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安徽省明光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2019年春节前,短片《啥是佩奇》被刷屏。故事讲述了一位留守老人为了给孙子准备新年礼物,问遍全村“啥是佩奇”,短片唤醒了更多人对爱和团圆的追求。这表明 A. 优秀文化能够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 B.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D.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短片《啥是佩奇》被刷屏,唤醒了更多人对爱和团圆的追求。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C项正确;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通过实践活动转化为物质力量,A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B项的“重要标志”说法错误,排除;文化有优秀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之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4.文化塑造人生(作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弘扬科学家精神,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用优秀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开展科技奖励活动 ‎①有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有利于发挥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 ‎③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凸显科学家精神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弘扬科学家精神,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用优秀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良性发展。这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有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①③正确;文化有优秀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中的“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说法错误,排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3.早年间,北京创造的新词汇主要来自于胡同里居住的百姓。比如“倒儿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指从事倒买倒卖活动的人。“爷”很具北京特色,这里与辈分无关,是一种尊称,一方面体现出北京人待人接物的客气劲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一种生活在千年古都的优越感。由此可见 ‎①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特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北京的文化特色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京创造的新词汇主要来自于胡同里居住的百姓,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故②符合题意;“爷”很具北京特色,这里与辈分无关,是一种尊称,一方面体现出北京人待人接物的客气劲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一种生活在千年古都的优越感,说明不同的区域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故①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创造了北京的文化特色、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4.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 2019 年 4月 29 日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幕。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同时,园博会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将有利于(  )‎ ‎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②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③丰富文化传播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④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本次园博会的举办将有利于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①④符合题意。‎ ‎②:本次园博会有利于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但不是认同,②说法错误。‎ ‎③:本次园博会拓宽了文化传播的途径而非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遵循原则)‎ ‎(1)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5.“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首批100篇音频教材自2018年5月发布以来,全国1.5亿中小学生和900多万教师都可以听到最标准的中国声音。2018年12月23日,“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第二批的100篇音频教材也上线发布。国家发布“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②增强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③提高中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 ‎④让中小学生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的相关知识。“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 音频教材陆续发布,其受众人群是全国1.5亿中小学生和900多万教师,是加强中华文化教育的一个举措,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没有直接的联系,①②不选;示范诵读能提高中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③符合题意;“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音频教材陆续发布,全国1.5亿中小学生都可以听到最标准的中国声音,说明国家发布“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能让中小学生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6.美丽的汉中盆地,天空中有通往全国各大城市的飞机,铁路上有横贯秦巴的高速列车,高速公路上有蜿蜒飞奔的大小汽车。素来封闭落后的汉中盆地,如今被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与全国紧密连结在一起,成为-座开放的发展中城市。在修建高铁和高速公路的过程中为避免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们采用高架桥和穿山隧道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高铁、高速公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西成高铁与高速公路是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②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建没者们的文化创新有力推动了汉中交通条件的快速改善 ‎④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修建高铁和高速公路的过程中为避免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们采用高架桥和穿山隧道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高铁、高速公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说明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建没者们的文化创新有力推动了汉中交通条件的快速改善,本题②③符合题意;西成高铁与高速公路是并列的和谐共存关系,并不是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因此①观点错误,排除;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观点错误,排除;本题选B。‎ ‎7.剪纸、陶瓷、髤漆等传统手工艺是我国民间艺人数千年勤劳和智慧的结晶。然而,“隐在深山人未识”也曾是其一度面临的困境。如今,一批批传统手工艺人不断创新,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实现了从“守艺”向“创艺”的华丽转身。这一转变 A. 体现互联网等新媒体已成为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主要途径 B. 借助互联网的文化传递和共享功能促进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C. 充分表明互联网思维是助推传统手工艺人实现工艺创新的根本原因 D. 说明只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必能推动传统手工艺从小圈子走向大市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大众传媒、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互联网等新媒体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主要途径,A错误;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B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原因,C错误;“只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必能推动传统手工艺从小圈子走向大市场”是把或然性结果说成必然性结果,D错误。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文化创新的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8.2019年央视春晚延续了近三年设立分会场的传统,再次设立了江西井冈山、广东深圳、吉林长春三个分会场,不论是北京主会场还是分会场,整个晚会突出中国元素、民族符号、地域文化,歌曲、舞蹈、戏曲、杂技、相声、小品、魔术等节目精彩纷呈,营造了一个喜庆祥和的新春氛围,为观众献上了一道丰盛的年夜大餐。这说明 ‎ ‎①物质载体往往承载着特定的文化韵味 ‎②着眼于人民大众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④春晚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特征的相关知识。2019年整个央视春晚突出中国元素、民族符号、地域文化,歌曲、舞蹈、戏曲、杂技、相声、小品、魔术等节目精彩纷呈,营造了一个喜庆祥和的新春氛围,为观众献上了一道丰盛的年夜大餐。这说明物质栽体往往承载着特定的文化韵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色,①③正确;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②说法错误,排除;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9.2018年5月,唯品会积极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号召,成立合作社,与贵州毕节织金县签订2018年度蜡染生产订单.这批订单将为苗族阿妈们带来1000万元的劳动收入,并通过推动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多样化方式,以“电商+非遗+扶贫”的非遗扶贫新经济模式,实现非遗精准扶贫。合作社在当地还开展了浸入式采风学习,对苗族刺绣和蜡染进行现代美学重构。这表明:‎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与经济相互交融 ‎ ‎②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 ‎④商业贸易是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选项错误,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④选项错误,商业贸易是促进文化传播的途径。题目中,唯品会相应国家号召,与贵州毕节织金县签订2018年度蜡染生产订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说明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与经济相互交融;合作社在当地还开展了浸入式采风学习,对苗族刺绣和蜡染进行现代美学重构,说明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故①③选项入选。选B。‎ ‎10.从1000多年前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彩调剧等不同剧种的文艺汇演,从电影《刘三姐》风靡国内外,到我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再到民族歌舞剧等新艺术形式,不同版本、不同艺术形式的《刘三姐》不停上演,形成了穿越千年的文化现象。这表明 ‎①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 ‎②民间传说是各种文艺术形式产生的渊源 ‎③一种文艺题材形式越多样性,其生命力越长 ‎④文艺创作要紧扣时代脉博,不断与时俱进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刘三姐”形成了穿越千年的文化现象,这表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文艺创作要紧扣时代脉搏,不断与时俱进,①④适合题意;民间传说是文化艺术形式产生的渊源之一,②错误;③的观点绝对化,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而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注意把二者区分开来。‎ ‎11.第十五届文博会将在2019年5月16至20日期间举行。此次文博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举办的文博会,本届展会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创”“媒体融合”等国家战略,重点展示中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和文化产业发展成就。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文化消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性寓于世界性之中 ‎④文博会举办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届展会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创”“媒体融合”等国家战略,重点展示中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和文化产业发展成就。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文化消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博会举办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本题①④符合题意;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②观点错误,应排除;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③观点错误,应排除;本题应选C。‎ ‎12.“水书”是水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独具一格的雏形文字,水族语言称其为“湖睢”。 它是水族民间知识、民间文化的综合记录与反映,涉及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流传于西南地区的水族聚居地。水书文化( )‎ ‎①具有鲜明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②是水族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 ‎③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④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是由水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水书”是水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独具一格的雏形文字,这说明水书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①符合题意;水书文化是水族民间知识、民间文化的综合记录与反映,涉及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说明水书文化是水族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②符合题意。‎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③错误。‎ ‎④: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内容丰富,为中华各族人民所认同、通用,但不能说汉字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通用,也不能说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文字与汉字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3.近年来,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案例不胜枚举。《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等荧幕热播,获年轻观众点赞。近600岁的故宫,坚持让文物“活起来”的目标,近年推出众多文化创意产品,从“胶带”到“冰箱贴”,一年卖10亿,不少产品成“网红”。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这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④要把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题①②符合题意;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③观点错误,应排除;要把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资源说法不符合实际,④应排除;本题应选A。‎ ‎14.2019年全国两会,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通过“5G+VR全景”技术,用更快的传输速度、互动性更强的画面内容,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提供沉浸式的传播体验。用户只需通过人民日报“两微两端”打开专题页面,就仿佛置身两会现场,感受更鲜活生动的场景。这表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科技发展可以助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②推进多媒体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 ‎③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大众传媒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5G+VR全景”技术传播两会信息,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说明多媒体融合有利于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①②正确;材料不体现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③不符合题意要求;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他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15.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A. 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 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 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 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不是永恒不变,A错误。‎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扩充其内涵没有否定其民族性,B错误。‎ C: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此观点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C符合题意。‎ D: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不是内涵不断改变,D错误。‎ 故本题选C。‎ ‎16.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微信、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人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借助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更,说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①正确。‎ ‎②: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内涵的变化问题,②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没有体现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④:人们表达道别之情的这些手段的出现是科技进步推动的结果,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 ‎.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②③,选①④。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7.下图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志。该标志以汉字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 A.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B.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 C.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发展。A: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与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没有直接关联,A项不选。‎ 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B项错误。‎ C: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选。‎ D:北京冬奥会标志继承了中华汉字文化,这说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8.2019年3月,沙特阿拉伯宣布,计划将汉语纳入该国所有教育阶段课程;从2020年开始,肯尼亚也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供小学四年级(10岁)及以上的学生选修;爱尔兰也宣布,2020年,中文将加入其全国高考科目。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 ‎②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表明中华文化已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知识。汉语已被世界许多国家纳入教育体系,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①③入选;上述现象没有体现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不选;各国应当首先认同本民族文化,而不是都认同中华文化,④不选。故本题选B。‎ ‎19.新疆曲子剧俗称“新疆小曲子”,是由陕西曲子、青海平弦、兰州鼓子、西北民歌等流入新疆后,由新疆汉、回、锡伯等民族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曲子历史演变、发展表明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互相吸收、借鉴 ‎②民族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各民族间经济、政治的不同 ‎③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的个性和特征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新疆曲子是由陕西曲子、青海平弦、兰州鼓子、西北民歌等流入新疆后,由新疆汉、回、锡伯等民族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逐渐形成和完善的,这表明各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的个性和差异,而且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借鉴,①④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文化的差异不能决定经济、政治的差异,应该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③表述错误,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会消失。本题选A。‎ ‎20.《那山、那水、那人——广西壮族文化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广西壮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170余件(套),展现了广西壮族数千年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节庆文化等。这说明(  )‎ ‎①各民族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②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分割、存在差异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④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交融、渐趋一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壮族文化独具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说明壮族对中华文化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②说法错误,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联系,存在共性,中华各民族文化并没有相互分割;‎ ‎④说法错误,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但没有渐趋一致。‎ 故选C。‎ ‎21.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使用至今以及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①③正确。‎ ‎②④:这两项均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2.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结合漫画《提笔忘字》,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 A. 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B. 书写汉字,批判继承 C. 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D. 普及书法,古为今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书写汉字而不是创新汉字的重要性;‎ B不合题意,材料及漫画不涉及要批判继承汉字;‎ C符合题意,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漫画中“提笔忘字”启示我们文章的标题可以是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D不合题意,材料及漫画内容不涉及普及书法。‎ 故选C。‎ ‎23.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以减少阳光;西北甘肃,青海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这些特点体现了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而成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题目中,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院子变成南北窄长,以减少阳光;西北甘肃,青海一带将院墙加高以阻挡风沙;东北地区院子非常庞大,以接收更多阳光,这说明了我国各地的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①②正确。‎ ‎③:该选项表述不恰当,中华文化在实践中形成,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③排除。‎ ‎④: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④。‎ 故本题选A。‎ ‎24.同样是写梅,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做寒士时,有“零落 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品质;做战士时,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两者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把“梅”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相得益彰 ‎②“梅”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梅花被赋予特定时代的相应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征 ‎④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两者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这说明梅花被赋予特定时代的相应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征,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③④符合题意。‎ ‎①:文学艺术中梅幻化出人生品格,不是把“梅”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①不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体现“梅”文化其特有的包容性,②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4月28日,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拉开大幕,一些地方出台的“缓扫落叶”政策就是“绿色与生活”理念的践行。‎ 从古至今,落叶总是能够引发人们对秋天无限的遐想。“果实不知何处去,落叶灿烂笑秋风”“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在历代诗词的浸染下,人们常在落叶中激活“诗心”。‎ 然而,晴天落叶变干,容易形成火灾隐患,一个烟头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雨天落叶腐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有时还会造成下水道堵塞。多年来,很多城市要求对落下的树叶随时清扫,力求“片叶不留”,慢慢地,欣赏落叶、漫步落叶、对叶抒怀也成了一种憧憬。‎ 在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成都、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纷纷出台“缓扫落叶”政策,给市民提供观赏秋冬落叶景观的时间和空间,也给旅游业带来了亮色,获得群众点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人们为“缓扫落叶”政策点赞的原因。‎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成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缓扫落叶”政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们的审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历代诗词影响下,人们希望在秋季漫步落叶,将秋、落叶和诗心联系在一起,“缓扫落叶”政策契合了人们的期盼,获得群众点赞。‎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缓扫落叶”政策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获得群众点赞。‎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拉开大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实质、文化影响的表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分析人们为“缓扫落叶”政策点赞的原因。属于分析原因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然后调动运用文化的实质、文化影响的表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材料“‘缓扫落叶’政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们的审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成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材料“在历代诗词影响下,人们希望在秋季漫步落叶,将秋、落叶和诗心联系在一起,‘缓扫落叶’政策契合了人们的期盼,获得群众点赞。”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材料“‘缓扫落叶’政策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获得群众点赞。”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2月2日,厦门大学潘维廉教授与亲朋好友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春祝福。全家“福安”、一生“长乐”,迅速成为福建当地的网络流行语,成为大家互致祝福的高频词。网民认为该祝福语取自福建的两个地名,既接地气又充满情谊,“祝你全家‘福安’、一生‘长乐’,真是最具乡土气息的祝福。”民间家常话、新潮网络语乃至流行歌曲,都是习近平汲取语言管养的来源,这些“习语”“金句”与时下一些一味标新立异、忽视汉语传统的所谓“时尚热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语言是一条有生命力的河流,不排斥不同的溪流汇入,才能保持了它旺盛的活力,那种传播奇词怪语乃至低俗语汇的“流行风潮”,只是河流里激起的污浊。新词汇的形成,需要对既往的古典进行再认识,让更多的新词古色古香,充满中国独有韵味;需要沉淀和研磨,大浪淘沙,时间洗礼,才能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怎样才能让新词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答案】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文化创新的来源、动力和检验标准。新词汇的形成需要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检验,经得住实践检验的新词汇才能研磨得“信达雅”。②文化创新需要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要对中国经典进行新的挖掘利用,赋予旧词新意义,涌现一批有古典韵味的新词。③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新词汇不排斥外来优秀文化的成分才能发展壮大,实现“信达雅”。④文化创新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不良文化,才能扬清激浊,摆脱低俗恶俗,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厦门大学潘维廉教授与亲朋好友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春祝福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让新词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本题目在设计上尊重教材,查的是考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其意图在于了解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答案的组织能力。根据答题知识范围的限定,主要考虑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的角度结合材料展开分析即可。‎ ‎【点睛】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解答此类问题,可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主体、应反对的错误倾向等方面回答。具体包括:(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5)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7.材料: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作为新型文化业态的网络文学,探索出了新的商业模式。中国网络文密切相关,正是网络的全面普及和升级,为网络文学奠定了技术基础,进而依靠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读者,逐步实现产业化。比如网文《鬼吹灯》《甄嬛传》《诛仙》等,从线上火到线下,衍生出的图书、电视剧、游戏等也都成为爆款。目前,中国网络文学以其独特的文的传播优势,日益受到海外读者的追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输出的典范。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后宫甄嬛传》不仅红遍中国大陆,也在台湾、香港受到追摔,更由视频网站Netflix推出美国版。‎ 有人认为:“网络文学这种新型文化业态的成功,科学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文化生活有关内容加以说明。‎ ‎【答案】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的全面普及和升级,为网络文学奠定了技术基础,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发展与创新。‎ ‎②依托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科学技术发展,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网络文的传播优势,在国内外得到广泛传播。‎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新型文化业态的网络文学,探索出了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的重要因素。借助科络文学走向世界,增强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大众传媒、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的全面普及和升级,为网络文学奠定了技术基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网络文的传播优势,在国内外得到广泛传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网络文学探索出了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网络文学走向世界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等角度进行说明。‎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探月梦想征程中的里程碑。在“嫦娥四号”着陆器、巡视器研发过程中,设备测试遇到诸多问题,一大批老专家和年轻的科研人员一起讨论和分析症结所在,夜以继日地测试、修改,直至彻底解决;针对“嫦娥四号”着陆器落月的地形崎岖、着陆困难的情形,航天工作人员没有采用美国、苏联早期的“盲降”着陆方式,而是自主研发,在月球着陆器上首次应用避障技术……经过上万人的协同努力,耗时四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智能“避障”式安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航天工作者如何诠释中华民族精神 ‎(2)某高中准备在校园宣传航天精神,请为该校撰写两条宣传标语。‎ ‎【答案】⑴①航天工作者心怀探月梦,不懈追求,实现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诠释了伟大的梦想精神;‎ ‎②面对难题,航天工作者夜以继日地反复测试,直至彻底解决,诠释了伟大的奋斗精神;‎ ‎③自主研发避障技术,诠释了伟大的创造精神;‎ ‎④在探月梦想征程中,上万人协同努力,诠释了伟大的团结精神⑤为实现国人探月梦不懈努力,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⑵答案示例:①努力学习,报效祖国;②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时政热点“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为背景,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发展,增强自信心、自豪感,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既有收敛性试题又有试题,对考生要求较高,考生认真研读材料,结合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从实际到理论,从材料到观点,回答相关问题。‎ 第(1)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航天工作者如何诠释中华民族精神。知识限定在设问指向中,即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设问主体为航天工作者,试题背景为“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功着陆。考生可先回顾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等,然后对照材料信息,筛选能用的知识要点。根据材料与试题设问,可以发现本题主要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角度思考作答。因此应该是四点,即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把这四点精神与材料一一对应,即可明确答案。‎ 第(2)问,要求考生校园宣传航天精神撰写两条宣传标语。属于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考生只要围绕主题,结合航天精神撰写即可。但要注意学科性、科学性、时政性、精炼性、可读性、不能啰嗦,因为是标语,还要注意宣传性,激励性。‎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