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武威六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政治试题
武威六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国家发改委下发的有关文件,自2019年4月1日起,电网企业增值税税率由16%调整为13%,电网企业电价水平降低的空间全部用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若其他条件不变,图1中(D、S分别代表工商业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能正确反映该措施影响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供求与价格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材料表明,增值税税率下降,电价水平下降,工商业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平移,A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工商业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工商业产品供给增加,B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工商业产品的需求增加,C不符合题;材料不涉及工商业产品的价格下降导致其需求量增加,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2.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深远。这表明 ①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②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发展 ③生产决定消费方式,为消费创造动力 ④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作用正日益凸显,这表明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决定消费方式,为消费创造动力。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材料体现的是生产决定消费,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①④。 故本题选B。 3.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以前一号文件相比,今年一号文件对农业问题着墨不多,重点强调的是农村、农民。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三农”为主题是为了 ①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 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③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农村城镇化 ④变革农村集体所有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三农”为主题是为了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从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①②符合题意。 ③: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农村城镇化不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三农”为主题的目的,排除②。 ④: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三农”并没有变革农村集体所有制, 农村土地仍归集体所有,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近年来,在国内外经济矛盾交织的情况下,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下列有利于化解经济运行困难和挑战的措施有 ①实施积极货币政策→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产品结构优化→竞争力增强 ②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负担减轻→活力增强 ③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企业上市融资→减除企业债务→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④对企业加大研发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产品附加值提高→利润增加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积极的货币政策即扩张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虽然我国经济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并不是经济萧条,而是继续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的客观条件并不具备,况且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并不必然导致企业产品结构优化,题肢①传导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排除;“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企业因制度收费压力降低,经营成本减少,负担减轻,利于企业再生产,题肢②传导正确且符合题意;企业上市融资,会造成企业债务增加,经济效益未必提高,题肢③传导错误,排除;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加产品附加值,题肢④传导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属于传导题,解答传导题的关键是要搞清事件之间的直接关系,既包括题肢与题干的因果联系,也包括题肢①、题肢②、题肢③、题肢④内部前后事件的因果联系,关系理清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5.根据党中央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证券法有关规定。2017年4月,证券法修汀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为了做好草案与注册制改革授权决定的衔接,修订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国务院应当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授权逐步推进股票发行制度改革。下列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①我国权力机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作 ②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③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具体执行机关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都是国家立法机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根据党中央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证券法有关规定。这说明我国的权力机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适合题意。 ③:国务院应当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授权逐步推进股票发行制度改革。这说明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具体执行机关,③适合题意。 ②: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④:全国人大是国家立法机关,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区分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几对概念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区别: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前者。 (2)权力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区别: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行政机关(即各级政府)、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在同一级别中,前者监督后者,后者由前者产生,对前者负责;它们都是国家机关。 (3)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区别:后者是前者的常设机关,在前者闭会期间行使其部分职权,后者对前者负责。只有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才设立常务委员会。 6.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履行职责。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是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②强化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需要 ③国家机关相互制衡的需要 ④依靠法制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要求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④: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是强化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需要,也是依靠法制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要求。②④符合题意。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排除①。 ③: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不存在国家机关相互制衡,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内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外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上级政府,审计部门和法制部门的监督;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 国家司法机关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7.汪洋指出,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检验脱贫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看脱贫成果能不能巩固。确保西藏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①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确保西藏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①③符合题意。 ②: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排除②。 ④: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排除④。 故本题选B。 8.2019年全国两会,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通过“5G+VR全景”技术,用更快的传输速度、互动性更强的画面内容,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提供沉浸式的传播体验。用户只需通过人民日报“两微两端”打开专题页面,就仿佛置身两会现场,感受更鲜活生动的场景。这表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科技发展可以助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②推进多媒体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 ③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大众传媒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5G+VR全景”技术传播两会信息,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说明多媒体融合有利于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①②正确;材料不体现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③不符合题意要求;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他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9.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变革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起伏跌宕,从不同方面冲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就需要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挥其理论整合功能,批判抵制错误、落后的社会思潮,激励引领进步、积极的社会思潮。这表明:( ) ① 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② 要尊重人们思想意识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 ③ 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 ④ 把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作为文化建设的着眼点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需要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挥其理论整合功能,批判抵制错误、落后的社会思潮,激励引领进步、积极的社会思潮。”说明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①③正确;材料表达的是要用主流意识形态来统一思想,②与题意不符,排除;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④观点错误,排除;本题选B。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哲学角度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表明: ①事物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②事物的质变必然带来事物的发展 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的发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发展一定是质变,但是质变不一定都是发展,故②说法错误。 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与题意无关,故③不选。 ①④:题目中,从哲学角度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表明事物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的发生,故①④选项入选。 故本题选B 11.防控工作首先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特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科学配置人力物力。同时,要牢记“细节决定成败”,要在精准细致上下功夫,要细化具体方案和措施,消除漏洞盲区,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一政策的依据是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规律的客观性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④:由题意知,防控工作首先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规律的客观性,①正确;防控工作中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④正确。 ②:“最后一公里”并不是防控工作的主要矛盾,材料无体现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②不符合题意。 ③: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主旨不涉及矛盾的主要方面,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2.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主动投身扶贫事业,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面貌,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2019年12月2日,朱有勇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朱有勇先进事迹启发我们 ①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撑 ②将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扶贫事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赞扬并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④对人民群众的真诚付出才是人生价值的真谛所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时代楷模”朱有勇的先进事迹为背景,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先进模范的伟大价值所在,启发学生向先进模范学习,正确看待人生价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理想。 【详解】①: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找准人生的奋斗方向、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撑,①正确。 ②:要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不是只有贡献给扶贫事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②错误。 ③: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民群众的爱戴和赞扬是对社会和人民所作贡献的认可,也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③错误。 ④:朱有勇院士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在劳动奉献中创造了灿烂的人生价值,也说明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④正确。 故本题选B。 【点睛】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二、材料解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取得积极进展。但我国营商环境建设任务面临不少短板:有的干部新官不理旧账,决策上“翻烧饼”、瞎折腾;有的部门随意执法、“小鬼难缠”;有的把企业当成“唐僧肉”,个个得而尝之;有的搞地方保护,各种隐性壁垒不同程度存在,等等。这些问题破坏了市场生态,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绊脚石。 2018年1月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会议指出,必须针对市场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多推“啃硬骨头”的举措。要继续改善硬环境,更要在软环境建设上不断有新突破,让企业和群众更多受益。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国家破解营商环境中的“短板”提出政策措施。 【答案】(1)①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潜力。②有利于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市场公平竞争。③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改善企业发展环境。④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①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②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营商环境。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经济体制机制创新。(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优化营商环境为背景,组织两个设问,检测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详解】(1)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义。分析优化营商环境的意义,根据材料主要市场和企业两个角度入手,即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及有利于企业发展。 (2)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国家破解营商环境中的“短板”提出政策措施,属于措施类试题,根据材料中所涉及的营商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从市场和政府两个角度入手,市场角度要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角度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深化改革等。 14.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作出批示,各相关部门和地方要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完善应对方案,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指示。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或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真实的民主)。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高度重视疫情防治工作,是为了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和保障,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我国政府积极履行文化职能和社会建设职能,实施政务公开,坚持对人民负责。李克强总理要求各地完善应对方案,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或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体现了党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发生为背景,以“党和政府指示打赢防疫战,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材料,考查《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指示,属于原因类试题。 作答时,要审清设问要求和材料主题:本题知识限定是政治生活,设问角度是为什么,主体是党和政府。要认真审读材料,把握有效信息,并调动运用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结合理论与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可从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职能、宗旨、工作原则、政务公开等,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点睛】原因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首先,认真分析材料与设问,明确知识、主体和指向。①注意知识范围,主要是弄清是经济原因、政治原因,还是文化原因,甚至是哲学原因(理论依据等)。②注意行为主体,主要是弄清从国家、机构或组织、公民、企业等主体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角度分析原因和依据,还是没有限定。③注意原因指向,即弄清围绕着什么问题来分析原因和依据。 其次,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原因的分析,注意知识调动的全面性。如将重要性、必要性、优越性等结合起来,将地位、作用、意义、影响因素等结合起来,将自身内因与其他外因结合起来,将教材理论体系与时政观点结合起来等。对于哲学原因或依据的分析,关键是把握题干材料信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再次,要注意仔细梳理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调动相关知识,而不是简单地罗列背诵过的知识体系。并非知识体系中的所有知识都是题目所需要的答案要点,材料中的某些信息可以在知识体系之外作为答案要点。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广袤的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发生、繁衍、生息之地。农村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传统文化的遗存不仅包括文物,还包括能够保存乡村记忆的一些古老建筑,如老宅子、庙宇、祠堂、戏楼、书院等,还包括农耕文明中一些日常的劳动工具,如马车、水磨、犁铧等;还包括一些生活用具,如马灯、风箱、轱辘、碾盘、拴马桩等。这些传统建筑和农耕文明的器具,寄托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反映出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保留着人们对传统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 乡村文化是传统的,乡村信仰是朴素的。但是,随着城镇化浪潮的加剧,人口向大中城市迁徙,农业人口的减少,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一定冲击,致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农村有逐渐流失的趋向。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地方一味追求生活的舒适便捷、村容村貌的整洁,不太重视对传统文化遗存和文化形态的保护,导致一些老牌坊和戏楼被拆除或遗弃、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无人继承或消失、一些传统的庙会因人口的减少而气氛冷清。乡村文化的各种遗存流失现象亟待加强保护,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乡村传统文化既急迫又必要。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应如何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3)结合材料,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1)①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③加强对农村传统文化遗存和文化形态的保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农耕文明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乡村经济振兴。 (2)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②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重视对农村传统文化遗存和文化形态的抢救和保护,创造性转化,避免因城镇化浪潮加剧而导致农村文化的流失。③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立足于我国乡村振兴的实践,创新性发展,融入时代精神。 (3)①加强文物宣传保护,提高农民的文物保护意识;②留住人才,吸引年轻人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③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业;④挖掘农村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趣味。(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乡村文化振兴为话题,组织三个设问,检测学生对不同模块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第一问难度较大,第二问难度一般,第三问较为简单。 【详解】(1)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合理性。本题没有限定明确的知识范围,只能通过材料和文化关键词间的联系作答。首先,乡村文化振兴是为了乡村振兴,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和相互交融;其次,经济决定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是满足乡村居民文化需求的内在要求;最后,乡村文化包含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农耕文明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乡村经济振兴。 (2)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应如何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本题考查学生对辩证否定观的掌握,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类型的措施类主观题。首先明确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其核心是既肯定又否定,然后分别用“肯定”和“否定”展开分析材料即可。 (3)第三问要求结合材料,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提出两条建议。属于开放性问题,要抓住限制词:振兴乡村文化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乡村文化包含的因素为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