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普通班)
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普通班政治 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 考生答题的全部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处,写在其他位置上均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写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8年,文化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 ①6月4日,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夺得冠军 ②6月7日,全国930万考生参加高考 ③长江中下游五省遭遇罕见干旱 ④6月6日,全国各地举办赛龙舟、品粽香等端午节庆祝活动 ⑤中方呼吁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利比亚危机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夺得冠军”作为体育运动属于文化现象,①符合题意。 ②:“考生参加高考”作为文化活动,属于文化现象,②符合题意。 ③:“长江中下游五省遭遇罕见干旱”属于自然现象,③不合题意。 ④:“全国各地举办赛龙舟、品粽香等端午节庆祝活动”作为文化活动,属于文化现象,④符合题意。 ⑤:“中方呼吁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利比亚危机”属于政治现象,⑤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的内涵 (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内容: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电影《海盗4》上映三天获3.3亿 元收入,创今年首周票房纪录。这告诉我们( ) A. 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 B.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 文化对经济一定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决定文化,A错误。 B: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并未涉及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不合题意。 C:电影《海盗4》上映三天获3.3亿 元收入,创今年首周票房纪录。这告诉我们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正确。 D:文化具有双重性,优秀文化对经济一定具有促进作用,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说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愈大;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影响国内政治文明的进步程度;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 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 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A:经济是基础,文化不是基础,A错误。 B: “政治是基础”说法错误,B排除。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C正确。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未必就能搞好,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与经济的发展有是不同步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民主法治的发展,(此处红字为新增加内容)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 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以百姓心为心”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渗透到人们的思维和人生哲学。这体现了 A. 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B.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 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 文化素养是经过人们的文化活动形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B符合题意,“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要算是孔子了,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渗透到人们的思维和人生哲学。”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表述错误,“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该说法过于绝对; D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文化素养是经过人们的文化活动形成的。 故选:B。 5.《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加速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的不可替代作用。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十分注重借鉴各国发展与管理互联网的有益经验,并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促进世界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上述材料说明 ( )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③先进文化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④互联网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③:中国政府十分注重借鉴各国发展与管理互联网的有益经验,并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促进世界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上述材料说明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文化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①②③正确。 ④: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6.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对右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④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漫画反映了学生存在吸烟等不良行为,强调了这些不良行为“不仅在于培养,更在于影响素质”,这说明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说明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不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④说法错误,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故选:C。 7.下图所示为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图案采用了全新的表现模式,但是本核心标志的设计构思仍然发源于道家。新标志采百花原态,化简合成新形,将三角、四边、五角、六棱的多类花型,组合成一个富有东方神韵的“百花吉印”。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反映了( ) A. 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 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C. 用一种标识概括多样性的文化,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D. 该标志的使用将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材料没有涉及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影响,A不合题意。 B:“但是本核心标志的设计构思仍然发源于道家”表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B符合题意。 C:用一种标识概括多样性的文化,属于文化创新,有利于文化的发展,C说法错误。 D:“将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的说法夸大了该标志使用的作用,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继承与发展 (1)二者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②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8. 端午节已经不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现在,随着中华文化的魅力日益渗透到全世界,古老的端午节也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国的视线,赛龙舟在西方很流行也很受欢迎,还有一些国家尽管不过端午节,也对吃粽子情有独钟。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 强制性的特点 B. 深远持久的特点 C. 包容性的特点 D. 潜移默化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说法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D符合题意,古老的端午节也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国的视线,赛龙舟在西方很流行也很受欢迎,还有一些国家尽管不过端午节,也吃粽子情有独钟。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不合题意,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特点,而不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B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故选D。 9.清华大学建校即将迎来110周年。清华大学认真做好百年校庆各项工作,向世界展示中国高等教育的形象与特色,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升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水平,实现“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服务民族复兴,造福人类社会。这体现了(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 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 C. 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 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清华大学认真做好百年校庆各项工作,向世界展示中国高等教育的形象与特色,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升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水平,实现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服务民族复兴,造福人类社会。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A符合题意。 B: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B说法错误。 C: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不是“决定”, C说法错误。 D:材料并没有强调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0.2019年是中国建国70周年,电视连续剧《中国1949—2019》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意义,一方面它带领我们这崭新的年轻一代,又重温了那个年代的中国风貌;另一方面它重新为我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未建党之前和1921年建党后的巨变。剧中的很多场景让人震撼,起到了激发民族责任感的作用。这说明( ) A. 任何文化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 任何文化对人都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C.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 应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A: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A错误。 B: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不是任何文化,B错误。 C:剧中的很多场景让人震撼,起到了激发民族责任感的作用。这说明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符合题意。 D: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D错误。 故本题选C。 11.2019年央视“六一”晚会《在灿烂阳光下》,于6月1日在CCTV-1和少儿频道并机播出。晚会打造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盛大的儿童综艺晚会,以“阳光、快乐、多彩、真情”为主要基调,突出体现时代的脉搏和民族的精神,给广大少年儿童奏响热烈欢腾的节日乐章。这一举措说明( )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2019年央视“六一”晚会《在灿烂阳光下》以“阳光、快乐、多彩、真情”为主要基调,突出体现时代的脉搏和民族的精神,给广大少年儿童奏响热烈欢腾的节日乐章。这一举措说明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不涉及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不合题意。 ④:材料不能表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2.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人们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日益增强。这说明( ) A.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 文化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C. 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D. 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具有重大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B说法错误,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C 符合题意,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变化,也决定文化发展方向。而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材料中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带来的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表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D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 故选:C。 13.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 A. 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 B. 文化必定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C. 世界文化将取代各国和民族文化 D. 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D:奥运口号能够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体现了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故D项正确。 A: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A项错误。 B:优秀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落后文化会阻碍社会发展,故B项错误。 C: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替代,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项论述不妥,故C项错误。 故本题选D。 14. 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 ) A.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B. 遗传因素决定的 C.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 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说法错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而不仅仅是由自然地理环境或者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也不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符合题意,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故选:D。 15. 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风度,所以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 A.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 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 C.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材料中反映了英国人和阿拉伯人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与朋友相处时的表现就不同,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CD不合题意,均排除。 故选A。 16. 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的交往方式。材料说明了( ) A. 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 交往方式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C. 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 封建社会等级伦理制度是错误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并不旨在强调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念不同; B表述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交往方式来源于实践; C符合题意,在封建社会,受到封建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的交往方式。这说明了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 D表述错误,封建社会的等级伦理制度并不都是错误的。 故选:C。 17. 13岁的初中生小艺,在一个平静的早晨,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造型,沉醉而安祥地从24层高楼坠落,飞进他神往的虚幻世界……。小艺的悲剧说明( ) A.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B. 人们接受文化影响的方式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13岁的初中生小李,在一个平静的早晨,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造型,沉醉而安祥地从24层高楼坠落。小李的悲剧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B说法错误,人们接受文化影响的方式是积极主动的、有目的的,而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 C说法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D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故选:A。 18.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 A. 潜移默化的 B. 深远持久的 C. 愉悦欢乐的 D. 健康向上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B:鬓毛已衰而乡音无改,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B符合题意。 ACD: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B。 19.国家博物馆在主题展纪念建国70周年。国家博物馆与中共江西省赣州市委联合主办《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中央苏区革命传统主题展览》,展览通过珍贵的实物和照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这说明( ) A.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 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A不合题意。 B: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产生,B不合题意。 C:“展览通过珍贵的实物和照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说明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C符合题意。 D:材料没有涉及人的文化素养,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0.在建国70周年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主要体现了( ) A.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B. 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C.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D.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答案】B 【解析】 【详解】A:文化影响社会发展,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A错误。 B:“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B符合题意。 C: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C不合题意。 D:材料未涉及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任何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②④: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①②④正确。 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会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③错误。 故本题选D 22.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饰物——首饰、绣晶、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 )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 ③中华文化正在取代世界性文化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展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故①正确。 ②: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文化交流中,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体现了这一点,故②正确。 ③:题干只强调了我国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接受和欢迎,并不能体现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故③错误。 ④:中国的吉祥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这体现了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3. 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赋、散文、楹联、书法以至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传统,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这表明( ) A. 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 B. 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 C.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不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稳定性和继承性,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D符合题意,中国的传统绘画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故选:D。 24.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为“文化遗产在我身边”。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重要标志 ②保护文化遗产是政府应该履行的文化职能 ③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④符合题意,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②不合题意,“保护文化遗产是政府应该履行的文化职能”与要保护文化遗产不构成因果关系。 故选:B。 25. 广州亚运会会徽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的设计融入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岭南文化元素,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贡献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这表明 A. 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 B.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 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D. 各民族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B符合题意,广州亚运会会徽设计融入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岭南文化元素,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贡献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表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 A说法错误,文化走向趋同的说法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展现。 故选B。 二、主观题(三大题共50分) 26.2019年,安徽省启动了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计划”,着力构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类学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为此,各地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学校开放了阅览室、舞蹈室,有的学校举办了各种文体、艺术活动,有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数学校都开全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也得到了保障,等等。这一系列措施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年轻人所特有的朝气、阳光又得以重现。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说明山东省推进素质教育做法的理论依据?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可以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山东省推进素质教育为情境,考查考生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说明山东省推进素质教育做法的理论依据,属于依据类试题。本题知识限定为“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可以从以下方面去组织答案: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可以塑造人生的角度分析作答。 27.18年11月6日,为期四天的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闭幕,这次博览会是集货物贸易、投资洽谈、服务贸易、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盛会,是我国“睦邻、安邦、富邦“周边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加强经济、文化联系日渐紧迫,这次博览会将使我国与东盟的合作更加全面、深入和务实。 请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分析上述材料? 【答案】①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文化交流和发展也随之打破地域界限走向全球化,随着中国和东盟经济联系的加强,文化交流也日渐迫。 ②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交流是心灵的交流、感情的沟通,它能让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人们互相理解、彼此欣赏,有益于共同融入世界大家庭,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中国与东盟通过文化交流将更能促进经济上的合作、政治上的共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闭幕为话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分析上述材料,为分析说明类试题。根据材料“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加强经济、文化联系日渐紧迫”可知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根据材料“这次博览会是集货物贸易、投资洽谈、服务贸易、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盛会,是我国“睦邻、安邦、富邦“周边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这次博览会将使我国与东盟的合作更加全面、深入和务实”可知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点睛】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28.“神七”的成功漫步太空,不仅是我国综合实力的展现,更是中华民族勇气和信心的延伸。我们有能力突破技术封锁,依靠科技创新,将五千年飞天梦画得愈发圆满,我们也应该有能力脚踏实地,依靠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实现百年强国梦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力量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载人航天技术? 【答案】①航天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航天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航天技术的成熟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为素材,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力量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属于原因类试题。设问知识范围明确,可从航天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优秀文化能塑造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回答。 【点睛】原因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 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2.解题方法 对于原因类试题的解答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分析其必然性,也就是分析这样做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要、为什么能这样做。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步,联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还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组织答案时,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分层说明。 3.失分警示 原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明确设问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往往要打折扣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