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9最新】精选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二政治试题 2018.1 一、选择题 1.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 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 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2. 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15 / 15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和他所开辟的哲学道路,是“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它把现实生活和时代的科学精神所引起的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升华为时代的理论思维。这说明真正的哲学 ①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②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③决定了我们如何想问题、办事情 ④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15 / 15 5. 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①都认为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②都承认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③都认识到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④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 文人云: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是对地上之山水的再现 ②地上之山水是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的内容 ③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是对地上之山水的主观映像 ④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之妙源于创作者的智慧和情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7. 15 / 15 太极拳是一项身体动静平衡统一的运动。动时存在静势,静时寓动机,机中有势,势中成机,机势难分,此太极之妙也。从哲学上看,太极拳运动体现了 ①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②绝对的运动和绝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③动亦静,静亦动,没有区别 ④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根雕艺术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 艺术创作来源于人脑 B.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 艺术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 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9.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5 / 15 C. 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D. 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10.“人的价值真的会被机器取代吗?”科技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挑战着人类的智慧。2017年6月7日,智能教育机器人Aidam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与6名高考状元同台PK,分别解答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完成整张试卷。Aidam在1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卷,最终获得134分。所得分数超过其中两位状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idam”的诞生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Aidam”是人类智慧的物化,可以成长为新的实践主体 ③“Aidam”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可以代替人脑 ④“Aidam”的研发表明实践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1. 某校研究人员最新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寻找癌细胞受体的自组装纳米粒子,可以提高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的有效性,进而帮助医生提高癌症诊断率。这种自组装纳米粒子的外部涂有一层特殊的蛋白,通过该蛋白可以寻找特定的肿瘤信号。这一科学成果表明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事物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15 / 15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 2017年7月6日,欧洲梭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实验组宣布首次发现双粲重子,该发现由我国科学家主导。我国科学家高原宁表示:“发现粒子仅仅是个开始,由两个甚至是三个重夸克组成的重子还有很多没有被发现,未来的研究依然会非常地激动人心。”这一研究表明 ①人们的意识能够把观念变成现实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研究发现,情绪变化会引起强烈的身体感受,不同情绪在身体上形成的感受图形各不相同。然而,不管是西欧人还是东亚人,人们的身体情绪图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这表明情绪及其相应的身体感受有着共同的生理基础。这一发现佐证了 ①西欧文化和东亚文化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基础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认识世界的基础 ④不同的人的情绪运动存在普遍性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 15 14.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 B.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C. 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 D.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16. 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95号的镅(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素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 A. 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 B. 15 / 15 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 C.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 D. 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 17. 2017年2月14日,中国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正式开钻。此次钻探目标是在南海北部的洋陆过渡带,钻取南海张裂前夕的基底岩石,揭示南海成因,检验国际上以大西洋为蓝本的“非火山型大陆破裂”理论,揭示“陆地为什么会变成海洋,海洋盆地怎样形成的”等科学之谜。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③制定正确目标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好奇号”火星探测器采集到的信息分析发现,火星曾在较长的时间里存在过比较温暖的气候,平均温度高于零摄氏度,这为证实火星上曾存在湖泊的假设给出了有力支撑。这一发现佐证了 ①科学实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②认识总是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③认识从实践中来并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 15 / 15 ④实践的发展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日益完备的工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9. 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去相信神话。下列与此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①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③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④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0. 苏轼初读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很不以为然: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显然只枯不落。于是,他随手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调任黄州后,苏轼偶入菊园,只见满地金黄、枝头无一朵枯花,顿觉汗颜。由此可见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 ④认识受到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 15 21.清朝初期,很多人对西学还是很感兴趣的,也学了不少,但只是一种猎奇和雅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这是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开始落伍的重要原因。这启示我们 A. 认识不能脱离实践,科学技术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B.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 C. 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科技的作用 22. 右边漫画“你站在阴影里,却说太阳对你不公平”中的人物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会反思自己,客观地看待事物 ②总结经验教训,乐观的接纳现实 ③承认环境的制约性,不自欺欺人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怨天尤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3.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这句话在微信朋友圈被刷爆了!但体育专家指出,过于肥胖者由于下肢承受了身体的大部分重量,本身已经受到较大压力,跑步会给下肢关节“雪上加霜”,容易造成膝关节受伤。因此,建议严重肥胖者少做或不做跑步运动,可以多做游泳、快走等负担小的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15 / 15 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范围 ③体育专家说的话更有说服力,更有用,所以是真理 ④体育专家和普通人的认识都是对的,所以不存在绝对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中国暗物质实验合作组在美国《物理评论D》杂志上发表了最新暗物质实验结果,确定性地排除了美国一个实验组几年前给出的暗物质区域,人类探测器迄今尚无真正发现这种看不见的物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 原有的真理常常在新的实践中被推翻 B.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C. 实践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取真理性认识 D. 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5.研究人员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1)置于晴天的室外,对其进行24小时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2)。该实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④ 15 / 15 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人们不可能获得真理性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 Data),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思维,以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思维。(9分) 27. 材料一 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到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6分) 材料二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我国生育率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减少,人口老龄化加速。为了有效应对人口的结构性矛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结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过程体现的认识论道理。(9分) 28.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 / 15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供需关系结构失衡,“供需错位”。一方面,过剩产能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资源要素最优配置,提高生产力水平,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是有历史成功先例的。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沼。供给经济学坚持“小政府,大市场”、自由竞争和企业家精神的理念,认为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 (1)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理性。(7分) (2)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借鉴供给经济学理论,又不能简单照搬别国的成功模式和先例。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9分) 2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及时总结执政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写入党章指导全局,这是中国共产党最厉害的秘密武器。中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对党章进行了修改,这注定会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重要的承前启后的历史性节点。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的论断。最近党内学习哲学,重温毛泽东的“两论”——《实践论》《矛盾论》。用哲学的力量夯实理论基础,为下一步改革发展凝聚共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自发行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热烈反响,成为外国了解中国,倾听中国故事,学习中国经验的重要窗口。中国的发展路径、理念也给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和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知识,谈谈对“中国共产党最厉害的秘密武器”的理解。(10分) 高二政治月考答案 1—5 DACCC 6—10 DBCDC 11—15 DCCBA 16—20 DCCDD 21—25 ABADA 26.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树立大数据思维是客观形势的要求。(3分) ②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大数据思维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只有按照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挖掘和利用大数据价值,才能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3分) 15 / 15 ③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大数据思维可以有效指导实践,以发挥大数据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提高竞争力。(3分) 27. (1)①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合理开展经济活动。(2分)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把握和利用规律,搞好生态文明建设。(2分)③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2分) (2)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现的人口结构性矛盾的新问题,推动了我国生育政策的逐步调整和完善。(3分)②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不断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人口的结构性矛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3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对我国生育政策的认识要经历多次反复才能逐步完善,追求对生育政策的真理性认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分) 28.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正确的意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4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尊重市场规律的体现,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实现资源要素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 (2)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供给经济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对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借鉴作用。(3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真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因此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3分)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而不能囿于既有的认识。(3分) 29.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中国共产党最厉害的秘密武器”就是理论创新,就是指导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正确把握,总结执政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写入党章指导全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分) ②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十八大以来党执政经验的总结,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把理论创新的成果写入党章,发展了党的理论和思想,为下一步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4分) 15 / 15 ③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索治国理政的发展路径,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把它写入党章,更好地发挥真理的指导作用。(2分) 15 / 1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