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武汉市2017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姓名 班级 2017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必修1:《经济生活》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1课时 学案导学·自我习得 习得要求: 1.依据教材,填写“知识梳理”,能够复述本课主干知识,厘清知识层次。 2.自主完成“知识判断”和“诊断题组”,通过小组讨论、阅读解析等方式开展自查自纠。 u 知识梳理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① 。收入是消费的② 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③ 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④ ,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⑤ 的影响。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预期未来有减少收入或者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⑥ 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从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大致推知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被称为⑦ 。 2.消费的类型 (1)消费有不同的类型。我们最常见的是⑧ 的消费。此外,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越来越常见。 (2)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成⑨ 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⑩ 。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常见的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包括① 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和② 主导的消费。 2.做理智的消费者 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碰撞。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 正确的消费原则主要包括:③ ,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④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u 知识判断 1.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提升,意味着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 ) 2.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有利于提振居民的消费信心。( )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必然引起消费偏好的改变。( ) 4.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 ) 5.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结构完善,生存资料消费支出减少。 ( ) u 诊断题组 诊断题1 (2014·北京卷)根据下图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 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 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诊断题2 (2013·全国新课标Ⅰ卷)2011年我们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35.2万亿元,人均储蓄25548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6%和15.3%,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推断出( ) ①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增加了人们储蓄意愿 ②我国居民的储蓄率随GDP的增长而增长 ③我国居民高效理财的渠道比较狭窄、品种较少 ④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诊断题3 (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诊断题4 (2015·浙江卷)“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的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 第2~3课时 以题引讲·题组反思 主要任务: 1.习得展示:请部分同学展示“自我习得”的成果。 2.知识建构:借助学生的习得展示,师生互动,开展针对训练,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 3.学以致用:要求学生运用建立的知识结构分析现实问题,加强思维训练,总结解题规律。 u 学以致用 【2013·天津卷,1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 指标 年份 私人轿车保有量 (万辆) GDP (万亿元) 人均收入(元) 汽车工业销售产值/GDP(%) 2004 600 16.0 6179 5.62 2006 1149 20.9 7668 6.70 2008 1947 30.1 10271 6.31 2010 3443 39.8 14394 7.54 2011 4322 47.1 16241 10.40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12分) u 针对训练 1.(2014·福建卷)2014年清明节期间,福建省高速公路免费通行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这有利于( ) A.加快旅游发展,确保经济增长 B.增加车辆出行,保护自然环境 C.减少税费收入,促进收支平衡 D.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 2.(2012·北京卷)近年来,西藏青稞酒、山西老陈醋、新疆沙棘汁等各地名优土特产纷纷出现在北京的“商品大集”上,广受市民青睐。一系列“商品大集”的举办有利于( ) ①提升北京居民的消费结构 ②加快生产要素向北京聚集 ③满足北京居民的消费需求 ④推动商品的跨地区流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1·北京卷)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 ) A.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 B.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C.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4.(2013·重庆卷)有消费者说,我只喜欢购买明星代言的产品;有企业认为,通过广告遍撒鱼饵,有“鱼”上钩,企业就赚钱了。这说明( ) A.消费者不能盲从广告 B.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C.明星代言可能提升企业诚信度 D.代言明星的声誉决定产品的声誉 5.(2011·广东卷)2011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 ) A.增加现期消费 B.提前归还债务 C.持有债券 D.增加储蓄 6.(2010·安徽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2007 12.4 9.6 15.8 5.8 2008 8.6 8.2 13.2 5.2 2009 10.1 8.7 13.7 5.4 注:2009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 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017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之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必修1:《经济生活》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1课时 学案导学·自我习得 u 知识梳理 (一)①居民的收入 ②基础 ③当前可支配收入 ④稳定增长 ⑤未来收入预期 ⑥收入差距 ⑦恩格尔系数 ⑧钱货两清 ⑨生存资料 ⑩逐渐增加 (二)①从众心理 ②求实心理 ③量入为出 ④绿色消费 u 知识判断 1.错 【解析】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根据恩格尔系数可以大致推知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恩格尔系数提升,意味着居民消费质量下降。 2.对 【解析】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使人们对未来收入有乐观的预期,有利于提振居民的消费信心。 3.错 【解析】生产决定消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有利于促进消费结构的完善,对消费偏好产生影响。但是影响消费偏好的因素很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对消费偏好的改变不具有必然性。 4.对 【解析】生活方式的变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从而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 5.错 【解析】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完善,生存资料消费在家庭总消费中的占比会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但是,生存资料占比下降并不意味着生存资料支出减少。 u 诊断题组 1.选D项。【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影响消费因素这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经济生活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图中数据反映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逐年增加。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会减少,恩格尔系数会下降,①说法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也无法推断出居民生活成本的变化,②不符合题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创造的社会财富越来越丰富,即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收入的根本因素,因此该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提高,③是对图中现象原因的合理推断。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会逐渐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会不断上升,④符合题意。 2.选D项。【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经济生活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选项①似是而非,社保体系健全会增加消费意愿,而不是储蓄意愿。材料只是揭示了储蓄存款增长率高于同期GDP的,没有体现储蓄率随GDP的增长而增长,②不符合题意。 存款储蓄率的提高,有其复杂的原因,一方面折射居民投资渠道单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③正确揭示了上述事实的原因。选项④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普遍漏选。依据恩格尔定律,生活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小。这里的存款储蓄率,是基于“城乡居民”的,不是针对个别的,我们不能以个别现象否定一般性结论。 3.选D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对有关生活水平与消费结构关系的综合理解能力,尤其是辨识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消费支出增长和消费支出增长率。消费行为的理性与否主要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显然,图中没有提供收入信息,所以“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是错误的。收入差距是有关社会财富(收入)在社会内部分配问题,该图没有涉及社会财富对比问题,所以“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错误的。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某国20多年来,人均用于日用品的消费支出增长率(相对量)稳中有降,但用于消费的支出(绝对量)是不断增长的,因此③符合题意。人们所消费的资料越多,说明生活水平越高。由图可知,无论该国的生存资料消费还是享受资料消费均不断增长(增长率大于0),因此④符合题意。 4.选C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题干中提到消费者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这不是一种理智的消费,所以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故C项正确。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在题干材料中缺乏相应的信息支撑,故A、B两项排除。适度消费是指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题干中没有信息表明消费者“凑单”的行为超出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故D项也可排除。 第2~3课时 以题引讲·题组反思 u 学以致用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12分) 【答案】 (1)汽车消费增长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攀比、从众等消费心理的影响。(3)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不应盲目排斥。(4)汽车消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解析】本题以汽车消费为背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题型看,本题属于“认识类”的试题,需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角度综合考虑。从试题材料涉及的内容看,材料一阐述了2004~2011年间我国汽车消费的整体趋势、意义及有关原因分析,涉及到的知识点为影响消赞的因素,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材料二描述了汽车消费带来的诸多问题,可以运用理智消费的角度分析。 u 针对训练 1.选D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影响消费因素的掌握情况。节日期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不可能确保经济增长,故排除A。保护自然环境不是高速公路免费的作用,排除B。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使得税费收入有所减少,但题干并未说明支出情况,因此不能得出促进收支平衡的结论,C不符合题意。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降低了出行成本,有利于人们出行,刺激了消费需求,故D项正确。 2.选D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消费结构等知识的理解。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商品大集”上名优特产主要是食品类的商品,可以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但不能说提升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①不正确,③不符合题意。名优土特产向北京聚集,推动了商品的跨地区流通,但这里的名优土特产是生活消费品而非生产要素,②错误,④正确。 3.选C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消费类型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贷款消费这一方式使消费者能够“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其原因是通过贷款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故C项正确。消费贷款最终是要偿还的,因而无助于解决收入差距大等问题,故A项错误。消费贷款增加了社会需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要具体分析,故B项应排除。D项颠倒了预期收入与消费贷款之间的关系,预期收入增加,能增强人们贷款消费的意愿,而不是相反。 4.选A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消费心理的理解。“喜欢购买明星代言的产品”是从众的消费心理,企业“通过广告遍撒鱼饵”说明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不能盲目从众,故A正确。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是自主创新、科学管理,故B项错误。明星代言不一定能提升企业诚信度,故C项错误。能够决定产品声誉的是其自身的质量,而不是代言明星的声誉,故D项错误。 5.选A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理智消费的理解与运用。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亦即预期未来物价会上涨,因此理性的选择是“增加现期消费” ,以避免将来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故选A。在通货膨胀形势下,由于货币贬值,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货币支付的债务也在缩水,这对借入方是有利的,因此没有必要提前归还债务;而对贷出方是不利的,因此不宜持有债券和增加储蓄(储蓄可以看作居民借钱给银行)。 6.【参考答案】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影响其消费实际增长率的变化。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总体高于其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则相反,原因之一在于城镇居民收入预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预期。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