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政治生活命题探究(仿真押题)-2019年高考政治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14 政治生活命题探究(仿真押题)-2019年高考政治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解析版)

‎1.2018年1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指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这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这表明 ‎①我国坚定维护本国国家利益 ‎②开放和合作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 ‎③我国愿意与世界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 ‎④世界多极化是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2.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我国在宗教问题上坚持 ‎①积极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相适应 ‎②依法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③引导宗教界人士为社会作贡献 ‎④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的相关知识。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宗教问题上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界人士为社会作贡献,③④正确;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①说法错误,排除;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是所有的宗教活动,②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3.2018年,广西、宁夏迎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建祖国,今日则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 ‎①尊重民族差异,反对境外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 ‎②消除民族分歧,在民族乡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自治 ‎③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监察委员会更好行使自治权 ‎④坚持民族平等,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4.1978年12月I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 ‎①坚持党对--切工作的领导,确保正确发展方向 ‎②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职能,自觉提高执政能力 ‎③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带领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党以改革开放为工作中心,为国家发展制定大政方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四十年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正确发展方向,带领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①③正确;②中的“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职能”说法错误,排除;④中的“以改革开放为工作中心”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5.2018年7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时指出,两岸同胞应共同努力,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抵制“台独”.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同胞亲情福祉,在新时代携手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这表明 ‎①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③公民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 ‎④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6.礼让是城市交通文明的一种新风尚。车让人,人让车,人车互让。某市经过专项集中整治行动,不仅倡导行人与机动车互相避让,更规范机动车避让行人。违法行走的路人则不在礼让之列。这表明 ‎①规范交通秩序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我国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③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 ‎④交通参与者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相关知识。倡导行人与机动车互相避让,更规范机动车避让行人,违法行走的路人则不在礼让之列。这表明规范交通秩序应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交通参与者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①④;材料未涉及公民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和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的相关内容,②③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友“辣味”十足的“弹幕”刷爆了直播页面......某市主办的“物业革命”专题恳谈会火热的原因在于 ‎①政府推进权威政府建设,保障了公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②网络表达拓宽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 ‎③公民政治素养的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增强 ‎④人大代表听取群众意见,反映人民呼声,代替人民行使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在线上,13万名网友“辣味”十足的“弹幕”刷爆了直播页面,这表明网络表达拓宽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也反映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增强,政治素养的提高,②③项符合题意;公民没有决策权,①项观点错误;人大代表听取群众意见,反映人民呼声,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不是代替人民行使权力,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 ‎14.外交部长王毅在2018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发表演讲时表示,我们时刻关心每一位海外中国同胞的安危冷暖,对于任何肆意侵害中国公民正当权益的霸凌行径,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将全力维护中国公民的合法权利,还世间一份公道和正义。材料表明,我国 ‎①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②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③行使主权国家管辖权,坚定维护公民海外合法权益 ‎④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15.2017年初,中国首次发布《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系统阐述亚洲安全观。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宣布了中国扩大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坚定而有力地回答了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何去何从这一时代之问,再次向世界宣示新时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赢得与会嘉宾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共鸣。我国赢得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的精妙之处得益于 ‎①将中国方案转化为了世界行动 ‎②打造了形成国际新秩序的利益架构 ‎③贯彻了特色外交思想认清历史前进大势的真实写照 ‎④在世界格局演变中展现新时代我国的作用和新作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相关知识。②选项错误,国际新秩序正在形成过程中,且我国没有打造形成国际新秩序的利益架构。③‎ 选项与题意不符。在该年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宣布了中国扩大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向世界宣示新时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赢得与会嘉宾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共鸣,这是基于我们将中国方案转化为了世界行动,在世界格局演变中展现新时代我国的作用和新作为。①④选项入选。选B。 评论称,永远不要指望三两天的道德教化能唤醒一个装睡的成年人。捍卫公德的舆论批判的枪声还不够响亮,制度惩戒和法律问责千万不要一再错过最佳的时序节点。可见,要唤醒一个装睡的成年人需要 ‎①完全依靠法律刑罚处罚 ‎ ‎②摒弃道德教化,唤醒舆论监督 ‎③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 ‎ ‎④亮剑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义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要唤醒装睡成年人,要法律与道德有机结合,仅仅依靠道德是不够的,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强调制度惩罚和法律问责不可错过,说明要摒弃道德教化,唤醒舆论监督,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说错误,题中强调对于唤醒装睡的成年人,要加强法律惩处,但并不是要完全依靠法律刑罚处罚,排除。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重视法律的强制作用,但也不是摒弃道德教化,排除。故本题选D。‎ ‎2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进而提出了评价改革的“两个是否”的标准,即“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是因为 ‎①先进政党必须维护自身的特殊利益  ‎ ‎②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才能巩固执政基础 ‎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 ‎④要继承沿袭中国共产党历次执政策略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B ‎25.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修改宪法是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作出的必要的、适当的修改,将有力推动和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宪法修改要求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 ‎②全国人大代表行使决定权,促进国家法治体系的现代化 ‎ ‎③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 ‎④公民提高法制意识、法制水平,维护法律,依法决策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相关知识。题目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①入选。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修改宪法是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作出的必要的、适当的修改,将有力推动和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宪法修改要求有利于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③入选。②选项错误,全国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④选项错误,公民没有决策权,故不能依法决策。选D。‎ ‎26.社会保障是近年全国两会最热话题,受到高度关注。一方面,社会保障面临制度体系的健全问题;另一方面,社保系统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泄露隐患的“重灾区”。数据显示,社保类信息泄露达到5 279.4万条,包括个人薪酬、财产、房产等。个人隐私已经形同“裸奔”。下列关于公民对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的合理传导路径是 ‎①公民提出建议→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决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 ‎②公民选举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完善社会保障立法 ‎ ‎③公民参与民主管理→政府履行职能→加强社会保障建设 ‎ ‎④公民行使监督权→发现企业或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公民行使诉讼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27.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人民只有客体身份而无主体地位可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突出人民主体地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为此需要 ‎ ‎①坚持人民主权原则,以维护和促进全体公民的权益为目标 ‎ ‎②法律必须承认、尊重并保护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无差别保护一切正当利益 ‎ ‎④以尊重和保障人民的一切权益为最高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该观点混淆了公民与人民的区别。④选项“一切权益”的表述错误。题目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突出人民主体地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为此必须要承认、尊重并保护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无差别保护一切正当利益。②③选项入选。选C。 之间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传导路径不畅通,存在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企业“弃实投虚”的现象。‎ 为了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多项措施,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如调整完善分配政策,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采取股权激励、分红激励以及科技成果投资入股等激励措施;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实体经济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政策;政府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哲理谈谈如何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 ‎(2)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去“空心化”的意义。‎ ‎(3)政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体现了《政治生活》哪些道理?‎ ‎【答案】(1)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我们要运用虚拟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②‎ 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分析虚拟经济的价值,既要用实体经济筑牢虚拟经济的根基,又要发挥虚拟经济提升实体经济价值的能力。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我们既要发展虚拟机,又要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过度发展,扰乱实体经济运行的秩序,动摇实体经济运行的信用基础。‎ ‎(2)①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去产能、去库存,提高供给质量。②有利于坚持创新发展,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③有利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④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⑤有利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之间的互动机制、疏通传导路径。‎ ‎(3)①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原则。实体经济的发展事关就业以及人民生活改善等民生问题,政府必须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②我国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协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态势。③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要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防止在“虚实转化”之间不作为或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解析】‎ ‎(1)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唯物辩证法,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如何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解读设问和材料,此类范围较为宽泛的题目,需要详细解读材料,根据材料信息精准定位知识点。本题材料内容较多,与本设问相对应的材料的第二段信息。解读该信息,首先,材料开头虚实经济相互影响,可以从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由于仅仅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且两事物是平行关系,可排除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的联系观点,进一步确定为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其次,材料强调虚拟经济适度发展可以提高实体经济创造价值的能力,其中的关键字适度二字,可以从辩证法发展观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中的适度原则进行分析;最后,经济发展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可以从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进行分析。‎ ‎(3)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体现类,问题指向政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体现类的题目解答,需要详细解读材料信息,与教材理论实现精准对接。具体来说,材料中政府发展实体经济解决民生问题、维护人民利益体现政府宗旨、原则;材料中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协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体现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材料中政府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体现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36.狗是人类的忠实伙伴,在玩耍、导盲、看家护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有时狗狗们也会发“脾气”,也会出现深夜犬吠,袭击路人等扰民行为。爱狗的人爱得要命,怕狗的人怕得要死。‎ 为了引导大家文明养犬、科学养犬,2018年5月18日,苏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出台了《苏州养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经苏州市人大审议通过后生效。2018年11月15日,杭州开始实施“最严”养狗令,开展“文明养犬”集中整治行动。对此,有人叫苦,也有人叫好。央视新闻微博也倡议,养狗人切勿因极端护狗而忽略了对他人权利的尊重。‎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做到文明养犬、科学养犬?‎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怎样看待“叫好和叫苦”两种声音。‎ ‎【答案】(1)①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公民在依法享有养犬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遵守宪法与法律的基本义务,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依法履行文明科学养犬的义务,不得危害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作为苏州人大的常设机构,制定《苏州市养犬管理相关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并监督其实施,有助于文明科学养犬。③政府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要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坚持依法行政。苏州市人民政府要要承担起实施《苏州养狗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职能。‎ ‎(2)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面对“最严”养狗令,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冲突。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当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严”养狗令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文明科学养犬符合群众的利益,我们应当支持。‎ ‎(2)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题目类型认识类,问题指向怎样看待叫好和叫苦两种声音。进一步解读设问和材料,本题虽然知识限定明确,但较为宽泛,需要在范围内精准定位,历史观领域,对待国家相关部门的做法,不同的人感受不同,可以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出发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认识类题目,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进行分析。具体来讲,不同的人感受不同,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原因方面不同的人感受不同,可以从主体差异性进行分析,措施方面,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分析。‎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方不顾国际国内绝大多数意见反对,宣布自2018年9月24日起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进而还要采取其他关税升级措施。对此我们深表遗憾。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全球自由贸易秩序,中方将不得不同步进行反制,中方不得不对已公布的约600亿美元清单商品实施加征关税措施,自2018年9月24日12时01分起实施。如果美方执意进一步提高加征关税税率,中方将给予相应回应,有关事项另行公布。我国政府的贸易反制措施得到了举国上下的一致支持。‎ ‎(1)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的贸易反制措施为什么得到了举国上下的一致支持。‎ ‎(2)如果你是商务部发言人,请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就中方驳斥美方错误做法提两条发言提纲。(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80字以内。)‎ ‎【答案】(1)①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政府的做法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②‎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政府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国家的外交活动,我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的。‎ ‎(2)①美方做法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美方做法侵害中国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不利于维护美国国家利益。③美国应和中国积极沟通,通过协商谈判,解决贸易争端。回答两点即可,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就中方驳斥美方错误做法提两条发言提纲。这类试题的答案往往是融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价值性等为一体,突出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主要可以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与通过协商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角度列出发言提纲即可。‎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丽中国”已持续推进了三年。如今人们会欣喜地发现,我国很多地区蓝天白云的数量在渐渐增多,而这背后是社会上下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近年来,全国人大相继出台了《环境保护防治法》、《固体废弃物环境防治法》等全国性法律;2018年9月17日,生态环境部通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汾渭平原工作进展,其中90个督查组对汾渭平原的96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发现涉气环境问题83个;为营造绿色生活环境,广大居民以“社区是我家、维护靠大家”为主题,纷纷开展了“慎放烟花、远离雾霾”等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为实现“蓝天白云”所做的努力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答案】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为环境治理提供法律保障。②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为人民创作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③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投入美丽家园建设。‎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说明我国为实现“蓝天白云”所做的努力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充分解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材料中,全国人大相继出台了《环境保护防治法》等多部法律,故可以从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生态环境部通报工作进展,故可以从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材料中,广大居民纷纷开展了“慎放烟花、远离雾霾”等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故可以从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知识付费,从本质上讲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其商业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知识付费经济迅速兴起。2015年知识付费平台的用户规模仅为0.48亿人,2017年达1.88亿人。‎ 移动支付的普及、支付渠道的多样化,为知识付费行业的兴起提供了基础条件。喜马拉雅FM、知乎Live等知识付费平台持续发力个性化、专业化的优质内容生产,运用互联网技术降低用户学习成本。以出版业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产业适应新时代要求在生产模式、营销模式、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重构,使得大批优秀内容提供者开始进驻各大知识付费平台。‎ ‎2017年,知识付费经济规模约49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235亿元。该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逐步凸显;个别知识付费平台存在泛娱乐化现象,走“粉丝经济”老路;个别有声读物平台奉行“拿来主义”,未经授权复制传播他人文字、音乐、口述等作品;网络侵权盗版信息的发现、研判,处置效率较低;“一周学会”等速成神话过多,碎片化知识较多,部分用户认为知识内容“物无所值”等等。‎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知识付费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推动知识付费行业的健康发展。‎ ‎【答案】(1)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上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降低了获得知识的成本、付费方式也更加便利;知识付费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知识付费行业的商业价值大,刺激知识付费产品的供给;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使更多的文化资源进入知识付费行业。‎ ‎(2)政府要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为知识付费行业发展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知识付费行业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加强依法行政,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政策支持和税费优惠,鼓励知识付费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供优质的知识产品。‎ ‎【解析】‎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知识付费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本题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属于宏观考查。题型设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准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材料信息归纳原因。“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知识付费经济迅速兴起”,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上升;“运用互联网技术降低用户学习成本”,说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降低了获得知识的成本、付费方式也更加便利;“知识付费平台持续发力个性化、专业化的优质内容生产”,说明知识付费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使得大批优秀内容提供者开始进驻各大知识付费平台”,说明了知识付费行业的商业价值大,刺激知识付费产品的供给,同时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使更多的文化资源进入知识付费行业。‎ ‎40.2018年2月4日甲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咯的意见》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进入新世纪以米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材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材料二:《意见》指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拙。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材料三: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新时代,乡村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各地加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留住特色,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了乡村的文化活力。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这些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更多的留恋,也必将会推动农村成为安居乐一业的美丽家园。‎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 ‎(2)有人说,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就是坚持村民自治。请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3)请从文化角度就如何重振乡村文化提两条建议并指出其哲学依据。‎ ‎【答案】(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①有利于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发展;②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③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④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①坚持村民自治,有利于保证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③我国政府是行政机关,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完善农村治理体系必须切实发挥政府作用,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 ‎(3)①建议: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依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要树立创新意识(或:发展的实质);‎ ‎②建议: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或: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依据: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本题要求从文化角度就如何重振乡村文化提两条建议并指出其哲学依据。‎ 可从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提出建议。可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要树立创新意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方面说明哲学依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