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9春学期期末试卷高二政治学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通过宏大的特效场景给观众带来视觉奇观,国内票房成功突破46亿元人民币。可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 A. 价值和价格 B.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C. 使用价值和价格 D. 使用价值和价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但价格不是,A错误。 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不是商品的基本属性,B错误。 C: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价格不是,C错误。 D: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中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指数字化人民币,是一种法定加密数字货币。2017年我国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并开展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数字货币的本质是虚拟货币 ②数字货币的发行量不必遵循货币流通规律 ③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 ④应用数字货币可降低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③④ :中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指数字化人民币,是一种法定加密数字货币。我国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并开展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这说明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数字货币的应用可以降低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提升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③④符合题意。 ①:数字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①错误。 ②:数字货币的发行量必须遵循货币流通规律,②错误。 故本题选B。 3.下列对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①2018年人民币汇率币值总体呈现先稳后升的特征 ②2018年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出口 ③与上半年相比,2018年下半年更有利于吸引美国在华投资 ④与年初比较,2018年下半年中国居民到美国旅游更为划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选项错误,总的来看,美元兑换的人民币越来越多,即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呈现总体下降趋势。②选项正确,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即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这有利于我国的出口。③选项正确,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即美元相对于人民币升值,这有利于美国到中国投资。④选项错误,因为人民币呈现贬值趋势,故不利于我国居民到美国旅游。选C。 【点睛】汇率升降的利与弊: 本币汇率升高 本币汇率跌落 利 弊 利 弊 贸易 利于该国进口 不利于该国出口 利于该国出口 不利于该国进口 投资 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不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不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消费 能提高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不利于该国扩大外需 利于扩大外需 降低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债务 利于该国偿还外债 不利于该国收回外债 利于该国收回外债 不利于该国偿还外债 地位 能提高该国国际地位 会加大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 降低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 降低该国国际形象 4.某校学生调查发现,超市货架上的精装有机菠菜250克一包,售价7.9元,散装菠菜500克一捆,售价3.8元。随后,他们进行了更多的调查。在调查数据中,与上述菠菜价格现象属于同类的是 A. 某品牌同款羽绒服夏季的价格是冬季的50% B. 某款手工布鞋价格是机造布鞋价格的5倍 C. 北京市中心的租房价格大约是西安市中心的1.5倍 D. 某品牌同种型号的汽车在中国售价为人民币90万,在美国为5万美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A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有机蔬菜与散装菠菜价格出现差异在于二者的价值不同,冬夏季羽绒服价格不同是因为供求关系不同,排除。B选项观点符合题干,手工布鞋与机造布鞋价格差异在于二者的价值不同,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北京与西安租房价格差异是由于供求关系不同造成的,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两国同种型号汽车价格不同,是由于税收造成的,排除。故本题选B。 5.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这在我国智能手机市场体现的较为明显。2017年第二季度,华为、OPPO、vivo、小米和苹果占据了整个智能手机市场75%的出货量,比一季度的总市场占有率增长了10%。这些厂商之所以能够强者愈强,可能得益于: ①产品的功能强大决定了其市场售价较高 ②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通过自主研发提高了商品的价值量 ④依托科技创新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产品的功能并不决定其价格,①不选。 ②:这些厂商生产手机的个别劳动时间如果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②正确; ③: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企业不能提高商品的价值量,③错误。 ④:这些厂商之所以能强者愈强,可能是通过高科技创新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④正确。 故本题选C。 6.近期,美国对机电、轻工、纺织服装等六大类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这对美国相关产品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假设其它条件不变,下图中正确反映美国市场上相关产品的均衡价格由E向E’移动的是(其中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美国对六大类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美国市场上相关商品供给量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意味着需求量不变,商品价格上涨,均衡价格由E向E’移动,A正确;美国对六大类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美国市场上相关商品供给量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 错误;美国对六大类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美国市场上相关商品供给量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意味着需求量不变,CD错误。故选A。 7.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过年已成为一个新民俗,2018年春节旅游市场活跃,人们出更加注重文化体验。这表明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生存资料消费逐渐减少 ③攀比心理主导人们的消费 ④人们更加注重理性消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过年已成为一个新民俗,春节旅游市场活跃,人们出更加注重文化体验。这表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消费、理性消费和健康消费,①④符合题意。 ②:随着收入的增加,生存资料消费占消费的比重逐渐减少,不是绝对数减少,②错误。 ③:人们更加注重文化体验不是攀比心理主导人们的消费,③错误。 故本题选B。 8.2018年,虽然受到中美经贸摩擦不利影响,我国经济仍实现了提质增效,持续增长,2018年“二架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图,这启示我们要 A. 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B. 充分发挥投资的决定作用,不断增加产品数量 C. 提高消费的贡献率,因为消费对生产起决定作用 D. 降低出口的贡献率,因为出口过多会抑制内需 【答案】A 【解析】 【详解】A:虽然受到中美经贸摩擦不利影响,我国经济仍实现了提质增效,持续增长,通过2018年“二架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出,消费的贡献率较高,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持续释放内需潜力,A符合题意。 B: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但不起决定作用,B错误。 C: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C错误。 D:图表显示,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是负增长,应提高出口的贡献率,D错误。 故本题选A。 9.我国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民营经济是 ①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营经济的地位。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①③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④正确。故选C。 【点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0.近年来,随着闲适惬意、便捷轻松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推崇,外卖行业异军突起,衣柜整理师、家宴厨师、上门理疗师等各种新兴职业层出不穷。这一现象带来的机遇是 A. 投资者要积极投资新兴行业,一定获得较高的收益 B. 生产者要把握消费需求变化,满足消费转型和升级 C. 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追求个性化消费体验 D. 设计者要懂得生产决定消费。开发新产品引导消费 【答案】B 【解析】 【详解】A:题意主旨强调的是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而不是投资者要积极投资新兴行业,并且一定获得较高的收益说法过于绝对,A错误。 B:闲适惬意、便捷轻松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推崇,各种新兴职业层出不穷,因此,生产者要把握消费需求变化,满足消费转型和升级,B符合题意。 C:题意主旨强调的是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而不是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追求个性化消费体验,C不合题意。 D: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而不是生产决定消费,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1.2019年我国国企将加大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扩大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装备制造、造船。化工等领域的战略性重组。国企混改有利于 A. 促进资本整合,激发国企活力 B. 强化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 实现国民经济中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平等 D. 发挥国企的主体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促进资本整合,激发国企活力,A符合题意。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错误。 C:国民经济中公有制是主体,市场经济中不同所有制经济地位平等,C错误。 D:公有制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区分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 12.一家企业通过低价策略可能扩大销量实现盈利,但如果大家都打“价格战”,最终大家可能都没钱赚。要避免这种现象,企业需要 ①走向联合,组建价格联盟 ②自主创新,形成品牌效应 ③结构减税,减轻企业负担 ④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企业经营成功主要因素。组建价格联盟,是价格垄断,违背公平竞争原则,①错误;企业要经营成功,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②④正确;“结构减税,减轻企业负担”的主体是国家,③错误。故选C。 【点睛】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遵循价值规律,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实行公司制改造,增强企业的效率和活力;实现兼并重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承担社会责任。 13.2018年2月26日,国新办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2017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5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7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就业目标提前完成主要得益于 ①经济的稳步增长 ②积极的就业政策 ③大学生“慢就业”盛行 ④合理的分配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经济的稳步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①符合题意;就业目标提前完成还得益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②符合题意。 ③:大学生“慢就业”盛行不利于就业目标提前完成,排除③。 ④:合理的分配制度与就业问题的解决无直接关系,排除④。 故本题选A。 14.2019年3月1日,《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它要求建筑企业应与招用的建筑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在相关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上登记,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有利于 ①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 ②规范建筑行业市场秩序 ③维护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 ④确立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它要求建筑企业应与招用建筑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在相关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上登记。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有利于规范建筑行业市场秩序,维护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②③符合题意。 ①:《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有利于消除影响平等就业制度障碍,但不是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意义,①错误。 ④: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不能确立劳动者主人翁地位,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5.2017年10月,全国首单可转债券在上交所发行,可转债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上市公司发行的一种含权债券。在债券状态下,发行人需要像债券一样每年支付利息,到期偿付,可转债投资者除了拥有债权之外,还拥有转股权;即购买人可自主选择将其购买的债券以约定的转股价格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下列对“可转债”认识正确的是 ①债券持有者可同期享有债券收益和股票收益 ②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成股票之后,原债券持有人就由债务人变成了公司的债权人 ③若债券持有者不想转换,则可继续持有债券,到期还本付息 ④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拓宽融资渠道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如果说债券持有者不看好这个公司的发展前景,那么可以选择继续持有债券,到期得到本金和利息,③符合题意;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转换债券这种投资方式可以选择的余地更大,那么企业筹资的成本就降低,融资的渠道也会增多,④符合题意。 ①:从宏观角度来说,可转换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的双重特性。而债权持有者在一个时间里只能单独享有债券收益或者是股票收益,而不能同时享有,①错误。 ②:债券持有人的另一种说法应该称之为“债权人”,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成股票之后,原债券持有人就由债权人变成了公司的所有权人,②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的手段,都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债券发行者到期要归还本金,债券持有者可获得利息收益。股票是所有权凭证。若公司经营状况好,股东可从股份公司利润中定期获得股息和红利,同时还可以从股票价格上涨中获得差价。 16.2018年10月,腾讯微保联手平安保险推出一款可以让绝大部分国人买得起、也能买的商业医疗险。该险种规定,18~40岁用户不论有无社保,每月一律5元即可获取最高50万元的医疗保障。该商业医疗险 A. 体现出保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特征 B. 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C. 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应该谨慎选择 D. 门槛低、保费少,是保证居民收益的最佳选择 【答案】A 【解析】 【详解】腾讯微保联手平安保险推出一款可以让绝大部分国人买得起、也能买的商业医疗险。该险种规定,18~40岁用户不论有无社保,每月一律5元即可获取最高50万元的医疗保障,该商业医疗险,体现出保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特征,A正确且符合题意;B夸大了该商业医疗险,说法错误;股票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排除C;而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不能保证居民收益,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7.2019年,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将增至全国80%的县区市。改革将进一步推进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利。这一改革旨在 A. 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B.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C.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D.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中改革促进的是集体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A不合题意;题中改革并不能直接起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作用,B、C不合题意;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推进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利,这一改革的目的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故本题答案选D。 18.针对我国地区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负担不均衡的现象,国务院决定,自2018年7月1日,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这一举措旨在 A. 促进收入分配更公平更合理 B.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C. 着力解决社会效率问题 D. 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国务院决定,自2018年7月1日,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这一举措旨在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A符合题意。 B:材料强调的是再分配,未涉及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排除B。 C: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着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C错误。 D:材料强调的是再分配注重公平,而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的机制属于初次分配,排除D。 故本题选A。 【点睛】正确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被分为三部分:国家财政收入、企业基金、员工劳动报酬;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收入分配的过程。 19.2018年6月,财政部发文通知地方财政部门,在中央财政2018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达到861亿元的基础上,建议地方安排不少于600亿元债务资金支持脱贫攻坚,促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因村生产生活条件。由此可见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基本标志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中央财政2018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达到861亿元的基础上,建议地方安排不少于600亿元债务资金支持脱贫攻坚,促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因村生产生活条件。这说明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材料并未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排除①。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基本标志,④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正确区分财政的作用 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等一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0.根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从2018年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月上调至5000元/月。改革后个税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由44%降至15%。个税改革的上述内容对经济影响传导合理的是 A. 个人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生活品质提高→拉动经济增长 B. 员工收入增多→企业负担减轻→增强发展后劲→释放市场活力 C. 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享发展→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D. 纳税人数下降→经济增速放缓→转变发展方式→国家税收减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上调个税起征点,有助于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而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促进消费者生活品质的提高,拉动经济的增长,A项传导正确。 B:个税起征点上调,能够增加员工的可支配收入,但这与企业负担减轻无关,B错误。 C:上调个税起征点,调节收入分配,能够缩小收入差距,进而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享发展,C传导错误。 D:上调个税起征点,会造成个税纳税人人数减少,但这不一定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同时,国家税收减少并不会直接引起经济增速减缓,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传导性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选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21.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对各大电商平台提出了诸多细分规定,将微商、代购、直播购物这些以前属于监管“灰色地带”的领域纳入了监管范围,并杜绝刷单行为,禁止大数据“杀熟”,不得强制合并售卖……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①加强市场监管,维护电子商务市场秩序 ②运用行政手段,实施科学宏观调控 ③完善市场规则,规范网购市场交易行为 ④坚持依法经营,打造电子商务品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对各大电商平台提出了诸多细分规定,将微商、代购、直播购物这些以前属于监管“灰色地带”的领域纳入了监管范围,并杜绝刷单行为,禁止大数据“杀熟”,不得强制合并售卖……这表明国家致力于加强市场监管,维护电子商务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规则,规范网购市场交易行为。②不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法律手段,未涉及运用行政手段,实施科学宏观调控。④错误,企业坚持依法经营,打造电子商务品牌,题干的主体是国家。故答案为B。 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传导路径可能是 A. 进一步加强结构性减税→切实地减轻企业的负担→激发企业活力带动发展 B. 进一步加强结构性减税→激发企业活力带动发展→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C. 进一步降低存贷款利率→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D. 进一步降低存贷款利率→切实地减轻企业的负担→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财政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减轻企业负担,企业可控资金增多,激发企业活力,A正确;“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而且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放贷能力减弱,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目的背离,B不选;降低存贷款利率属于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国家应根据经济形势,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目前,我国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赤字加大支出,刺激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 财政可以保持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经济滞缓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增支,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加税减支,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针对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的现状而采取的措施: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针对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的现状而采取的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3.继京津冀、粤港澳之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成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将面向更大的亚太市场,协同解决长江经济带纵向发展问题。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A. 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需要 B. 体现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和管理经济 C. 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体现 D. 是政府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必然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绿色发展理念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需要,A错误。 B: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排除B。 C: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将面向更大的亚太市场,协同解决长江经济带纵向发展问题。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体现,C符合题意。 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D错误。 故本题选C。 24.下图漫画中的这种做法 ①是对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 ②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说明市场失灵会损害消费者利益 ④反映价值决定价格的道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价格的因素、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高速公路收费站分时段差异化收费,利用价格变化引导车辆通行,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①符合题意;分时段差异化收费能够引导车辆分时通行,不会造成拥堵,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②符合题意;题意主旨是利用价格杠杆调节经济活动,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25.专家预计,今年经济运行前低后稳,二、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6%、6.1%和6.2%,全年GDP增速在6.1%左右。初步预计,今年财政收入将增长6.5%左右,达到150700亿元左右;财政支出将增长8.4%左右,达到168100亿元左右。上述材料表明 ①财政收入是影响GDP增长的重要因素 ②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③我国财政收支处于最佳状态 ④财政收入的规模影响财政支出的规模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材料中的各项数据说明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基于这种形势,我国财政收入呈现增长趋势,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②符合题意;材料中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速及规模说明财政收入的规模影响财政支出的规模,④符合题意。 ①:GDP增长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①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排除。 ③:材料中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速及规模差别不大,但不能得出我国财政收支处于最佳状态的结论,是否处于最佳状态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排除③。 故本题选C。 26.2018年7月25日至27日,第十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在南非峰会上金砖国家统一立场、对外发声维护多边机制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这是基于( ) ①各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 ②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③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金砖国家为主导 ④贸易保护主义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南非峰会上金砖国家统一立场、对外发声维护多边机制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这是基于贸易保护主义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②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①项与题意不符;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27.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外商投资法》,该法清晰地体现了“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原则。制定《外商投资法》的积极意义有 ①有利于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②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③有利于拓展对外贸易 ④有利于保障外资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外商投资法》,该法清晰地体现了“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原则。制定《外商投资法》有利于保障外资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②④符合题意。 ①:“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说法错误,排除①; ③:本题考查的是外商投资,不是拓展对外贸易,排除③。 故本题选D。 28.2019年3月,意大利正式成为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的G7国家。中意将以此为契机,在空间科技、交通、环境、能源等领域加强互补、推动合作优化升级。材料表明 A. 中意两国联动发展,创新了国际资本合作方式 B. 中意双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合作共赢 C. 中意两国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主导作用 D. “一带一路”倡议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材料并未体现创新国际资本合作方式,排除A。 B:中意将以此为契机,在空间科技、交通、环境、能源等领域加强互补、推动合作优化升级。这说明中意双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合作共赢,B符合题意。 C:中意两国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但不是主导,C错误。 D: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D错误。 故本题选B。 29.“知”与“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 A. 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 B. 坚持哲学对具体知识的指导 C. 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 D. 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A: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促进,不能相互取代,A观点错误,排除。 C: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必须重视具体知识的积累,而且积累后要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C符合题意。 BD:材料强调的是要对具体知识加以概括与总结,从而形成哲学智慧,B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D。 故本题选C。 30.中科院研究人员研究发现,陕西蓝田县上陈遗址是目前所知非洲以外最老的古人类遗迹点,比之前公认的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还要早42万年。由此可见 A. 物质世界是可以被意识所反映的 B. 物质世界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 思维和存在并不总是具有同一性 D. 真理总是不断推翻自身向前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相关知识。陕西蓝田县上陈遗址是目前所知非洲以外最老的古人类遗迹点,比之前公认的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还要早42万年。这表明物质与意识具有同一性,物质世界是可以被意识所反映的,A项正确;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项说法错误,排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的反映存在,C项说法错误,排除。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D项中的“不断推翻自身”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1.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③④: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③④符合题意。 ①: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排除①。 ②:一元论强调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而二元论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也是意识的,这不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故排除②。 故本题选B。 32.“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下列选项与诗中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眼开则花在,眼闭则花谢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题目中,“万化根源总在心”将“心”作为世界的本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②④都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故②④选项体现的哲学寓意于题意相符,入选。 ①:该选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①。 ③:该选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排除③ 故本题选D。 【点睛】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的关系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含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代表人 物及其 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⑦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②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③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④上帝创造世界 联系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33.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A. 哲学的智慧源于生活实践 B. 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 哲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D. 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A适合题意。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是错误的。 C:材料强调的哲学智慧的产生,该选项材料没体现,排除C。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A。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材料一扩大内需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人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高昂的价格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材料二“节约悖论”是凯恩斯主义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则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这种状况在经济陷入萧条状态时尤其明显。因此,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2)请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节约悖论”的合理性。 【答案】(1)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增强消费信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物价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稳定物价,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③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④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鼓励适度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 (2)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适度的消费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滞后消费或人为的抑制消费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由此,“节约悖论”有一定的合理性。 ②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如果不切实际的过度消费,不仅不符合理性消费和勤俭节约的精神,而且会增加家庭的债务负担和国家的金融风险。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提高家庭消费水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知识,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考查影响消费的各种综合因素,并据此说明怎样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从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主要因素、主观因素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本题要注意总结材料内容,材料中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要全面概括,针对这些要素提出提升老百姓消费信心的具体策略。“手上有钱、高昂费用、预期支出、农村蕴藏着巨大市场潜力”这些都是制约我们居民消费水平不高的因素,从收入、物价、收入预期、收入差距等对消费的影响上加以分析,还可以从消费者的角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来回答。 (2)本题考查“消费”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谈谈“节约悖论”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分析。 “节约悖论”理论认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则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这说明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从消费者角度思考,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正成为人们津津乐遭的新词。 材料一 注:“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最先被互联网改变的,是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的服务环节,淘宝、微店、打车软件、P2P、020等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 【答案】(1)①近年来,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逐年增长;②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2)①抓住“互联网+”提供的机遇,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不断推出高质量产品。②借助“互联网+”实现技术和管理的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③借助“互联网+”关切用户需求和体验,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互联网+ ”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以“互联网+”为话题,探讨了“互联网+”如何与各个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融合的问题。本问要求学生能准确提取柱状图、折线图以及注释的信息,属于图表类的解答题。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得出近年来,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逐年增长;根据注解可以得出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2)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的知识”,设问是“说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结合材料中“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等关键信息,从抓住“互联网+”提供的机遇,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不断推出高质量产品;借助“互联网+”实现技术和管理的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借助“互联网+”关切用户需求和体验,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角度回答即可。 【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试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 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阅读全部材料,并带着问题研究材料,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筛选。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36.材料一2018年12月1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临时拨款法案,因该法案不包含墨西哥边境建墙经费,共和党总统特朗普表示不签署。于是众议院紧急通过一份包含57亿美元建墙款的修改版法案,提交参议院表决,但又未能获得参议院批准。这导致美国史上最严重的政府关门事件。直到2019年2月5日,特朗普号召民主党与共和党通力合作,政府停摆危机才暂时落幕。 材料二近年来,奉行“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政府不断炮轰世界贸易组织“让美国吃亏”,甚至扬言退出,美国在过去2年多时间里还以各种理由阻止WTO上诉机构法官遴选进程。欧盟、加拿大和日本等WTO成员担忧,这将导致多边贸易体系的大倒退甚至崩溃,世界将陷入“黑暗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政府关门事件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哪些问题? (2)请运用世贸组织的相关知识回答,为什么世贸体系的倒退和崩溃会引起WTO成员的担忧? 【答案】(1)①美国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采用三权分立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而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国会批准。当有冲突时会相互扯皮,效率低下,导致政府关门事件时有发生,损失惨重。 ②美国实行两党制。美国政府关门是因为民主党和共和党之争。两党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相互监督和制衡的机制保障,实质是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2)①世贸是当代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和组织基础,是众多贸易协议协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是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 ②世贸组织的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等基本原则有利于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 ③世贸的存在强化了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深化了国际分工和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市场经济的普及。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临时拨款法案,因该法案不包含墨西哥边境建墙经费,共和党总统特朗普表示不签署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政体、两党制、世贸组织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美国政府关门事件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哪些问题,考查美国的政治制度,属于体现类试题。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制、利益集团;然后结合材料,调动运用三权分立制和两党制等知识加以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美国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采用三权分立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而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国会批准。当有冲突时会相互扯皮,效率低下,导致政府关门事件时有发生,损失惨重。美国实行两党制。美国政府关门是因为民主党和共和党之争。两党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相互监督和制衡的机制保障,实质是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2)本题设问指向为什么世贸体系的倒退和崩溃会引起WT0成员的担忧,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确世贸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世贸组织的原则,并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意义。 世贸是当代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和组织基础,是众多贸易协议协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是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材料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4日正式公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这已是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关注三农问题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材料二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1)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和材料一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就如何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议。 (3)请为“农村振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答案】(1)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①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 ②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增加农民收入。 ③加大农村技术设施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④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加大支农力度,促进城乡间要素合理流动。 (3)①乡村复兴,守住文明之根。 ②建设新农村,记得住乡愁。(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和材料一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所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知识分析回答。 (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就如何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议,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材料“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这说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 材料“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这说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增加农民收入。 材料“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这说明加大农村技术设施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材料“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这说明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加大支农力度,促进城乡间要素合理流动。 (3)本题设问指向为“农村振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 宣传标语宣传正面积极的理念,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标语设计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在整体上,设计要符合简洁、精练、健康的原则。回答时围绕“农村振兴”进行设计。 【点睛】解答意义类主观题有以下对策: 对策一: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比如,分析经济意义时,常见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对策二: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比如,分析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我们可以从科技本身的角度、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 对策三:回归教材分析意义。即把试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对题中的材料和设问做出分析,把材料观点与课本知识一一对照,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对策四:结合材料分析意义。要注意结合材料,根据教材观点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 对策五:要遵循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原则,体现由小到大原则。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