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4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济南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高一政治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80分) 1.2018年夏天,北大哲学系毕业生制作的MV《哲学有点甜》刷爆了朋友圈。“海风吹拂过,爱琴海群星闪烁,世界本原是水是数是火。……多反思勤训练哲学有点甜,这快乐不会变哲学有点甜”。哲学的甜来自于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学好哲学是人生成功的关键所在 ③哲学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哲学的“甜”来自于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夸大了学好哲学的作用,说法错误;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说明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世界观决定着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世界观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②③适合题意;①是世界观的含义,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世界观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3.只要“锦鲤附身”,人生就可以“躺赢”。这种认识与下列世界观相一致的是 A. 气者,理之依也 B.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C. 存在就是被感知 D.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只要“锦鲤附身”,人生就可以“躺赢”,这种认识把命运依托在“锦鲤附身”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项与题意观点相一致;AD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C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意观点不完全一致;正确选项为B。 【点睛】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4.以“同绘空间蓝图,共建美好世界”为主题的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2018年11月在浙江召开,力促地理信息管理的沟通、理解、认知和应用,促进各国地理信息与技术更好地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共同应对地方、国家及全球面临的发展挑战。这说明 A.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已被世界各国接受 B. 人类努力探索应对全球面临发展挑战的哲学方法论 C. 科学的哲学理念指导着现代具体科学的研究和应用 D. 对具体科学的认知和应用是为了推动哲学向前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的召开,有利于促进地理信息管理的沟通、理解、认知和应用,促进各国地理信息与技术更好地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共同应对地方、国家及全球面临的发展挑战。这说明科学的哲学理念指导着现代具体科学的研究和应用,C项符合题意;材料并不能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已被世界各国接受,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人类努力探索应对全球面临发展挑战的哲学方法论,B项与题意不符;对具体科学的认知和应用是为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是为了推动哲学向前发展,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 相互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5.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知识的科学概括 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项正确表述了哲学与世界观和具体知识之间的联系;A项指出了哲学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没有指出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联系,与题意不符;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B项说法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并不决定世界观,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 相互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6.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 B.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D. 主观唯心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埃及胡夫金字塔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A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7. 法国著名哲学家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一书中谈到,运动的物质能够产生有生命的生物。他认为动物是机器,人也是机器,人的肌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都是身躯上各种“机器”机械作用的结果。上述观点 ①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②正确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④认为客观事物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拉美特利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②错误;认为客观事物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主观唯心主义,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8.朱熹说:“未有此气,已有此理。”陆王心学是在批判程朱理学的过程中形成的,王阳明建立了以心统万物的“心学”体系,宣扬“心外无理、无物、无事”,一切“有”都不能离开“心”而独立存在。上述两位思想家的观点 ①都认为客观事物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②都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 ③都是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回答 ④对人类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朱熹认为“理”为世界本原,属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属主观唯心主义,①②说法错误,排除;朱熹、王阳明的观点都是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回答,对人类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9.2018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这个日子时刻提醒着所有中国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祭奠亡灵…。但是,日本政府对侵略历史讳莫如深,企图美化侵略历史。下面哲学观点,比较适合用来反驳“美化侵略历史”言论的是 A. 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D. 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论是否定事实的唯心主义思想表现,“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表现的是唯物主义思想,比较适合用来反驳题中的观点,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与“美化侵略历史”言论观点相一致;正确选项为D。 【点睛】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10.对于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 A.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B.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C. 认为自然之根乃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D. 正确地阐释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张衡的观点认为“元”是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把物质具体形态当成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而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因此,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否认世界是神创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故A正确;材料中,张衡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没有夸大意识的作用,也不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B错误;C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而张衡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C错误;张衡的观点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没有指出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因此,没有正确地阐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故D错误。故选A。 11.在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并“养精蓄锐”之后,2019年1月3日上午,低调得似乎都有些淡出公众视野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厚积薄发,完成了人类史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至此,这项略显“隐忍不发”色彩的“月球远征计划”终于度过了最困难和最惊险的时刻由此可知: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①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嫦娥四号完成壮举,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嫦娥四号完成壮举,说明人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入选。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但并不一定所有思维都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排除。③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思维和存在并不是相互依赖,存在决定思维,存在并不依赖思维,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之所以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12.下列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发展顺序的是 ①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②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①→③ D. ①→④→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③→④的发展顺序正确,②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因此,其它选项都包括②,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3.黑格尔认为:“只有符合概念的实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因为在这种实在里,理念使它自己达到了存在。”该观点 ①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②与“存在就是被感知”本质上相同 ③认为现实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 ④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黑格尔的观点强调物质的东西只能在意识中存在,而这种理念,黑格尔把它称之为绝对精神,即脱离人之外的一种精神,他认为现实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其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项符合题意,①项不合题意;“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唯心主义,所以黑格尔的思想和“存在就是被感知”本质上相同,都属于唯心主义,②项符合题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属于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14.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两大基本阵营分别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一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的相关知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A 项正确;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内容,B项错误,排除;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内容,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基本哲学派别,C项错误,排除;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给出的科学回答,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项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1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反映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思维和存在的对立 D. 共性和个性的对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同时也承认了相对静止,“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只是看到了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而不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排除。B选项观点符合题干,强调绝对运动是辩证法观点,否认相对静止,是形而上学观点,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分析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而不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是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二者并不是共性与个性的对立,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是对立的关系。 1、辩证法认为事物运动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形而上学认为是外部作用的结果。 2、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形而上学认为事物是静止的。 3、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形而上学认为事物是独立的。 4、辩证法认为要系统和全面看问题;形而上学从单方面和片面看问题。 16.当一个月出现两次月圆之夜时,第二个满月就被赋予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蓝月亮”。天文专家介绍,“蓝月亮”平均每2.4年出现一次,下一次“蓝月亮”将出现在2020年10月。人类对天象的准确预测说明 ①人的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 ②人类可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③事物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天象是人的思维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类对天象的准确预测说明人的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人类可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天象属于物质而不是意识,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7.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材料说明 ①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时代要求,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②时代孕育了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着时代进步 ③哲学智慧源于时代,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用,说明时代孕育了真正的哲学, 真正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真正的哲学推动着时代进步,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时代要求,影响但不能支配社会的发展,①错误;③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8.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做出这一论断是基于: A. 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 坚持科学的实践观 C. 坚持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 坚持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改变世界”的重要性,即实践的重要性,B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实践观,没有涉及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实践观,没有涉及坚持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实践观,没有涉及坚持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9.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 ②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④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表明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①正确且符合题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它和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的具体形态除了具有共同的唯一特征——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己的个别特征。我们既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又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 20.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世间万物,变动不居”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题肢①符合题意;“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体现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题肢②符合题意。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观点,题肢③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题肢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择A选项。 21.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18年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定调指出要根据我国经济形势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既不是“大幅放水”,也不是“全面宽松”,而是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一定调 ①表明事物的运动是有条件的 ②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③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④表明经济政策的制定要按中央的意愿进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运用与静止的关系、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②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体现运动与静止的统一,入选。③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货币政策的制定根据我国经济形势,说明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才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排除。④选项观点表述错误,经济政策制定要根据我国经济形势,而不是按中央的意愿进行,排除。故本题选C。 22.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既含动,动不舍静。”他认识到 ①运动是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静止是无条件的相对的 ③运动与静止是相统一的 ④运动是静止的特殊形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静者静动,非不动也”,说明他认识到运动是永恒的和绝对的,①正确且符合题意;“静既含动,动不舍静”,表明运动与静止是相统一的,③正确且符合题意;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④颠倒了二者的关系,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3.人的记忆由高峰和结束两个时段的体验决定,即人在一段经历后,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对“峰”与“终”的体验。当前,“峰终定律”已被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这启示我们 ①人的心理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 ②人能够在把握规律基础上利用规律 ③人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改变规律 ④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提到人的心理运动是有“峰终定律”的,这说明人的心理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故①正确;材料中,“峰终定律”已被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这说明人能够在把握规律基础上利用规律,故②正确;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改变规律,故③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认识和利用规律,没体现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故④排除。故选A。 2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①滴水穿石②根系沃土③敬德保民④犬吠非主 A. ③→①→④→②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故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是①→②→④→③,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顺序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 25. 近年来,中国科幻又掀起新的热潮。科幻小说作为一种现实主义文学类型,它让读者重新直面影响我们生存的当代尖锐问题,在前瞻性、批判性、建设性上予人以新启示,提供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新的世界观。可见 A.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B.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 D.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科幻小说让读者重新直面影响我们生存的当代尖锐问题,在前瞻性、批判性、建设性上予人以新的启示,提供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新的世界观,A项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B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6.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转化应用不断加快。早先,人工智能在围棋界“大杀四方”,击败了一众人类顶尖棋手;现在,人工智能可以预报自然灾害、可以撰写新闻、可以完成高考试卷、可以协助医疗诊治,甚至还可以搞艺术创作。人工智能搞艺术创作 ①证明了人工智能与人一样具有意识 ②表明人工智能能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 ③是人的意识活动发挥创造性的结果 ④是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的相关知识。人工智能搞艺术创作是人工智能对人脑某些功能的模拟,是人的意识活动发挥创造性的结果,③④正确;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人工智能只是一个机械物理装置,不能产生意识,①说法错误,排除;实践的主体是人,人工智能不能进行实践活动,②中的“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27.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感受,“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种感受说明 A. 客观事物是由人主观意志决定的 B.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D. 真理是具体的,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种感受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项符合题意;客观事物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A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意识的本质和作用,不体现意识的产生,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涉及真理问题,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8.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获取了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有望揭开暗物质之谜,并将推动解释宇宙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将怎样演化。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科学实验是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 B. 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C. 人们能够改变甚至创造具体物质 D.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是物质世界的本质特征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获取了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有望揭开暗物质之谜,并将推动解释宇宙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将怎样演化,这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正确且符合题意;科学实验是认识世界的一个而不是唯一途径,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未涉及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并且人们只是改变了自然物的具体形态,并非创造了新的物质,C错误且不符合题意;D在材料中未涉及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9.为进一步提高地震系统应急人员应急联动与应急处置能力,某省地震局于2018年9月21日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全省地震系统地震应急演练,省、市、县地震部门和各地震台应急人员近600余人参加了演练。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主要是强调 ①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规避自然风险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地震系统应急人员应急联动与应急处置能力,某省地震局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全省地震系统地震应急演练。这主要是强调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规避自然风险,①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未强调规律的客观性,也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③④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30.下图漫画主要说明 A. 实践具有能动性,需要认识的指导 B.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C. 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可以通过现象把握本质 D.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通过实践才能改造世界 【答案】D 【解析】 【详解】 漫画中“把困难扛在肩上胜过把它挂在嘴边”强调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解决困难,即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通过实践才能改造世界,D选项正确。A选项与漫画主旨不符,B、C选项均强调意识的作用,与漫画不符。选D。 31.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社会反响热烈。下列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③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④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观的相关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①体现了实践的观点;“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强调要求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精神,②不体现实践观,不符合题意;“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意思是对待新松希望它能长到千尺高,而对于恶竹则必须全部加以剔除,体现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③没有体现实践观点,不符合题意;“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是指取得伟大的功业,需要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④体现了实践的观点。故本题选B。 32.寓“教”于“行,研学旅行正在收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实践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唯一途径 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③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研学旅行是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这样做是因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其知与行的统一,②④正确;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途径除了实践之外,还可通过学习获得,①中的“实践是……唯一途径”说法错误,排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故①正确。材料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说明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题肢④正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观意识不能成为实践的出发点,排除题肢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总结规律应该坚持从个别到一般,排除题肢③。故本题选择A选项。 34. 大国兴衰构成了世界历史的重要篇章,很多学者和政治家呕心沥血探寻其中的逻辑线索,产生了许多著述宏论。然而,大国兴衰的原因难有最终答案,这不仅在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更是因为世界在变化,不同国家兴衰的轨迹不可能简单重复。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永远不会过时。下列对材料的解释合理的是 A. 认识主体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的要求 B. 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 C. 不同的认识主体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不同 D. 真理的客观性表明认识可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然而,大国兴衰原因难有最终答案,这不仅在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更是因为世界在变化,不同国家兴衰的轨迹不可能简单重复。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永远不会过时。这是因为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B正确且符合题意;认识主体的局限性并不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的要求,人类可以获得真理性认识是,A错误;不同的认识主体影响而不能决定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不同,C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表明认识可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35.2018年11月22日,经过近九年艰苦奋战,破解千年米仓山屏障宏伟工程一一巴陕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巴陕高速共有桥梁55座、隧道20个、互通式立交7座,全线桥隧比高达78.2%。它为加快秦巴山区脱贫奔小康步伐和实现革命老区振兴提供重要支撑。这说明 ①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 ③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 ④联系是普遍的,坚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观的知识。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不能根据需要建立新联系,①表述错误;经过近九年艰苦奋战巴陕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说明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②符合题意;不是所有部分的功能都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③表述错误;巴陕高速公路为加快秦巴山区脱贫奔小康步伐和实现革命老区振兴提供重要支撑,说明联系是普遍的,坚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④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 36.下图漫画启示我们办事情要 A. 树立全局观念 B. 不断解放思想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坚持联系的观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根据漫画中的文字可以看出,我们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适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会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有的还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解题一般分成以下几步: 首先,要读懂漫画(含漫画标题)。漫画本身包含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命题者是针贬时弊,揭露问题还是弘扬正气,展示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漫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言语和其他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漫画标题等去揣摩,把握。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是我们做好这种题目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要仔细揣摩,要透过漫画中事物的表面现象,特征去抓住其内在的本质,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还必须把漫画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多角度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反对不读漫画,不去仔细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不去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单纯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 其次,要读懂题目的选择要求。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 37.有人说,“1+1=2”是数学,“1+1>2”是哲学。从哲学视角理解“1+1>2”,其合理解释是 A. 用批判性思维怀疑一切、推翻一切,可以开拓出崭新境界 B. 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能使各要素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C. 组织协调好已有的要素,能使整体的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D.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1+1>2”是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组织协调好已有的要素,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故C选项符合题意,由此可以判断B选项是错误的。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而不是否定一切、推翻一切,故排除A选项。本题主要说明的是整体的重要作用,而非哲学的作用,D选项与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本题选择C选项。 38.漂绿(Greenwash),意指家企业宣称保护环境,实际上却反其道而行,实质上是一种虚假的环保宣传。漂绿行为混淆了消费者的视线,造成假冒绿色产品的泛滥,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此,环保部门需要 ①学会在把握多样联系中正确认识漂绿行为 ②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客观的本质联系 ③透过内在的真实联系揭示外在的虚假联系 ④从虚假的人为联系中发现真实的自在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针对企业漂绿行为所带来的危害,环保部门需要学会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客观的本质联系,在把握多样联系中正确认识漂绿行为,并依法进行治理,①②项符合题意;环保部门需要透过各种现象认识本质,而不是透过内在的真实联系揭示外在的虚假联系,③项说法错误;漂绿行为是人为事物的联系,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9.如今,在个别国家以本国优先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是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主张蕴含的哲理是 ①整体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 ②关键部分功能决定整体功能 ③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④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个别国家以本国优先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是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这体现了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整体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①③适合题意;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错误;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④错误;故选A。 40.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肯定2018年所取得成绩的同时,用“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形容当前中国经济,指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因此,我们要 ①改变规律能够避免前进道路中的困难曲折 ②在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中实现梦想 ③不断建立事物新的联系代替事物固有联系 ④立足世界大变局稳中求变寻求最优化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系统优化的相关知识。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因此,我们要在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中实现梦想,要立足世界大变局稳中求变寻求最优化目标,②④正确;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①中的“改变规律”说法错误,排除;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既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联系,也不能消灭联系,③中的“不断建立事物新的联系”、“代替事物固有联系”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一是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20分) 41.2018年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因在病毒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膺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一名医学病毒专家,侯云德始终在和各种烈性病毒作斗争,在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口”上眺望、抉择、守护,为突发传染病防控构建了一座坚固的堡垒。2009年,甲流横行。侯云德团队87天研制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纪录。在疫苗注射问题上,侯云德力排众议坚持仅需注射一剂,推翻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注射两剂”的专家共识,临床检验有效。SARS、甲流、埃博拉……百姓对病毒“谈虎色变”。为了不让“猛虎”伤人,侯云德立志攻克难题。干扰素是病毒的“克星”,但长期以来我国干扰素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为让干扰素“平民化”,侯云德团队在经历无数次试验与失败后,成功研制临床级干扰素制剂,并在美国的基因工程中汲取灵感,进一步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独创的国家一类新药——aib型干扰素,使上千万名患者得到救活。如今,我国干扰素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而且价格大幅度下降,产生了数千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先河。侯云德主导建立的覆盖全国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综合防控网络体系”,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10年来国内国际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为世界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侯云德团队是如何进行病毒学相关研究的。 【答案】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侯云德院士坚持团队合作,经过多年多次试验,取得病毒学研究的重大突破。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的、检验标准。侯云德团队根据国家需要选择甲流、抗干扰素等科研课题,在实践中获得相关科研成果,并应用于临床,接受实践的检验。③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侯云德团队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直至成功研制甲流疫苗、新型干扰素。④侯云德团队将干扰素制剂科学应用于临床,做到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侯云德团队进行病毒学相关研究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设问是“说明侯云德团队是如何进行病毒学相关研究的”。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结合材料中“侯云德团队87天研制成功疫苗”、“侯云德团队在经历无数次试验与失败后,成功研制临床级干扰素制剂,并在美国的基因工程中汲取灵感,进一步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独创的国家一类新药——aib型干扰素,使上千万名患者得到救活”、“加大对优秀员工的奖励力度”等关键信息,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的、检验标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角度回答即可。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