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县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县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河北省沧州市七县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正泰茶庄、天一坊、金汤瓶糕点、聚恩斋牛肉……对沧州来说,这些历史悠久、世代传承的老字号,不仅仅是一个商业符号,更是这座城市文化记忆的一部分。这表明 A.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 传统文化决定城市发展方向 C. 饮食文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D. 饮食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内容 ‎【答案】A ‎【解析】‎ ‎【详解】‎ 题干强调老字号店铺和商品记忆这城市文化,这表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故A符合题意;B错误,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方向,但不起决定作用;C与题意不符,不选;D错误, 饮食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核心内容。故本题答案为A。‎ ‎【点睛】‎ ‎1、文化的特点:‎ ‎(1)是一种精神现象(力量)——(文化实质)区别于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 ‎(2)是一种社会现象 区别于自然现象 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①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②来源于人类实践 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和发展文化 个人在社会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是一种文化素养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这句话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乡愁文化对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乡愁文化是一种难以忘却的物质力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材料中“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表达了人们对阔别已久的故乡的思念和留恋,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故①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③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故本题答案为C。‎ ‎【点睛】‎ 文化对个人的作用:‎ ‎①文化影响的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的表现: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和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创意产业是指广播影视、动漫、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等产业。某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17年全市文化创意企业近5万家,实现增加值2243亿元。这体现了 A. 文化的价值是促进经济发展 B.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C.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 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 某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17年全市文化创意企业近5万家,实现增加值2243亿元,这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C符合题意;A错误,文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促进经济发展;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D错误,文化有先优秀化和落后文化之分,优秀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故本题答案为C。‎ ‎【点睛】‎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和政治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有利于提高文化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维护文化安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反对文化渗透)‎ ‎4.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发行于上世纪60年代初,至今,累计发行1亿多册。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影响了几代青少年走上科学的道路。这表明 ‎①科普作品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标志 ‎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 ‎③科普作品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④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影响了几代青少年走上科学的道路,这表明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故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科普作品并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标志;③错误,社会实践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故本题答案为C。‎ ‎5.“家里有矿呀”“燃烧我的卡路里”“C位出道”“隐形贫困人口”等是2018年上半年的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可以折射出当下的社会状况与民众喜好,是人们了解社会的一面镜子。这表明 A. 文化在交流中丰富与发展 B. 大众传媒是文化产生的源泉 C. 先进文化以大众文化形式呈现 D.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 网络流行语可以折射出当下的社会状况与民众喜好,是人们了解社会的一面镜子,这表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故D符合题意;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文化交流;B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产生的源泉;C错误,先进文化并不以大众文化形式呈现,题干也并未涉及大众文化与先进文化。故本题答案为D。‎ ‎6.“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最迫切的盼望。每年的春运都是一次世界瞩目的人口大迁徙。人们对过年具有浓厚的情结,是因为 ‎①对春节文化具有烈的认同感 ‎②大众传媒对社会影响日益强大 ‎③落后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 ‎④春节蕴含着团圆、思念故土等情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人们对过年具有浓厚的情结,是因为春节这一民族节日蕴含着团圆、思念故土等情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对春节文化具有烈的认同感,故①④符合题意;②构不成人们对过年具有浓厚的情结的原因;③错误,民族节日并不是落后文化。故本题答案为B。‎ ‎7.旗袍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它源于满族旗人的长袍,是带有中国特色、体现西式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被称为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①各国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旗袍是带有中国特色、体现西式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被称为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这表明各国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故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精神;④错误,应坚持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趋同。故本题答案为A。‎ ‎8.望都县新颖调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望都县新颖调研究会积极在小学课外活动中推广普及新颖调,让更多孩子接触本土剧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是基于 A. 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变化 B.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 C.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 之所以在小学课外活动中推广普及新颖调,让更多孩子接触本土剧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因为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故D正确;A错误,教育的基本功能并未发生变化;B错误,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非根本途径;C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本题答案为D。‎ ‎9.清明祭祖、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是我国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习俗,是两岸同根同祖的文化证明。这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纽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是我国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习俗,是两岸同根同祖的文化证明,‎ 这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纽带,故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强调民族文化。故本题答案为B。‎ ‎10.中国火箭研究院利用航天技术研制出一套先进的古籍保护系统,这套系统具有防水、防火、防虫等特点,为古籍文物提供了密闭的贮存空间,有效解决了古籍受潮、霉变、虫蛀等问题。这表明 A. 科学技术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B. 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传播的决定力量 C.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影响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 古籍保护系统为古籍文物提供了密闭的贮存空间,有效解决了古籍受潮、霉变、虫蛀等问题,这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影响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故D符合题意;A错误,题干涉及的现代科技,并不能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B错误,科学技术促进文化的传播,但不是决定力量;C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文化发展。故本题答案为D。‎ ‎11.《茶馆》是老舍先生根植于现实生活的作品,是从老百姓的视角表达生命观点的作品,是从大地汲取滋养、带着泥土气息的作品,因而才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这表明,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源于 A. 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 B. 作者的主观创作 C. 文艺工作者的合理想象 D. 对优秀文化的继承 ‎【答案】A ‎【解析】‎ ‎【详解】‎ ‎《茶馆》是老舍先生根植于现实生活的作品,是从大地汲取滋养、带着泥土气息的作品,这表明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故A符合题意;BCD错误,文艺作品并不源于作者的主观创作和合理想象,也不源于对优秀文化的继承。故本题答案为A。‎ ‎“漫瀚调”是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流行的一种歌唱形式,它是由蒙、汉两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2.早在一百多年前,清朝实行“借地养民”政策,大量汉族移民流入准格尔地区,蒙、汉两族群众在文化艺术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材料体现的文化交流的途径是 A. 人口迁徙 B. 国家政策 C. 教育 D. 商业贸易 ‎13.“坐腔”在准格尔地区历代蒙古族群众中非常盛行,汉族歌手在演唱时融进了一些汉族民歌的风格,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曲调更加舒展,节奏也更加明快,并很快被蒙古族歌手接受。经过互相交流、传唱,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漫瀚调”。这表明 ‎①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 ‎②文化交流消融了民族文化的色彩 ‎③文化融合决定着艺术发展的方向 ‎④文化发展需要交流、借鉴、融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2017年12月11日,相关部门对月饼、火锅、米酒、豆腐、刀削面、花椒等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食品的英文翻译做了标准界定,这些界定有利于 ‎①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②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促进中华饮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④减少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 ‎12. A ‎ ‎13. B ‎ ‎14. C ‎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漫瀚调”为话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大量汉族移民流入准格尔地区,蒙、汉两族群众在文化艺术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这表明文化交流的途径是人口迁徙,故A符合题意;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答案为A。‎ ‎13.“坐腔”在准格尔地区历代蒙古族群众中非常盛行,汉族歌手在演唱时融进了一些汉族民歌的风格,很快被蒙古族歌手接受。经过互相交流、传唱,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漫瀚调”,这表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文化发展需要交流、借鉴、融合,故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文化交流并不能消融民族文化色彩,应坚持文化多样性;③文化融合影响艺术发展的方向,不起决定作用。故本题答案为B。‎ ‎14.对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食品的英文翻译做了标准界定,有利于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促进中华饮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错误,这些界定并未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未减少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故本题答案为C。‎ ‎15.漫瀚调歌词反映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里的男女老少都能信口哼唱,即兴现编现唱,是它得以发展繁荣的基础,也是其迷人的魅力之一。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发展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②要积极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热情和激情 ‎③要发挥大众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④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漫瀚调歌词反映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启示我们文化发展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故①符合题意;这里的男女老少都能信口哼唱,即兴现编现唱,是它得以发展繁荣的基础,也是其迷人的魅力之一,这启示我们要积极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热情和激情,故②符合题意;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发挥主导作用;④错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故本题答案为A。‎ ‎【点睛】‎ 启示类试题的解答技巧 1.题型特点 (1)试题情境灵活,要求考生参与其中。试题情境可以是某国、某地或某人的具体做法;也可以是理论观点,引导考生在反思和探究中得出结论。 (2)试问方式直接,要求回答的问题针对性强。此类试题设问一般以“启示”“启迪”‎ 为题眼。如材料中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或启迪)。 (3)考查指向明确,侧重考查“怎么做”。答题常见格式为“原理、理论+材料说明的道理”。 2.解答技巧 一是分析材料。从原因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或意义有哪些,然后从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从而得出“启示”。从措施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中成功的做法有哪些,不成功的做法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启示我们可以这样做,不成功的做法则启示我们不可以这样做。这就是对我们的启示。 二是回扣教材,找到知识的对应点。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回归教材,把材料与教材原理(观点)对应起来,即得出启示:“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 ‎16.汉字记录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由此可见,‎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②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起重要作用 ‎③汉字是世界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④汉字所蕴含的内容将会亘古不变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汉字记录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这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起重要作用,故①②正确;③错误,文字是世界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④错误,汉字所蕴含的内容不会亘古不变。故本题答案为A。‎ ‎17.书法被称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 A. 传统建筑 B. 传统习俗 C. 传统思想 D. 传统艺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 中国传统文艺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故D正确;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18.《春江花月夜》是我国唐朝诗人张若虚写的著名诗篇。诗中包括了人生中最美好的良辰美景,由春天、夜晚、江水、花树、明月构成了一幅清丽优美的画卷,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一千多年来无数读者为之倾倒。材料体现中国古代文学 A. 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B.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C. 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D.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 ‎《春江花月夜》所产生的文学效用,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D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对人们精神世界产生重要影响,A项与题意不符;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B项与题意不符;中华传统文化或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C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不仅仅是指文学,好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曲等多种形式。‎ ‎(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风格(特点):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3)地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 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19.《辣椒歌》是湖南的一首民歌,歌词讲道:“远方的客人莫见笑,湖南人最爱吃辣椒。”。就生活习惯来说,不同地方的人们有不同的喜好。这说明 A.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 我国各民族文化有其共性 C. 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 D. 中华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不同地方的人们有不同的喜好,这说明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故C符合题意;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不选。故本题答案为C。‎ ‎20.《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石碑竖立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140多年后,历经千难万险,重返祖国的历程。土尔扈特蒙古部 族重返祖国,有力地说明 ‎①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③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④弘扬民族精神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140多年后,历经千难万险,重返祖国,这表明他们拥护祖国统一,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战狼2》这句台词引起了无数华人的强烈共鸣。因为它 ‎①激发了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精神力量 ‎②蕴含了强大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展现了创作者高超的艺术构思和美好的精神境界 ‎④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战狼2》这句台词引起了无数华人的强烈共鸣,因为它激发了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精神力量,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22.互联网已成为青年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但互联网信息丰富庞杂,良莠不齐。置身于网络文化的海洋之中,青年学生应该 A. 加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B. 拒绝网络,阻止不良信息传播 C.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D. 依法打击和铲除腐朽文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 对于信息丰富庞杂,良莠不齐的互联网,青年学生应该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故C符合题意;AD是国家行为,不符合题意;B错误,错在“拒绝网络”。故本题答案为C。‎ ‎23.2018年暑期,某市开展百部爱国主义影片进社区活动,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引起极大反响。这说明 ‎①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②先进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 ‎③形式创新是繁荣文化的根本途径 ‎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生命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错误,喜闻乐见的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③错误,社会实践是繁荣文化的根本途径;百部爱国主义影片进社区活动,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引起极大反响,这说明先进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生命力,故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24.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某市演唱会平均票价700多元,最高票价达到8888元,很多市民在高票价面前退而却步。这说明 ‎①文化演出是提高文化素养的途径 ‎②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③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 ‎④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市民在高票价面前退而却步,这说明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与题意不符合,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书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朋友。在中外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读书的经典名句,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对人则语言无味。(黄庭坚)‎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弗兰西斯·培根)‎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结合材料,分析上述经典名句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些知识。‎ ‎【答案】黄庭坚的名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对人则语言无味。”体现了文化影响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列宁的名言“书籍是巨大的力量。”体现了文化影响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孙中山的名言“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以及培根的名言“读书给人以乐趣,”体现了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 培根的名言“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体现了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题目限定运用文化影响人的知识作答。针对材料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其意思是说一生的偏好,即精神生活,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书籍就是自己的精神食粮,人不吃饭就不能活下去,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这生活就是特指的精神生活,考生可从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对人则语言无味,其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想问题、看事情就会流于表面,无法深入思考,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会对世俗斤斤计较、只能看到不好的一面、与人交流却不交心,考生可从文化影响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考生可从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点睛】‎ 政治试题解答高分方案:‎ ‎1.快读材料抓中心。在审材料时首先需要运用快速阅读法,边阅读边理解,迅速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体对象、性质状态、因果关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题眼),提炼中心,归纳主题,围绕中心做文章。‎ ‎2.阅读设问抓关键。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等均在设问中,考生必须仔细审读设问,抓住关键词语,读懂题意,才能准确把握命题意向。一些材料多、文字长、信息量大、层次结构复杂的论述题,不妨先审设问,再返回去对照阅读材料,有了设问的指向和提示,就很容易抓住材料的中心观点。‎ ‎3.回归教材选依据。从记忆中搜索那些与材料、设问相关的理论知识,选定解题的依据:包括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时事知识。‎ ‎4.紧扣题意作解答。一要注意把握答题角度,抓住中心和关键,切忌离开材料和设问泛泛而谈;二要体现辩证思维,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三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根据观点分析材料,通过材料推导、印证观点;四要言简意赅,具有逻辑性,恰当使用政治术语。‎ ‎26.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茉莉花》是中国古代民间小调。乾隆时代,由英国公使秘书传到了西方。20世纪初期,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以《茉莉花》为主要音乐素材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剧《图兰朵》。‎ 近年,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带领他的团队先后打造了太庙版、鸟巢版《图兰朵》,引入现代高科技视觉效果、用多媒体影像对世界经典之作重新演绎,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盛宴。张艺谋的《图兰朵》在世界各地商业演出,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强有力的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以张艺谋团队创作《图兰朵》为例,分析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答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太庙版、鸟巢版《图兰朵》是张艺谋带领团队积极创作的结果;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张艺谋创作《图兰朵》是对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经典之作的重新演绎;发挥现代科技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张艺谋在创作中引入了现代高科技视觉效果。‎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考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抓住张艺谋团队创作《图兰朵》的具体做法,做到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针对材料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带领他的团队先后打造了太庙版、鸟巢版《图兰朵》,考生可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针对材料引入现代高科技视觉效果、用多媒体影像对世界经典之作重新演绎,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盛宴,考生可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挥现代科技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点睛】‎ 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27.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到国外经商、投资的企业、个人日渐增多。‎ 在与国外的经济交往中,所在国的饮食习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等等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异。一方面,国外的人们羡慕我们国家灿烂的文化,另一方面,国外的一些文化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外交往过程中,在文化方面我们应该秉持怎样的态度。‎ ‎【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所在国的文化;博采众长,积极学习外国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扩大文化影响力。‎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针对材料国外的人们羡慕我们国家灿烂的文化,我们也要借鉴国外文化,说明各国文化各有特色,考生可从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所在国的文化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国外的一些文化也很值得我们借鉴,考生可从博采众长,积极学习外国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扩大文化影响力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点睛】‎ 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 一、抓主体,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二、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找措施,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从材料中找措施。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四、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8.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中华文化的形成有其自然原因,也有其历史原因。‎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如行如流水的丝竹之声,清秀柔弱的江南文学,小巧精致的江南园林,水为江南带来了优雅的文化内涵。‎ 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云贵高原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多变,多民族交错杂居,因而滇黔文化含有特定的多样性和民族个性。‎ 燕赵文化是一种平原文化,形成于战国中期。燕赵文化具有高度包容的胸襟,燕赵文化的先驱们游学各地,博收广纳,学术活动遍及齐、楚、秦、赵等国,广泛吸收了道、墨、名、法各家思想。‎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特点。‎ ‎【答案】燕赵文化形成于战国中期,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江南文化的表述行如流水、小巧精致、优雅,以及燕赵文化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吴越文化、滇黔文化、燕赵文化分布在不同区域,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区域特征(或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滇黔文化含有民族个性,表明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或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燕赵文化博收广纳,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题目限定中华文化的特点。因此,解答本题需要考生识记并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然后与材料有机结合。材料中吴越文化、‎ 滇黔文化和燕赵文化各有地域特色,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区域特征;滇黔文化含有特定的多样性和民族个性,体现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针对材料燕赵文化的先驱们游学各地,博收广纳,学术活动遍及齐、楚、秦、赵等国,广泛吸收了道、墨、名、法各家思想,考生可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燕赵文化是一种平原文化,形成于战国中期,考生可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如行如流水的丝竹之声,清秀柔弱的江南文学,小巧精致的江南园林,考生可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点睛】‎ 体现类主观题解法 一、考法揭秘 政治高考中“体现”类设问往往以“体现”“反映”“蕴含”等词语为题眼,要求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有关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生活道理。其设问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指材料)是如何体现××(指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生活道理)的”;二是“××(指材料)体现了哪些××(指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生活道理)”。‎ 第一种设问模式的指向比较单一,在设问中明确了所要“体现”的知识;而第二种设问模式的指向相对比较开放,一般有“哪些”两字出现。“体现”类设问实现了背景材料和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既能考查知识掌握情况,又能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求能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二、答题建模 ‎“体现”类设问的解答,具体解题思路关键有三点: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1.一是明确知识(定点)。即要明确设问中所体现的知识到底有哪些,要做到微观上准确到位,宏观上整体把握能力。“××(指材料)是如何体现××(指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生活道理)的”这类设问,易于从微观上考查我们对相关知识的把握能力;而“××(指材料)体现了哪些××(指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生活道理)”类设问更侧重于考查我们对知识的宏观把握能力。在答此类问题时可先把相关知识在草稿纸上简要罗列。‎ ‎2.二是研究材料(联系)。要详细分析材料,研究材料的每一层意思,甚至材料的每一句话。‎ ‎3.三是比较分析(梳理作答)。对先前所罗列的知识与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弄清哪些知识在材料中得到了体现,找到一一对应关系。再把有对应关系的知识点和材料的相关内容分别联系起来,组织成答案。‎ ‎4.应注意“体现”类设问在解题过程中,要紧扣材料,同时要联系实际。由于我们对所要求回答的知识不够明确,或者由于对材料的分析不够全面,容易导致漏答。另外,在答题过程中还容易出现由于没有把知识和材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而形成“两张皮”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失分,需引起重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