时代课题是 A. 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 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排除C。‎ ABD:根据课本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重大时代课题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D正确,排除AB。‎ 故本题选D。‎ ‎31.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这是因为 A.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C.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D.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C:“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这是因为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符合题意。‎ ABD: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本题选C。‎ ‎3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下列观点能证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是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英雄人物决定的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由神灵创造的人类社会按自身规律发展④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②④能证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符合题意。‎ ‎①③:①③属于唯心史观,都否认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C。‎ ‎33.‎2019年1月6日,天空出现“金星西大距”的天文现象。“金星西大距”是指金星在太阳的西面,同时从地球看去,金星与太阳的张角最大。这个数值的变化是因为行星的轨道是椭圆形,而不是完美的圆形的缘故。对这一现象原因的分析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②一切物质都是相对运动的承担者 ‎ ‎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天空出现“金星西大距”的天文现象,是金星在其轨道运行的结果,这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①③符合题意。‎ ‎②:运动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②说法错误。‎ ‎④:材料强调的是运动,而未体现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固有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 ‎3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这首古诗中“枯”与“荣”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①都是“原上草”的一种存在方式②两者其实都是一种概念中的运动 ‎③两者都离不开其特定的物质实体④两者都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③:“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古诗中的“枯”与“荣”,两者都离不开其特定的物质实体,都是“原上草”的一种存在方式,①③符合题意。‎ ‎②:两者都是现实中物质的一种运动,而不是一种概念中的运动,②说法错误。‎ ‎④:两者都体现了事物在运动,没有体现静止,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35.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的观点相近的是 A.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D. 飞矢不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C:“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意思是说如果从它变化的方面去看,那么天地间没有一样事物是相同的,一瞬间都没有保持过原状;如果从它不变化的方面去看,那么事物同我都一样无穷无尽,这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也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符合题意。‎ A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都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AB不符合题意。‎ D:“飞矢不动”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6.如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从哲学角度说明世界是物质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物质是运动的,“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说明运动是有规律的,“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说明规律是客观的,②→①→④→③顺序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B符合题意。‎ ACD:三个选项中的顺序都是错误的,ACD排除。‎ 故本题选B。‎ ‎37.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好用“极好”、“真真”等词,“甄嬛体”红遍网络。从哲学的角度看,“甄嬛体”语言来自于 A. 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 人们的想象,因为语言是不属实的错误意识 C. 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BD: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从哲学的角度看,“甄嬛体”语言来自于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AC: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人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38.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 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C.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 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科学家的设想的启发下,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D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体现是人能动的改造世界,而未涉及人能动的认识世界,排除A ;B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表述错误;C正确但在材料中也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全面理解意识反作用的表现:‎ ‎(1)从内容上看: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从性质上看: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39.一位老师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中写道:“大树有参天入云的梦想,小草有贴地行走的心愿,每一朵百合都应该有自己的春天。”下列做法中能体现这位教师教育思想的是(  ) ‎ ‎①从实际出发,不拔苗助长 ②重点培养,鼓励优秀生脱颖而出 ‎ ‎③尊重个性,不搞“一刀切” ④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这位教师教育思想强调的是因材施教,从唯物论角度体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辩证法角度体现了矛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问题具体分析,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说法正确但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名师点睛】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1、区别:‎ ‎(1)含义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实事求是,就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 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所属的范畴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的范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3)原理依据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 ‎ ‎2、联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必须如实地反映认识事物的矛盾。同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深化。一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也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0.在中外记者面前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哲学启示是 A.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B. 解放思想,敢想敢干 C. 把握规律,富有创造 D. 深入调查,重视实践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中可以得到的哲学启示是,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付诸行动,真抓实干,A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实事求是,求真务实,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3道题,共40分。‎ ‎41.电视剧《虎妈猫爸》的热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共鸣与热议,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亲子教育反思潮,也树立了国产教育题材影视剧的新标杆。《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是因为它触动了教育这一社会敏感点。学区房、幼升小、择校热、隔代疼。《虎妈猫爸》不回避热点话题,向观众传达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最关键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虎妈猫爸》中的“虎妈”作为当代父母的典型代表,也曾随波逐流,试图把别人的成功历程复制到自己女儿身上,但面对女儿的痛苦和抵触,“虎妈”进行了积极的反思,最终做出了符合女儿实际的正确选择。有人说,这部电视剧其实是在呼唤自省精神,这种精神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尤为可贵。‎ 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虎妈”育女过程的认识。‎ ‎【答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上,“虎妈”试图把别人的成功历程复制到自己女儿身上这没有做到存在决定思维,后来做出了符合女儿实际的正确选择,做到了存在决定思维;在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上,“虎妈”积极反思自己从而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说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解析】‎ 本题以电视剧《虎妈猫爸》为话题设置新情景,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基本问题的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虎妈”育女过程的认识,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即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并结合材料来谈对“虎妈”育女过程的认识即可。‎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原,物质与意识有没有同一性;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则研究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的基本哲学问题,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开通。在大桥开工之前,工程师们对大桥沿线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并作出可行性报告;其中,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可靠16级台风、八级地震及三十万吨巨轮撞击,这种支座不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承载力,还能吸收地震能量,大大降低了地震对大桥的破坏力。‎ 结合材料,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是如何体现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的。‎ ‎【答案】①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港珠澳大桥在大桥开工之前,工程师们对大桥沿线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并作出可行性报告,遵循了桥梁建造固有的规律,体现了规律的普遍性。‎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港珠澳大桥建造成功,正是遵循了规律的客观性。‎ ‎③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可靠16级台风、八级地震及三十万吨巨轮撞击,这种支座不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承载力,还能吸收地震能量,大大降低了地震对大桥的破坏力。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自身服务。‎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港珠澳大桥的建造为背景材料,考查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可结合材料,从规律是普遍,要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等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是如何体现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的。‎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是如何体现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的。‎ 从材料可以看出,港珠澳大桥在大桥开工之前,工程师们对大桥沿线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并作出可行性报告,遵循了桥梁建造固有的规律,体现了规律的普遍性。港珠澳大桥在建造过程中,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可靠16级台风、八级地震及三十万吨巨轮撞击,这种支座不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承载力,还能吸收地震能量,大大降低了地震对大桥的破坏力。说明人们能够遵循规律的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自身服务。‎ 可从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等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是如何体现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的。‎ ‎【点睛】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家庭情结,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全文引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2019年2月3日在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到家风问题,他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总书记把每个人的“小家”提到和国家、天下同等重要的地位,正式发出这样的勉励性信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不是仅在教材里出现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贴近我们每个人,需要我们去践行、去倡导、去发扬光大、一代代传承下去的东西。中国的强大离不开价值观的强大,让我们从注重家庭开始。在这个价值观树立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努力都不可或缺,都至关重要。‎ ‎(1)简要分析“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所蕴含的文化道理?‎ ‎(2)结合材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 ‎(3)某社区拟开展“好家风”展示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20个字以内)‎ ‎【答案】(1)①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家教对人的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良好的家教是家庭生活传承中逐渐形成和积淀起来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2)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指针去培育家风建设,把培育和实践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②在家风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在家风建设中,要倡导富强、民主、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④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家风建设,我们要去践行、去倡导、去发扬光大、一代代传承下去,在家风建设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3)传承优良家风,创建和谐社区;弘扬家庭美德,争创文明社区。家庭和睦、邻里和善、社会和谐。‎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1)本题要求考生简要分析“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所蕴含的文化道理,属于体现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和特点等方面来分析说明“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所蕴含的文化道理。‎ ‎(2)结合材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属于措施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明确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再结合材料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与家风建设联系起来分析说明即可。‎ ‎(3)某社区拟开展“好家风”展示活动,本题请考生为该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本题比较开放,考生要注意围绕开展“好家风”展示活动这一主题,为该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必须符合主题,20个字以内,形式活泼多样,语言简练生动。‎ ‎【点睛】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本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将本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