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解析版】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1. 《马铃薯加工业“十三五” 发展规划(2016-2020)》指出,加大对马铃薯产业开发力 度,鼓励企业提升产品加工水平与品质水平,扩大产品应用范围;发展深加工,不断开发营 养美味新产品。据此判断,最有可能反映马铃薯供求曲线(S、S’及 D、D’ 分别表示政策 实施前后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变化的图示是 【答案】D 点睛:正确区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图像上的点移动与线移动:点移动表示需求曲线和供给 曲线不变,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需求或供给数量的变化,在图像上表现为曲线不动,曲线 上的点在动。图像上是点移动时,表明商品价格本身变动;线移动表示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 而引起的需求或供给量的变化,在图像上表现为曲线的平移,这种情况表明商品价格本身不 变动。 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 数。2016 年以来,我国 PPI 降幅持续收窄,9 月份实现 4 年半以来首次“由负转正”。 对 于 PPI 持续回升的态势,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①意味着投资回报率下降,压制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②释放经济回暖信号,对提振投资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③意味着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 ④反映出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政策的积极效应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3. 网红,自媒体时代活跃在网络世界的明星。据统计,2015 年国内大大小小的网红有约 100 多万人。而围绕网红衍生的产业链也令人眼花缭乱,网红培训班、网红代言产品、网红经营 的淘宝店……“网红经济”由此发展起来。“网红经济”以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 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 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下列有关“网红经济”说法正确的是 ①网红经济促进产业的升级,优化消费结构 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红经济发展提供平台 ③网红主要利用粉丝的从众消费心理进行营销 ④网红经济引导生产方式的变化,满足个性 化消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心理等相关知识。网红经济促进了消费,但并不代表人们的消 费质量和消费水平提高,优化消费结构无从体现,①正确;网红经济利用社交媒体聚集人气, 这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红经济发展提供平台,②正确;粉丝购物“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 为主导”,这说明网红主要利用粉丝的从众消费心理进行营销,③正确;粉丝效仿“网红” 进行消费,企业生产销售网红代言的产品,网红经济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④不选。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于 2016 年 11 月 27 日正 式对外公布。《意见》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党和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 组织和公民财产权的重大宣示、庄严承诺。党和国家重视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①说明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④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5. 孟子曰:“徒法不足以自行”,意思是说:只有法令不能够使自己发生效力。建设法治 社会,需要公民对法治社会具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重,做法治社会的合法、合格公民。法 治社会的合法、合格公民表现为 ①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②公民坚持理性表达、有序参与 ③公民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公民采取合法的方式行使质询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合法、合格公民应表现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不 断增强,①正 确;合法、合格公民应坚持理性表达、有序参与,②正确;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公民参 与民主监督的 渠道,不是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③不选;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普通公民没有这项权 利,④不选。 点睛: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主要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 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6. 一部《从湘江到遵义》的话剧,引起极大反响。在结尾时,那些牺牲的革命英烈们重返 人间,在舞台上大声发问:“我们为之奋斗的梦想实现了吗?共产党人有没有忘记当年对老 百姓的承诺?……还有人愿意为信仰付出一切吗?”面对这些发问,中国共产党应 A. 完善对权力机关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B. 强化对党员的宣传教育,履行好 各项职能 C. 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D. 从严治党,代表人民更好行使管 理国家的权力 【答案】C 点睛: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几个“不”: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不是 依法行政、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7. 近年来,西藏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创新“合作社+能人+贫困户”、“党 支部+能人+贫困户” 等精准扶贫模式,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区基础设施、基本 公共服务明显改善,西藏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西藏精准扶贫 ①有利于消除各民族经济生活的差异 ②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③贯彻了共享理念,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增强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 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相关知识。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经济生活方式, 消除各民族经 济生活差异的说法错误,①不选;西藏精准扶贫与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没有直接关联, ②不选;西藏精准扶贫有利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因此它贯彻了共 享理念,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正确;西藏精准扶贫,实现西藏地区经济发展, 增强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④正确。 8.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下列关于“器”与“道”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道”是由众多“器”组成的结合体 B. “道”是对“器”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C. “器”寓于“道”之中并通过“道”表现出来 D. “道”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 的稳定的联系 【答案】B 9. 中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学理。下列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具有一致性 的是 ①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顾况《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②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对立统一等知识。“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是说事物发展是有 其自身规律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是说如果不刻意寻找,找不到的东西 反而能找到,这蕴含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事要躬行”蕴含了实践的观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说看似无用的东西 可以转化为有用的东西,这蕴含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因此综合来看, ②④蕴含的哲学道理是一致的,C 项正确。 10. 黑格尔说:“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历史属于过去、 属于当下、更属于未来,这不只是作家或艺术家需要找寻的永恒,而且是我们——哪怕最普、 通的百姓群众,在讲述与追踪那些见证过或未曾经历过的故事时,不能遗弃的永恒。从历史 中寻找永恒,是因为 ①历史规律决定未来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共性的东西 ③未来是以对历史的否定为发展基础的 ④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11. 2016 年 11 月 30 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它是中国第 31 个列入该名录的项目。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 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A. 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B.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C. 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D.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二十四节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没有体现出文化创新的有关问题,A 项不选;“二十四节气”属于历史文化,列入非 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对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文 化的传承与保护,所以 B 项正确;文化多样性不等于文化多元性,我国坚持文化指导思想一 元化,另外此事与文化开发没有关系,故 C 项不选;此 事与文化批判没有关系,D 项不选。 12. 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 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这告 诉我们 A. 文化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 B. 传统文化都必须被继承并成为民族之精 神 C. 文化的不同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 D.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 带 【答案】D 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看待,批判继承。因为传统文化也有糟粕,所以传统文化必须被继承,全 面继承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 2016 年 9 月开始,新一轮雾霾再度笼罩中国北方地区。 材料一 2016 年 11 月 17 日,石家庄展开了"2016 利剑断污”行动,要求除承担居民 供暖和保民生等重点任务的生产线外,全市所有钢铁、水泥、焦化、铸造,玻璃、陶瓷、钙 镁行业全部停产。对全市制药、化工、包装印刷、家具等行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原则上所有 挥发性有机物生产工序全部停产。同时,石家庄实行双号 24 小时限行,在行动期间市民可 以免费乘坐市内公交。但同时石家庄市政府长达最少 45 天单双号 24 小时限行的做法给市民 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引发了一些人的不满;限产的企业中有达不到国家环保法规定排放标 准的,但是也包括一些达标企业,这些企业也有怨言。 材料二 钢铁是河北的支柱产业,但钢铁又是污染大户,其污染造成的雾霾天气给当 地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省政府下决心解决这问题,近年化解产能过剩,压缩 淘汰产能 7000 万吨,将涉及就业人员数百万人。影响 GDP 上千亿。从长远看,大气污染防 治需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而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问题主要体现在:环保企业创 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环保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市场化程度不高,许多建 设项目由政府拨款建设,政府补贴营运;产业政策亟待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在国际规则 和人才的储备等方面尚未完全适应国际环保市场的发展需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治理环境的过程中,政府与公 众怎样才能实现良性互动,减少怨言?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请你为河北省治理污染,促进经济持 续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公民: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②通过多种方 式积极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政府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肚子;②审慎行使权力, 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的透 明度和公众参与读,主动征求民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2)①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严格淘陆落后产能和过剩产 能,强化监管和服务,完善环保产业政策、标准体系和科技创新奖励机制,积极为企业提供 服务。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自己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市场化的环保产业政策导向,减 少行政干预。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熊力。④吸引更多资金进入环保市场,通过兼 并、联合等形式进行集约化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⑤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涉,引导环保企 业“引进来,走出去”,与国际接轨。 (2)本题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河北省如何治理污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结合材料 和所学知识,考生可从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防治污染;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作用,坚持市场化的环保产业政策导向;政府要加大科研投入,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相结合,引导环保企业与国际接轨等角度展开回答。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在发展,文化在传承。在新的时代中,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文化 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愈加深刻。文化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 而且蕴含着每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 当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 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 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世界其 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 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利益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 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说明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利益共 同体”的哲学依据。 (3)有人说,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利益共同体”是在搞强权独霸,请你加以批驳。 【答案】(1)①有利于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相互吸收有益 成果。 ②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③有利于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 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放眼世界,树立“天 下观”,建立“人类利益共同体”是立足整体,重视全局的表现。 ②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 动、变化和发展。只有建立“人类利益共同体”,才能分享中国和世界文明成果,共同推动 人类事业的进步。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倡导建立 “人类利益共同体”,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实现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 (2)本题要求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即辩证法的角度谈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利 益共同体”的哲学依据,因此需要从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的角度结合材料进行 思考。考生可从联系观的角度,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谈建立“人类利益共同体”是立 足整体,重视全局的表现。从矛盾观的角度,运用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相互关系谈只有建 立“人类利益共同体”,才能分享中国和世界文明成果,共同推动人类事业的进步。 (3)本题可利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进行批驳。可从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 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我们不可能搞强权独霸;也可从我国外交政策的 宗旨、基本目标、基本准则等角度对引观点进行批驳。 点睛: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 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外 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