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高二政治上学期入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高二政治上学期入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一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摄影交换英语、美容交换弹钢琴、厨艺交换服装设计……目前技能交换正在都市白领圈悄然流行,许多白领人士出于职业需要或兴趣爱好,纷纷加入技能交换网成为“技客一族”。下列关于“技能交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技能交换”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形式 ‎ ‎②“技能交换”可以使商品价值最大化 ‎③交换的“技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④“技能交换”需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①错误。‎ ‎②: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会因交换而最大化,而且“技能交换”满足了双方使用价值方面的不同需求。②错误。‎ ‎③:劳动“技能”用于交换,属于商品,“技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正确。‎ ‎④:不同“技能”的交换属于商品交换,必然遵循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 许多原本的奢侈品往往到最后会成为生活必需品。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一部被称为“大哥大”的无线可移动电话要上万元人民币,是实实在在的奢侈品。而现在,一部具有上网、照相、通话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机一般只要几千元,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对这类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①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是相对的,会随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 ‎②一种商品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需品,取决于商品价格高低 ‎③技术进步使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商品的需求弹性变小 ‎④从奢侈品演变为生活必需品,往往是一个行业衰退的开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强调,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比较落后,人们收入水平低,一部被称为“大哥大”的无线可移动电话要上万元人民币,是实实在在的奢侈品。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一部具有上网、照相、通话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机一般只要几千元,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这说明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是相对的,会随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技术进步使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商品的需求弹性变小,①③正确。 ②:材料反映的是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的原因,而不是反映一种商品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需品取决于什么,②不符合题意。 ④:从奢侈品演变为生活必需品,往往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体现,而不是衰退的开始,④错误。 故本题选B。‎ ‎3. ‎2020年6月19日,土耳其央行宣布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全部使用人民币结算。土耳其因此成为继伊朗和委内瑞拉后,又一个在外汇结算中大范围使用人民币的经济体。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 ‎①有利于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变动风险,加快转型升级 ‎②可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③能够强化人民币的流通职能,增强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 ‎④能够降低结算成本,提高我国外贸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题干体现了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加强,这并不能规避汇率变动的风险,排除①。‎ ‎②④: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外汇结算中大范围使用人民币,体现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化程度的加强,也有利于降低结算成本,提高我国外贸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②④正确。‎ ‎③: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与汇率有关,与题干无关,排除③。‎ 故本题选C。‎ ‎4. 搞不清垃圾分类,叫个“代扔垃圾”的省时又省力;医院排队费时间,有专门的“代排队”......代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走上网络交易平台,实实在在地衍生出一门“代经济”。‎ ‎“代经济” ( )‎ ‎①实质是懒人经济,不利于社会进步,必须予以抵制 ‎②对需求方而言,可节省自己的时间,属于理性消费 ‎③收入只要是通过合法手段获得的,就应得到社会尊重 ‎④能促进社会分工,让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更易变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代经济”是指代购、代驾等经济,它的出现为提高效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其实质并不是懒人经济,有利于社会进步,不应抵制,①错误。‎ ‎②:可节省自己的时间的消费不一定是理性消费,②排除。‎ ‎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因此收入只要是通过合法手段获得的,就应得到社会尊重,③正确。‎ ‎④:代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走上网络交易平台,实实在在地衍生出一门“代经济”,这说明“代经济”能促进社会分工,让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更易变现,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 某地对受疫情影响的复工企业,分别从生产经营补助、适当减免租金、跨境电商物流补贴、适当减免税费、企业用电补贴等7个方面给予“真金白银”大礼包。该地惠企大礼包对市场影响的传导过程是( )‎ ‎①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②保障市场供给,满足消费需求 ‎③增强企业信心,稳定生产能力 ‎④减少财政收入,增强抗疫能力 ‎⑤解决融资难题,减轻企业压力 A. ③→②→① B. ①→③→② C. ②→⑤→③ D. ①→④→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该地惠企大礼包对市场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应该是保障企业的营商环境,这样才可能增强企业信心,③→②→①的传导过程错误,A错误。‎ B:从材料可知,该地区采取了七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这些惠企大礼包都是各种形式的资金补助,根据传导题的答题方法,首尾相接,资金补助首先影响的是企业的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其次成本有保障,就有助于增强企业信心,稳定产能,最后才能够保障市场供给,满足需求,实现供需平衡,故B项的传导过程符合题意。‎ C:材料没涉及企业融资的惠企政策,⑤排除,C错误。‎ D:题干设问是要求回答惠企大礼包对市场的影响,不涉及对财政收入的影响,④与题意无关,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6. 2020年5月,政府启动企业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支持企业组织员工开展以工代训,并可根据吸纳就业人数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这表明政府( )‎ ‎①运用财政政策稳定就业②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③确保解决当前就业难题④引导劳动者树立自主择业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启动企业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支持企业组织员工开展以工代训,并可根据吸纳就业人数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这表明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稳定就业,也表明政府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①②符合题意。‎ ‎③:“确保”说法过于绝对化,而且就业不能靠政府,要靠自己自主就业创业、靠市场,③排除。‎ ‎④:材料表明政府利用财政解决就业问题,表明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没有涉及劳动者树立自主择业观,④排除。‎ 故本题选A。‎ ‎7. ‎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5亿人,要积极发展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为更有力应对老龄化提供支撑,满足群众其他保险保障需求。为此,银保监会积极推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积极引导保险公司加强老年人保险产品供给,如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险等。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能够( ) ‎ ‎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②减轻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提升医疗健康保障能力 ‎③丰富保险品种供给,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的保障需求 ‎④发挥商业保险在参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能够发挥商业保险在参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减轻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提升医疗健康保障能力,②④符合题意。‎ ‎①:社会保险能够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①错误。‎ ‎③: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有利于减轻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提升医疗健康保障能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的保障需求,③错误。‎ 故本题选C。‎ ‎8. ‎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延长至2022年底,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一举措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产生影响的是(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AB:这两个图像反映的均是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变动,而题目要求分析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的影响,故排除A、B。‎ C:该图像反映的是价格上涨,供给增加;题目中新能源汽车的供给增加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没有涉及到新能源汽车价格的变动,故排除C。‎ D: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延长,在该政策的刺激下,会促使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增加;该图像中供给曲线向右侧平移,意味着供给增加,符合题意,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 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9. 由于近期世界范围内各种传染病疫情多发,我国须在今后五年的时间里增加5%的财政投入用于疫苗研制和卫生防疫,否则就无法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出现的情况。这表明 A.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 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 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我国须在今后五年的时间里增加5%的财政投入用于疫苗研制和卫生防疫,以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可能出现的情况,B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财政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AC项均与题意不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 ‎③财政具有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的作用。‎ ‎10. 某民企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决定推行积分制管理,将劳动纪律、产品质量、产品创新工作进度、团队贡献等折算成一定积分,反映和考核员工的综合表现,并把各种待遇、福利与积分挂钩。积分制度管理( )‎ ‎①通过提高效率帮助企业实现直接目的 ②体现了初次分配中效率对公平的促进 ‎③有利于促进员工积极性与分配合理性 ④做到把按劳分配与分配效率有机结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决定推行积分制管理,将劳动纪律、产品质量、产品创新工作进度、团队贡献等折算成一定积分,反映和考核员工的综合表现,并把各种待遇、福利与积分挂钩,这种做法能促进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获得较高报酬,进而帮助企业实现营利或增加营利的目的,体现了分配合理性,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的是效率,而不强调公平,也就未体现效率对公平是否有促进作用,②排除。‎ ‎④:材料中的企业是民企,不实行把按劳分配,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1. 如图所示,假如“企业”代表社会总供给,“公众”代表社会总需求,“进水口”代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出水口”代表公众储蓄。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企业”>“公众”时,国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加有效需求 B. 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实现“企业”和“公众”总量平衡 C.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减少“出水口”水量,扩大消费需求 D. 从“进水口”减少水量,缩小生产规模,保持管道中流量的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宏观调控。A: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A不符合题意。‎ B: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实现“企业”和“公众”总量平衡,B错误。‎ C: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公众储蓄,减少“出水口”水量,扩大消费需求,C正确。‎ D:生产决定消费,减少水量,缩小生产规模的做法不妥,并且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D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和效益上来,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 ‎2.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 必要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首要目标),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第一,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法律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或通过采取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法律手段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经济立法进行事前调整,二是通过经济司法进行事后调整。‎ 第三,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调整经济活动。‎ 注: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直接、高效,缺点在于易出现滥用权力行为,因此须必要时采用之。‎ 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 ‎12. ‎2020年6月5日,针对网络直播“打赏”严重冲击主流价值观等行业突出问题,国家网信办等部门开展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这是为了( )‎ ‎①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②弥补市场调节的固有弊端 ‎③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④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针对网络直播“打赏”严重冲击主流价值观等行业突出问题,国家网信办等部门开展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其目的是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也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固有弊端,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材料反映的是国家整顿市场秩序,而不是反映“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也不是为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3. 2020年2月,发行成功定价增发境外5年期固息人民币债券,规模为15亿元,增发后45亿元。农发行通过扩大境外农发债单支存量规模,提升境外市场流动性,更好地满足境外投资者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 )‎ ‎①丰富资本市场创新了对外投资方式 ‎②推进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③能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 ‎④有利于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发行债券是一种融资方式,不是投资方式。①错误。‎ ‎②: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有利于推动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水平。②正确。‎ ‎③:汇率的稳定与国家的经济状况、国际收支、宏观经济政策、市场预期等因素有关,与发行境外债券无关。③错误。‎ ‎④: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意味着其他国家的货币可以与人民币互换,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4. 疫苗管理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等5部法律草案,‎4月26日晚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这是基于( )‎ ‎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 ‎②公民享有公共利益决策的知情权 ‎③公民享有公共事务的决策权 ‎ ‎④网络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由题意知,疫苗管理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等5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说明了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并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故①②正确。‎ ‎③:公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没有决策权,③说法错误。‎ ‎④: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方式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②专家咨询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的参与度;‎ ‎④社会听证制度——平衡各方利益,发现问题,修正、 完善方案。‎ ‎15.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即由38个界别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每名候选人均需获得提名委员会半数以上委员的支持。普选办法见下图,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程序可以看出,该选举( )‎ ‎ ‎ ‎①有利于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②充分考虑了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能充分反映所有选民的意愿④属于间接选举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有利于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属于差额选举的优点,“从二至三名候选人中选出一名人选”可以看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是差额选举,①符合题意。 ②:“充分考虑了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属于等额选举的优点,②排除。 ③④:通过材料中“组成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可以看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是由38个界别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每名候选人均需获得提名委员会半数以上委员的支持,属于间接选举,③排除,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 ‎16. 近年来,从权责清单出台到规范“红头文件”,从政务公开到执法规范化,法治政府建设,正在阔步前进。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是一场治理的革新,也是理念的革新。下列案例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 ‎①某村村委会凋解张某与邻居就卫生间排污产生的纠纷 ‎②某市监察委处理某官员在疫情防控期间消极应对的行为 ‎③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部署高考期间交通疏导难题 ‎④某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销售过期食品添加剂的超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村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政府部门。①错误。‎ ‎②:市监察委属于监察机关,不是政府部门。②错误。‎ ‎③:公安局是主管公安工作的政府下设职能部门,部署高考期间交通疏导难题,高效便民,符合依法行政要求。③正确。‎ ‎④:市场监管局是主管市场秩序的政府下设职能部门,查处销售过期食品添加剂的超市属于合法行政,符合依法行政要求。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7. 2020年3月底,某市完成了对全市三千多名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市级全员集中线上培训。这样做( )‎ ‎①是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 ‎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治本之策 ‎③目的是保障村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④有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材料强调的是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问题,对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市级全员集中线上培训,有利于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地位,有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反映的是对村党组织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培训,不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治本之策,②排除。‎ ‎③: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党员培训,加强党的建设问题,而不涉及保障村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问题,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8.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监督权,人民政协也具有民主监督的职能,而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的最大不同点在于 A. 人大监督是集体监督 B. 政协监督是舆论监督 C. 人大监督是依法监督 D. 政协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C不符合题意,选项不是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的区别,排除; B观点错误,政协监督不是通过舆论进行监督,排除。 D说法正确,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监督具有法律效力;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属于国家机构,其监督属于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故入选 故选:D。‎ ‎19. ‎2019年12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也是澳门同胞共享伟大祖国尊严和荣耀感最强的时期。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 )‎ ‎①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的全面贯彻②离不开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 ‎③取决于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④彰显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也是澳门同胞共享伟大祖国尊严和荣耀感最强的时期,这说明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的全面贯彻,得益于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①②符合题意。‎ ‎③: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决于特别行政区的自主发展,而不是取决于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③错误。‎ ‎④:澳门特别行政区并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0.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①③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21.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顽强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下列属于我国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是( )‎ ‎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维护沿线各国的根本利益,实现合作共赢 ‎②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新路 ‎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各国走向富强提供必由之路 ‎④推进精准扶贫和开发式扶贫,确保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维护沿线各国的根本利益,实现合作共赢”、“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新路”都属于中国对世界的贡献,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符合题意,况且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会为各国走向富强提供必由之路,③排除。‎ ‎④:“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说法错误,对于建成小康社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快一些,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2. “90后、英语八级、基层一线执法执勤单位的军事骨干”简单的勾勒,让这样一支队伍显得“高冷”而神秘,这正是中国组建的联合国首支常备维和警队。为支持改进和加强维和行动,中国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这一举措说明(  )‎ A.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发生了根本变革 B. 中国组建维和警队是国家行使自卫权的需要 C. 中国通过联合国坚持以双边主义的方式实现共同安全 D. 中国组建维和警队体现了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没有发生根本变革,A是错误的;中国组建维和警队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的表现,不是行使自卫权,排除B;中国通过联合国坚持以多边主义的方式实现共同安全,C是错误的;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组建维和警队体现了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的统一,D适合题意。‎ ‎【点睛】主权国家权利和义务 基 本 权 利 独立权 ‎①含义: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②举例: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平等权 ‎①含义: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②举例: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 自卫权 ‎①含义: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②举例:进行防御和自卫等 管辖权 ‎①含义: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②举例:对本国公民和物的管理;对居住国外的侨民和驻外使馆的管理等 基本义务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3. ‎ 十八大以后,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外交为民”等外交理念,弘扬“共商共建共享”,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赢得了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这些外交理念反映我国( )‎ ‎①肩负大国担当,维护自身利益,统筹他国利益 ‎②倡导包容共荣,积极推进国际秩序的新变革 ‎③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促进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 ‎④促进世界发展,坚决致力于维护各国人民利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不能“统筹他国利益”。①错误。‎ ‎②:“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等外交理念,反映了我国倡导互惠互利,积极推进国际秩序的新变革。②正确。‎ ‎③:弘扬“共商共建共享”,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我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③正确。‎ ‎④:中国致力于维护本国人民的利益,而不是“致力于维护各国人民利益”。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4. 中国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谦逊乖巧,不好意思提报酬高低。在招聘时,中国老板可能会认为这个年轻人礼貌、谦逊、好学,当即拍板雇用了他;而外国老板则认为求职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买卖过程,不提报酬不可理解,说明年轻人素质不高,反而不会聘用他。材料说明 ‎①文化素养高的人就业机会更多 ‎②人们在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受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中国老板和外国老板的招聘标准不同,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本题③④正确;文化素养高的人并不一定就业机会更多,①观点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人们在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与题意不符,排除;本题选C。‎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2)深远持久的影响。‎ ‎[特别提醒:比较:“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 ”] ‎ A.含义 潜移默化——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 深远持久——经年累月、难以抹去的文化影响。‎ B.角度 潜移默化——侧重影响的过程和方式。强调空间(横)的影响。‎ 深远持久——侧重影响的效果。强调时间(纵)的影响。‎ C.特点 潜移默化——一般不是有形、强制的;不是消极被动的,虚无缥缈的。‎ 深远持久——具有相对稳定性、持续性,短时间内一般不会改变。‎ D.关键词 潜移默化——无形中、熏陶、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 深远持久——难以改变、保持。‎ E.要求 潜移默化——启示我们要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深远持久——启示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25. 在充分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某社区党委在本社区推行了“家文化”的服务理念,通过打造红色之家、创建文明之家、建设美丽之家、共筑爱心之家、守护平安之家、营造硕果累累之家6条主线,搭建起“家文化”的框架。如今社区歌舞多、笑声多、互助多、谦让多、“人情味儿”多了。这表明( )‎ ‎①优秀文化能够起到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 ‎②物质生活越丰富越应该发挥文化的浸润作用 ‎③财富与文化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同等作用 ‎④文化建设既要符合实际又要发挥引领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推行“家文化”的服务理念,以6条主线搭建起“家文化”的框架,社区居民和谐,生活愉快,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起到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也说明文化建设既要符合实际又要发挥引领作用,①④符合题意。‎ ‎②:应该是物质生活越丰富越应该发挥优秀文化的浸润作用,②排除。‎ ‎③:财富代表物质,文化象征精神,二者在基层治理中发的作用不同,也不同等,③错误。‎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种植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茶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茶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传统的泡茶饮茶方式已经跟不上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变得日益迫切;追求名牌的心理使得很多传统好茶藏在风景如画的深山里无人问津;“好酒也怕巷子深”,茶农陷入困境。‎ 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就推动茶产业发展做出郑重承诺,将更好地为茶农谋利、坚持为民兴茶;同时为饮者造福,提倡健康饮茶。‎ 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内秀;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茶与酒的对话,因交流互鉴而更加默契,因民心相通而更加融洽,在人类面对共同挑战的今天,必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茶农走出困境支招。‎ ‎【答案】①茶农应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根据市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满足现代都市人饮健康茶的需求。‎ ‎②茶农生产时要坚持绿色、创新理念,实现产业融合,把发展绿色茶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 ‎③茶农要树立品牌意识,可以依托互联网等方式做好茶叶宣传,打通营销渠道,使深山里的好茶以自身的竞争优势和良好口碑走出深山。‎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推动中国茶产业发展为话题,从经济生活角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材料中,“传统的泡茶饮茶方式已经跟不上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变得日益迫切”,可从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适应市场需求的角度提出建议。‎ 材料中,“很多传统好茶藏在风景如画的深山里无人问津”,可从坚持绿色、创新发展,推进茶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角度提建议。‎ 材料中,“追求名牌的心理”使得很多传统好茶无人问津,可从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优质茶叶品牌角度提出建议。‎ ‎27. 促进消费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消费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成色,更关系到广大的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们,以及这背后亿万从业者和一个个家庭。据商务部统计,2020年3月份以来,全国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190 多亿元的消费券。消费券发放主体一般由地方政府主导,线上线下齐发,覆盖餐饮、百货、文旅、汽车、爱心扶贫等众多领域。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以杭州为例,其发放 的消费券已核销2.2亿元,带动消费23.7亿元,乘数效应达10.7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此次发放消费券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①发放消费券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满足消费需求,提振消费信心。‎ ‎②发挥消费对生产反作用,提高企业所得,激发企业活力,增加税收来源。‎ ‎③扩大内需,带动就业,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促进消费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反作用、劳动和就业、科学的宏观调控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此次发放消费券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回答。“消费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成色,更关系到广大的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们,以及这背后亿万从业者和一个个家庭”,这说明发放消费券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提高企业所得,增加税收来源。“消费券发放主体一般由地方政府主导,线上线下齐发,覆 盖众多领域,带动消费,乘数效应高”,这说明发放消费券有利于扩大内需,带动就业,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点睛】解答意义类主观题有以下对策:‎ 对策一: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比如,分析经济意义时,常见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 对策二: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比如,分析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我们可以从科技本身的角度、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 对策三:回归教材分析意义。即把试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对题中的材料和设问做出分析,把材料观点与课本知识一一对照,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 对策四: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即结合材料,根据教材观点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 ‎ 对策五:要遵循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原则,体现由小到大原则。‎ ‎28. 为做好《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立法工作,2019年8月,北京市开展了促进文明行为社会问卷调查活动,线上约有141万余人参与网络问卷调查。同时线下入户采集十六区市民意见,共收回有效问卷6400份。从‎2019年10月10日起至20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2020年4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下称条例)。条例包括文明行为规范、对不文明行为的治理等共六章六十三条,将从今年6月1日起施行。制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目的,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法律规范,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 实际上,近年来,各地陆续制定了不少文明行为规范条例,但这些条例往往只停留在条例层面,许多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真正落实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些方式?‎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从基层治理的角度谈谈如何在全社会大力培养文明意识、规范文明行为。‎ ‎(3)在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真正落实上,市民无疑是最重要、最直接的主体。请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说明市民应有的担当。‎ ‎【答案】(1)北京市开展促进文明行为社会问卷调查活动,体现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体现了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①有条件立法的地方各级人大应积极行使立法权,推动地方立法,为规范文明行为提供法制保障;②基层政府应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以及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打击不文明违法行为,加强文明行为宣传教育;③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应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做好规范文明行为的动员、宣传、指导等工作。‎ ‎(3)公民应坚持权利义务统一的原则,树立义务意识,自觉遵守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当个人的习惯、举止等不符合文明行为要求时,要服从社会和国家利益;公民应积极行使监督权,敢于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出台和施行为背景材料,考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基层治理、公民的政治参与等。‎ 第(1)问首先要掌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包括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然后根据材料中的具体内容对应说明即可。‎ 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基层治理的主体,如地方人大要加大地方立法、地方政府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能、城乡基层自治组织要做好规范文明行为的动员、宣传、指导等工作角度加以分析说明。‎ 第(3)问是关于在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真正落实上市民应有的担当。可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等角度加以说明。‎ ‎【详解】(1)本题要求回答材料中《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些方式?‎ 回答本题首先要熟悉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然后看材料中《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方式。‎ 材料指出北京市开展促进文明行为社会问卷调查活动,说明体现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材料指出《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说明体现了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本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从基层治理的角度谈谈如何在全社会大力培养文明意识、规范文明行为。‎ 可 材料指出制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目的,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法律规范,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可从推动地方立法,为规范文明行为提供法制保障角度加以说明;材料指出近年来,各地陆续制定了不少文明行为规范条例,但这些条例往往只停留在条例层面,许多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真正落实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从基层政府应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相关职能、从城乡基层自治组织要做好规范文明行为的动员、宣传、指导等工作角度加以说明。‎ ‎(3)在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真正落实上,市民无疑是最重要、最直接的主体。本题要求请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说明市民应有的担当。 ‎ 可从公民应坚持权利义务统一的原则方面,说明市民要自觉遵守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促进条例的真正落到实处;可从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方面,说明市民应把当个人的行为习惯带入到社会和国家的要求中;可从公民应积极行使监督权方面,说明市民面对不文明行为要敢于进行劝阻、制止,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点睛】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即公民可以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2)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这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4)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决策方案存在哪些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 ‎29.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许多人曾愤愤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差距,寄望家乡也能同步享受时代发展的红利。但当家乡沿着城镇化、商业化轨迹发生变化时,又试图留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风光。期待与心结,难以取舍。时代潮流不可逆,记住乡愁,并不是要抗拒商业潮流、回避城镇化。或许,“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让现代与传统比邻而居、相映成趣,构筑融自然、文化和社会有机统一的空间整体,这才是人们理想中的“桃花源”,才真正是城镇化追寻的终极目标。照搬工业化裁撤乡村或者对乡村进行彻底的商业化改造,乡村就会失去原有的韵味。值得欣慰的是,我省一些市县如琼海在城镇化改造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自觉坚守优秀乡土文化、实现文化发展,两者并行不悖、互相滋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分析城镇化、商业化与留住乡愁怎样才能并行不悖。‎ ‎【答案】①经济决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一定的文化依托于相应的物质载体。记忆中的故乡为我们所眷恋,寄托着我们的乡愁;城镇化、商业化改变了故乡的面貌,引起我们对故乡的思念。‎ ‎②文化的发展有自身的传承,具有相对独立性。我们可以在城镇化、商业化的浪潮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留住乡愁。‎ ‎③现代社会中,经济和文化愈加交融,乡土文化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可以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断发展创新,赋予城镇新的文化特色,使城镇成为乡愁新的载体,实现乡愁与城镇化和谐相安。‎ ‎【解析】‎ ‎【分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型的题目,题设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分析城镇化、商业化与留住乡愁怎样才能并行不悖。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因此,考生可以从经济决定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然后可以从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详解】本题以留住乡愁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分析城镇化、商业化与留住乡愁怎样才能并行不悖,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明确,即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从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等角度分析说明即可,难度不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