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乙)一轮复习+突破精练:单元排查强化练十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乙)一轮复习+突破精练:单元排查强化练十

单元排查强化练(十)(教师用书独具)‎ ‎(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 易错排查练 ‎1.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 (2015·江苏卷,21③)‎ 提示 ×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 (2015·江苏卷,21④)‎ 提示 × 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文化的借鉴吸收,并不是消除文化个性。‎ ‎3.中法两国文化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 ‎(2014·新课标Ⅰ卷,19④)‎ 提示 × 两国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个性,历史传统也明显有别。‎ ‎4.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 (2014·江苏卷,24C)‎ 提示 × 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5.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 (2013·山东卷,22④)‎ 提示 × 文化交流不会消融文化多样性。‎ ‎6.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 (2015·天津卷,11③)‎ 提示 ×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多种多样,比如民主的发展进步、人权的尊重与保障、科技的进步等,网络语言有先进、落后之分,其出现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7.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 (2015·北京卷,26A)‎ 提示 × 文化继承的核心是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应注重发掘其文化价值。‎ ‎8.传统美德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  ) (2014·北京卷,24C)‎ 提示 ×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社会背景的改变,要求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9.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 (2015·山东卷,31A)‎ 提示 × 科学技术发展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能决定文化的性质。‎ ‎10.传统文化要排除陋习、移风易俗,要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 ‎(2014·安徽卷,7BC)‎ 提示 × 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11.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 (2013·浙江卷,31B)‎ 提示 × 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要“扬弃”。‎ ‎12.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 (2013·广东卷,32①)‎ 提示 × 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13.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2015·江苏卷,20A)‎ 提示 ×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14.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2014·北京卷,25①)‎ 提示 ×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5.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 ‎(2012·福建卷,33②)‎ 提示 ×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根基。‎ 高频强化练 ‎1.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之所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因为这(  )‎ ‎①有利于避免城乡记忆消失 ②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④增加了文化的厚重感和百姓的归属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①④正确;②说的是民族节日;③中的“决定”说法错误。‎ 答案 C ‎2.(2017·湖南四校联考)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精心打造的大型电视益智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深受观众好评。《2016中国谜语大会》有奖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之中。这表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②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材料体现文化创新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②④‎ 当选。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意义和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①③不当选。‎ 答案 C ‎3.(2017·陕西宝鸡质检)回忆诺贝尔医学奖成功背后的曲折,屠呦呦说,在经历上百次的试验无果时,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使她获得了灵感,用“绞取汁”而非“水煎”的方法,成功地提取了中国传统中草药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青蒿素,成为如今最有效的疟疾防治药物。东晋葛洪的医药著作《肘后备急方》给了屠呦呦的灵感,这启示我们(  )‎ ‎①要高度重视古代医药学,它是我们灵感的来源 ②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要重视对古代医药学的继承 ③批判继承古代医药学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现代科学家的成就是建立在古代科学家贡献的基础上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东晋葛洪的医药著作《肘后备急方》给了屠呦呦灵感,这启示我们要批判继承古代医药学,也说明现代科学家的成就是建立在古代科学家贡献的基础上,②④当选;我们灵感的来源是社会实践,医药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实践,①③错误。‎ 答案 C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里的许多做人道理对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君则敬,臣则忠,当顺叙,勿违背”则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背离。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  )‎ ‎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解析 《三字经》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继承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项正确。①是发展大众文化的方针,③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5.“抛弃墨水,拥抱键盘”,从2016年秋天开始,芬兰教育界将放弃使用了几个世纪的书写系统,正式进入数字时代。由此可见(  )‎ A.现代教育方式变革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 B.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文化变革的先导 C.信息技术实现了新媒体对旧媒体的替代 D.科技运动推动了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 解析 墨水被键盘替代是一种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这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实现的,D入选。教育方式的变革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A表述不科学。思想运动是文化变革的先导,排除B。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排除C。‎ 答案 D ‎6.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就如同一幅幅图画,无论是拍照、拍电影,都美不胜收。但是,有一部分中国人却不懂得欣赏、珍惜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知一味盲目崇洋媚外,把祖宗的遗物大拆大毁,而以呆板、粗鲁、古怪、一点也不雅致的高楼大厦来代替。这一做法(  )‎ A.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是正确的,因为这样有利于发展新文化 C.是错误的,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 D.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解析 “一味盲目崇洋媚外”,可见该做法错误,A、B排除;C的解释是错误的,D正确入选。‎ 答案 D ‎7.安徽黄梅戏最早起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都是黄梅戏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这说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包容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 ‎ 黄梅戏最早起源于民间歌舞,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正确。它吸收了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说明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包容发展,④正确。故选B。①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8.“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杜甫提倡文学创作要努力学习屈原、宋玉的作品,不要步齐梁诗风,一味讲求辞藻华丽的后尘。这说明文化发展要注意(  )‎ ‎①文化的独立性 ②文化的传承性 ③文化的创新性 ④文化的时代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文化创作要学习屈原、宋玉,强调了要关注文化的继承性,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要步齐梁诗风的后尘,强调了文化要不断创新,要反对守旧主义。所以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④排除。‎ 答案 B ‎9.(2017·山东德州模拟)“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多少的哭”。春晚创作的主题曲《回家的路》以归乡思乡的情愫打动着无数国内外的游子,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说明(  )‎ A.文化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B.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发展大众文化是文化强国惠民的必由之路 D.发展先进文化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解析 春晚创作的主题曲打动着无数国内外的游子,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表明文化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答案为A;材料未涉及中外文化的关系与文化自觉自信,B、D不当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C错误。‎ 答案 A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切实推进规划落实,周密组织,精准发力,进一步研究出台推进“一带一路”‎ 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切实推进统筹协调,坚持陆海统筹,坚持内外统筹,加强政企统筹,鼓励国内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经营,也欢迎沿线国家企业到我国投资兴业;切实推进关键项目落地,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经贸产业合作区为抓手,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切实推进金融创新,创新国际化的融资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合作;切实推进民心相通,弘扬丝路精神,推进文明交流互鉴,重视人文合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将出现各民族多元文明的碰撞。请就如何对待各民族多元文明的碰撞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1)①有利于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繁荣;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有利于中华文化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③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④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明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答出其中任意两条即可得分,其他建议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1.(2017·湖北武汉调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万历年间,西方医学成规模地传入中国。中西医学开始碰撞与交流,推动中国医学的发展。‎ 有的中国医家尝试“中西医汇通”,主张“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于一是”。医家朱沛文广泛阅读当时翻译的西医书籍,并到西医院观察尸体解剖。他指出,“中华儒者,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西洋智士,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因此中西医应“通其可通,而并存其异”。‎ 有的中国医家则主张“废止中医”。1917年,余云岫出版《灵素商兑》,批判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医锢于歧黄,凿空逃虚,不征事实,其中毒久矣。不歼《内经》,无以绝其祸根”,后提出“废医存药”。‎ ‎1930年代,中医界兴起“中医科学化”运动,改良中医。“以我国固有之医药学说,择其确有精义者,用科学方式解释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一方取代或包容另一方,或者说中西医简单的统一,而是通过充分发展融合到更高级的形态当中。‎ ‎(1)有人认为“发展中医必须研究原典,同时再结合现代西方医学的特点,将两者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该观点。‎ ‎(2)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普及和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某中医院开展“中医为民”主题活动,请你围绕该主题写两条宣传口号。‎ 答案 (1)①发展中医必须继承中医的优秀遗产。研究中医原典,发掘利用其中的优秀成果,才能不断推陈出新。②发展中医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中医医疗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西方医学特点,推动中、西医之间相互交流与借鉴,是中医发展的重要动力。③中医和西医都是世界医学不可缺少的部分,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价值,(若回答“文化具有多样性”,亦可)促进医学发展需要将两者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答案示例:服务百姓健康,发展中医中药;发展中医药,健康你我他;传承中医国粹,共享健康和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