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26+我们的中华文化(题型专练)-2019年高考政治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1.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的砖雕有多个流派,苏派砖雕精细典雅,天津砖雕题材丰富、刻工精良,临夏砖雕技艺繁复多样、风格独特。由此可以看出 ①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②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 ③各民族文化只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④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2.央视春晚分会场地处于祖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个性鲜明,独具特色。上海的“光舞台”时尚前卫、四川凉山的“火舞台”激情豪迈、广西桂林的“水舞台”清秀柔润、黑龙江哈尔滨的“冰舞台”浪漫旖旎,构筑了地域文化景观,给观众带来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这样的设计让我们感受到 ①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②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 ③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中华文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手段创新乃传承之前提,深谙传统文化就会有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从四个分会场的设计中可以感受到大众传媒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文化,①②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否认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错误;“深谙传统文化就会有文化自信”,夸大了传统文化的作用,④不选。所以本题选A。 3.大型原创民族舞蹈诗画《鄂尔多斯婚礼》在中国剧院首演。鄂尔多斯婚礼形成于成吉思汗时代。剧中原汁原味的盛大婚庆场景,集中展示了蒙古族的礼仪文化、服饰文化,演员们激情四射的舞蹈表演,用肢体语言叙述着古老的民俗风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可见,蒙古族文化 ①源远流长,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 ②特色鲜明,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绚烂多彩,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包罗万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4.“扶”的甲骨文 (伸手抓持的人),表示一个人伸手搀着另一个人。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突出搀援的手。“扶”字出现得这么早,可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社会,人们结伴劳作,人与人相互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相互扶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团结勤劳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中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反作用具有只有先进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④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扶字的甲骨文可知,汉字出现很早,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及蕴育的相互扶持的传统美德。故本题答案选B。 5.2017年12月26日,湖北典籍博物馆正式开馆,昔日受到严密保护的“荆楚宝典”从此“走出深闺”,分期分批与观众见面。目前,该馆收藏古籍约150万册,其中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26部。据悉,为防止典籍生虫发霉,这些珍稀宝典常年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里,处于24小时严密监控状态。湖北省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 ①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②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③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 ④古籍注重实际运用,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6.2017年12月8日,西成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如果你从西安出发,早上可能还在吃西安凉皮肉夹馍,中午就可以吃上成都蛋烘糕、王婆荞面。材料透视出 ①文化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②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 ④人们在生活中享用文化更加便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凉皮肉夹馍体现出西安的饮食文化特色,蛋烘糕、王婆荞面则体现出成都的文化特点,材料透视出文化具有区域性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享用文化更加便利,③④项符合题意;①②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D。 16.中国珠算,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宋代已经开始应用,明代先后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近年在美洲也渐流行。由于算盘不但是一种极简便的计算工具,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职能,所以至今盛行不衰。小小算盘折射出 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很注重实际应用 ②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 ③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才能走向世界 ④科技与教育结合才具有强大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中国珠算,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宋代已经开始应用,明代先后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近年在美洲也渐流行。由于算盘不但是一种极简便的计算工具,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职能,所以至今盛行不衰。小小算盘折射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说明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①②适合题意;③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7.沈括经过认真考察、分析,继承了中国古代“高山为谷,深谷为陵”的说法,提出了形成雁荡山独具奇特地貌的原因,“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地学史上,首创了“流水侵蚀”的概念。可见 A. “流水侵蚀”概念的提出源于沈括的智慧 B.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C.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 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答案】C 18.希腊左联党国际书记布尔诺斯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美好世界主张,是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彻底摒弃了冷战思维,表达了中国愿望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积极愿望,蕴含着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在于 ①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②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③中国当代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 ④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说明文化基因源远流长。②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到自强不息的内容。③不合题意,材料中问的是文化基因。④符合题意,中国的贵和思想,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使得我们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愿望。故选B。 19.“寻找寻找寻找一千遍一万遍地寻找寻找源头寻找根脉寻找回家的小路寻找我的魂牵梦绕;守望守望守望一千年一万年地守望守望初衷守望未来守望精神的家园守望一个民族的骄傲。”这是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节歌《寻找与守望》中的歌词。我们透过这歌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寻找的主要是 ①中华文化的根基 ②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③中华文化从未中断的原因 ④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歌曲中的寻找源头、根脉,体现了①。守望精神的家园、一个民族的骄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所以④入选。②与题意无关,材料中没有提到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③与题意无关,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故选C。 20.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C 21.2018年5月28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悠久的文明传承,自此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更是跨越时空,化为每个人内心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 ①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④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独特写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记载了中华文化的的发展,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④错误,中华文学艺术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独特写照,而非“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故本题答案为A。 22.汉字与生俱来带有历史的温度。甲骨文的发现使人们有机会认识殷商时期汉字的基本面貌,带动了对西周青铜器的研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的魏晋碑刻,为梳理汉字演变的历史轨迹提供着可靠的信息。这说明 A.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B. 汉字记载着中华文化发展的成果 C. 汉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D. 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答案】B 23.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白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中华文化中的孔子文化在美国出现,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故①③正确。题中没有强调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故②与题意不符;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主要指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可见,材料没有强调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故④与题意不符。故选C。 24.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2018年新年伊始,一档名为《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纪录片“火”了。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文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话,“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是因为文物 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特征 ③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演进,表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2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①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③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④剔除外来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相处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故①②正确;③错误,在文化交流中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④错误,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故本题答案为A。 26.绍兴是越剧的发源地,它吸收了京剧、昆曲、楚剧、高腔、黄梅戏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逐渐完善丰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欢,从娘家走向全国,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为中国戏剧文化园地增添了一朵奇葩。越剧的成长说明() A.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共同体 D.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答案】B 【解析】越剧的成长说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色,一方水土,一方文化,B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不体现民族性,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强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27.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28.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②④符合题意;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① 不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差异没有消失,③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C。 29.舞蹈是我国古代“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把以前的乐舞聚在一起分为雅俗两部,又收集了波斯、中亚诸民族和东亚邻邦的乐舞,共为七部,后来又增加为九部。这九部乐舞的名称分别是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唐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其中清乐和礼毕是南朝的旧乐,其他的乐舞都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乐舞或域外乐舞。这一历史事实表明 A. 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比汉族发展得早 B. 中华民族的乐舞带有很强的包容性 C. 乐舞是从隋朝开始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 D. 乐舞是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答案】B 30.台湾少数民族展览通过照片、影片、文字、器物等,全方位呈现了台湾少数民族的社会制度、家庭组织、生命礼俗、信仰祭奠等文化,展现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台湾各少数民族文化 A. 特色鲜明,与中华文化没有共性内容 B. 五彩缤纷,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C. 相互交融,共同构成灿烂的中华文化 D. 包罗万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魂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台湾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台湾各少数民族文化五彩缤纷,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不只是台湾各民族的文化,C项说法错误;D项中“包罗万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1.苏绣始于春秋时期。明代时江南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苏绣的发展。苏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材料表明苏绣文化 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②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由其地理环境所决定 ③博大精深,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32.历史上的不少文化现象、社会习俗和价值取向,依然保存在汉字中。比如,功亏一篑的“篑”字,是指装土的竹筐。古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要“九尺之高台”,一筐土都不可少,反映的是一种敬畏之心。这表明 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选项错误,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④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历史上的不少文化现象、社会习俗和价值取向,依然保存在汉字中,说明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选项入选。古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要“九尺之高台”,一筐土都不可少,反映的是一种敬畏之心,这表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③选项入选。故选B。 33.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两大画科之一。千百年来,中国花鸟画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应和着民族和时代的情感需要,通过主观的诗性和文学性审美方式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性地展现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中国花鸟画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它 ①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情趣 ②蕴涵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 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34.古徽州多山富水。据《徽州府志》记载:“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距。”自汉末至唐宋,曾有三次大的人口迁徙,不少中原地区的缙绅仕宦移民徽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徽州土著山越人文化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徽州文化。这表明 ①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 ②中华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徽州文化具有自身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①符合题意。徽州文化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也说明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故选D。 35.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这表明 A. 薪火相传、海纳百川 B.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 中华文化推陈出新,批判继承 【答案】B 【解析】珠算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科技发明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海纳百川,也不体现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A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36.2018都江堰水利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证书。两千多年来,都江堰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水旱无常的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由此可见,都江堰水利工程 ①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②折射出我国古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③作为自然遗产受到我国政府重视和保护 ④彰显了我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答案】C 37.福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贸易十分活跃,世界各大宗教也随之传入泉州。宋元时期伊斯兰教、景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和摩尼教在泉州并行流传,造就了今日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这反映了泉州文化 ①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②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③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与题意相符,题中泉州文化有自己的特色,说明泉州文化带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同时泉州文化融入很多的不同国家文化,体现泉州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故入选;②④选项观点错误,泉州文化融汇的很多不同国家的文化,但不是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泉州文化并不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故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38.“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2017年12月,台湾诗人余光中去世了。但他留给我们的除了记忆,还有无限的遐想,有关乡愁、有关祖国。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有极强的包容性 ②中华儿女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 ③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39.中国汉字拼写大赛在CCTV—10热播,活动旨在通过汉字拼写大赛,让大家重视汉字、重视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最传统的东西,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传承下去。这是因为 ①汉字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 ②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故②错误;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故③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记载着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和丰硕成果,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要重视汉字、重视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最传统的东西,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传承下去,故①④正确。故选C。 40.丽江古城历史悠久,丽江民居既吸收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性 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④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无法区别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41.年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过年贴年画,是中国人的传统年俗。年画是沉甸甸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有对门神、灶神的崇拜信仰,有对五谷丰登、百福临门的渴望,也有对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的刻画。每年春节,家家户户欢欢喜喜地在门窗、墙壁上贴上年画,祈求来年家宅平安、风调雨顺。年画 ①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容性 ③显示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过年贴年画,是中国人的传统年俗,年画是沉甸甸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这表明年画显示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③符合题意;每年春节,家家户户欢欢喜喜地在门窗、墙壁上贴上年画,祈求来年家宅平安、风调雨顺,这表明年画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①符合题意;题中材料不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排除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排除④。故选B。 42.南音是中国四大古乐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其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吸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被称为“音乐活化石”。金砖厦门会晤文艺晚会上,《南音随想》节目让观众在缓缓流淌的南音中深深感受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南音 ①以其民域性彰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②在薪火相传中成为民族文明程度重要标志 ③在博采众长中永葆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 ④以其包容性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