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5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政治试卷 第Ⅰ卷 单选题(24小题 共48分) 1.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观念,影响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今天,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理念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可见 A.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C. 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 哲学能够使我们正确对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A。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科学”的表述错误,B错误。 C:题目中,今天,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理念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可见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正确。 D:不是所有的哲学都能使我们正确对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D错误。 故本题选C。 2.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承认,“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这句话表明 A.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B.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 C. 哲学是具体科学坚实的基础 D.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A排除。 B:题目中,爱因斯坦认为自己在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后,对自己发现相对论有重要的影响,这说明了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B正确。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错误。 D: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本题选B。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 具体科学 区 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世界的某一特定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3.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题;北宋时期朱熹指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在思考世界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②都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③都属于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④都在回答一切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荀子提出了“形具而神生”,属于唯物主义思想,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但他们都在思考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个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遇到的无法回避的问题,①④正确;②中“正确”表述错误;荀子观点属于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而朱熹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③不选。答案选C。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基于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②哲学源于时代,是对时代问题的科学回答 ③真正的哲学反映时代要求,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④时代孕育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前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题目中,基于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的重大变化,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该思想也必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说明了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孕育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前进,①④正确。 ②: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对时代问题的科学回答,②错误。 ③:“支配社会的发展”的表述错误,过于夸大了真正哲学的作用,③错误。 故本题选B。 5.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工作者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形象化解读、故事化表达,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基于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可知论、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题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要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其具有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①③正确。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 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错误。 ④:该选项表述不是题目中依据所在,④排除。 故本题选B。 6.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不合理之处在于 A. 否认了物质的根本属性 B. 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C. 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D. 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题意主旨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问题无关; B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观点根据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据此,得出物质是可以改变的结论,该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在于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CD不合题意,这两项是材料观点的合理之处,故与题意主旨要求不符。 故选B。 【点睛】哲学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 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 联系 ①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②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7.王夫之说:“静者静也,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同的是 ①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③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④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该观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与题干的观点不同,①排除。 ②④:题目中王夫之的观点强调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属于辩证法的观点,“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与“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属于辩证法的观点,②④符合题意,入选。 ③: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该观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与题干的观点不同,③排除。 故本题选D。 8.2017年4月21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发布信息,在今年2到3月该院对沙坪坝江家嘴墓群的发掘中,发现一宋代同穴异室合葬墓中,镶嵌着龙首面。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 ) ①一切观念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②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③意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④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意识的东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考古发现龙首面画像,而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一切观念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①②项符合题意;意识是对事物的反映,正确意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③项说法错误;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不是意识的东西,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不是人脑自生的,离开了客观对象,就不能产生人类意识。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指人脑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的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9.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如“火石”般点燃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有媒体指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寻,只要破土而出,就有了向着未来生长的力量。这表明( ) A. 实践的需要是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B. 想象与好奇是认识的重要来源之一 C. 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D. 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上述材料强调的意识的作用,而不是强调实践的作用,故A排除。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想和做是属于意识的范畴,故选项B错误。 C:材料中媒体的评价强调的是好奇的作用,这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作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特点,故选项C正确。 D: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意识活动的特点: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10.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19年新年贺词。一句“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让我们心潮起伏,热泪盈眶。下列说法与“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天上不会掉馅饼 ②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③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题目中,“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天上不会掉馅饼”以及“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也都强调了要实干,即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符合题意,①②入选。 ③:“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没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排除③。 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意思指艰难困苦的磨练,能助人成就大器,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1.2018年3月14日,伟大的科学巨人霍金去世。他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这表明 ①过去的真理包含谬误的成份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不断推翻已确定的真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真理不包含谬误的成份,①错误。 ②④:题目中,霍金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使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走出了重要一步,这表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的特点,②④正确。 ③:“推翻已确定的真理”的表述错误,真理不是被推翻,而是向前发展了,排除③。 故本题选D。 12.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曾迎来一位特殊选手——搭载“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挑战人类最强大脑的名人堂选手王峰。最终,机器人凭借在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领域的深厚积累,以3:2险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百度大脑”是实践活动的产物,与人拥有同样形式的智能 ②“百度大脑”是人类智慧的物化,可以成长为新的实践主体 ③“百度大脑”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延伸、放大 ④“百度大脑”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有利于认识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百度大脑”是人的意识的主动创造性的体现,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③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百度大脑”的胜利表明实践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①说法错误,“百度大脑”不能等同于人脑,其不可能与人拥有同样形式的智能;②说法错误,实践的主体是人,“百度大脑”不能成为实践主体。所以本题选D。 13.教育部在2017年1月发函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似乎有悖于我们的常识,但“十四年抗战”有真实的历史事实支撑。随着人们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人们在不断纠正、改变历史的看法,努力做到趋向真实的历史。由此可见 ①任何真理都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 ②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③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目中,“十四年抗战”有真实的历史事实支撑,表明了任何真理都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故①入选。随着人们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人们在不断纠正、改变历史的看法,努力做到趋向真实的历史,说明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故③入选。②选项表述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④选项中“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的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全面理解认识过程的特点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14.被誉为“超级工程’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8日正式通车,它的建成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经济社会体化发展意义深远。这说明 ①人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④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①错误。 ②③:题目中,在建设团队的努力下,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这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经济社会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说明了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②③正确。 ④: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仍然可以发挥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5.生活中我们总会开玩笑说“白痴是会传染的”,没想到“一语成谶”了。近日,美国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绿藻病毒,它被证实能通过进入大脑影响可塑性、学习、记忆的形成神经回路关联,使得大脑功能下降,让人类“变笨”。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①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获得一切正确认识的来源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有联系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揭示事物真实联系的前提 ④正确认识事物要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即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通过知识的学习、传递获得的间接经验。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 ②符合题意,绿藻病毒能通过进入大脑影响可塑性、学习、记忆的形成神经回路关联,体现了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说法错误,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提示事物真实联系的前提; ④符合题意,美国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绿藻病毒如何使得大脑功能下降,说明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故选A。 【点睛】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6.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体现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着整体功能,③正确。 ④: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体现了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④正确。 ①: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不能说整体功能存在于各部分之中,①错误。 ②:整体居于统率地位,影响和制约着部分的功能,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7.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这一安排 ①正确把握了绝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关系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彰显了关键部分的功能可以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一安排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④符合题意。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①说法错误。 ③:材料不体现关键部分功能可以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原理内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8.由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这是基于 ①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不停变化 ④万事万物都是永恒发展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题目中,“一带一路”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这是基于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万事万物都是永恒发展的,①④正确。 ②: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故排除②。 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9. 自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之后,党和红军内部不少人仍然对革命前途表示出悲观情绪。为此毛泽东撰文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必然会取得胜利。中国革命之所以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 中国革命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 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认识要经历不断发展的过程 C. 中国革命符合社会进步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D. 中国革命的发展只有在经历曲折之后才有光明的前途 【答案】C 【解析】 A不选,因为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前进性和曲折性是发展的途径;B和D不是原因;中国革命之所以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因为新事物的发展必将战胜旧事物,中国革命符合社会进步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考点定位】发展的途径 【名师点睛】区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途径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总体方向,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中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这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能是螺旋式或波浪式的,有曲折、有起伏。 (3)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20.某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在披露近年来该市检察机关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时说:“腐败官员各有各的贪腐手段和方式,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多干部的受贿轨迹都是由浅到深、由小到大,如‘温水煮青蛙’”。下列成语与“温水煮膏蛙”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①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②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温水煮青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②③适合题意;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体现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①不适合题意;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④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名师点睛】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只有通过质变才有发展,如果仅停留在量变阶段,仍然不是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产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21.下列选项与漫画《心病》的哲学寓意最贴切的是 A. 杯弓蛇影 B. 对症下药 C. 患得患失 D. 白日做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漫画综合考查哲学的相关知识。漫画中的人看见别人在议论,就觉得别人在议论自己,由此形成心病,属于唯心主义。“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属于唯心主义,与漫画寓意相符合,A正确。“对症下药”,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不合题意;“患得患失”意思是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C不合题意;“白日做梦”意思是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D不合题意。本题选A。 22.即使是形态怪异的花儿,也会有相应形态的昆虫或鸟儿来为它传粉;夜间行动再敏捷迅速的小田鼠,也难逃星空下眼睛雪亮的猫头鹰。自然界的协同进化理论进一步证明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②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④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题目中,无论是花儿如何形态怪异,也会有应形态的昆虫或鸟儿来为它传粉,小田鼠即使行动在迅速,也逃不过猫头鹰的眼睛,这种现象说明了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也说明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①④正确。 ②: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错误。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③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 区 别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特点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特征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贯穿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作用 ①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为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吸取有利因素来发展自己,推动事物的发展。③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①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②矛盾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限,使旧的统一体瓦解,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 联系 ①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3.如果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的话,那么苹果是解释不了橘子的。当然,橘子可以学习苹果,因为大家都是水果。但是必须明白,橘子学习苹果的目的不是把自己变成苹果,而是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从哲学上看,这段话体现了 A.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 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 D. 事物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AC:材料没有体现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也没有体现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AC不符合题意。 B:橘子和苹果都是水果,橘子不会变成苹果,而是会变成更好的橘子,说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B符合题意。 D:事物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D错误。 故本题选B。 24.土豆和西红柿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但是他们都做了一点改变,变成了薯条和番茄酱,便成了绝配。感情亦是如此,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只有两颗彼此包容和理解的心,懂得彼此欣赏和珍惜,才能长久!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主要是 ①矛盾是普遍的,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矛盾是特殊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事物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④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土豆和西红柿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但是他们都做了一点改变,变成了薯条和番茄酱,便成了绝配。”说明矛盾是特殊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本题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①与题意不符,应排除;事物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与题意不符,③应排除;本题应选C。 第Ⅱ卷 非选择题题(4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带一路”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湖流的必然选择。 请结合材料,说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答案】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搞好“一带 一路”建设,必须顺应潮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实际情况出发。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古老的丝绸之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搞好“一带一路”建设,既要有满腔的热情,又要稳步推进,不可急于求成。既要反对照搬别国模式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和做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一带一路”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在新的历史时期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材料中,搞好“一带 一路”建设,必须顺应潮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实际情况出发,故可以从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古老的丝绸之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故可以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搞好“一带一路”建设,既要有满腔的热情,又要稳步推进,不可急于求成,故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6.“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特正确的发展理念。党中央适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结合材料,分析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 【答案】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 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了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说明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认识论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设问指向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认识论”的知识主要包括:实践的含义及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含义及特征、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与上升性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点睛】演绎型主观题(“体现型”):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给出相关的情景材料,且一般包含着多层意思,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从逻辑思维形式讲,此类题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式主观题。解答此类题须先将材料分成若干层意思,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27.“中国梦”也是“美丽都市梦”。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但合肥好堵!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合肥上班族因交通拥堵造成经济成本为每月518元。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合肥市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地铁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鼓励公交出行;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完善“限牌”总量控制、“错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打造美丽合肥,畅通合肥。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合肥市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交通拥堵的。 【答案】①该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布局出发,统筹规划,注重整体功能的发挥,推动大交通建设。②该市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地铁、公交、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限牌”总量控制、“错峰限行”,不同功能优化组合。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通过各要素的优化组合,良性互动,实现系统了最大功能,缓解交通拥堵。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既要用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又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要从整体布局出发,把地铁、公交、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限牌”总量控制、“错峰限行”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对合肥交通系统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解析】 本题以“中国梦”的实现为背景,考查系统优化的方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与运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系统优化的方法”,属于知识体现类材料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系统优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是如何体现的,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点睛】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天猫双11单日交易额超2684亿元,超过2018年的2135亿人民币,引发一场网购盛宴。网购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可在更大范围内、更多的层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但是,网购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配套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网络的虚拟性和一些商家信用度的缺失,往往使商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一些不法商贩和骗子利用这一平台坑害和诈骗消费者。因此,网络交易的安全问题让人放心不下,面对网络问题,人们只能说“爱你不容易”。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析如何看待网购这种购物模式。 【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我们既要看到网购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积极作用,也要看到网购存在的交易安全问题等不足。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网购,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 区别对待。③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目前,网购的积极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存在的不足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全盘否定网购。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网购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可在更大范围内、更多的层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但是网购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材料中,网购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可在更大范围内、更多的层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但是,网购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配套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故可以从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面对网购,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可以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虽然网络购物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网购的积极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存在的不足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全盘否定网购,故可以从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从世界观的角度看,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因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世界充满矛盾,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因此,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正因如此,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就成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