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2020年春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月考试 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 第I卷 选择题(48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2个小题,共48分)‎ ‎1.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A.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改革开放40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深化。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四个原则既是深化改革的认识论,又是推进改革的方法论。四个原则从哲学上表明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国家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改革基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矛盾的观点是对整个宇宙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看法 B.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C.辩证法的宇宙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揭示矛盾的前提,也是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 ‎4.电影《流浪地球》引人瞩目地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的范式。影片在硬科技的故事框架下,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流浪地球计划投射出中国人臼古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对地球未来命运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显示出一种中国思考与中国担当。该片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 ‎①敢于创新,独创的流浪地球范式是对美式科幻的辩证否定 ‎②继承传统,发挥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③尊重规律,实现了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联系的相互转化 ‎④未雨绸缪,思考地球未来命运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格力、华为、苹果等知名企业均有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其依据是 ‎① 文化已成为企业的第一生产力 ② 健康向上文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日益显著 ④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随着交通、通讯的日益便捷和城市化深入推进,我们既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城市享受到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在节假日到各地去品尝特色小吃,感受不同的饮食文化。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 A.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着多种选择 B.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共享 C.传统文化是维系我们共同生活的纽带 D.各地饮食方式带有独特的文化印记 ‎7.“一镇一神韵,一镇一味道。”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三季于‎2017年1月2日在央视开播,集中展现中国古镇风貌,梳理中国古镇文化传承。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天生的 ‎③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④文化就是文学艺术,是相声、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的总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8.‎‎2019年1月1日 ‎,由中宣部着力打造的直联网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由PC端(网站)、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组成,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戏曲、经济等资料。内容极为丰富,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热潮。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发挥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作用 ‎②促进了新兴媒体取代传统媒体,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③有利于把握时代脉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说明网络传媒是信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最新通过的外商投资法将于‎2020年1月1日施行,正式取代实施多年的“外资三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基础性法律;新法明确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取消了逐案审批制管理模式,这些变化与规定 ‎①能够促进外资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②为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通道 ‎③体现了外资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 ‎①有利于提升外商在我国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预计到2030年,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将达到2亿人次。与我国的情况相反,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人对经济的复苏不看好,在此背景下,一些欧洲家庭取消了出国度假的计划。这充分说明 A.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高于欧洲国家居民 B.收入的多少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 C.人们的消费会受到预期收入的影响 D.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11.2018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开展主题为“弘扬革命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的延安精神进校园交流座谈会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了暑假在延安参观学习时的心得体会。天津医科大学开展此类活动旨在 ‎ ‎①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②发挥优秀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③发挥先进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决定作用④发挥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餐桌礼仪是将人类用餐与动物进食区分的关键,它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等。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家教、性格爱好等。餐桌礼仪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③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④文化素养的形成需后天培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II卷 非选择题(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某校高二某班学生开展以“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他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材料。请你阅读材料,参与其中,并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生生不息;苦难深重,却绵延不绝。回首往昔,世所罕见的洪水、地震,未曾让我们绝望;侵略者的铁蹄肆虐,不能让我们屈服;军阀割据各自为政、连年混战,难以阻挡中国人统一的夙愿。是什么造就了华夏子孙的生生不息?是什么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她是华夏儿女薪火相传、血脉相承的精神依归;她是中国精神的源头,是中国精神的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尽磨难艰辛而信念愈坚,源自我们民族底蕴中那种永不泯灭的民族精神。‎ ‎(1)结合材料,谈谈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0分)‎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6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将迎来发展进步的美好前景。也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的新挑战。无论风云变幻万千重,既然看准了,认定了,就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咬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不放松、不走偏、不懈怠,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准确把握住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绝不可丢掉党、国家、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本,绝不可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咬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要全面准确把握住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的认识。‎ ‎15.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4分)‎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凝聚着亿万农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也是乡村振兴之文化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推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表现方式、传播方式、体验方式,让传统农耕文化活起来,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来增强文化认同,从而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农民丰收节如何实现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0分)‎ ‎(2)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党中央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现实意义。(8分)‎ ‎(3)如何办好农民丰收节的活动是各级政府考虑的一个问题,请你为政府提出3个合理建议。(6分)‎ ‎2020年春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月考试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1-5:BBCBD 6-10:BABBC 11-12:AD ‎13.(1)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2)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14.①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指明了一切与时代发展脱节的制度,观念都是能改的、该改的,“改”是为了提高国家机关的威信,增强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改”的目的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意在说明“改”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1)中国农民丰收节依托深厚悠远的传统农耕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示农业发展新成就,农村建设新风貌,赋予传统农耕文化新的时代内涵;通过节日的形式,结合民族特性、地域特性举办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创新了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表现形式;欢乐的节日氛围激发了农民内心的传统农耕文化情结,调动了亿万农民、全社会广泛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党中央立足乡村发展的客观实际,依托深厚悠远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资源,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和庆祝,有助于全社会营造重视“三农”工作的氛围,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激发社会各界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3)①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民文艺活动;‎ ‎②举办各种优秀的农耕文化活动,让全社会、全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 ‎③打造庆丰收全民购物节,利用市场的力量帮助农民丰产增收,让全社会分享丰收节的快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