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政治(理)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政治(理)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二级理科政治科试卷 命题人: 高二政治备课组 审核人:____________‎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试室号、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 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B.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C.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政治具有反作用D. 经济是基础,政治和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2.下列对文化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A. 人们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 B. 一切文化都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 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3.中国文物在世界各国巡回展览引起了巨大轰动,此举不仅征服了世界,提升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形象,而且有力地凝聚了全球华人的民族情感。这一事实表明(   )‎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文化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们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自然科学知识 C.社会科学知识 D.语言和文字水平 ‎5.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就是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③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④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关于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个人天生的 B.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C.是后天个人自发形成的 D.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7.下列有关文化的力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文化的力量就是专指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D.一个民族,只要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 ‎8.关于文化的社会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②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是决定因素 ‎③文化生产力决定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程度 ④人们的文化素养影响着民主制度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有人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此观点 A.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是正确的,因为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C.是错误的,因为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是错误的,因为物质条件的进步往往会摧毁所有传统文化 ‎10.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要推动农村优先发展乡村的文化繁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带头振兴乡村文化,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以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述材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文化环境 B.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和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和持久 ‎11. 近年来,井冈山推出红色旅游模式,让游客感受到井冈山精神孕育的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文化与经济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 ④文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应该是对等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2.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是 ‎①兼收并蓄 ②潜移默化 ③薪火相传 ④深远持久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3.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在文化交流中( ) ‎ ‎①要善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②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④要以文化合作代替文化竞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变 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C.认同并接受所有的民族文化 D.各民族文化互相学习和吸收 ‎15.不同特质的文化好似各种不同的美食,经过人们的调制,最终带有新的风味、新的特质。这说明 A.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文化差异绝对不会引起文化竞争 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D.文化创新会颠覆文化原有的风味 ‎16.对待文化多样性,不正确的态度是 A. 认同本民族的所有文化 B. 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7.下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本形式 B. 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 C.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都起积极作用 ‎18.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B. 能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C. 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D. 能从根本上同化其他民族文化 ‎19.之所以要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文化遗产对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①社会制度更替 ②科学技术 ③思想运动 ④社会矛盾变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莫言:“作家最重要的是作品,不是奖项。能让他站稳脚跟的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地描写人的生活。”这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 立足于社会实践 B.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 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22.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的创新。没有创新,文化就会萎缩,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文化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扫除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 ④加快民族文化的融合,使文化走向统一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 ‎23. 近年来,媒体频频曝光我国一些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引发热议。对此,以下评议合理的是 A. 提高文明素养要从日常行为点滴做起B. 人类没有共通的文明标准 C. 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不适应现代社会D. 不同国家文化不可能兼容 ‎24.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 的推广为标志的。‎ A.印刷媒体 B.网络媒体 C.印刷技术 D.口语和文字 ‎25.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 ‎①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④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6.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 A. 民族节日 B. 民族习惯 C. 文化遗产 D. 文化传统 ‎27.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 A. 社会实践 B. 交流与借鉴 C. 科技进步 D. 创作灵感 ‎28.文化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文化发展方向的因素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 科学技术的进步 C. 文化传承 D. 思想运动 ‎29.下列哪种传统文化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传统习俗 B. 传统建筑 C. 传统文艺 D. 传统思想 ‎30.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是()‎ A. 先进文化 B. 大众文化 C. 传统文化 D. 优秀文化 ‎3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排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32.“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我可能遇到了假的XX”…,2017年的这些流行语,你都“怼”上了吗?网络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A.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始终是同步的 C. 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33.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科学地预测了气温、季节的变化,以及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的规律,农民将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预判来年的收成,如“立夏小满正插秧”“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些农事谚语至今仍广为流传。二十四节气作为文化遗产()‎ ‎①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展示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④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4.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备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揉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  ) ‎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C.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35. 袁隆平许诺到90岁时,将使超级水稻亩产超过1吨。这完全可以实现,因为袁隆平不是因循守旧、盲从权威的科学家,他善于质疑,勇于创新,敢于超越。这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 B. 民族精神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 C. 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时代精神则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 D. 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36. 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A. 封闭性 B. 排他性 C. 地域性 D. 发展性 ‎37.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A. 封闭性 B. 包容性 C. 依赖性 D. 功利性 ‎38.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其基本特征是 ‎①求同存异 ②源远流长 ③独领风骚 ④博大精深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 .②③‎ ‎39.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创造精神 B. 奋斗精神 C. 团结精神 D. 爱国主义 ‎40.在当代中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1.相声艺术盛行百年,是我国的文艺瑰宝。要继续保持相声艺术的魅力,就必须 A.为相声艺术注入时代精神 B.迎合大众,对相声艺术进行改造 C.固守相声艺术传统,保持原有风格 D.向各民族推广相声艺术 ‎42.云南丽江古城的建筑历史悠久,交相辉映,既有汉、白、彝、藏各民族的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民族文化史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①各民族文化的互相交流、借鉴、吸收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是无法区分的 ‎③传统建筑是各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④各民族文化既有融合,又有各自的特性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 ②④‎ ‎43.《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44.在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弘扬自己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如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德国人的精确和高效率、美国人的自由开放……我们中国人也在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民族富强的精神动力 ②民族精神具有精神激励和凝聚民族的功能 ③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④民族精神是各国经济建设与综合国力提高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5.“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在《望故乡》这首诗中对祖国大陆的魂牵梦绕体现了(  )‎ A.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C.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46.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其文化角度的重要原因是(  )‎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B.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要求 D.日益增强的精神生活需要 ‎4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振奋民族精神。振奋民族精神,就是(  )‎ ‎ ①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②提高青少年的精神状态 ‎ ③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④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8.2015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70年来,血与火淬炼的抗战精神鼓舞千百万炎黄子孙铭记历史,圆梦中华。下列对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内在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中华民族精神是在近百年来形成和发展的 ‎ B.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都有具体的突出表现 ‎ C.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 D.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49.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下线。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大家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能力、使自己的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再作新贡献。航空报国精神(  )‎ ‎ A.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 C.是中华民族内在气质长期积淀的产物 D.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 ‎50.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 ‎ ①深厚的民族性  ②鲜明的时代性  ③开放性  ④差异性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一、 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51.2017年3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17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通知》,旨在不断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通知的主旨是基于( )‎ A. 文化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B.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 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52. ‎“活”文化,在历史中如同一方泉眼,不停地喷涌出新鲜的清泉。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中( )‎ ‎①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然要求②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③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外来文化④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A. ‎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53. 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的“新杂技”,在继承传统杂技的基础上,借鉴歌剧、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融音灯光、激光等高科技元素,从重“难度技巧”转向重“创意”,大大增强了杂技的观赏性与艺术性,从而在欧美迅速兴起并传列中国。“新杂技”的产生过程体现了( )‎ ‎①文化创新才能促进文化发展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实现文化创新必须融合高新科技 ④文化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4.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加强,我国的文化也显示出了强大的世界魅力。假如请你写一篇关于我国文化应如何走向世界的文章,你认为下列最有可能在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有(  )‎ A.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舍弃传统文化B.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认同外来文化 C.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提升文化实力D.加强交流 借鉴融合 走向文化同一 ‎55. 习近平在《我的文化情缘》一文中提到,从孩提时“岳母刺字”的刻骨铭心,到为官宁德时与寿宁知县冯梦龙的文人相逢,从在梁家河窑洞里手不释卷读《浮士德》,到在古巴两度凭吊海明威,正是这些经历把他带入了一段文化音年理想激荡的时空之旅。启示青年学生要 A.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促进自发展B.力求博采众长,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C.主动学习优秀文化,提升文化素养D.追求高雅文化,抵制流行文化作品 ‎56.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的研究,开辟了文物保护全新的途径和思路。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虚拟展示、复原修复、文物库存查找等研究,为文化的传播、交流与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这表明科技创新 ‎①丰富了文化传承的手段和方式 ②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7. 有观众在看完某爱围主义影片后写到:爱国英雄的共性是他们放弃个人安逸,怀揣家国情怀,为祖国倾注了自己的一切。他们也有家,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多不舍,但在民族大义的抉择面前,他们毅然挑起时代賦予的重担和使命。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总是一致的 ‎③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④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58.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兰考县时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  )‎ ‎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②有利于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 ‎ ‎③有利于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  ④能直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9.人工智能是一个国际化的潮流,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支持我们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 研究机构与国际上的合作,在一些重要关键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对吸收外国的有益科技成果。对吸收外国的有益科技成果认识正确的是 ‎ ‎①吸收外国的有益科技成果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 ‎②吸收外国的有益科技成果会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 ‎③吸收外国的有益科技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④吸收外国的有益科技成果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0. 2017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先辈的旗帜”,旨在帮助中小学生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实践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做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由此可见 ‎①长征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长征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长征精神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长征精神根源于先进文化,指引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61. 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 A. 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人的文化素养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C. 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 欣赏艺术作品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唯一途径 ‎62.《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好评如潮。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朗读者》的成功经验有()‎ A.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B.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 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 富有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的强大功能 ‎63.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A. 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B. 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C. 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 D. 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64.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A. 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 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C. 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D. 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65.‎ 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A.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B. 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C. 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D.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6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A. 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B. 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C. 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D.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67.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A.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B. 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C. 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D. 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68.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A. 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 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C. 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 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69.“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幅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A. 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 B. 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C. 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D. 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70.‎ 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A. 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B. 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C. 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D. 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注意:红色选项为答案 ‎1.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B.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C.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政治具有反作用D. 经济是基础,政治和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2.下列对文化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A. 人们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 B. 一切文化都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 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3.中国文物在世界各国巡回展览引起了巨大轰动,此举不仅征服了世界,提升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形象,而且有力地凝聚了全球华人的民族情感。这一事实表明(   )‎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文化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们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自然科学知识 C.社会科学知识 D.语言和文字水平 ‎5.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就是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③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④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关于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个人天生的 B.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C.是后天个人自发形成的 D.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7.下列有关文化的力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文化的力量就是专指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D.一个民族,只要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 ‎8.关于文化的社会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②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是决定因素 ‎③文化生产力决定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程度 ④人们的文化素养影响着民主制度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有人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此观点 A.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是正确的,因为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C.是错误的,因为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是错误的,因为物质条件的进步往往会摧毁所有传统文化 ‎10.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要推动农村优先发展乡村的文化繁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带头振兴乡村文化,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以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述材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文化环境 B.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和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和持久 ‎11. 近年来,井冈山推出红色旅游模式,让游客感受到井冈山精神孕育的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文化与经济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 ④文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应该是对等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2.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是 ‎①兼收并蓄 ②潜移默化 ③薪火相传 ④深远持久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3.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在文化交流中( ) ‎ ‎①要善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②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④要以文化合作代替文化竞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变 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C.认同并接受所有的民族文化 D.各民族文化互相学习和吸收 ‎15.不同特质的文化好似各种不同的美食,经过人们的调制,最终带有新的风味、新的特质。这说明 A.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文化差异绝对不会引起文化竞争 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D.文化创新会颠覆文化原有的风味 ‎16.对待文化多样性,不正确的态度是 A. 认同本民族的所有文化 B. 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7.下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本形式 B. 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 C.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都起积极作用 ‎18.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B. 能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C. 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D. 能从根本上同化其他民族文化 ‎19.之所以要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文化遗产对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①社会制度更替 ②科学技术 ③思想运动 ④社会矛盾变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莫言:“作家最重要的是作品,不是奖项。能让他站稳脚跟的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地描写人的生活。”这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 立足于社会实践 B.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 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22.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的创新。没有创新,文化就会萎缩,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文化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扫除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 ④加快民族文化的融合,使文化走向统一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 ‎23. 近年来,媒体频频曝光我国一些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引发热议。对此,以下评议合理的是 A. 提高文明素养要从日常行为点滴做起 B. 人类没有共通的文明标准 C. 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不适应现代社会 D. 不同国家文化不可能兼容 ‎24.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 的推广为标志的。‎ A.印刷媒体 B.网络媒体 C.印刷技术 D.口语和文字 ‎25.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 ‎①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④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6.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 A. 民族节日 B. 民族习惯 C. 文化遗产 D. 文化传统 ‎27.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 A. 社会实践 B. 交流与借鉴 C. 科技进步 D. 创作灵感 ‎28.文化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文化发展方向的因素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 科学技术的进步 C. 文化传承 D. 思想运动 ‎29.下列哪种传统文化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传统习俗 B. 传统建筑 C. 传统文艺 D. 传统思想 ‎30.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是()‎ A. 先进文化 B. 大众文化 C. 传统文化 D. 优秀文化 ‎3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排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32.“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我可能遇到了假的XX”…,2017年的这些流行语,你都“怼”上了吗?网络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A.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始终是同步的 C. 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33.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科学地预测了气温、季节的变化,以及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的规律,农民将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预判来年的收成,如“立夏小满正插秧”“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些农事谚语至今仍广为流传。二十四节气作为文化遗产()‎ ‎①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展示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④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4.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备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揉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  ) ‎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B.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C.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 D.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35. 袁隆平许诺到90岁时,将使超级水稻亩产超过1吨。这完全可以实现,因为袁隆平不是因循守旧、盲从权威的科学家,他善于质疑,勇于创新,敢于超越。这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 B. 民族精神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 C. 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时代精神则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 D. 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36. 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A. 封闭性 B. 排他性 C. 地域性 D. 发展性 ‎37.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A. 封闭性 B. 包容性 C. 依赖性 D. 功利性 ‎38.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其基本特征是 ‎①求同存异 ②源远流长 ③独领风骚 ④博大精深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 .②③‎ ‎39.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创造精神 B. 奋斗精神 C. 团结精神 D. 爱国主义 ‎40.在当代中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1.相声艺术盛行百年,是我国的文艺瑰宝。要继续保持相声艺术的魅力,就必须 A.为相声艺术注入时代精神 B.迎合大众,对相声艺术进行改造 C.固守相声艺术传统,保持原有风格 D.向各民族推广相声艺术 ‎42.云南丽江古城的建筑历史悠久,交相辉映,既有汉、白、彝、藏各民族的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民族文化史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①各民族文化的互相交流、借鉴、吸收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是无法区分的 ‎③传统建筑是各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④各民族文化既有融合,又有各自的特性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 ②④‎ ‎43.《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44.在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弘扬自己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如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德国人的精确和高效率、美国人的自由开放……我们中国人也在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民族富强的精神动力 ②民族精神具有精神激励和凝聚民族的功能 ③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④民族精神是各国经济建设与综合国力提高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5.“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在《望故乡》这首诗中对祖国大陆的魂牵梦绕体现了(  )‎ A.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C.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46.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其文化角度的重要原因是(  )‎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B.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要求 D.日益增强的精神生活需要 ‎4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振奋民族精神。振奋民族精神,就是(  )‎ ‎ ①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②提高青少年的精神状态 ‎ ③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④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8.2015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70年来,血与火淬炼的抗战精神鼓舞千百万炎黄子孙铭记历史,圆梦中华。下列对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内在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中华民族精神是在近百年来形成和发展的 ‎ B.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都有具体的突出表现 ‎ C.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 D.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49.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下线。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大家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能力、使自己的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再作新贡献。航空报国精神(  )‎ ‎ A.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 C.是中华民族内在气质长期积淀的产物 D.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 ‎50.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 ‎ ①深厚的民族性  ②鲜明的时代性  ③开放性  ④差异性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一、 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51.2017年3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17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通知》,旨在不断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通知的主旨是基于( )‎ A. 文化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B.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 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52. ‎“活”文化,在历史中如同一方泉眼,不停地喷涌出新鲜的清泉。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中( )‎ ‎①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然要求②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③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外来文化④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A. ‎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53. 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的“新杂技”,在继承传统杂技的基础上,借鉴歌剧、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融音灯光、激光等高科技元素,从重“难度技巧”转向重“创意”,大大增强了杂技的观赏性与艺术性,从而在欧美迅速兴起并传列中国。“新杂技”的产生过程体现了( )‎ ‎①文化创新才能促进文化发展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实现文化创新必须融合高新科技 ④文化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4.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加强,我国的文化也显示出了强大的世界魅力。假如请你写一篇关于我国文化应如何走向世界的文章,你认为下列最有可能在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有(  )‎ A.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舍弃传统文化B.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认同外来文化 C.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提升文化实力D.加强交流 借鉴融合 走向文化同一 ‎55. 习近平在《我的文化情缘》一文中提到,从孩提时“岳母刺字”的刻骨铭心,到为官宁德时与寿宁知县冯梦龙的文人相逢,从在梁家河窑洞里手不释卷读《浮士德》,到在古巴两度凭吊海明威,正是这些经历把他带入了一段文化音年理想激荡的时空之旅。启示青年学生要 A.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促进自发展B.力求博采众长,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C.主动学习优秀文化,提升文化素养D.追求高雅文化,抵制流行文化作品 ‎56.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的研究,开辟了文物保护全新的途径和思路。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虚拟展示、复原修复、文物库存查找等研究,为文化的传播、交流与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这表明科技创新 ‎①丰富了文化传承的手段和方式 ②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7. 有观众在看完某爱围主义影片后写到:爱国英雄的共性是他们放弃个人安逸,怀揣家国情怀,为祖国倾注了自己的一切。他们也有家,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多不舍,但在民族大义的抉择面前,他们毅然挑起时代賦予的重担和使命。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总是一致的 ‎③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④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58.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兰考县时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  )‎ ‎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②有利于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 ‎ ‎③有利于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  ④能直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9.人工智能是一个国际化的潮流,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支持我们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 研究机构与国际上的合作,在一些重要关键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对吸收外国的有益科技成果。对吸收外国的有益科技成果认识正确的是 ‎ ‎①吸收外国的有益科技成果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 ‎②吸收外国的有益科技成果会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 ‎③吸收外国的有益科技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④吸收外国的有益科技成果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0. 2017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先辈的旗帜”,旨在帮助中小学生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实践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做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由此可见 ‎①长征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长征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长征精神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长征精神根源于先进文化,指引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61. 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 A. 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C. 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 欣赏艺术作品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唯一途径 ‎62.《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好评如潮。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朗读者》的成功经验有()‎ A.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B.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 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 富有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的强大功能 ‎63.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A. 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B. 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C. 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 D. 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64.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A. 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 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C. 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D. 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65.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A.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B. 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C. 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D.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6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A. 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B. 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C. 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D.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67.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A.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B. 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C. 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D. 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68.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A. 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 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C. 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 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69.“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幅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A. 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 B. 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C. 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D. 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70.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A. 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B. 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C. 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D. 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