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半期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半期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2018年10月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年秋季高2017级高二上期 半期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命题人:张丹 审题人:周文辉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 ‎ ‎3.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你认为下列时政要闻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2018年5月3日,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正常巡航 B.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表示将支持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项目 C.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胜出成为美国新总统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2.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求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 ‎①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③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基于(  ) ①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一本好书是一本财富,好的文学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这形象地说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 ‎②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④文化引导着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人生活富起来了,而富未必贵。在关于“什么是富贵”的讨论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富”就是有钱有物;“贵”是一种受人尊敬的状态。一个人的生命观高尚,价值观就高尚;价值观高尚,人生观就高尚;人生观高尚,肯定会赢得人们的尊重,这种人走到哪里就把高尚带到哪里。从此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经济决定文化,文化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个人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朝鲜族过年家家贴春联,烹饪丰盛的菜肴,吃“八宝饭”,除夕全家通宵达旦守岁,弹伽倻琴,吹洞箫;白族过年,从除夕起就开始互拜、赠送礼品;景颇族过年期间举行“打靶”比赛……材料表明各民族的春节 (  )‎ ‎①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价值追求、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让我们领略不同的文化韵味 ‎③是民族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是展现民族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7.2018年,山东省文物局继续推进山东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织实施100处传统特色民居修缮保护工程,围绕齐长城中段长城村落、胶东半岛海草房等山东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区建设,传承乡土文化。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 ‎②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文化财富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融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儒家强调人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透视中国人信奉的主流人性论。不仅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美国人也仍然信奉仁义礼智信,英国人也绝不可能反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企业文化最自由的谷歌公司也有董事长.总经理这样的君,公司内部的运作也必然依循孔子讨论的君臣伦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主要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 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9.你是更喜欢确定性吗?”某研究机构在研究跨文化沟通时,调查发现东亚人大多属于“风险规避型”,即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与焦虑程度很高,把“安全”与“归属感”的需求置于第一位;欧美人更多属于“风险偏好型”,更喜好冒险,对“成功”与“成就感”的需求更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具有差异性,不同文化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 ‎ ‎②文化差异会影响彼此的沟通,应促进交流消除差异 ‎ ‎③不同的文化基因会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④欧美的“风险偏好型”文化优于东亚的“风险规避型”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明抗疟新药青蒿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由此获奖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这启示我们对待中医药文化 ( )‎ ‎①要认同中医药文化并加以保护、开发和有效利用 ‎②做到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使者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1.近年来,中国的图书、饮食、民俗等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地区对中国图书的翻译出版数量显著增加,欧美地区对中国文学类图书的翻译出版及多渠道传播也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2月9日(中国阴历腊月二十四),美国探索频道向全球推出了最新纪录片《华人幸福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传播使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 ‎②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③传播手段的创新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 ‎ ‎ ④广大网民对中华文化的信心和信念会更加坚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为世界关注和认可。回答12~13题。‎ ‎12.通过文化界、学术界、出版界共同努力,一大批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国门,为更多的外国读者知晓和喜爱。据统计,近五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中华文化经典和优秀读物走出去有利于( )‎ ‎①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②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③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④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地位,抢占世界文化发展至高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要求我们( )‎ ‎①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 ‎②在中外人文交流中,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④努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加强对外文化渗透能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4.在互联网等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冲击下,近年来报纸的发行量不断下滑。与报纸相比,互联网具有以下特点 ( )‎ ‎①全球同时  ②阅读方便  ③图文并茂 ④双向互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2017年“国际母语日”的主题是“开展多语教育,迈向可持续未来”。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能够提高对世界各种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团结。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主题的确定主要是基于( )‎ ‎①教育能够在传承中保护母语    ②多语教育能促进文化多样化 ‎③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不同的语言文化也具有共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6.2017年12月,第四届互联网大会上,古老文明与新锐科技在乌镇浪漫交融:秦始皇陵的兵马俑、紫禁城的端门数字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散落在广阔中华大地上的国之瑰宝,通过互联网交互系统在江南水乡邂逅。通过“互联网+中华文明”的结合,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可以与寻常百姓的生活深度融合,厚重的传统文化可以跳出轻盈的舞步。这说明( )‎ ‎①科技进步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互联网+中华文明”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③运用现代传媒有利于更好地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④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促进了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对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17. 徽派古村落、古民居是徽文化的“活化石”。在长期保护实践中,黄山不仅创造了异地搬迁的“潜口模式”,还创造了西递、宏村的整体保护开发和呈坎等原地保护重点维修成片开发等多种模式。黄山重视保护古村落、古民居是因为(  )‎ ‎①传统建筑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承袭中国传统文化 ‎④传统建筑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漫画《不能让中国的新生代姓“西”!》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 ‎ A.传统文化中具有一定的保守的因素 B.我国悠久的文明进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C.在经济全球化中要加强民族文化教育 D.外来文化是腐朽、落后的文化,我们不能盲目借 鉴和吸收 ‎19‎ ‎.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明确为政必须维护好群众利益;以“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说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来谈治国理政道理的“习式风格”为世人所称赞,其原因是( )‎ ‎①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 ‎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中国传统思想对当代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 ‎ ‎④中国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2018狗年春晚既表达了中华民族喜迎新年的共同心愿,又体现了各民族欢度节日的不同特点;既体现传统文化的厚重,又展示了现代元素的精彩。这是一场源于生活、创新无限且深受观众喜爱的晚会。材料表明(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也通过特定的活动深刻影响着人 ‎②教育通过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等功能,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④春晚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利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2017年10月,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播专场在陌陌直播、斗鱼直播等互联网直播平台开启。核雕项目传承人马宁、古彩戏法传承人田学明、口技项目传承人方浩然等非遗大师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一时间在互联网上“圈粉无数”,令被誉为国粹之美、非遗之妙、民乐之雅的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收获了关注量和口碑的双赢。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播专场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 ① 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② 拓展传统文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③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创新了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习近平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里强调的有( )‎ ‎①文化创新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 ‎②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推进文化创新 ‎ ③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是推进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 ‎④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 “扬帆未来,我们心手相牵!”2017年9月4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扬帆未来》,在厦门隆重举行。这是一台兼具中国闽南特色和中西文化交融的文艺晚会,欢迎金砖各国贵宾。晚会构思巧妙,南音、戏曲、木偶等古老元素始终贯穿于晚会中;设计极有创新,向世界完美展示了独特的闽南文化。以充满闽南特色、世界语言,充分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又与西方文艺表现形式相融合,受到了全国观众的欢迎和高度好评。这说明(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传统现代交织共存、中西文化兼容并包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材料题(共52分)‎ ‎2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6月16日,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中,《朗读者》荣获最佳幸福电视节目。《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最新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该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往往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节目不仅展现出传统文化蕴含的魅力,更是让无数观众为文化痴迷。这种返璞归真的制作方式,经亮相,更让然眼前一亮。节目播出后备受好评,不少网友表示:“这是文化传播的又一股清流”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朗读者》成为“一股清流”的原因。(12分) ‎ ‎ ‎ ‎ 材料二《朗读者》第一期压轴出场的是 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他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月翻译一本,计划有生之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互译共存的意义。(12分)‎ ‎26. 2017年,站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得到激发,中国的文化强国之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 ‎ 2017年,我国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各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红船精神,极大鼓舞了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和干劲;加快文化产业提质转型升级,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文化对法治的支撑涵养作用不断增强,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重要促动力;“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一大批重大科技领跑世界。 ‎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2分)‎ 材料二:大型歌剧《红河谷》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该剧以20世纪初的西藏为背景,演绎了汉藏儿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和并肩抗战的英雄传奇。结构紧凑、故事完整,符合中国观众对舞台艺术作品的惯常欣赏诉求。作曲家孟卫东曾多次进藏采风,使观众从《红河谷》的旋律中清晰地感受到西藏的圣洁、雪山的巍峨。该音乐并没有照搬西洋大歌剧的套路,也没有拘泥于《白毛女》经典民族歌剧的样式,而是按照《红河谷》本身歌剧化的需要而创新出一部大歌剧音乐。其创作理念是:在当前一个开放、多元化的文化氛围里,中国歌剧应当摆脱西洋歌剧的“束缚”,寻找到自身的风格与风骨。“西洋歌剧的手法只是一种形式,中国歌剧可以借鉴,但内核一定要与中国文化结合,体现中国精神。‎ ‎(2)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简要谈谈歌剧《红河谷》是怎样做到“符合大多数中国观众对舞台艺术作品的惯常欣赏诉求”?(12分)‎ ‎(3)文艺工作者怎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谈谈你的想法(两点即可)。(4分)‎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年秋季高2017级高二上期 半期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 DACCD 6 -10、ABBBD 11-15、DBABA ‎16-20、DCCBB 21-24、BDCA ‎25题(1)问12分(1)①创设有益文化环境,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文化素养,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②展现传统文化魅力,传播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③依托大众传媒,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激发观众兴趣,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文化需求。(或:采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④展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或: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丰富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途径和方式,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每点3分)‎ ‎(2)问12分(2)①中外名著通过不同文字载体传播各自不同文化,通过互译能领略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之特色,有利于展示文化的多样性。②中外名著互译共存有利于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中外名著互译共存,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繁荣与进步。④中外名著互译共存有利于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每点3分)‎ ‎26题(1)问12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弘扬红船精神,鼓舞了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和干劲。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建设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与进步。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文化生产力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文化法治的支撑涵养作用不断增强,推动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加强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每点3分)‎ ‎(2)问1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为做好歌剧《红河谷》的音乐,作曲家孟卫东曾经多次进藏采风这是文化创新立足社会实践的表现;②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民族文化创新的根基,《红河谷》不拘泥于《白毛女》等经典民族歌剧的样式,大胆创新;③‎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通过借鉴、融合,取长补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红河谷》借鉴西洋歌剧充分吸收其的有益成果;《红河谷》内核是中国文化,体现一种中国精神,保持文化特色,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这对《红河谷》的成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④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使其符合中国人欣赏的口味;⑤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问4分 示例: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 ②刻苦专研,锐意创新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